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北大仓”的丰收密码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至此,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连续21年实现丰产丰收。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作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第一大省,黑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种粮、种好粮,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龙江优质粮。

??稳根基:守好耕地生命线

??大雪节气刚过,黑龙江省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根据今年收成,着手谋划明年的种植计划。

??“今年1.2万亩水稻大丰收,平均亩产超1200斤。”他感慨道,这主要得益于合作社连续3年格田改造,不仅增加有效种植面积,还方便使用大型农机,耕种管收一气呵成。

??2024年10月13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村民驾驶收割机进行卸粮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2.579亿亩,在严守耕地红线“保数量”的同时,还广泛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质量”。

??2024年10月11日,农机在黑龙江省佳木斯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进行收获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今年种了8000多亩地,玉米亩产最高2200多斤,比去年提高20%。”宾县树君谷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树君说,“秋整地”是增产的秘诀之一,通过深翻作业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让土壤更疏松透气,为明年丰产蓄能。

??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同步推进,黑龙江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高标准农田从2020年底的8000余万亩增长到如今的逾1.2亿亩。

??黑土地被称作“耕地中的大熊猫”。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典型黑土耕地面积占全国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56.1%。

??黑土地保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2020年,我国出台《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

??2024年9月22日,农业机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的稻田中进行收获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监测耕地质量、增施有机肥、推行秸秆还田……黑龙江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利用黑土地,守好大粮仓的“命脉”。

??12月中旬,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内,研究员刘焕军正通过电脑仔细查看今年在三江平原地区采集的实验数据。

??“我们的工作就是给黑土地做‘CT’,通过多波段、多频次扫描形成米级影像,以全面了解黑土地的健康状况。”刘焕军说,通过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摸清“家底儿”,针对性开展土壤改良和治理。

??这是2024年8月16日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拍摄的自动灌溉设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全省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措施加强黑土地保护,耕地质量稳步提升,为粮食总产连续15年全国第一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添动能: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

??黑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紧紧抓住今年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机遇,谋划实施全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向科技要生产力。

??2024年3月13日,工作人员在黑龙江省众为农机有限公司后院测试一款高速气吹电驱播种机控制系统。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在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的仓库内,停放着多台大马力拖拉机。“春耕播种时,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可实现无人驾驶,牵引播种机高效完成播种作业,不仅节省人工,还提高了作业效率。”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指着车上装载的北斗导航模块说。

??黑龙江抢抓创建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机遇,加强农机装备研发,电驱气力式播种机等一批高端智能机型填补国产空白。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99.07%,居全国首位。

??2024年11月13日,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一处秋粮晾晒场,海城双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驾驶农机堆放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今年6月,在友谊县现代农业嘉年华科技示范基地,数百个作物新品种引来周边种植户观摩。

??“去年我在示范基地看到‘黑农87’大豆品种的田间表现不错,就决定今年种,每公顷产量达8000斤,比以前种的品种单产提升不少。”友谊县庆丰乡农民刘鹤说。

??“省财政每年安排种业创新发展资金3亿元,持续支持种业振兴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副处长孟令辉介绍,2021年以来全省审定推广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710个,建成全国最大的寒地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库,为粮食连续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4月2日,工作人员在国家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中期库(哈尔滨)查看大豆种质情况。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黑龙江开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在适宜区域重点推广水稻优质高效栽培等70余项农业增产技术。从专家实地测产情况看,今年全省玉米、水稻、大豆单产水平均有提升。

??2024年3月29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工作人员筛选用于育种的大豆。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十多年前,大垄密植技术在我们村很少有人使用,近几年很多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增产效果后,纷纷开始应用。”肇源县和平乡华原村党支部书记刘宏伟说,今年遭遇了低温多雨寡照天气,玉米依然取得丰收,就是因为采用了先进农技,亩产2000斤以上。

??2024年3月29日,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机械臂在车间内码放包装好的大豆种子。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黑龙江粮食产量持续丰收的‘上扬曲线’背后,靠的是科技的力量。我们将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不断壮大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生物肥药等农业新兴产业,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杕说。

??增底气: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减少粮食因灾损失,是黑龙江省粮食连续稳产的关键举措。

??2024年10月11日,在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的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整地。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自然灾害是导致粮食损耗的重要原因。2024年春播之时,海伦市低温多雨,出现部分地块种子不发芽情况,不及时补种可能面临“无苗之地”。黑龙江省紧急启动成熟期相对较短的应急救灾用种,及时向当地调拨,满足了补种、改种需要。

??夏管之际,黑龙江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全省发挥水利工程蓄洪调峰作用,89座大中型水库累计拦蓄洪水22.3亿立方米,减淹耕地85.35万亩。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实施“一喷多促”等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化减少因灾损失。

??“今年种了4万多亩玉米和大豆,发生农田内涝后,我们及时抢排田间积水,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促进作物生长。”勃利县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庆东说,精细化田间管理保住了大部分产量。

??2024年8月16日,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工作人员查看植物病菌捕捉分析设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在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内,站长宋显东和病虫测报首席专家王春荣通过全省智慧植保服务管理平台回顾今年作物病虫害情况。

??2024年9月24日,黑龙江省宝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艺师在宝清县青原镇一片玉米地中测产。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作物病虫疫情在线监测防控体系日臻完备,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逐年增加,目前全省监测点和村级植保员总数已达1万个,实现“一村一点”全覆盖,有效提升重大病虫害早期发现和应急防控能力。

??随着农业标准化程度逐步提升,以及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实施,黑龙江省不断打赢“龙口夺粮”“虫口夺粮”硬仗,有力支撑粮食生产多年来保持高位。

??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遭遇历史罕见洪涝灾害、出现低温多雨寡照天气……专家表示,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眼下,广袤的黑土地被皑皑白雪覆盖,默默积蓄能量,等待明年春耕被“唤醒”。

??2024年10月11日,在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的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进行收割作业。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庞海涛表示,未来,黑龙江省将通过提升黑土耕地质量、推进现代种业创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等,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力争单产再上新台阶,确保“压舱石”分量更足、“大粮仓”根基更牢。

THE END
1.吉林再创新高 粮食产量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780.7万亩,同比增加42.3万亩,增量排在全国第2位,增幅位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实现19连增;粮食单产达到971.7斤/亩,同比提高13.5斤,稳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粮食总产达到853.2亿斤,同比增加15.9亿斤,已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首次跨上850亿斤台https://www.ntv.cn/content/1/397/991397897.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再创新高 粮食产量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780.7万亩,同比增加42.3万亩,增量排在全国第2位,增幅位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实现19连增;粮食单产达到971.7斤/亩,同比提高13.5斤,稳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粮食总产达到853.2亿斤,同比增加15.9亿斤,已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首次跨上850亿斤https://www.agri.cn/zx/xxlb/jl/202501/t20250102_8703242.htm
3.“北大仓”粮食产量连续15年全国居首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34亿斤。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杕介绍,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连续7年总产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黑龙江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种、精细化田管、高效率秋收,以及全过程防灾减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1231/Articel05004MT.htm
4.21连丰!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超1600亿斤新浪财经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我省喜获“21连丰”,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34亿斤,比去年增加42.7亿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我省牢牢把握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战略定位,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五级书记抓粮食安全,制定了全省粮食和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30/doc-inecfrap2384318.shtml
5.丰老师讲解的课程之一:中国农产品经济地理知识(图)3、草地:中国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2.6%。中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八、水资源(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 1、总体来说,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中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110位之后。缺水状况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且存在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66http://cpba.org.cn/page/dongtai/article.asp?id=854&title=854
6.中国稻谷产业分析简报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在商品粮中占一半以上,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水稻产区遍及全国各地。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省黑河地区,东至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至海平面以下的东南沿海潮田,高达海拔2600米以上的云贵高原,均有水稻种植。以自然生态环境、品种类型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19689
7.2024年粮食的发展趋势一、2024年粮食产量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粮食产品价格 一、中国粮食价格变化情况 二、东北地区粮食价格走势 二、粮食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三、中国粮价上涨利弊分析 四、2024年各粮食品种价格 (一)国内外大豆价格 2015年中国大豆市场价格趋势变化图 (二)国内外小麦价格 (三)国内外玉米价格 (四)国内外稻谷价格 五、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15/LiangShiDeFaZhanQuShi.html
8.中国人口和粮食安全报告1、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1.1 全球24亿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况 1.2 世界粮食产量和贸易 1.3 主要国家农业就业人口占比 2、中国的农用地以及国际比较 2.1 中国的农作物播种面积 2.2 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由来 2.3 农用地的国际比较 3、中国的粮食概况 3.1 中国历年粮食总产量 https://www.iyiou.com/news/202310181053941
9.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题读某年长江三角洲与东北地区地区的统计对照表,完成21-22题。 21.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的原因有 A. 农业投入不足 B. 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产规模较小 C. 土壤条件较差 D. 人口密集,粮食消耗量大 22.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有 https://www.xuexila.com/xuexifangfa/gaoerdili/4156585.html
10.樊胜根等:基于大食物观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研究为了简化分析,用各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和各地区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比值(简称“比值”)来反映各地区的粮食供需情况,比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粮食供给对人口食物需求的保障能力越强。 2001年13个主产区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1.53%,其中有11个地区的比值大于1,这11个地区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1.99%;有2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21794.html
11.阴影所示9个省份粮食总产量约占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1) 图中所示9个省份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2) 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图中A山脉是,“沃野千里”是指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3) 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耕地类型主要是。 (4) 无土栽培、海水稻试种成功等事例说明了我国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必须依靠的进步。 (5) 为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52006602.shtml
12.2019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B.中部地区平均每70个农户中,就有1个以上拥有3处及以上住房 C.东北地区仅拥有1处砖混结构住房的农户占当地农户总数4成以上 D.砖混住房和钢筋混凝土住房分别占该地区所有住房比重最高的地区是同一个 三、阅读材料,回答96-100题 2017年全年,我国乘用车产量为2483.1万辆,同比增长2.1%,销量为2474.4万辆,同比增长1.9http://www.chinagwy.org/html/stzx/sichuan/201911/122_326899.html
13.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大小:3.26 MB 字数:约4.14千字 发布时间:2024-12-26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4秋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5/81221340350070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