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蓝桥搜狐城市收录于合集#数读城市215个
要知道,中国粮食供需目前仍处在“紧平衡”状态。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6.87亿吨,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粮食消费量7.98亿吨,小幅下降2.9%;粮食进口减少10.7%,进口量1.47亿吨,约为消费量的1/5。
撑起全国粮食半壁江山的,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等产粮大省。其中29市粮食产量在500万吨以上,总产量2.2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成为守护“中国饭碗”的最大功臣。
29城粮食产量超500万吨
重庆是榜上唯一南方城市
搜狐城市梳理了300余个地市、州、盟2022年粮食产量,发现共有29城粮食产量超过500万吨,总产量2.24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3。
位居顶端的,是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和重庆等6座城市,粮食产量超过1000万吨。哈尔滨、长春产量分别达到1271万吨、1243万吨,高居全国前两位。
位居第二梯队的,是通辽、周口领衔的9座城市,粮食产量在700万吨至1000万吨之间。其余14座城市,粮食产量在500万吨至700万吨之间。
从自然地理分界来看,这29座城市大都位居北方,仅有重庆属于南方地区,信阳、南阳、盐城处于南北方分界线,不完全算南方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山城重庆大约与产粮大市挨不着边。但实际上,重庆面积广阔,又地处四川盆地边缘,虽然山地面积占了75%以上,但耕地面积也有3000多万亩,粮食产量自然十分可观。
不过,受制于地质、土壤条件,重庆的单位面积产量不算太高。2022年,重庆粮食播种面积3070万亩,粮食总产量1073万吨,单产699斤/亩,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4斤/亩)。
其余的北方产粮大市,则有着更多优势。它们大都位于广袤的东北、华北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耕地面积较高。数据显示,这些城市播种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哈尔滨、长春等8城都在2000万亩以上,笑傲全国。
此外,这些城市的农业现代化程度也比较高。尤其东北是最早使用现代化机械的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长春去年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011斤/亩,在29城中位居榜首。
重点城市产量普遍不高
仅5城高于国际安全线
梳理完全国产粮大市的数据,我们再来看看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万亿GDP城市在内的重点城市产量如何。
42座重点城市中,除了一骑绝尘的哈尔滨、长春、重庆之外,还有16座城市粮食产量超过100万吨,排在重点城市上半段,包括地处东北平原的沈阳、大连,华北平原的石家庄、天津、济南、青岛、郑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通、合肥、南昌、长沙,四川盆地的成都,广西盆地的南宁,河套平原的呼和浩特,渭河平原的西安,以及云贵高原的昆明。
不过,粮食产量超过100万吨,在全国也仅能排进200名,还有一大半的城市处于全国后1/3区间。重点城市粮食产量普遍不高,加上人口相对较多,因此人均粮食产量相对较低。目前,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约为483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补充和充裕库存,也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需要解释的是,400公斤国际粮食安全线,实际上指的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它不仅包括自身产量,也包括净进口量和库存等等。但由于各地进口、库存数据不详,我们直接用人均粮食产量来做个对比。
重点城市中,仅有5座城市高于400公斤国际粮食安全线,分别为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南通和沈阳,大都位于东北,南方仅有南通1个城市。这其中的部分缺口,就要依赖产粮大市的“支援”了。
东北人均产量一骑绝尘
稳稳守护“中国饭碗”
粮食生产能够“支援”其他城市,需要满足两大条件,一是当地粮食总产量高,二是人口相对较少。这样在满足了自身需求后,还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售卖。
2022年,人均粮食产量最高的10座城市,分别是佳木斯、双鸭山、鹤岗、兴安盟、黑河、鸡西、白城、松原、通辽和绥化,基本都位于东北地区。它们的粮食产量几乎都在500万吨以上,常住人口都在400万人以下,人均产量超过3000公斤。
如今佳木斯良田超过3000万亩,粮食总产能260亿斤,商品率高达90%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果按每人每天一斤粮计算,佳木斯的年产量足以确保全国14亿人民18天的口粮。
绥化也是黑龙江的商品粮大市,2022年粮食产量231亿斤,占全省的1/7。每百斤中国粮食,就有绥化优质粮1.69斤。值得一提的是,绥化和佳木斯正是黑龙江、乃至全国一产占比最高的城市,分别达到47.5%和45.7%。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比以往更为严峻。2022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东北为首的粮食大省,无疑责任重大。
近年国家屡次提及东北振兴,但作为国家粮仓,东北城市还承担着守护“中国饭碗”的重任。许多城市一产占比明显偏高,工业发展相对低迷,经济振兴着实是任重道远。因此,在全国城市经济比拼的舞台上,我们对东北城市真的不必太过苛责。
参考资料:
[1]全国统计局、各市统计局
[2]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我国粮食供需仍在“紧平衡”状态.新京报
[3]未来十年,中国人如何守好自己的“粮袋子”“油瓶子”?新京报
原标题:《哪些城市守护“中国饭碗”?哈尔滨长春领跑29城撑起1/3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