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供给市场现状:国家重视粮食自给率,积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全球面临粮食危机,出口禁令让世界粮食缺口扩大

全球粮食危机成因主要有三类:经济冲击、自然因素以及地区冲突,而地区冲突是导致遭受粮食危机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2022年,俄乌冲突更是加剧了全球粮食不安。作为全球两个重要农产品出口国,直接影响全球小麦、大麦、玉米以及植物油等粮油产品供应链。国际市场担忧粮食供应问题,尤其是高度依赖俄乌两国的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

在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之下,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的出口限制令,其中包括阿根廷、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摩洛哥、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家,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西红柿、植物油、豆类等。

2022年部分国家粮食和食品出口限制政策

国家

禁止内容

乌克兰

3月9日

禁止出口谷物和其他产品,包括小麦、小米、糖和肉类等

5月7日

限制荞麦、大麦和燕麦出口

俄罗斯

3月10日

8月31日前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际出口小麦、玉米等

3月14日

6月30日前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粮食类商品

塞尔维亚

禁止小麦、玉米、面粉和食用油的出口

埃及

3月12日

禁止出口植物油、玉米小麦等3个月

阿根廷

3月13日

暂停豆油及豆粕出口登记

印度

5月14日

禁止小麦出口

马来西亚

5月23日

6月1日起禁止鸡肉出口

我国粮食生产保持总体稳定,食物自给率高达65.8%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意见》指出,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压舱石。《意见》提到,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对于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求“都要保面积、保产量”。

2021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05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71.5公斤/公顷(4.8公斤/亩),增长1.2%。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316公斤/公顷(421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20.8公斤/公顷(1.4公斤/亩),增长0.3%。

2021年,全国谷物产量12655亿斤,比上年增加320亿斤,增长2.6%。其中,稻谷产量4257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增长0.5%;小麦产量2739亿斤,比上年增加54亿斤,增长2.0%;玉米产量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占我国粮食总量的19.42%。其中大豆进口9651.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8.6%;食用植物油进口1039.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3%。

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方向

近年来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已经对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维护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建议继续维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重视粮食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基础性作用。

1、提前布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

(1)生产方面

(2)消费方面

(3)流通方面

加强国际间合作,反对出口限制等措施,保持全球粮食贸易的开放;在确保国际粮食供应链顺畅运行的同时,建议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农资及农产品的供需匹配,确保粮食的正常生产和供应。

2、构建粮食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

及时发现粮食生产、消费和流通中的问题,确保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运行,降低重大突发事件给粮食安全带来的风险。

(1)在消费端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农产品的供需匹配,打通粮食供应链中的“最后一公里”,确保粮食的正常供应;

(2)在生产端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化肥等农资的供需匹配,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3、加快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

发挥我国粮食安全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巨大作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影响力。例如,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安全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强化我国在稳定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4、进一步推行节粮减损行动,提高粮食安全的韧性

(1)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全产业链节粮减损能力。例如,大力推进数字粮仓建设,加快绿色储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造纸业的发展,木浆需求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最高达到3059亿元,2023年受价格下降影响,虽然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约为1760亿元。

企业注册量来看,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我国鹅养殖业内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在2020之后,就开始迅速下降,到2023年企业注册量只有2209家。

我国格拉辛纸市场集中度较高,CR3占比超75%。当前我国标签离型用纸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主要有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区域分布不均。格拉辛离型纸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2000年起逐步实现国产化,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创新的投入,近年来我国格拉辛纸产能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格拉辛纸产能约65万吨。主要生产

截止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33万头,环比增加684万头,增长1.7%,同比减少1984万头,下降4.6%。自2021年以来,仅高于2024年一季度末的生猪存栏量。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猪存栏减少2572万头,第二季度增加683万头。

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以及城市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我国玉米产量也随之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28884.2万吨(约合2.89亿吨),同比增长4.2%,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7亿吨以上。

宠物食品作为宠物赛道刚需产品。近年来伴随着宠物食品概念被消费者所接受,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并成为全球宠物食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约1554亿元,同比增长28.4%。2022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达到1732亿元。

近年来我国小麦加工行业市场保持总体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63.28亿元,2022年增长至3943.5亿元,2023年由于小麦加工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导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市场规模为3953.98亿元。

THE END
1.四川粮网市场分析利好继续释放,能否“撑”起玉米行情?当前,玉米市场企业到货量维持高位,中大型饲料企业库存充足,且为维持利润,备货积极性较差,当前仍以择优少量补库为主,对玉米价格的支撑力度较弱。当前加工企业落价收购成为普遍趋势,饲料及养殖企业短期备货积极性不高,后续需持续关注持粮主体售粮心态及国家政策增储影响。http://www.scgrain.com/art/2024/12/25/art_77_57519.html
2.111月大米进出口均同比减少据进口贸易商反映,11 月大米进口回升,主要原因,一方面是 9 月中旬以来印度大米出口限制政策放放宽,全球大米供应量显著增加,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回落。当前进口巴基斯坦白米和碎米已相较国内同等级品种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如巴基斯坦白米到广东港口价格已略低于前期丰两优到广东价格;另一方面,临近年底企业为完成进口配额而http://grain.jl.gov.cn/ywpd/xqzx/sdsc/202412/t20241231_9019156.html
3.中国面临饥饿前夕粮食危机迫在眉睫第五点是国际贸易上的不确定性。如果其他国家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出口食品,那么中国将不得不依靠本土产量来满足需求。这在某些年份可能会是一个难题,因为如果国内产量不足以支持整个国家的话,就必须进行紧急进口,以避免饥饿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存在大量储备,也仍然面临潜在风险,因为价格波动可能使得进口成本激增。 https://www.uszlrttkj.com/sheng-zhu-yang-zhi-ji-shu/325017.html
4.[新京报]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全球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粮食产量事关国计民生,增产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尹昌斌介绍,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万亿斤以上,2010年达到1.1万亿斤以上。2012年超过了1.2万亿斤,2015年首次突破1.3万亿斤,此后在1.3万亿斤的水平保持了9年,2024年达到1.4万亿斤https://www.caas.cn/xwzx/mtxw/6cd47f2335594a84af17af85fb2ddb2e.htm
5.禁止粮食出口“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 37 131 764 大越楚卿 2024-12-5 来自Redmi K50 Pro 罗马尼亚即将举行大选决选,极右翼候选人乔治斯库称,他若当选总统,将奉行国家利益优先原则,完全禁止通过罗马尼亚领土出口乌克兰粮食,并停止军援乌克兰。 2 1 51 张瑞水下看世界 2024-11-1 来自HUAWEI 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7%A6%81%E6%AD%A2%E7%B2%AE%E9%A3%9F%E5%87%BA%E5%8F%A3
6.有国家禁止出口有国家粮仓只够3个月!联合国预警粮食危机我们要我国会发生粮食危机吗?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5国禁止粮食出口,联合国紧急预警 面对全球疫情的扩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警惕粮食危机,并率先“囤粮”,限制出口: 3月24日,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宣布,自3月24日起,禁止大米出口; 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4011440021379
7.俄政府已临时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粮食类商品以及向第三国当地时间14日,俄罗斯政府已临时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粮食类商品以及向第三国出口糖类制品。有关粮食出口的禁令将执行至6月30日,有关糖类制品的出口禁令将执行至8月31日。 原标题:俄政府已临时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粮食类商品以及向第三国出口糖类制品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2-03/15/content_36728.html
8.下一轮就是粮食的价格上涨了多国禁止粮食出口,为何许多产粮大国,在新冠疫情的蔓延,已使全球从医疗之危逐渐波及餐饮娱乐,如今更演化为经济浩劫,连粮食领域也难逃厄运。越南与哈萨克斯坦这两大产粮巨头,纷纷筑起出口壁垒。尽管它们看似平凡,实则粮食产量傲视群雄,越南稳居世界第九,哈萨克斯坦紧随其后,位列第十四。 说实话,这些国家似乎并无粮食出口之忧。越南人均粮食占有量位列世界第33https://xueqiu.com/1785441490/294565252
9.20余国颁布粮食出口“禁令”!粮食价格会再上涨吗?分析近期多国采取粮食出口禁令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前段时间,受俄乌冲突、全球粮价攀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国家短期内粮食出口量激增。其中一些国家看到这种趋势对本国粮食供给的不利影响,加上当前国际粮食市场急剧波动以及极端高温天气事件的影响,这些国家开始采取限制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10&newsId=49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