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东北黑土地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4以上,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粮仓”。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

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分析师郭桢)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4以上,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粮仓”,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事关夯实粮食安全国家战略。

一、东北平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我国一直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头等大事,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我国坚持走“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不断飙升。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从2020年疫情之初的每蒲式耳480美分,上涨到今年3月初的每蒲式耳984美分,涨幅高达105%。据联合国预测,2021年、2022年由于受疫情、气候和全球供应链不畅影响,全球会出现更大规模粮食短缺。在全球粮食紧张的大背景下,我国始终坚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我国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不仅为应对疫情引发的各种风险挑战争取了主动,更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粮食稳,天下安”方面,东北地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从1958年起,数万名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干部,响应国家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来到“北大荒”开垦荒地。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集中分布着富饶的黑土类型土壤,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非常适合于农耕。该区域拥有以黑土为主的耕地约4.5亿亩,纬度高、光照充足、黑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玉米、一季稻、大豆等作物生长。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目前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已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4以上,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成为我国的名副其实的“第一粮仓”。2021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粮食总产量3657.18亿斤(黑龙江1573.54亿斤,吉林807.84亿斤,辽宁507.74亿斤、内蒙古768.0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26.78%;合计增产达188亿斤(黑龙江65.34亿斤,吉林47.24亿斤,辽宁40亿斤、内蒙古35.26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0.3%。

以黑龙江省为例,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573.5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这标志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仅黑龙江一省的粮食产量已接近江苏、湖南、广东三省的总和,可以说全国人民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图表1:2021年中国13个粮食生产区产量

我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南粮北调”的格局,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间谚语。但从2003年起,我国划定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等13个省(区)成为粮食主产区以后,我国粮食的南北格局开始对调,从“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更为重要的是东北粮食除了少量本地消费外,大量粮食直接供应市场。东北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外调全国、直接供应粮食市场的比例最高。东北粮食商品率为35.2%,其中东北国营农场的粮食商品率高达60%,几乎是其他粮食主产区的2-3倍。东北地区是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已成为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的“天下粮仓”和粮食市场的“压舱石”。

二、保护珍贵的黑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离不开珍贵的黑土地。东北平原是全球四大黑土区域之一,黑土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但近年来,东北平原也面临黑土壤退化,黑土地水土流失等严峻问题。中科院研究报告显示,土地利用处于超负荷状态是导致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东北地区水资源也存在开发过度问题,辽河流域的西辽河已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浑河、太子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超过80%。在湿地区域大规模种植水稻,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部分地区出现了湿地干涸和地表沉降等严重问题。与开垦前相比,东北地区的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厘米至60厘米下降到30厘米左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了50%至60%,年均下降速率约为5‰,黑土地逐渐“变薄、变瘦、变硬”。此外,近年来不法分子打着改良土地的名义,疯狂盗挖黑土牟利的现象也不容忽视,五常市等地曾发生数百亩稻田沟塘惨遭“刮地皮”式盗挖。

图表2:东北黑土分布示意图

如何保障黑土地粮仓,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文件要求,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文件还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并终身追责。措施之严、措词之严、追责之严均前所未有。

科技研发为实现黑土地粮仓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科学院正在牵头进行科技会战,用科学方法让黑土“缓口气”“加点油”。专家建议在生产方式上,加大深松技术推广,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渗透能力。同时,加强东北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充分利用黑龙江等地丰富的地表水系,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对黑土地造成的生态影响加剧。

目前黑土区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还较低。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对深耕、秸秆还田等耕作模式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要推广农民易于接受的秸秆深翻还田、堆沤还田等技术,促进黑土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地里的秸秆不清理干净就播种,曾经是一种“懒汉种法”,如今成了给黑土地“加油”的新模式。把秸秆留在地里,可以防止风蚀、水蚀,保水、保墒,等于给地表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黑土地可以越种越肥沃。中科院正在加快建设一批黑土地质量监测网点,对东北黑土地进行勘测和普查,持续跟踪黑土地质量变化趋势,为黑土地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数据显示,经过玉米秸秆归还处理,从2007年到2018年,耕层(0~20厘米)土壤有机质由22.5克/千克增加至24.0克/千克,年均增幅达到0.5%至0.7%。除了有机质,秸秆归还同时显著提高了氮、磷、钾等养分在耕层的积累。中科院的研究显示,每年向土壤输入的上述养分,分别相当于当地化肥施用量的25%、30%和200%。

东北地区属于农业优化发展区,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同时要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撑东北黑土区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目标,夯实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东北地区继续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当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结合东北区域内传统农业的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采用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推广应用智能化、规模化、减量化精准农业技术,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THE END
1.东北纯粮食酒排行榜京东JD.COM为您提供东北纯粮食酒销量排行榜、东北纯粮食酒哪个好、东北纯粮食酒多少钱等相关资讯,从东北纯粮食酒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面比较,为您推荐优质东北纯粮食酒产品!https://www.jd.com/phb/key_132073f1d4a233df35fe.html
2.中央一声令下:补偿东北粮食!“粮食税”来了?玉米大豆要大涨了中央一声令下:补偿东北粮食!“粮食税”来了?玉米、大豆要大涨了? 来源:农业热点消息 2024年一转眼已经来到8月份,随着9月份的日益临近,在今年的下半年,很多的老铁家人都非常关注粮食方面的相关消息。而就在最近几天,有一个消息引起了很多农民朋友的热议,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消息来看,要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http://finance.sina.cn/2024-08-17/detail-incixiyc9791782.d.html
3.我们对东北有一份亏欠看到他们这些案例,你就能看到东北人在努力! 最近一周穿行东北6个城市,越来越感觉,东北的地大物博,也越来越感觉我们对东北和东北人的看法存在亏欠! 从农业来讲截止2021年查询,东北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3%,2018年中国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3158亿斤。其中,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达到了2666亿斤,是维护国家粮食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6304374&efid=ViG-FryR06XbKE7xsP6uUw
4.东北粮源紧缺引三巨头高价竞购二季粮价稳中有升针对产粮区企业收购推高粮价,国家在今年春节过后曾出台限制政策,如东北粮食不卖给产区而卖给销区,定向拍卖粳稻给北京、天津、上海、福建。 同时在产区实行贷款限制,由当地粮食部门监测,如果企业在当地收购水稻,一周之内粮食价格涨幅超过60元/吨,当地农发行就不再向企业发放贷款,以限制企业把本地粮价抬高。 https://m.10jqka.com.cn/20130722/c62524987.shtml
5.东北稳产增收遭遇多重瓶颈黑土地一年退化一厘米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粮食生产:在生产方面,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难抗大灾,黑土地有机质含量连年下降;在体制层面,粮食主产区地方财力支持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风险保障水平低,一些政策掣肘粮食生产;在粮食流通方面,由于国际粮食低价冲击和国内托市市场扭曲,东北粮食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2014_12_09_302840_s.shtml
6.现在东北收粮食的生意好做吗知乎东北收粮食的生意在现在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随着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收储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在这个行业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 首先,东北收粮食的生意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对于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问题非常重视,因此,对于粮食收储行业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https://jiameng.baidu.com/m/content/detail/267941214369?from=search
7.东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春小麦玉米水稻B.玉米冬小麦东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水稻B.玉米、冬小麦、水稻C.玉米、春小麦、大豆D.冬小麦、大豆、棉花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2037a01d93f848e25a0ea9b90d6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