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成就看发展|端牢饭碗底气足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眼下,秋粮收获已近尾声,多个主产区长势较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产量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基础更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2.58亿亩,进度完成96.3%。南方晚稻收获也进入尾声。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两万余亩大豆,有的地块亩产达到了500多斤,平均亩产也在400斤以上,是产量最高的一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眼下,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全省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看,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这是10月5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金黄色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今年我国多个秋粮主产区长势较好,特别是东北、黄淮海、西北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为近几年最好,南方高温干旱影响总体有限。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季。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极端天气、疫情影响等多重考验。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丰收在望,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有把握。

粮食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今年我国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粮豆轮作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夏收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呈稳产态势。

连续7年超1.3万亿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

从粮食产量看,我国粮食产量自2015年起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

从人均占有量看,自2012年起,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线,中国饭碗不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

从粮食库存看,十年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我国粮食库存不断增加,尤其是稻谷和小麦等口粮作物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据测算,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稻谷和小麦库存量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库存消费比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充裕的粮食库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使得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库存充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处长、研究员姜楠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部署。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一系列具体举措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明前进方向。

事实上,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据统计,2021年全国新建成1亿多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已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比2012年提高了7.0个百分点,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

“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注重生产环节,强调国家和区域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投入等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贯穿粮食全产业链。”姜楠说。

姜楠表示,面向新征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是要从全产业链角度保障粮食安全,除保障粮食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更要保障粮食流通、加工、收储、贸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保护,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秋粮丰收之际,我国秋冬种也已接近尾声。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记者汪子旭孙晓宇)

THE END
1.2024年终经济观察丨迈上新台阶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迈上新台阶。这得益于增面积、增单产以及防灾减灾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的高效落实。 14130亿斤,这是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222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首次突破14000亿斤,创历史新高。 17.90亿亩,这是今年我国粮食总面积,增加了525.8万亩,对增产贡献近两成。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35293&sid=300
2.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同比增长1.3%表2:2023年全国及各省(区、市)粮食产量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分省合计数与全国数略有差异。 关于粮食产量调查制度和方法的说明 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 (一)调查方法 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典型调查或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抽样调查的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12_11_718594.shtml
3.[中瑞金融]中国粮食产量分析及展望::全景期货频道这两年粮食总产量分别比1952年增长1.79%和1.59%,粮食增长率大幅度降低。1955和1956年这两年,粮食出现了恢复性增产。1957—1961年出现了第二次粮食产量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增长率分别比1956年下降19.78和20.37个百分点。1959到1961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从图中我们可以https://www.p5w.net/futures/ncp/200810/t1983752.htm
4.中国人口和粮食安全报告近几十年来,中国粮食单产显著提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1978年中国粮食单产只有2527公斤/公顷,2021年上升到5805公斤/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1.3倍。 2023年5月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https://www.iyiou.com/news/202310181053941
5.700字说70年70年,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 9月23日将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的喜悦是沉甸甸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多,从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进步,如果以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https://www.news.cn/nzzt/109/index.htm
6.全国:粮食产量国家统计局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下载表格数据全国:粮食产量 的数据如下: 序号时间(年)单位:万吨 注:时间后面标注“E”其对应的值为系统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所得,仅供参考。 12026(E)开通后显示数据,立即开通 22025(E)开通后显示数据,立即开通 32024(E)开通后显示数据,立即开通 42023开通后显示数据,立即开通 https://d.qianzhan.com/xdata/details/e190f709d8858df5.html
7.2023年中国十大产粮大省哪个省粮食产量最高全国各省市粮食产量声明:2023年中国十大产粮大省排行榜,是MAIGOO小编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各省市粮食产量数据,整理而来,最新数据以官方公布为准。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粮食播种面积118969千公顷(178453万亩),比2022年增加636千公顷(955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https://www.maigoo.com/top/438929.html
8.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全文)第一篇: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粮食生产现状,农产品销售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特别是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近10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016亿公https://www.99xueshu.com/w/ikvbig6tqi9d.html
9.《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出炉今年全国粮食产量有望达到6.7中国农科院3日发布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模型模拟计算,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预计达到6.7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疫情之下,我国粮食产量依然有望保持丰收,靠的是什么?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粮食产量连续5年站稳6.5亿吨台阶。《报告》基于中http://m.cnr.cn/news/20200603/t20200603_525115602_tt.html
10.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撰文解读2021中国经济“年报”202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毫不松懈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夏粮早稻秋粮均实现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生猪产能快速释放,生猪生产恢复常年水平,牛羊禽生产保持稳定;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稳中有降,农业生产总体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517d6af9-780b-11ec-9d99-04d9f5394155/
11.中国粮食产量数据(1949年到2022年)中国历年粮食产量自1949年到2022年的中国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包括 基于粮食作物种类的细分数据。 数据说明字段列表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谷物产 量(万吨) 稻谷产量(万吨) 小麦产量(万吨) 玉米产量(万吨) 豆类产量(万吨 ) 薯类产量(万吨)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 https://blog.csdn.net/zxwk01/article/details/141883005
12.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1949~2016年)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1949~2016年) 年度 粮产量(万吨) 增率 人口(亿) 增率 人均粮(公斤) 1949年 11318 — 5.4167 — 208.9 1950年 13213 14.34% 5.5196 1.86% 239.4 1951年 14369 8.05% 5.6300 1.96% 255.2 1952年 16392 12.34% 5.7482 2.06% 28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901776.html
13.图观数据中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图观数据】中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286158.html
14.从食物保障状况看中国当前粮食安全内容提要: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http://www.card.zju.edu.cn/2005/0819/c24482a916772/page.htm
15.中国历年2000年以来粮食总产量统计(20002015)直接看源表 【行业分类】种植业【地区分类】中国 【数据采集日期】2015-12-31【数据采集出处】精讯数据 【数据采编自】《中国发展报告2016》【统计项目】中国历年2000年以来粮食总产量统计(2000-2015) 【数据包含量】48【点击次数】0 单位:亿斤 年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比上年增长(%)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478395&db=TJ&view=view&str=FFF533b
16.周恩来为我国的粮食工作作了什么贡献周恩来纪念网总理一进门就问,你们在谈论什么?赵发生同志讲,外贸在表上列的出口粮食数,我们认为多了。总理当即表示,不用争了,定下来吧!为了偿还苏联债款,维护国家信誉,自己有点困难,另想办法克服。为了保持中国人民的志气,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带领我们节衣缩食,如期还清了苏联的债款。http://zhouenlai.people.cn/n1/2017/1219/c409117-29716991.html
17.中国粮食产量排名:玉米稻米和小麦 玉米、稻米和小麦是中国粮食产量最高的三种作物,它们在中国粮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作物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高粱和薯类作物的产量相对较低,但它们在特定地区和群体的饮食中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此外,大豆在油脂和饲料产业中也具有重要地位。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09514008797163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