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守护“中国饭碗”?哈尔滨长春领跑29城撑起1/3江山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原创蓝桥搜狐城市收录于合集#数读城市215个

要知道,中国粮食供需目前仍处在“紧平衡”状态。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6.87亿吨,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粮食消费量7.98亿吨,小幅下降2.9%;粮食进口减少10.7%,进口量1.47亿吨,约为消费量的1/5。

撑起全国粮食半壁江山的,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等产粮大省。其中29市粮食产量在500万吨以上,总产量2.2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成为守护“中国饭碗”的最大功臣。

29城粮食产量超500万吨

重庆是榜上唯一南方城市

搜狐城市梳理了300余个地市、州、盟2022年粮食产量,发现共有29城粮食产量超过500万吨,总产量2.24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3。

位居顶端的,是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和重庆等6座城市,粮食产量超过1000万吨。哈尔滨、长春产量分别达到1271万吨、1243万吨,高居全国前两位。

位居第二梯队的,是通辽、周口领衔的9座城市,粮食产量在700万吨至1000万吨之间。其余14座城市,粮食产量在500万吨至700万吨之间。

从自然地理分界来看,这29座城市大都位居北方,仅有重庆属于南方地区,信阳、南阳、盐城处于南北方分界线,不完全算南方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山城重庆大约与产粮大市挨不着边。但实际上,重庆面积广阔,又地处四川盆地边缘,虽然山地面积占了75%以上,但耕地面积也有3000多万亩,粮食产量自然十分可观。

不过,受制于地质、土壤条件,重庆的单位面积产量不算太高。2022年,重庆粮食播种面积3070万亩,粮食总产量1073万吨,单产699斤/亩,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4斤/亩)。

其余的北方产粮大市,则有着更多优势。它们大都位于广袤的东北、华北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耕地面积较高。数据显示,这些城市播种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哈尔滨、长春等8城都在2000万亩以上,笑傲全国。

此外,这些城市的农业现代化程度也比较高。尤其东北是最早使用现代化机械的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长春去年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011斤/亩,在29城中位居榜首。

重点城市产量普遍不高

仅5城高于国际安全线

梳理完全国产粮大市的数据,我们再来看看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万亿GDP城市在内的重点城市产量如何。

42座重点城市中,除了一骑绝尘的哈尔滨、长春、重庆之外,还有16座城市粮食产量超过100万吨,排在重点城市上半段,包括地处东北平原的沈阳、大连,华北平原的石家庄、天津、济南、青岛、郑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通、合肥、南昌、长沙,四川盆地的成都,广西盆地的南宁,河套平原的呼和浩特,渭河平原的西安,以及云贵高原的昆明。

不过,粮食产量超过100万吨,在全国也仅能排进200名,还有一大半的城市处于全国后1/3区间。重点城市粮食产量普遍不高,加上人口相对较多,因此人均粮食产量相对较低。目前,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约为483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补充和充裕库存,也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需要解释的是,400公斤国际粮食安全线,实际上指的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它不仅包括自身产量,也包括净进口量和库存等等。但由于各地进口、库存数据不详,我们直接用人均粮食产量来做个对比。

重点城市中,仅有5座城市高于400公斤国际粮食安全线,分别为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南通和沈阳,大都位于东北,南方仅有南通1个城市。这其中的部分缺口,就要依赖产粮大市的“支援”了。

东北人均产量一骑绝尘

稳稳守护“中国饭碗”

粮食生产能够“支援”其他城市,需要满足两大条件,一是当地粮食总产量高,二是人口相对较少。这样在满足了自身需求后,还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售卖。

2022年,人均粮食产量最高的10座城市,分别是佳木斯、双鸭山、鹤岗、兴安盟、黑河、鸡西、白城、松原、通辽和绥化,基本都位于东北地区。它们的粮食产量几乎都在500万吨以上,常住人口都在400万人以下,人均产量超过3000公斤。

如今佳木斯良田超过3000万亩,粮食总产能260亿斤,商品率高达90%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果按每人每天一斤粮计算,佳木斯的年产量足以确保全国14亿人民18天的口粮。

绥化也是黑龙江的商品粮大市,2022年粮食产量231亿斤,占全省的1/7。每百斤中国粮食,就有绥化优质粮1.69斤。值得一提的是,绥化和佳木斯正是黑龙江、乃至全国一产占比最高的城市,分别达到47.5%和45.7%。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比以往更为严峻。2022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东北为首的粮食大省,无疑责任重大。

近年国家屡次提及东北振兴,但作为国家粮仓,东北城市还承担着守护“中国饭碗”的重任。许多城市一产占比明显偏高,工业发展相对低迷,经济振兴着实是任重道远。因此,在全国城市经济比拼的舞台上,我们对东北城市真的不必太过苛责。

参考资料:

[1]全国统计局、各市统计局

[2]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我国粮食供需仍在“紧平衡”状态.新京报

[3]未来十年,中国人如何守好自己的“粮袋子”“油瓶子”?新京报

原标题:《哪些城市守护“中国饭碗”?哈尔滨长春领跑29城撑起1/3江山》

THE END
1.东北新增粮食产量够2000多万人吃一年原标题:东北新增粮食产量够2000多万人吃一年 来源:吉林日报 据新华社沈阳12月7日电(记者徐扬邹明仲)国家统计局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4445.6万吨,同比增加了760多万吨。按照每人每天消耗1千克粮食测算,今年东北新增的粮食产量够2000多万人吃一年。 https://finance.sina.cn/2021-12-08/detail-ikyamrmy7499761.d.html
2.31省市区粮食产量自给率盘点,前两名来自东北,北方自给率偏高粮食自给率是以人均粮食消费量400公斤进行粗估 北京粮食产量37.8万吨,粮食自给率4.3% 上海粮食产量94万吨,粮食自给率9.4% 浙江粮食产量620.9万吨,粮食自给率24% 广东粮食产量1279.9万吨,粮食自给率25.4% 福建粮食产量506.4万吨,粮食自给率30.5% 海南粮食产量146万吨,粮食自给率36.2%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7060175298591
3.吉林省粮食丰收成定局总产量有望超去年——新华社记者专访吉林省农业新华社记者薛钦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今年,在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http://www.jl.xinhuanet.com/20230922/46d30eb16ea447ccb2d24307b8f07a40/c.html
4.微博中国2022年粮食产量13731亿斤(68653万吨) 其中: 黑龙江省2022年粮食产量1552.6亿斤(7763.1万吨) 吉林省2022年粮食产量816.16亿斤(4048.8万吨) 辽宁省2022年粮食产量496.9亿斤(2484.5万吨) 蒙东地区2022年粮食产量592.13亿斤(2960.65万吨) 整个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18%。 https://m.weibo.cn/status/4917173266941769
5.黑龙江吉林辽宁公布全年粮食产量,三大问题引热议“今年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了‘三个1’。”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德明介绍,粮食总产量全国排位晋升1位,从多年的第5位跃升到第4位,实现了“争先晋位”的目标;粮食总产增量居东北四省区第1位,比2022年增加21.14亿斤;粮食单产位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1位,平均亩产达到958.2斤。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89761.html
6.东北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四分之一2021年,东北地区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74亿吨(3473.538亿斤),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可以排名第四,仅次于中国(包括东北)、美国和印度。其中,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为7867.7万吨,与产粮大国阿根廷不相上下,全球排名第八。东北地区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1594.34公斤,这一数字高于乌克兰、加拿大等国家,与美国和阿根廷大致相当。而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40688960031460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