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悄悄涨价: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先到

这几天,多地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海底捞门店菜品价格上涨。对此,海底捞承认得很痛快:涨价属实。海底捞公共关系科回应多家媒体称,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海底捞涨价背后,折射出餐饮业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国烹饪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损失惨重。相比去年春节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九成以上。

事实上,眼下涨价的不止海底捞一家。同样身为明星企业的西贝近日也被发现菜价上涨。显然,海底捞们正摩拳擦掌,要把疫情下的损失赚回来——既然客流量减少了,那就提高客单价。

没想到,餐饮业的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先到了。

你爱吃的海底捞,涨价了:“整体控制在6%”

熄火两个多月后,北京地区多家海底捞门店开始恢复营业,复业第一天,多家门店都出现了排队等位现象。

餐位少了,客单价却上来了。“涨价涨得满脸问号。”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菜单,原本海底捞线下重新开灶令他激动不已,但一看价格顿时傻了眼,“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过分了啊。”

这并非个例。社交媒体上吐槽海底捞涨价的帖子比比皆是,对比去年7月份的账单来看,目前海底捞的菜价确实有所上涨。网友对比发现,同样的一份现炸酥肉已经从28元涨到了44元,涨幅超过30%。更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涨价的同时,菜量还有所下降,“半份鹌鹑蛋21,12个,分量少了很多,下面都是白菜了,消费不起来了”。

这场特殊时期的涨价,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眼下成本都在涨,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损失,“海底捞有涨价的权利,吃不吃是你们的选择”。而反对者的声音是,工资没涨,消费却涨了,不可思议。

面对消费者的不满,海底捞也显得很无奈。据新京报报道,海底捞如此解释涨价的原因:“因为疫情的关系,海底捞各地的门店在复业后的餐桌数量、接待客户数量方面都还有所限制,一是员工现在无法满员工作,另外就餐的人流量也不是太固定;二是成本问题,各地门店位置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所以涨幅也不一样,整体控制在6%左右。”

餐饮巨头接连涨价: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先到

那么问题来了,疫情期间海底捞损失有多惨重?

而线下门店收入正是海底捞的营收主力。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的营收主要由门店收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构成。其中,门店收入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营收大旗,占到总收入的96.3%,金额从2018年的164.91亿元大幅上升到2019年的255.88亿元,增长了55.2%。

可以想象,在这停业的46天中,海底捞线下门店几乎颗粒无收。中信建投的研报判断,疫情造成海底捞司2020营收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海底捞应该还在疯地在跑马圈地。财报显示,海底捞2019年一口气开出了302家新店,相当于每1.2天开一家,增幅达64.8%。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大规模扩张的情况下,海底捞的租金与营业额占比不升反降,由之前的5%下降到0.9%。

回看2019年,海底捞营收和净利双双增长,实现营收265.5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6.5%。但快速扩张显然也给这艘餐饮巨轮带来了压力,由于业务的扩张和员工薪资水平的提高,海底捞员工成本大幅上升,从2018年的50.2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79.9亿元,增长了59.3%。

与此同时,海底捞净利润的增速下降明显,直接降低了17.72%;翻台率也从2018年的5次/天下降为4.8次/天。

原本一艘加速前进的巨轮,突遇疫情,只好找机会缓冲,而涨价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何止海底捞,普遍都涨了。”无独有偶,同样身为明星企业的西贝莜面村近日也被眼尖的网友发现涨价了,甚至比海底捞涨幅更大。“本来以为海底捞涨价涨得有点多,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土豆条炖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捞和西贝比真的是毛毛雨。”

涨价虽然是一剂猛药,但却不一定长久。有微博博主指出,涨价行为可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涨价虽然是自由,但是却不一定明智;一者是群众情感问题,毕竟政策已经倾向于你了;二者,如果不具有稀缺性,那么强行提高毛利只会进一步下降周转,钱反而会越来越难赚。”

虽然声称疫情期间遭遇重大打击,但这两个餐饮巨头都获得了“输血”——2月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即完成核批西贝餐饮授信额度5.3亿元,其中1.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已到账;而海底捞也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获得信贷资金21亿元。相比其他同行,这两家的现金流情况尚好。“一方面要政府补贴免租哭穷一方面还涨价,难道不是应该降价促销?”有网友如此质疑。

疫情过后:“我更需要报复性存钱”

餐饮企业涨价背后,透露着无处安放的焦虑。

这是一场从上至下的全线冰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影响调研报告》显示,从2020年3月1日算起,5%的样本企业账上没有现金支撑运营;79%的样本企业表示,依靠自有现金无法支撑再过3个月;而表示现金流储备丰厚,且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样本企业占比仅为16%。

随着疫情好转,目前大多数餐饮企业都已经正式复工,但是生意却还远远没有恢复元气。许多商场流稀少,甚至出现餐厅服务员比顾客还多的诡异景象。上周记者前去北京亮马桥附近的一家连锁饺子馆,发现门店的防疫措施做的非常足,进门登记消毒、桌子中间备有塑料格挡、蒜泥跟醋都换成了小包装、上菜的时候还有餐盘盖。但从登记人数来看,当天顾客不超过6个人。

这一幕在全国反复上演。广州胡桃里门店董事李斌对媒体透露,复工后的客流量只有疫情前的20%,“现在不是赚不赚钱,而是赔多少的问题。”

更有餐饮从业人士指出,复工后的三个月,对于很多餐饮同行来说,就是一场生死大考验,接下来才是餐饮的至暗时刻。

自救刻不容缓。就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原价81元,售价39元。4月6日,闻讯而来的消费者蜂拥而至,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网友们感慨,在这特殊时期,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餐饮人也许要警惕了,大家寄予厚望的报复性消费,可能只是幻想。当年SARS也曾重创餐饮行业,在最严重的时候整个行业的增速最高下降了30%。直至当年9月,餐饮行业才回到前一年的水平。历史经验中并没有所谓的报复性消费。

“比起报复性消费,我更需要报复性存钱。”这是疫情后大多数90后的共识。这无疑也给了企业一个警醒:大家都不容易,你不能粗暴地把自己的损失,通过涨价让消费者买单了。

THE END
1.全球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或将拉动国内市场企稳回升新农村网尽管乌克兰危机叠加新冠疫情持续推高国际农产品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60.2点,但世界谷物进入丰产周期,供需出现阶段性宽松。FAO数据显示,2023/24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创历史新高、达28.57亿吨,较上年度增4352万吨,增幅1.5%;库存消费比30.8%,为近五年最高点。同时,伴随美联储http://xncapp.cn/article/zixundongtai/shizhengyaowen/20241230/132695.html
2.疫情过后就买辆轻卡吧!上骏直降3万,这六款轻卡售价特惠疫情过后就买辆轻卡吧!上骏直降3万,这六款轻卡售价特惠 【卡车之家 原创】近年来,标载运输行业蓬勃发展,特别像快递、农贸、城市配送等短途运输行业,因此在国内轻卡市场,4米2轻卡无论销量还是保有量都常驻榜首,且占据轻卡市场超过半数的份额。2月份,我们在卡车之家行情板块了解到,疫情期间有不少地区的经销商对4https://m.360che.com/market/200217/131462.html
3.疫情后的物价上涨疫情过后,菜价真的涨的飞快,肉价狂飙到二十多,排骨三十多,简直是比以前涨太多了,洋鸡蛋的价格最便宜也要七块,最便宜的鸡的价格也需要15,鸭也是13,蔬菜的价格也是比以前高了一截,有些菜商还偶尔乱抬价格,多问几家就会发现有些人真的是趁机多赚一点,现在比以前买菜都要多花钱了,哎 疫情当下,钱没有赚到,物价https://www.jianshu.com/p/80a9233bc883
4.10月北京蔬菜批发价上涨近40%,菜价还会继续上涨吗?官方解读→10月北京蔬菜批发价上涨近40%,菜价还会继续上涨吗?官方解读→_北京时间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生活必需品供应事关民生,事关防疫大局,为社会广泛关注。 10月2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https://item.btime.com/f6ll50vs23l80nqvpf430qlfe2n
5.一旦天气好转菜价有望在20天内回落华西都市报回应近期菜价上涨 商务部:积极开展保供稳价工作 受降温降雨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部分食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0月28日说,商务部积极开展保供稳价工作,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全国及疫情散发地区的市场供求、价格变化,在强化监测预警基础上,部署地https://e.thecover.cn/wapepaper/html/20211029/162399.html?ivk_sa=1023197a
6.蔬菜价格“连涨七周”,过年只能吃肉?为何菜价会上涨? 卓创资讯分析师贺坦说,腊月十五过后,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比较旺盛,蔬菜往往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季节性上涨。 在他看来,反季节蔬菜价格贵一些是正常的现象。“目前是反季节蔬菜上市期,但反季节蔬菜种植成本较高。”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刘通说,2018年12月初强降温后,北方产区的冷棚蔬菜退市,暖棚蔬菜种植成本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hx3QQRwioBWTcJaviHlF190126
7.大白菜不再是白菜价!蔬菜成餐桌新贵“此轮降温天气过后,随着气温回升,预计蔬菜价格出现回落。”徐老板说。 多读一点 运输等多个因素抬高菜价后期将迎来季节性下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造成近期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的原因,除了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还受到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蔬菜产区出现疫情,到地头收购的难度增加,使得一些蔬菜存在难出村、难进城的https://m.jnnews.tv/p/879731.html
8.南瓜屋石头的个人主页按照以往,婆婆必定会怒不可遏地打回电话,接着一顿臭骂。但,这次没有。准确地说,自从我在大嫂住新房大吵过后,婆婆渐渐地脱下了皇太后的外衣。 我回想起,这十年来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 刚开始,我们久居凌江,婆婆常驻老家。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所有交集的也就是我们春节回家的7天。那几天我极力扮演乖巧媳妇,就https://story.hao.360.cn/user/LdLXERK5MnG5Oj
9.2022年第6周全国猪价行情总结:南方猪价大幅跳水业内人士介绍,去年同期,菜价在春节过后进入下降区间;今年春节过后,菜价虽然有所松动,也曾消失一些下降,但是部分品种的价格却大幅上涨,使得上周的菜价与春节前或者春节期间的价格基本上持平,保持在近几年同期的最高点,比往年同期的价格高出一截。 价格高点或现需警惕断崖式下跌 猪价为何上天了呢?芝华数据生猪分析师https://www.360docs.net/doc/4a19201263.html
10.菜价回落仍处高位目前潍坊市场难觅三元以下菜按照往年经验,正月十五过后,蔬菜价格应该明显降下来了,但今年却出现反常。根据市物价信息网发布的信息显示,近来,我市菜价虽然已经出现回落,但仍然保持在高位。已到正月末,菜价怎么还这么高呢? 记者从部分商超和菜市场了解到,春节过后我市再遭寒潮降雪天气,对蔬菜供应造成不利影响,受供应及天气等因素影响,虽然菜价比http://3g.sdchina.com/show/3721595.html
11.2022年04月20日,南昌新闻综合频道节目组对江西大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和实地拍摄。大佑农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致カ于优秀的全球化生物科技匠心企业理念,为用户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绿色健康食品,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市农业农村局稳产保供要求 发布时间:2022-05-06 点击次数:3564 [https://www.dayounong.com/tag/
12.德州市作家协会抗疫作品专辑(二十四)当疫情过后 文/石少军 当疫情过后 我要摘下口罩 大口吞吐春天 当疫情过后 我要邀约三五好友 尽情撸串、唱歌、喝酒 我要随性逛街、写诗、郊游 当疫情过后 我要关心经济和菜价 关注每日新闻和资讯 学会养鱼、剪纸和种花 当疫情过后 我要带着感恩之心去生活 https://m.dz24hour.cms.dezhoudaily.com/tuijian/p/2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