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铿逝世一年多之后,浙江国资接手江海股份(002484.SZ)。
3月12日晚间,江海股份披露股东权益变动,公司控股股东亿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威投资”)拟作价32.32亿元,向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经投”)转让所持有的上市公司1.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02%。
图源: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权益变动后,浙江经投将成为江海股份的控股股东,浙江省国资委将成为江海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亿威投资于2005年开始对江海股份进行投资。在此期间,江海股份的业务大幅增长,并于2010年成功在A股上市。2022年8月,亿威投资、江海股份的实控人方铿逝世。
作为全球电力电子领域少数几家同时在三大类电容器进行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江海股份上市以来,在资本运作并不多的情况下保持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2016年至2022年,江海股份的营业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下同)分别由12.24亿元、1.3亿元增长至6.61亿元、6.37亿元,连续八年保持增长。
江海电容器
江海电容器始建于1958年10月,原是通州市一家城镇小集体企业。1970年更名为南通县平潮无线电元件厂,开始研发生产铝电解电容器。1991年公司更名为南通江海电容器厂。
2002年,南通电容器厂变更为有限公司。此后,企业自然人股东多次转让部分股权,2005年12月亿威投资向企业增资,企业改为有港资入股的合营企业,2008年8月企业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于深交所上市,股票代号为:002484。
上市之后,江海电容器以铝电解电容为核心,通过合资与收购的方式将业务拓宽至薄膜电容和超级电容。2013年公司与日本ACT合作,受让ACT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技术,2020年与美国的UCLA大学合作,进一步丰富了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技术储备;2018年公司与KEMET合资成立南通海美电子,获得了车载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容器生产商,工业类铝电解电容器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薄膜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命系彩电”到消费类和工业类电容器“通吃”,再到提前布局薄膜电容和超级电容,依靠不断的创新,企业销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江海股份注重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全球领先。1998年被江苏省科技厅评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牵头成立了江苏省电容器技术战略中心。江海股份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建成了电子级化工材料开发、新型电容器开发、专用生产设备设计、电容器应用研究及检测试验等五个平台,研发宽温、高频、低阻抗、长寿命铝电解电容器、高分子固体铝电解电容器、高性能名句中箔、超级电容器、薄膜电容器技术,形成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体系。
浙江国资溢价受让控制权
投资江海股份近20年,亿威投资向国资脱手上市公司控制权。
3月12日晚间,江海股份披露股东权益变动,亿威投资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浙江经投出让其持有的江海股份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02%。
目前,亿威投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83%,浙江经投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后,亿威投资将持有上市公司股份748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81%,浙江经投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02%。
由此,本次权益变动后,浙江经投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浙江省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对于此次转让江海股份控制权的目的,亿威投资表示,基于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定期对江海股份的业务和投资进行战略性评估。亿威投资于2005年开始对江海股份进行投资。在此期间,江海股份的业务大幅增长,并于2010年成功在A股上市。亿威投资相信,本次权益变动将受让方引入江海股份,有望进一步促进江海股份的成长与发展。
方铿
而亿威投资的实控人方铿则是南通籍香港纺织界企业家,于2022年8月逝世。
扣非连增八年
对于江海股份而言,浙江国资的入主不仅能够优化公司的股权和治理架构,同时或将为公司带来更多业务资源。
作为此次交易的受让方,浙江经投成立于1988年,是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后者由浙江省国资委、浙江省财政厅全资控制的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股90%、10%。
据介绍,浙江经投系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产业投资平台,主营业务为围绕交通关联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投资业务。
江海股份则是全球在电力电子领域少数几家同时在三大类电容器进行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铝电解电容器(及核心材料)、薄膜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
上市已超过13年,江海股份的经营业绩整体保持稳健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至2022年,江海股份的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由12.24亿元、1.3亿元增长至6.61亿元、6.37亿元,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同期,公司净利润也由1.49亿元增长至6.61亿元,其间仅在2019年净利润小幅下滑1.2%,其余几年均为正增长。
2023年前9个月,江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78亿元,同比增长15.9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7.78亿元、5.48亿元,同比增长12.7%、12.96%。
不仅如此,近年来,由于销售市场的拓展销售回款增加以及加强对客户及供应商的信用管理,江海股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入。2016年至2023年前9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6亿元、2.55亿元、1.94亿元、1.02亿元、2.86亿元、3.11亿元、4.17亿元、4.24亿元,合计为21.65亿元。
截至2023年9月末,江海股份资产总额70.86亿元,资产负债率24.38%,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以来,江海股份包括IPO在内仅进行两次融资。其中,2010年公司IPO募资净额7.78亿元,2016年公司定增募资净额11.81亿元,至今已近八年未再融资。
同花顺数据显示,江海股份上市后共分红14次,累计分红金额为7.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