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灾难,人类会因此灭绝吗?

灾难片的预告往往会用这句话开头,然后是两分钟慢镜头:房屋倒塌、火球和浓烟,再配上一些具有表现力的特写镜头。这样拍是有道理的。无论是来自太空的危险、自然力的失控,还是人类自大行为的恶果,都令人惊心动魄——很容易感染那些没有经历过大灾难的观众。

但真正的灾难并非一些简单因素造成的孤立事件或是有解的难题,它们不会随着字幕的滚动而结束。这些灾难也不能用规模的大小来衡量。界定一件事是不是灾难,取决于社会灾害防备工作和善后能力如何。拥有疫苗、急救队和预警系统有助于灾后恢复,但贫困、腐败和蒙昧会使其演变成大灾难。

无论好坏,高科技和人对生与死前所未有的控制,使得人类未来面临的灾难很有可能与传统灾难截然不同。当我们面对这些灾难时,且让这些新鲜感成为我们振作起来应对的动力。

10.基因操作失误

自核武器以来,基因操作显然又是一项“释放出瓶中恶魔”的科技,让我们且谈谈它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一开始,伦理学家和科幻小说家们就表露出担忧,担心人类对基因操控的野心会突破我们现有的伦理保障。最初我们还能用这项技术目前花费过大且尚不成熟来宽慰自己,然后将剩下的忧虑寄希望于人类顽强的生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但随着类似CRISPR-Cas9和TALENs这样一类更为新型的技术的开发,基因操控从使用枪管注射发展为激光切割,曾经需要数年、花一大笔钱才能完成的操作,现在只需要几周和几千美元就可以完成。

好的方面是,这项技术使我们能够改造作物基因组使其能抵抗真菌,或者使蚊虫基因b不再携带疟疾。但用以往的操作方法改造的基因最终会在人群中传播开来,新技术又能够调节那些“自私”基因,从而使组织细胞将修饰基因传递给后代。也就是说,基因操作上的一个小错误可能使全人类走向灭亡。

2015年4月,科学家使用CRISPR-Cas9技术来培养一个无法存活的人体胚胎,科学家们呼吁在早期阶段就应该将基因冷冻。出于伦理上的原因,许多杂志拒绝报道这类研究。但生物伦理学的发展确实有使技术发展滞后的倾向,谁会知道一个伦理意识减弱的政党会做出什么尝试

科学家手持的试管中装着DNA,这些DNA将用作干细胞基因修饰

9.全球流行性疾病

席卷全球的生物因素,可不仅仅只有人类。

还记得2014年4月非洲西部埃博拉爆发时引起的恐慌吗这一高危病毒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令人恐惧,当时的预防工作也是糟糕透了。你一定记得,因为就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后不久,又有人因埃博拉病毒死亡。

从历史角度而言,不时的流行病可能是件好事,至少对于幸存者来说是件好事。除去流行病对人们造成的痛苦记忆外,流行病可以让穷苦劳工对未来有更好的憧憬,还有助于当地生态的恢复,只要它们不造成大范围死亡。灾后,人们有机会深刻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运转,基础设施征税又是如何严重超出自己的承受限度,使他们不得不在工作之余照顾家人。

但如果某种疾病导致地球80~90%的人口死亡,就会破坏地球原有的平衡,对社会以及科技方面造成无法恢复的冲击。随着旅行人数的增多,人对环境的改造以及和各种动物亲密混处,都将增大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那么全球流行性疾病多久出现一次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根据对过去几个世纪流行病的分析,粗略估计每10~50年会爆发一次,最近一次的全球流行性疾病是2009年和2010年间流行的艾滋病。这意味着,你余生之年还会遇见另一场全球流行性疾病。

利比亚首都蒙罗维亚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埃博拉感染者

8.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物质抛射(CMEs),来自太阳日冕的等离子体和磁场的爆发,与流行病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遵循着一个周期,尽管抛射的规律非常普遍(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每11年左右爆发一次)。它们也会带来变数,存在潜在的灾难性破坏,但破坏规模中的一部分取决于人类的连通性。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都很幸运。2003年10月磁场调整的变动对日冕物质抛射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如此,它通过对航空、卫星和电网进行干扰,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损失。2012年7月我们几乎错过了另一个日冕物质抛射。

在最坏的情况下,日冕物质抛射可能导致大陆电力中断和GPS卫星的瘫痪。这将意味着无法社交、冷藏失灵、燃料或水泵供应不足、多达万亿美元的损失和数不清的伤亡。一些专家预测到这种中断最多持续几个星期。但是快速的改变被证明是不可能的,正如一些人所担心的,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接地电流会篡改所有变压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崩溃和大规模饥荒将会变成现实。

日冕物质抛射会造成大规模的停电和饥荒。

7.磷矿

说到大规模的饥荒,你知道理论上地球最大的人口承载力是多少吗这主要是受可用太阳辐射的限制,但除此之外我们将会受到其他的限制。

在18世纪,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担心粮食供应无法跟上人口的过快增长。当时许多学者无视他的警告,到了在20世纪初,由于缺乏硝酸盐和氨,粮食危机出现。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和卡尔·博施(CarlBosch)花费很久才设计出一个可以从空气中提取氨气并将其转换成肥料的程序。

如今出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营养短缺现象——磷的匮乏。我们的身体需要磷提供运动的能量、构建细胞和DNA。但在30年至40年内磷将供不应求。推进生物燃料的使用只会加深危机。

云南磷化工集团的产地。我国磷矿资源十分有限,主要用于生产化肥。

6.温盐环流停止

像大多数自然机制一样,全球气候系统有一定的内在平衡力。但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强制因素,或者说影响气候的环境过程,就将接管全球。这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改变今后几十年或几个世纪的气候。

全球气候变化让北极冰层融化得太快时,一个噩梦般的场景就逐渐出现了。随着淡水遍布北大西洋,导致对全球环境至关重要的一个全球环流——温盐环流(THC)停止。温盐环流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其流动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输送热量。

例如,大西洋海面的水流在佛罗里达州附近升温,之后从东北方向流向欧洲,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即使它与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和乌克兰的首都基辅纬度相同。

研究表明温盐环流曾经停止过,原因可能是大量淡水在冰河时代的聚集。这种停止是否是由于气候变化产生仍不十分清楚,但大量数据表示温盐环流更可能会减速。

然而,在最坏的情况下,结合其他气候变化的压力,一个小冰期的影响可能会直接与地震挂钩。

气候变化可能会破坏全球海洋环流,进而导致一次大灾难。

5.卡斯卡地亚超级地震

流行文化可能会告诉我们,终有一天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将会让金州(加利福尼亚州的别称)沉到太平洋里去(而实际上它不会),但至少这已经让我们意识到逼近加利福尼亚的巨大威胁——将来地震的震级或许为8级甚至更大。我们不能把它与曾经威胁美国西部和加拿大卡斯凯迪亚地震等同。。

在地震多发的加利福尼亚南部,我们至少可以用抗震建筑和急救准备方案应对地震。相反,卡斯凯迪亚地震带,一个长达620英里(1000公里)的区域,胡安·德富卡板块(JuandeFucaplate)在北美洲板块之下的地方。其地震的休眠期足够让不警觉的咖啡迷在别处无忧无虑地建造新家园。

想象一下超级地震会以怎样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只需要回想,类似的事件曾影响了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另一边——日本。2011年日本东北海域9.0级大地震与其引起的海啸造成了18000人死亡,继而引发了福岛核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所有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该地已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地震。

人在调查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啸的毁灭性后果。

4.小行星杀手

对于那些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大自然早就给出了预兆。看看恐龙时代就知道了。

2013年2月15日,一个条纹状火球穿过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上空,在空中爆炸,地面窗户震得粉碎。这近乎是一场灾难,要是在地面爆炸,数万人可能会遇难。无论如何,该事件证明了地球与小行星之间的游戏就像俄式轮盘赌一样,永远不会结束。

该事件发生的几个小时之后,天文学家观察到一个比车里雅宾斯克州大三倍的太空岩石,这块巨大的岩石威胁着地球及其人造卫星。假使这个“城市杀手”落在了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比如纽约,它就会直接摧毁市中心,间接摧毁附近的高楼大厦,火花四溅数小时。短期内死亡人数就会达到数百万。

当然,水占了地球表面的71%,并且许多大型内陆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此,如果这种巨型石头撞击地球,它在人口密集区降落的概率极小。但是一个国家的毁灭者或者行星杀手总有一天会来,或许我们应该早点考虑这个问题。

拿阿波菲斯(Apophis)举例,这颗公寓般大小的小行星,将会在2029年亲吻大气层,在其2036年返程时有可能撞击我们的地球。天文学家顽固地说这不会发生。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它带来的就是相当于300吨级重的原子弹的冲击力,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火灾、太阳能中断和饥荒。

2013年,一颗流星的冲击波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造成数百人受伤,毁坏了这个当地的锌工厂

3.全球经济崩溃

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上,经济学家们产生了分歧,而专家和政客却喜欢用尽快走出经济萧条来拉票。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部分是因为这些预测可能会扭曲他们想要建立的制度,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经济崩溃的根源不同,崩溃的根源可能是经济长期严重衰退,也可能是恶性通货膨胀失控。事实上,经济学家们仍然在努力解决已经发生的经济衰退。

当我们看到中国撑起了境况不佳的股市,欧盟也在努力制定一系列适合成员国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政策时,我们能说的是那些预测貌似都不太靠谱。看到经济不景气、工作不稳定,甚至食物跟饮水都出现问题时,不论我们是否焦虑,这些问题都会只会在全球气温变暖或者能源枯竭时更加严重

也许事态不会像这样发展。这就是让人沮丧的科学本质。毕竟存在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中国的经济策略,包括借债成瘾都是过去的一个清算,这本有可能振兴世界经济。在东亚某些地区,日本通过出口造成通货紧缩而引起货币战争。再说,日本可以通过研究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机器人来引领世界,以此来避免这个争议,或者结束这个争议。

2011年,希腊的一名抗议者将欧元的副本烧毁

2.机器人

有人说这个世界将毁于火海,也有人说将毁于冰冻。而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个世界将毁于超智能的、狂妄自大的新人类手中。

一方面,很难想象我们会愚蠢到创造一个没有自动防故障装置的'弗兰肯斯坦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smonster)。但是你知道不难想象什么吗一些车库黑客、实业家,在市场竞争、国家税收或恋物癖的驱使下,不断尝试直到造出人工智能的产品或者仿人工智能的东西。

不管事态如何发展,世界末日不止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存在于扼住我们喉咙的那些机器手里。对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及失业毫无准备的社会将可能面临金融危机和社会骚乱。一旦如此,数百万人将面临生存危机。

乐观主义者坚持认为这些问题会自我修正,并且经济学家也持有相同观点。与因科技发展而减少的工作机会相比,技术进步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即使忽略超智能产品自我升级并在下一秒消灭人类所带来的风险,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在社会和心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时刻。因为不管这个局面如何收尾,总会有我们没有准备的状况出现,这足以酿成一场灾难。

一个机器人正在参加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机器人挑战赛。人工智能真的会接管我们社会吗

1.

这世上没有比核战争、网络攻击及生化战争更糟糕的世界大战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当世界经济论坛问及各领域的专家,未来十年最可能出现及最糟的问题时,你猜他们预估了什么问题

原因有很多:食品不安全和水污染、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传染病和极大的社会不稳定。诸如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扩大领土诉求更甚,日本的国民经济军事化和一小撮有恐怖分子的地区都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一副恐怖的画面开始浮现。

当然,有人会说全球化阻碍了大规模冲突发生的可能。但我们的损失远远大于我们所受益的。美国是中国最大的产品消费国,中国是美国的银行家,这两国相互间达成了“自杀式”的紧密条款,被戏称为MADE(确保相互毁灭的经济,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即便如此,过去难以想象的几股具有紧密联系的势力仍旧引发了一战,且几个主要的参战国与中美两国很多相似之处。

其次,他们并没有面临核灭绝的可能性。他们也没有像我们这样拥有卫星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即时通信、无障碍交流的设备。所以,总而言之,将是非理性的,但并非不可能。为什么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呢

THE END
1.中国即将迎来缺粮时代食物安全危机迫在眉睫尽管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但仍然存在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退。这意味着未来社会对资源尤其是粮食资源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而实际可供数量却可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此外,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拥有庞大的城市化人口,他们对食品多样性和质量要求较高,这也增加了国内外食品进口压力。 https://www.udnebayjc.cn/xue-shu-bao-gao/544843.html
2.中国即将迎来粮食危机时代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中国粮食供应链的脆弱性有多大? 在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中国的农业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干旱、洪水、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导致了大量作物损失,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当年的一季作物造成了破坏,对未来几年的种植计划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政策执行不力,部分地区的农田利用率低下,加之土地退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jia-ge/508351.html
3.中国即将迎来粮食危机时代中国粮食短缺的未来展望中国即将迎来粮食危机时代中国粮食短缺的未来展望 为什么中国很快进入缺粮时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这使得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然而,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资源消耗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粮食安全挑战。https://www.gelafhotz.cn/te-zhong-yang-zhi-ji-shu/586181.html
4.中国即将迎来粮食危机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未来何去何从?展望未来的人类命运 虽然目前情况看似乐观,但长期来看,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可能会面临严重的人口饥饿危机。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饮食习惯到能源消耗,每一步都需要考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找到通往一个健康、繁荣、且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地方。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zi-xun/181835.html
5.如果大家觉得未来会有粮食危机其实就不应该买这只股,粮食危机对于如果大家觉得未来会有粮食危机其实就不应该买这只股,粮食危机对于此股是大利空,因为它是做植物油加工的,如果大豆、玉米、菜籽因为通胀或者粮食危机爆发而涨价那么此股本就很低的毛利率可能直接就亏损了, 如果是炒情绪或者概念那也应该买入跟主粮有关的而不是植物油加工行业,首推金健米业!虽也是加工但人家主要是加工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0419232026135027970
6.未来会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吗?未来不会有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未来会出现的危机只有一种,债务危机。随着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债务危机也将消失。图标、数字只说明过去,不反映未来,画的图表、列的数字再多,除了增加直观感觉外,不会增加任何预测的准确度。 最近,一些在金融市场做空的人在放各类利空的信息,如通货膨胀、能源危机、https://zhuanlan.zhihu.com/p/529926225
7.钜派视角:全球粮食安全敲响警钟!有种才能有粮,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有观点指出,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不断增加,其人均粮食持续下降,面临粮食危机的人群比例越来越高,未来世界发生粮食危机的风险会逐渐增大。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樊胜根:这个风险确实存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集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0659161120833
8.[共同关注]国际大米涨价会演变成全球性粮食危机吗?全球谷物产量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共同关注]国际大米涨价会演变成全球性粮食危机吗? 全球谷物产量及未来供应形势乐观 选集 更多 《共同关注》 20241002 《共同关注》 20241001 《共同关注》 20240930 《共同关注》 20240929 《共同关注》 20240928 《共同关注》 20240927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318/e9d35b8bcea8412a8cbbbfe11e2b3c6f/index.shtml
9.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6篇(全文)另外,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粮食危机依然十分严峻,世界粮食库存量仅占消费量的15%,我国目前虽然粮食储备充足,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粮食储备量占社会消费量18%的水平,但是同时自给率也是95%,还有一定的缺口。同时,市场经济没有推行以前的广大乡村群众一般将当年生产的粮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储存起来。只消费前一年的粮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7eld662.html
10.中国即将迎来粮食危机时代粮食短缺的未来中国即将迎来粮食危机时代粮食短缺的未来 为什么说中国很快进入缺粮时代?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这使得国家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并且拥有丰富的粮食储备。然而,在近期的时间里,随着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粮食安全挑战。 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huo-dong/377005.html
11.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地缘冲突与粮食危机:预警与全球合作”中外专家对话会 11月2日,CISS与人道主义对话中心联合举办“地缘冲突与粮食危机:预警与全球合作”中外专家对话会。与会专家围绕俄乌冲突近状、黑海谷物倡议失效在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中国在应对粮食危机可以发挥的作用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https://ciss.tsinghua.edu.cn/info/wzjx/6853
12.布林肯发表美对华政策演讲:避免发生“新冷战”;董明珠:宁可降工资普京:如西方解除限制,俄罗斯准备出口粮食和化肥以克服粮食危机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普京当天应约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通电话。普京说,俄方为确保航行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每天开放人道主义通道,以便民用船只从亚速海和黑海港口出港,但上述工作受到乌克兰方面的阻碍。普京还介绍了俄乌谈判进程受阻的情况。关于能源安全https://www.yicai.com/news/101425564.html
13.高通胀如何收场及其资产价格启示?高通胀本身是经济失衡到一定程度的体现,纠正这种失衡往往会有一定的经济代价。近70年美国走出高通胀均伴随紧缩政策模式应对和经济衰退出现,但历次紧缩的开启时间、程度和结束则取决于政策制定者的理念。1970年代美国的政策导向偏差和对经济误判,使货币超发和财政大幅赤字等扩张性政策长期主导,叠加物价管制,石油、粮食危机https://www.gelonghui.com/p/533587
14.极端天气如何搅动全球能源与粮食危机?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成为影响粮食与能源安全的重要风险。能源方面,近年来海外主要国家新能源快速推进、传统能源退出过快,导致极端天气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弹性变大;粮食方面,极端天气短期会扰动粮食供给,但并不足以导致粮食危机,全球粮食危机往往与地https://m.zhitongcaijing.com/article/share.html?content_id=80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