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洛新书《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上市打印页面

刘军洛新书《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上市

作者:刘军洛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9元

出版日期:2011-09

六证据预言2011年四季度中国进入全面经济大萧条

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先生向来以大胆而又准确的预言著称。他的第一部作品《被绑架的中国经济》2010年出版时一时洛阳纸贵。本书针对一年来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基于严密的分析论证,刘军洛再次大胆做出预测。而其中最重要的预测则是,“2011年四季度到2012年一季度将爆发第三次世界性大萧条”。

屡次准确预测经济转折,赢得大量认同。

2000年,刘军洛提出了"次级金本位",呼吁国家建立由黄金、石油、农田、铜等重要基本商品及资源组合的货币储备支付体系,对抗一场酷的美元贬值和世界性通货膨胀。2001年,刘军洛上书央行,请央行不要用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转而用黄金。其后的几年间,黄金价格暴涨,而美元则走上了连绵下跌的不归路。

而让刘军洛一战成名的,则是早在2007年股市四五千点的时候,他就大胆预言中国股市将于2008年崩盘,而楼市则进入最疯狂的主升浪。2007年九月,他又提出伯南克的量化宽松政策将使全球陷入世界性危机。

这些预言都一一得到验证,从而刘军洛也凭借实力赢得了大量关心中国经济命运的人们的追随。

本书预言2011年四季度到2012年一季度将爆发第三次世界性大萧条。

经济危机之后,有很多人说自己准确预测了经济危机。但深究起来,却有两个漏洞:第一,没有人敢于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没有严密的分析逻辑。那么这意味着即使你随便说未来会上升还是下降,也有一半的命中率,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但刘军洛的观点之所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是因为他是依据严密的论证得出的结论,同时他又在金融市场浸淫多年,避免了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此次在新书《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中,刘军洛大胆预言世界将于半年后进入经济大萧条,刘军洛明确提出六点理由,并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两个层面,做出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论证。

部分精彩原文:

“直到今天,全球市场没有真正理解2008年4月中国中央银行错误的货币政策,所以我认为,全球第三次大萧条的爆发将由中国猪肉价格推动产生。

第二,希腊国家财政赤字是GDP的150%,10期债券收益率为15%,中国地区的债务结算必然会即刻推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希腊等国家债券收益率暴涨。

第三,2011年7月美国金融监管《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正式实施与2012年《巴塞尔协议III》开始的加热。

第四,2011年8月,美国财政政策将由宽松政策向中性政策转变。

第五,2009~2011年美联储伯南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了世界流动性由美元套利交易者提供的结构,所以目前全球风险资产是美元套利交易者大量繁殖的结果,这将导致今后世界无法进行合理的债务结算。

第六,2011年开始的美国“婴儿潮”时期的人将开始大规模退休,还有欧洲的结构性高失业率。

毋庸置疑,我们离人为制造的第三次世界性大萧条已经很近了。”

每个关心中国经济和自己腰包的人,如果你看不清经济大局,那么你该看看这本书了,刘军洛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孩子,讲出了大多数人看不见或不愿讲的事实。请不要轻易扣上“阴谋论”或“耸人听闻”的帽子。你不可以忽略他的推论逻辑。

内容简介

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定的今天,金融似乎已经成了全球走向的主宰。现在的世界金融是以全球化为舞台的金融世界。当我国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积累三大资源打包变成商品加入全球化后,全球化正破坏性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美国怎样运用金融世界话语权,把我们的经济程序规划成自己的快速提款机,以及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垫脚石?

继《被绑架的中国经济》之后,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再次以独到深刻的分析,把脉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农业、商业、资本市场等各领域的问题,结合金融世界的运转逻辑与规则,预测未来经济即将面临的危机。世界博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历经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环境,是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还是将被深度地破坏?在经济震荡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资产?本书一定能带给你全新的思考,帮你认清诡谲表象下的经济真相,保卫自己的财富。

作者简介

刘军洛,革命烈士刘伯坚的嫡孙,中国第一批股民,也是最早的大户之一。曾经是鲜衣怒马的公子哥儿,20世纪90年代一场变故后人生跌入谷底,之后一边炒期货,一边和夫人收养上千只流浪猫。对于楼市、股市、黄金、通货膨胀、期货、外汇、粮食安全等问题都有独特的见解。从2001年起,刘军洛关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情况的大多数预测都成为现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著有畅销书《被绑架的中国经济》。

目录

上部中国通胀:商人逐利文化毁灭实体经济的后果

第一章被大举入侵的农业

大豆帝国与转基因种子的牺牲品

拱手出让棉花定价权

中药涨价的背后

中国农业需要合理配置

第二章奶粉价格高涨的前因后果

面临威胁的中国奶业

内蒙古畜牧业危机

云南的“生态通胀”

第三章煤电、石油做主中国经济

高耗能电解铝/光伏拉垮中国煤电

中石化和中石油的考验

中国中小企业上岸

第四章互联网影响下的经济

互联网火拼传统商业

美国资本市场全力推进经济

下部资本市场的泰坦尼克

第五章中国陷入的投资陷阱

股市赌场论帮助美国去工业化

农业空心化与高成本建设

外汇储备的危险

第六章黄金、白银和美元:什么是可靠的投资

为什么不能买黄金只能买美元

谁的白银更疯狂

第七章美元时代的到来

美国经济调整接近尾声

从奥斯特里茨战役看美元涨跌

第八章微小中见壮观的交易信号

对交易信号的思考模式

中国的3G美国的4G是交易信号

同一个信号下不同的结论判断

结语全球第三次大萧条在轰轰烈烈的抗通胀中爆发

中国资本市场全力抗通胀

中国房地产与外汇储备的战场

刘军洛: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序)

在世界运行的历史长河中,今天的世界是最繁华的全球化下的世界,今天的我们正在被全球化裹挟着,去共同历经由最繁华的全球化引发的一场最高控制——伟大的金融世界的最高控制。现在的世界金融是以全球化为舞台的金融世界。

金融世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创建力——破坏力——再创建力,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是这次全球化的主角,因为中国为这场全球化的壮观景象提供了可能提供的一切:为全球化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数量最巨大、成本最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全球化提供了国土上的一切自然资源,以及幸福安宁的道德资源、民族健康繁衍的生存资源;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为全球的金融资本提供了超级安全的增值保值和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资金的保障;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为全球化提供了企业发展、科技进步、专利实验的广阔空间和融资后盾。在人类发展的全球化的这个阶段,当中国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积累三大资源打包变成商品加入全球化后,全球化正破坏性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美国正意图运用金融世界话语权的力量,把我们的经济秩序变成它的快速提款机,成为其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垫脚石。如果没有中国投入全球化,美国将只能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小舞台上缓慢前行。

这个全球化下的金融世界,将彻底分化人类世界的利益格局,彻底改变国与国之间及每个国家内部财富的再分配方式;人类将彻底摆脱传统的贸易和军事的财富再分配方式。并且,这种金融世界再分配方式爆发的席卷力,将是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所无法抗拒的必然爆破力。现在的我们,人人都是全球化整体中被吸附的分子,所以,我们需要理解和透视这场人类金融文明伟大的意义,以及这个包含着人类文化与人性的再控制的世界。

这本书是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和心情完成的,世界的规则永远就是那么几条以利益为核心的规则,在这几条利益规则指导下变换。把握住几个基本点,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地应对一切,这个全球化下的金融世界也喂养不出世界的巨无霸。如果对手描绘的是一幅美景,我们要能看到其中长远的恶果;如果对手阻碍我们想做的事,我们一定要考虑一下背后的长远利益,并防备对手声东击西让我们上当。人类的发展是永恒的,没有不变的坐标,无论你喜不喜欢你身处的这个世界,它都在参与者行为所汇成的合力推动下做着不太称人心、如人意的运动。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这个世界的运行可以像你想象的那样一直线性发展,但是这个世界的运行一定会受到外力和外力的合力所构成的复杂力量的作用。身在其中的人都以自己的认识水平做出判断,在全球化下这往往会造成失误,甚至是不可挽回的错误。

历经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环境、人性、农业,货币、黄金、美元、外汇、产业、高铁、基因、互联网,是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还是将被深度地破坏?“创新+包容”是否代表着上帝的文化?

“中国思想”与“美国思想”的优胜劣汰

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社区大学发表演讲。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在演讲中提到“中国”多达10次,并称美国正迎来新的“卫星时刻”。在这一以经济、教育、创新为主题的演讲中,奥巴马将中国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就比作苏联1957年发射的首枚人造卫星。他说:“50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人的‘卫星时刻’又回来了。”

“卫星时刻”是指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后美国大受刺激,并掀起了里根式的美国科研热情和军备竞赛。在谈到美国经济恢复及未来经济走向时,奥巴马说:“未来经济是全球经济,而美国还没有准备好。”奥巴马谈及此前的亚洲之行,并如此提到中国:“当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中国融入全球经济时,这意味着全球竞争将更加激烈,赢得这场竞争的国家将是那些大多数工人受过教育、致力于科研,拥有诸如道路、机场和高速铁路、高速网络等高质量基础设施的国家。这些都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种子’,它们在哪里被播种,工作与商业就将在哪里生根。”奥巴马同时提到,在过去几年里,近80%的跨国公司都计划在中国或印度建立新的研发基地,因为当地重视数学与科学,此外还重视对劳动力的培训与教育。奥巴马还称,在未来的竞争之中,美国有落后的危险。他还特别指出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超级计算机以及最大的太阳能研究基地。他说:“你去中国,他们在去年一年修的高铁就超过了美国过去30年建设的高铁,中国最近开设了由美国公司承建的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太阳能研发基地,当今的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快的火车以及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不过,奥巴马并不认为“卫星时刻”的到来完全是坏事。当年正是“卫星时刻”给美国敲响了警钟,促使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赶上苏联而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最终,不仅超越并击垮了苏联,还使美国新的技术、产业和就业市场蓬勃发展。奥巴马就此呼吁,美国必须像当年那样加强对基础设施、科研创新和教育的投资。奥巴马还在演讲中力促两党为获取未来的胜利,将精力集中于一些必须做的事情上,通过美国的繁荣与创新来应对“卫星时刻”。奥巴马还谈到了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称减少赤字将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从长期来说,如果我们持续向中国这些国家借钱,我们是无法与它们竞争的。”

奥巴马当天的演讲以一个华裔女孩乔紫薇的故事结束。乔紫薇年仅16岁,通过研发一套利用光学杀死癌细胞的装置获得了国际科学竞赛大奖。奥巴马回忆称,此前在白宫与乔紫薇的交流中,自己一边听着乔紫薇讲述科研故事,一边看着她身后悬挂的林肯肖像,他得到了这样的启发:“美国思想还活着,还是好好的,我们终将好起来。”

我无法用语言去评价奥巴马先生的“美国思想还活着,还是好好的,我们终将好起来”这句话。今天最终的碰撞将发生在“美国思想”和“中国思想”的优胜劣汰上。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标志着当时在美苏的军备竞赛中,苏联处于领先地位。在196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赫鲁晓夫拿皮鞋敲着桌子高声宣布:“苏联在20年内实现共产主义!”赫鲁晓夫的确是一个情绪很容易激动的人,不过这和当时苏联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苏联确实在科技、军事、福利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到经济规模接近美国经济规模80%的工业化国家。现在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一切都过去了。问题是,苏联坠落的速度为什么和天上划过的流星一样?从经济结构上看苏联,原来苏联的经济奇迹完全是依靠高投入的“大量劳动力+大量资源”所维持的跑步跃进冲刺模式,并不是劳动生产率能持续增长的生命模式。当时,苏联经济在飞速赶超中,劳动力供给达到极限后出现结构性停滞,再加上美国的高强度军备竞赛,苏联焚林而田下的壮观经济体力不从心地自然爆发了结构性大崩盘。

1981年,里根总统发动了一场供应学派革命,他为这场美国经济革命列出了如下目标:大规模减税,大规模减少政府职能和规模,大规模科技投入,同时依靠强势美元进行通货膨胀结构性调整。对于当时这场美国的供应学派革命,苏联核心层一致认为美国正在走向大崩盘。苏联核心层的理论依据是:里根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的出现和美国对计算机技术过度的资本投入,是美国核心层大脑出问题干的蠢事,只要苏联继续大量在坦克和大炮上投入,美国就会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失败。资本和资源是有限的,苏联在和美国的竞争中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思维模式发展经济。后来的结果是,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美国私营部门的强劲增长;而苏联经济在因美国而被迫高速运行中,通货膨胀失控,引发经济、货币和社会的同步大崩盘,在高投入中轰然倒下。正如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时的口号——强大的美国,今天奥巴马的口号的含义也是——强大的美国。

开启“大脑时代”

这个世界经历过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的强大,拿破仑火炮密集使用的强大,随后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惨败在强大的美国原子弹面前。

1989年是人类发展中“大脑时代”胜利开启的时点。这一年,强大的苏联分崩成了15份;这一年,强大的“经济恐龙”日本经济体转身走上了长期大衰退的漫漫熊途;这一年,同样也是美国的经济转型期,美国站在了历史上最辉煌的经济增长周期的起跑线上;这一年,世界经济打响了双向而驰的发令枪,美国经济体向前冲,完成了一个新的“大脑时代”经济周期,其他经济体在旧经济体模式下的非理性扩张中崩溃或衰退。

现在来看,日本经济的今天以及明天,都将处于长期衰败的历程中,因为日本处于四面环海的小岛,日本人的思维模式是海中小岛的原地踏步的边界思维模式,永远只会抱着传统的经济理论运行,所以,在今天比智商的“大脑时代”中,日本只能长期衰败。

现在,中国央行在2010年大规模的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行动中,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欧元储备已经不低于6000亿或8000亿美元,成本大概为1.30欧元,当世界预期到中国央行要平仓6000亿美元以上的欧元亏损盘时,我们将见证远比2006年铜大暴涨更加疯狂的欧元大暴跌。这就是德国股市为什么会在欧洲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中,走出如此强劲的走势的原因。用金融世界的语言看世界,才会明白真正的世界游戏规则。

2010年12月,欧元区危机继续大规模蔓延,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建议采用欧元区国家的共同债券(即所谓的欧元债券),来防止欧洲今后再次发生金融危机。这一建议立刻遭到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的拒绝。德国担心,发行欧元债券意味着自己要替信用较差的成员国分担风险,有损自己的信用评级。对于德国的立场,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表示,没有认真研究就加以拒绝,表明德国政府是以“一种非欧洲的方式在处理欧洲事务”,思维“有点简单化”。容克还说,这种在欧洲建立禁区和不考虑别人想法的做法令他感到非常吃惊。德国政府发言人对此回应说,建立欧元区共同债券的建议“不是新东西”,德国政府已认真研究过,“德国政府会继续拒绝这一建议”。这位发言人还重申了默克尔的立场,表示现在采用欧元债券既存在经济上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法律上的问题。如果采用统一利率,那么欧元区成员国遵守财政纪律的刺激作用将会消失。世界的文明最终都是有国家性的,中国

6000亿美元以上的欧元货币储备是违背世界文明的最终原则的。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德国股市就会一飞冲天,因为德国经济的高效率劳动生产率、优秀的中小企业结构、两德统一成本消化包括偏好储蓄的生活方式,将是全球化经济中非常具有竞争机制的体系。

德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是,德国银行已向欧元债务危机国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发放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贷款。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以上四国共向德国银行借贷了5127亿美元,折合3884亿欧元。德国因此成为国际上给予这些国家最多贷款的国家。其中借贷最多的为西班牙,达到2166亿美元;爱尔兰为1860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借贷2.2万亿美元。由于西班牙经济前景黯淡,房地产业恶化状况超出预期,导致银行盈利和融资能力不足,预计西班牙银行业在未来12~18个月内的贷款损失将由2009年预期的1080亿欧元上调63%,至1760亿欧元。该国银行系统可能面临的净资产短缺约为170亿欧元,假如最坏的情况发生,其银行系统总体贷款损失最高可能升至3060亿欧元。在过去3年中,西班牙GDP总量下滑4.9%,失业率高居19.8%。西班牙将面临宏观经济环境困难、资产质量持续恶化的局面,而且政府财政紧缩政策将给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资本化及从市场中获得融资的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欧洲地区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就像一个癌症晚期患者,需要不停地投入,最终欧洲财政无法消耗私人银行部门的坏账时,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欧元货币解体而成为“小欧元”。

被视角影响的外汇储备战略

我们知道,在2008年世界性大萧条中,走在美国次级债大崩盘风暴最中心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先生是美国高盛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经济最繁荣的网络科技时代,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鲁宾先生曾从事律师工作,后也进入美国高盛公司,并且从底层干到高盛董事长。美国的核心层金融实战和世界视角极其强悍,而中国技术官员几乎都是学院理论思维,严重缺乏金融实战和世界视角,对于中美金融战的结果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如果用索罗斯的金融理论——人们对于被考虑的对象,总是无法摆脱自己观点的束缚——来看,人们的思维往往长期处于结构性“短视”中。我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央行在海外的全球投资中屡战屡败,是因为中国央行思维长期处于结构性“短视”中的结果。比如,美国两房债券4000亿美元的问题,这个问题说明中国央行在全球追捧美国次级债中,其判断能力和全球小型投资者没有区别。更不可思议的是,在2007年美国大量金融公司破产前,中国中投公司以最高价格疯狂买入大量美国金融公司。大家都知道,2003~2007年,美国金融公司杠杆从20倍极速上升到35倍,这就好比2003年一家美国金融公司负债100亿美元经营,到2007年这家美国金融公司负债2000亿美元经营,这时,中国中投公司却认为这家美国金融公司负债经营能力应该在5000亿美元或1万亿美元,所以,中国中投公司2007年以最高价格疯狂买入大量美国金融公司。

现在,中国央行开始了最大的闹剧——疯狂地大规模购买欧元。首先,大家应该知道欧元是个设计有问题的货币。其次,如果中国某个地区财政出现问题,那最终要由中国财政部来掏钱出面解决,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如果,西班牙或希腊财政出现问题,最终让德国和法国掏钱来出面解决是不可能的。正常情况下,欧元最终会在全球消失,而中国央行现在拼命抢购几千亿欧元,那倒霉的将是13亿中国人。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中国央行和美国央行理解经济和金融问题截然不同,活生生的例子就是,2010年本人通过出书和媒体呼吁,中国必须面对美元即将来临的长期大幅上升,应该100%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全部用美元短期国债储备,而2010年中国央行却全力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多元化”,大幅增加非美元货币储备,现在,中国央行手上有1.4万亿非美元货币储备。

现在,中国2.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分配如下——1.2万亿是美元(其中有4000亿美元是美国“两房债券”),2000亿由中投公司投资,1.4万亿是非美元货币。

让我们演习一下,如果美元出现大幅上涨,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的情况会怎样。

美元出现大幅上涨后,中国1.4万亿非美元货币出现40%亏损;1.2万亿美元中4000亿美元的美国“两房债券”是市场无法兑现的,也就是说,中国央行手上届时只有8000千亿美元的流动性。届时,再扣除5000亿美元短期负债,美元大幅上升后,中国中央银行手上将只有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或许,届时1.4万亿非美元货币可以认赔40%平仓。可是,在全球市场处于做多美元的市场中,即使中国中央银行想要认赔平仓,可这么大的止损盘谁接手?届时可能得以亏损70%或亏损80%去平仓。美国金融部门和美国跨国公司现在手上储备了高达3万亿美元现金,这是史无前例的规模。而美国史无前例的美元现金规模,和中国央行手上新增加的史无前例的非美元货币储备规模,是截然不同的思维的结果。

2001年,石油每桶25美元,黄金每盎司250美元,美元指数120时,本人曾呼吁中国应该用全力购买石油、黄金、铜、农田、森林、水资源和铁矿等作为官方外汇储备,应该全力减少美元储备。2010年,全球化的高速运行开始出现结构性债务依赖。2001~2006年,全球经济依靠的是美国人的负债;2009~2010年,全球经济依靠的是中国人“抢购房地产”的歇斯底里精神。2011年4月,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开始突破5%,随着市场力量的出现,人为推动全球进一步增加负债的可能性也将为“零”。在全球经济史无前例的债务规模的当前,当发现全球再没有一个国家会像2009~2010年的中国人那样疯狂负债,来承担世界经济责任时,持有美元,等待届时满大街的破产者,是美国现在必然的选择。

上部中国通胀:商人逐利文化毁灭实体经济

全球化下的帝国渗透

任何领域中任何时代的帝国的存在都是以智商和目的为基础的,生命体的存在都以头脑为根本,对一个民族头脑的占领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捷径。全球化就是全球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资料被重新分配以及易主的过程。一个帝国的扩张需要有可被扩张的资源,它会根据资源的情况来设计战略,达到帝国文化的最大化。

资金有了目标就有了生命,生命体相同的本能是要无限扩展的基因,这种本能是生命体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对于有思想的人类,尤其是掌握着民族命运的人来说,下意识地把满足个体本能需求当做维护安全时,往往会鼠目寸光。下意识地维护既得利益,在没有远虑中自我膨胀,在盲目自大中自鸣得意,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致命的危机。

全球化对于有大脑的国家是统一全世界的有天时、有地利、有人和的时刻。扩张就要有机体生命力的彰显,经济发展一定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生命力,在人类不断的科技进步下一些产业注定是会被淘汰的,如果仅这些事物处于上升期,就会被暂时的繁华一叶障目,最后难免衰败。

中国的消费膨胀是下端的供应基础不断出现问题而暂时挪移到上端,造成的消费不断膨胀。基础消失的倒金字塔形,是严重的畸形经济体制,达到一定的反常比例,倒金字塔会轰然倒下,成为废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倒金字塔也一样。上端无论怎么膨胀也不能挽救不断出现问题的下端。供应和消费如果是正金字塔形则是正常健康的,否则上端越是膨胀得快,下端越是消失得快,倒金字塔建成得也越快。

用中国式的因果逻辑思维是看不到经济真相的,尽管最后的产物依托于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但这个结构可能会因为我们的视而不见,而让我们承受自酿的苦果。

部分内容:

美国金融设局

我们必须正视和尊重基础的经济原理——在人类经济活动发展中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叫市场,市场自然商品价格和市场工资价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菜价格、汽车价格、理发价格、土地价格、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等一切商品价格,可以完全合并成市场自然商品价格。而工资收入、债券收入、股票分红、房产收入、租金收入等一切收入,也可以合并成市场工资价格。正确的市场中商品价格有一个自然合理的价格,而市场商品价格必定会与市场工资价格达成一致,这样产业、就业与物价就会都处于自然就业、自然产出与自然物价状态,市场各方力量形成的合力会自然调整各方力量,使之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当市场自然商品价格出现非正常高估的市场工资价格时,市场会出现通货紧缩;当市场自然商品价格出现非正常低估的市场工资价格时,市场会出现通货膨胀。所以当出现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会提高利率,让大量的工厂停业,而大量工厂停业必然产生大量失业。这样高估的市场工资价格就会迅速下降,而非正常低估的市场商品价格就会从逐步上升转变成逐步下降。最终市场形成自然商品价格与市场工资价格充分均衡后,通货膨胀就逐步消退了。

我们不难发现,从2008年10月开始,中国为了对抗美国次债危机,奋力踏上了史无前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史无前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之路。但是2011年年初中国的菜、汽车、土地、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理发费用,等一切商品价格,也就是2011年年初的中国市场自然商品价格,被中国中央银行人为强行推高。而工资收入、债券收入、股票分红、房产收入、租金收入等一切收入合并成的中国市场工资价格,却随着2010年下半年加速上升的通货膨胀和中国中央银行的加速货币紧缩政策,开始出现结构性下降趋势。中国市场工资价格结构性的下降,也就是中国地区总需求的下降,最终,人为推高的中国市场自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这就是大萧条的开始。理解了这个经济逻辑理论,我们就可以评估即将到来的大萧条的杀伤力。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2011年年初中国中央银行不是在防范大萧条的到来,而是在防范通货膨胀?从理论上我们需要了解,中央银行是一个错误的体系。最简单的证明是2008年10月的世界性大萧条中,为什么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中国中央银行等这么多中央银行,没有一个能够预测到世界经济危机要爆发了,它们反而是在加速恶化2008年时世界经济的情况?

现在,大众化的观点认为,这一切都是美国可怕的万亿美元房地产次级债与其背后的几十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场惹的祸。一张衍生品合约的产生建立在一个做空者与一个做多者价值对立中的财富转移过程中。衍生品是没有逻辑错误程序的。一个没有错误的滥用程序就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吗?那为什么2000年后,美国网络技术股票市场的崩盘与随后产生的10万亿美元财富损失并没有引发当时的世界性同步崩盘呢?而1990年后日本股市与房市15万亿美元的消失为什么也没有引发那时的世界性同步衰退?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世界主要央行在2007年9月~2008年8月,同时段、同性质地犯了让世界全部交易者与制造商面对一致性账面损失与流动性紧张后产生的集体被迫抛售性大萧条。

日圆利差交易者投机美国次级债市场,其收益大致来自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固定收益层面,也就是美元与日圆之间利差的稳定无风险收益,这层属于金字塔底层。第二层面——低收益层面,也就是优质AAA债券收益,这层属于金字塔中层。第三层面——高收益层面,也就是高风险债券或可能的违约率债券收益,这层属于金字塔顶层。这种金字塔式的投机模式,有一定的抗市场风险压力能力。但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如果风险从顶层开始扩散,这种模式的风险压力是存在的。这种模式的致命问题是,如果风险从底层扩散,那这种投机模式将是致命的。而2006年的问题就从底层发生了。2006年7月,日本央行结束了零利率政策,将短期利率调高至。2007年2月,日本央行再次将短期利率调高至。2006年日本央行为什么要结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结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会对当时美国与欧洲地区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日本央行与伯南克先生到今天仍然不解。

中央银行的重要责任是什么?美联储的重要责任是什么?那就是防止全体市场参与者出现同步方向性一致行为。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石油输出国保持的多余产能在200万~300万桶。2007年9月伯南克的降息行动,迫使大量投机资本为了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纷纷涌进石油市场,全球石油价格从2007年9月每桶90美元急速上升至2008年7月每桶140美元。石油价格急速上升,使本已陷入通货膨胀的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都备感困难。2007年9月份,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被动采取了更进一步的紧缩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年中,中国央行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让中国股市从2007年10月的6000点高位,迅速下降至2008年8月2000点以下。中国股市崩盘早于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2008年9月。可见2007年9月伯南克先生的降息举动,反而把欧洲央行与中国央行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使全球经济政策首次出现至1930年大萧条以来,一个主要工业化国家陷入衰退时,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货币政策会提早进入高紧缩货币的状态。所以说,2008年发生的是百年一遇的危机,因为这是全球货币主义者们第一次有机会进行一场理论实践验证。

伯南克先生首次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欧洲央行与中国央行进一步紧缩欧洲地区与中国地区的消费需求来压制全球经济,首次让世界无处不在的“套利者中央银行”在2008年解体。2008年是货币主义理论接受实践验证的一年。现在从全球债券交易者或套利交易者的思维体系出发,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经济?

我们再回到市场自然商品价格和市场工资价格的定律上,这个定律在今天中国市场是没有的,但是2010年年底美国跨国公司和美国金融部门全部都100%参照这个定律在操作。这样,我们见到了一个有趣的常识现象,2009~2010年,美国跨国公司和美国金融部门手上新增加了高达3万亿美元现金,而中国企业和中国金融部门手上新增加了高达30万亿人民币的负债。所以,用市场自然商品价格和市场工资价格的定律分析就能明白,为什么2010年美国股市取得了全球资本市场最亮丽的表现,而2010年中国股市却是全球资本市场中很糟糕的市场。资本市场的定价包括美国世界的良好现金储备以及低通胀速度,这预示了美国经济在2011年进入战略性主动进攻态势;同时,中国市场的高杠杆负债以及加速通胀,将迫使中国经济在2011年进入战略性被动防守态势。

也就是说,美国金融部门在2009~2010年拼命做大中国地区的负债以及欧洲、日本地区的负债和黄金头寸,包括把全球流动性控制在“美元套利交易者”手中。当这一布局完成后,现在从“全球套利交易者”思维体系去看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家思维体系中的中国经济是完全不同的。“美元套利交易者”如果大规模退出全球市场,那中国市场、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将出现拆借成本极速上升的情况,这样,2009~2010年中国市场、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高负债的企业和个人就将全部破产,同时,退出全球市场的美元套利交易者将大规模抛售新兴市场资产,大规模以美元货币进行结算。所以,这个过程中最可怕的是,中国市场、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出现拆借成本极速上升时,美国市场拆借成本却极速下降。届时,美国跨国公司和美国金融部门的3万亿美元,将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收购中国、欧洲和日本大量破产的“曾经非常好的企业”。

第三次世界性大萧条离我们有多近,用世界的逻辑或者是美元套利交易者的思维体系来看是非常清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负债购买中国房产的人进入2011年将面对严酷的危机。

进攻、进攻再进攻是军事战争的最高宗旨。回顾一下亚历山大4万人的马其顿军队消灭波斯帝国100万大军的经典战役。亚历山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大量优势兵力,在一个点上打开敌人的缺口,然后造成敌人战线迅速崩盘的伟大统帅。今天中国市场的缺口在什么地方?就是中国人大量高位购买黄金。用黄金打开中国市场的缺口是很容易的事,大量高位购买黄金的中国人会迅速破产,这些因黄金破产的中国人会抛售手中的房产和股票,进行债务结算。同时,美元套利交易者极速推高中国、欧洲以及日本地区的资金成本,接着我们就会像波斯帝国的100万大军那样遭受重创。

THE END
1.21世纪的大萧条正在临近,中国的情况如何?世界三大经济泡沫美国21世纪的大萧条正在临近,中国的情况如何?世界三大经济泡沫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大萧条是上个世纪最令人恐怖的记忆。大量的人员失业,产能过剩,最终导致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距离上次大萧条爆发已经过去差不多近一百年。大萧条的亲历者所剩无几,人们对大萧条的记忆只能来自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https://m.163.com/dy/article/J63GA8C105566RK2.html
2.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豆瓣)70多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美国千方百计地游说中国决策者,设法让当时的法币跟美元挂钩。当时中国最终成功摆脱了美国的纠缠,这一次能成功实现同美元的彻底“脱钩”吗?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也就是美国陷入大萧条时期,主要国家均实行金本位制,而中国是当时唯一的银本位国家。当然,中国不是产银大国,白银主要是通过从美洲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74691/
3.为什么经济好不起来?警惕可能到来的大萧条二、大萧条的启示 大萧条发生于1929年至1933年间,它起源于美国,随后影响到了整个世界。这是一次以其持久的时期、广泛的影响范围和强大的破坏力为标志的危机。 它导致大规模、长期的失业,改变了社会关系,使政府倒台,促成了纳粹党和法西斯的崛起,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5607670
4.中国经济大萧条.doc中国经济大萧条.doc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Krassimir Petrov2004年9月2日最近阅完Rothbard 的作品《美国经济危机》(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我不禁要画下美国20世纪经济轨迹和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而我也不禁要做下这样的结论,那就https://www.taodocs.com/p-189120617.html
5.大萧条时期的中国中国经济史-研究-1929-1937 中图法分类号: F129.6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85-314页) 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不仅意在表明中国无法逃避资金流动和贸易急剧下降的后果,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视角。通过对大萧条冲击与其后经济复苏过程的分析,考察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下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 https://lib2.gcc.edu.cn/opac/item.php?marc_no=0001057442
6.《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徐玲解读1. 大萧条重创了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但很少有学者注意到大萧条对中国的影响,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作者城山智子是日本汉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她师从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孔飞力,专攻中国近代经济史,这本书是她的学术代表作。 2. 本书是学术写作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理论构建,还是微观层面的典型案例选取,都https://www.igetget.com/listenBook/%E3%80%8A%E5%A4%A7%E8%90%A7%E6%9D%A1%E6%97%B6%E6%9C%9F%E7%9A%84%E4%B8%AD%E5%9B%BD%E3%80%8B|%20%E5%BE%90%E7%8E%B2%E8%A7%A3%E8%AF%BB?param=J6kfq9UVfw&token=kp6YMw8z2xG1b1Q1RbDAg4ad57KomV
7.《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兜宝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最新《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就上当当兜宝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42644248.html
8.全球大萧条,中国做大底!(一)在世界大萧条的阴影挥之不去的背景下,中国的通胀上升与房价下降如今已形成一对尖锐矛盾:(1)要想抑制通胀回收流动性则必然导致房价泡沫也受到抑制,而房价一旦受到抑制或下降,则必然会引发类似美国次贷危机式的但更大规模更惨烈后果的金融经济危机。(2)如果要想继续维持或推高房价一段时间(通过刺激计划超发货币)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id=28&classid=28&id=210101
9.中国经济会发生大萧条吗?谢国忠管理文库难道中国内地的经济将会在一个泡沫接一个泡沫中循环吗?直到中国很难觅到增长空间,我想答案恐怕是肯定的。总有一天,中国经济将会经历和美国1929年大萧条或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破灭相似的过程,但这可能是15到20年之后的事情了。 中国内地的A股泡沫已经出现了一个微小裂缝:上证指数从本轮最高点下挫了20%并且可能还将继https://www.qg68.cn/news/detail/6176_1.html
10.刘军洛: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世界博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历经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环境,是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还是将被深度地破坏?在经济震荡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资产?《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一定能带给你全新的思考,帮你认清诡谲表象下的经济真相,保卫自己的财富。https://huizhou.loupan.com/html/news/201501/1540366.html
11.要有点心理准备:2013年中国经济大萧条b2001的技术博客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有两种说法,一是,1929年到1934年,共五年,二是1929年到1941年,共12 年;70年代的石油危机持续了7年;80年代的美国储贷危机持续了6年;90年代日本的坏账危机持续了8年;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持续了4年,那么这场危机跟大萧条相比没那么严重,跟其他的相比,至少相当,所以指望2-3年过去,没那么https://blog.51cto.com/wanggw/882619
12.经济大萧条与中国雷潮为了生活,我们放下了曾经的骄傲与体面。在拥挤的人群中奋力拼搏,在喧嚣的尘世里摸爬滚打。面对他人的冷眼与嘲笑,只能默默忍受,继续前行。我们以为,只要足够努力,财富就会降临,体面也会随之归来。 可是,年复一年,忙碌的身影依旧,财富却依旧渺茫。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质疑自己的努力。难道这一切都是徒劳?难道命运https://www.meipian.cn/573i33ws
13.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看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最新章节,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番茄小说网下载番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43114354029497384
14.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内容提要:本文重新解释了1930年代早期美国的白银收购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币制改革的影响。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根据商品本位下的自由银行模式来理解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认为自由银行制度保证了中国充裕的货币供给,由此避免了国际经济衰退向国内蔓延。本文认为,这一解释在美国白银收购政策之前是成立的,然而白银收购政策导致了中国白http://economy.guoxue.com/?p=5313
15.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本书从金融、企业、农村、财政乃至贸易等广泛视角,整理了大萧条前、中、后期中国经济的情况,是我们理解革命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和结构的一流参考著作。……与许多经济史学家不同的是,城山智子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全面的经济史学家。 https://www.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enpvYmxiaGM5Nzg3MjE0MjU1Mzcy
16.6证据预言2011四季度中国进入全面经济大萧条此次在新书《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中,刘军洛大胆预言世界将于半年后进入经济大萧条,刘军洛明确提出六点理由,并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两个层面,做出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论证。 部分精彩原文: “直到今天,全球市场没有真正理解2008年4月中国中央银行错误的货币政策,所以我认为,全球第三次大萧条的爆发将由中国猪肉价格推动http://www.ce.cn/culture/whcyk/gundong/201108/24/t20110824_226445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