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米,抢面,抢油!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国家开始暂停粮食出口,部分老百姓闻风而动,开始大量囤积粮食。而资金也火速瞄上了粮油板块,多家粮油上市公司近期出现股价大涨,金健米业甚至出现12天9板的现象。
疫情影响下,中国是否会面临粮荒、油荒?4月9日道道全公司董秘谢细波向时代财经回应称,食用油及食用油的油料作物全球供给是充足的,不会出现短缺、紧张情况。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严海蓉也向时代财经分析认为,中国在主粮方面不会出现粮荒。
“总体判断是短期活跃资金介入导致的一种短期脉冲现象。”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同日向时代财经表示,粮油板块近期大幅上涨,多数的股票的估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都是偏高的。天和投资研究部也认为,粮油板块更多偏向于炒作,疫情引发粮荒等恐慌下的追捧,短期而言风险大于机会。
自3月23日起就开始暴涨的金健米业,至4月8日短短12个交易日获得9个涨停板,股价从4.28一路飙升至11.87,期间涨幅高达177.34%。截至9日金健米业股价10.95元,跌3.10%。
中国不会面临粮荒
“疫情不知道持续到什么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该怎么办!”近日,在深圳一个小区的业主群内,业主们纷纷聊起了粮食话题。一位女士透露,她现在已经买了100斤大米、10多桶油。许多家庭主妇都表示,为防万一,准备去超市采购米面油。
但严海蓉同时强调,广义的粮食不仅是主粮,还包括肉类和杂粮等。去年因为非洲猪瘟,中国的猪肉供应下降了40%,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疫情未对粮油企业带来冲击
粮油的这种抢购,也迅速反映到资本市场。近期,粮油板块出现异动,多家粮食、油料公司的股价均出现大幅上涨。
此外,北大荒、京粮控股等多家粮食股也涨幅惊人。
4月9日,时代财经采访了道道全公司董秘谢细波。他表示,从食用油以及食用油的油料作物(比如大豆、菜籽等)来说全球供给是充足的,所以除非出现极端的物流限制,不会出现什么短缺、紧张情况,而公司也认为出现极端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大。
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抢购现象,谢细波认为,市场供给在充足,所以抢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他表示,公司的产品主要为供应家庭消费的小包装产品,疫情对餐饮、酒店需求量大的中包装市场影响较大,但对家庭必需消费影响较小。
而疫情也并没有对粮油企业带来太大的冲击。谢细波向时代财经透露,家庭消费量增加,酒店餐饮用量减少,争取增量市场带来的市场机遇,是公司产品策略。公司生产、市场战略布局规划正常进行。
粮油股价大涨源于短期炒作
天和投资研究部分析认为,粮油板块更多偏向于炒作,疫情引发粮荒等恐慌下的追捧,短期而言风险大于机会,后续需要看疫情发展而定,其中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后续机会会更确定,纯主题炒作的个股在风口过去后大幅下跌概率较大。
“有些民众开始屯粮,他们担心的不仅是数量问题,还有价格问题,怕涨价。”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严海蓉分析近期出现的抢购粮食时表示,这就说到什么是粮食安全了。她认为,“粮食安全”有几个层面的安全,数量(粮食产量和生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安全还有包括可及性和稳定性,就是老百姓是否买得起,粮食供应是否波动。
严海蓉认为,政府应该理解民众的这个担心,而且应该有政策预案,因为百姓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比如今年2月,食物价格上涨了21.9%,畜肉类上涨87.6%,鲜菜价格上涨10.9%。所以政府在价格稳定上,仍然需要增加调控能力,让民众安心,这也是“粮食安全”的工作。
而对于近期的股价炒作,严海蓉表示,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预警国际粮食产量下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9年报告说极端气候会造成10%的损失。疫情中,我国2月粮食肉类价格指数上涨,加上美元的量化宽松,这一系列的因素会诱导资本对粮食行业的投机。此前,非洲因为蝗灾,已经出现粮价的炒作、恐慌性购买,粮食价格的上涨。严海蓉建议政府以“粮食安全”为重,做好预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