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告急,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对中国影响多大?界面新闻·JMedia

中国主粮对外依存度很低,价格受影响不大。

文|中国科学报李晨

编辑|宗华

美国彭博社日前报道称,主要小麦面粉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已经禁止出口小麦面粉、红萝卜、糖和马铃薯,越南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约,塞尔维亚禁止出口葵花籽油等商品。俄罗斯也表示将每周评估情况,再决定是否实施出口禁令。

与此同时,主要小麦进口国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发出新标书,摩洛哥暂停征收小麦进口关税直至6月中。

多国禁止粮食出口,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科学报》为此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樊胜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博士普蓂喆。

《中国科学报》:根据您了解的情况,上述禁令是否属实?

樊胜根:我确实看到了彭博社的这个报道,有可信度,但我还没有一个个去核实。如果这些禁令属实,我不感到吃惊。有些国家是会发生恐慌行为的。2007-2008年粮食危机的时候就发生了这种禁止本国粮食出口的情况。

普蓂喆:现在相对比较确定的是越南的消息。其他几个国家主要是从国内外报道了解到这些信息。目前在各国政府网站、国际机构网站上尚未查询到官方信息。

《中国科学报》:若情况属实,各国颁布出口禁令的原因是什么?

樊胜根:随着疫情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国家封闭边界。虽然主要是人流的限制,但物资的流动也相应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有些国家为了保证国内粮食价格稳定,供应充足,可能就会采取过激行为。比如出口国限制或禁止出口,把粮食留得多一点;而进口国就担心粮食进不来,所以尽早去购买。

实际上2019年全球粮食产量稳定,价格至今比较稳定,只有个别国家和地区有小幅度上扬。总体上来讲,粮食是够吃的。我们需要防范的是恐慌心理造成的后果。

普蓂喆:目前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疫情、原油价格暴跌、美股熔断等事件叠加,需要在得到出口禁令的官方消息以后,才便于核实推断。

从越南的情况来看,根据越南越通社的消息,颁布的原因是,“在当前气候变化及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政府总理要求工贸部、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财政部负责确保大米供应稳定”。

《中国科学报》:这些禁令是否会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以及粮食安全?

普蓂喆:这取决于发布禁令的国家粮食贸易量占全球粮食贸易的份额。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主要大米出口国包括印度、泰国、越南、巴基斯坦,4国出口量占全球大米出口总量近70%,其中越南大约700万吨,占14.5%;主要小麦出口国(地区)为俄罗斯、美国、欧盟、加拿大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72.8%。

从越南大米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来看,越南采取的措施会有一定影响,但相对有限。

其他国家的出口限制措施有待核实。但从这些国家的农产品份额来看,可能造成影响的是俄罗斯的小麦出口,其2018年出口量占全球的20.9%。

联合国粮农组织小麦价格监测报告指出,2月份国际小麦价格普遍下跌,原因是2020年全球供应前景总体乐观。不过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需求的影响令人担忧。

但需密切注意,越南的出口限制是否会进一步触发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跟进颁布限制措施。如果其他国家后续跟进,可能会发生与2007-2008年粮食危机类似的情况,主要粮食生产国限制出口,引发全球供应短缺、价格上涨。

《中国科学报》:粮食供应链如果出现断裂,会产生什么后果?

普蓂喆:如果因为禁运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断裂,情况会和2008年前后的粮食危机相似。一旦主要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将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加剧粮食价格上涨,给粮食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带来较大的紧张和压力。

《中国科学报》: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如何?

普蓂喆:我国粮食整体对外依存度不高,其中主粮对外依存度很低。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程度很高,产需关系为紧平衡,产量可以满足需求,加上库存充裕,供应总体充足。

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主要是大豆。这两年采取了多元进口、扩大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等方式减少影响。

《中国科学报》:国外粮食出口禁令是否会影响我国粮食供应、价格?

普蓂喆:对我国粮食供应和价格影响不大。从过去2008年粮食危机、2010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经验上来看,我国国内粮食供应和价格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扎实,库存充裕,主粮对外依存度低,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的风险。

《中国科学报》:有报道称,我国大米和小麦储备足够一年用量。我国粮食库存情况如何?

普蓂喆:我国有完备的国家储备体系,是世界上拥有储备粮食最多、调控能力突出、粮食保管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要省份新闻发布会上有提及粮食库存情况,大多数省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从这个角度看,国内粮食保供稳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疫情期间粮油价格维持高度稳定,也提供了佐证。

《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价格走势如何?

普蓂喆:国内三大主粮价格总体走势非常平稳,受疫情影响略有浮动。

《中国科学报》:国产大豆产区报价高位运行,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商品豆装车报价升至2.20-2.25元/斤,销区局部大豆价格小幅上扬。这会对我国粮食价格和粮食供应产生什么影响?

普蓂喆:在我国粮食构成中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占主导,大豆份额相对较小,对国内粮食价格和供应总盘子的影响不大。

《中国科学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久,我国就对春耕生产做出指示,这对我国抵御外界带来的可能的粮食危机产生什么影响?

樊胜根:目前国内保障春耕的工作落实效果不错,能够基本保证农用物资到位。这对保障今年粮食收成意义重大。

面对国外风险,稳定国内粮食供应能有效防止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向国内传导,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提供稳固的战略基础。

《中国科学报》:目前的疫情走势之下,您对保障粮食安全有何建议?

普蓂喆:一方面,针对当前疫情带来的农资到位迟缓、农资价格上涨等突出问题,要抓紧疏通农资供应渠道、有序组织返田返工等。目前各地都在抓紧恢复春耕生产,成效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要针对全年粮食安全保障面临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今年农业气象整体偏差,传统病虫害与输入性虫害叠加,国际经贸形势日趋复杂,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供应稳定的压力不可小觑。

要稳定支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更加注重审慎调整稻谷、小麦托市收购,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落实生产者补贴;密切跟踪病害虫害监测,推进科学减灾防灾保产量;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THE END
1.人民网评:稳面积提单产,夯实粮食“压舱石”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063380065979648&wfr=spider&for=pc
2.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影响路径与应对战略【内容提要】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新冠疫情通过激化引起全球饥饿的驱动因素如经济衰退和下滑、冲突与不稳定等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疫情干扰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削弱了脆弱国家和人群获取粮食的能力,加剧了政治不稳定和冲突。https://www.ciis.org.cn/yjcg/xslw/202105/t20210519_7936.html
3.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粮食安全:趋势影响与应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蔓延,引发全球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以及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疫情对后期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粮食市场波动有可能进一步升级。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充分释放流动性,国际投机资本若炒作农产品市场,爆发类似2008年粮食危机的风险将越来越高。分析表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总体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JJ202005002.htm
4.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最新蝗灾疫情肆虐全球刃具摘要:全球面临新的蝗灾疫情,这一灾害对粮食安全构成新的挑战。蝗虫群迁移带来广泛破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和粮食供应,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目前,全球各国正在积极应对这一疫情,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保障粮食供应。这一疫情仍是一个http://www.rifengdaoju.com/post/617.html
5.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粮食危机阴影渐浓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近日,部分国家停止粮食出口,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屯粮抢购的现象。疫情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怎样的风险和挑战?世界该如何应对这一危机? 全球供应链中断 低收入国家面临粮食安全问题 3月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警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o6KrdkUEEpG7fD5Cr8H7200416
6.疫情未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冲击而随着国内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这部分影响正在逐渐变小。张忠军称,总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冲击。 此外,在全球方面,张忠军表示,疫情不可避免地对全球粮食产生影响,但就全球而言,粮食也是充足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也曾发文称,人们无需恐慌,全球粮食供应量足以养活每一个人。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sp/gn/2020/04-04/9147377.shtml
7.四问粮食安全: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将会带来哪些启示?过去两年,国际粮价在新冠疫情、拉尼娜气候与流动性宽松等因素下迅速上涨,截至俄乌冲突发生前,粮价两年累计涨幅已超过40%。而在地缘因素、气候条件与全球贸易保护主等影响下,今年全球粮食供需格局进一步恶化,5月18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今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9282972&efid=23vsEiKWVojG_Vsty5xPwQ
8.美智库分析疫情下国际粮食安全前景第一个挑战是疫情影响全球营养目标的实现进度。《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全球“饥饿人数”至少将新增约8300万人,甚至最多可能新增1.32亿人,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可能将形成后续社会挑战。到2030年,世界很可能难以实现“零饥饿”目标。随着疫情对健康和社会经济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9/19/90557_938201180.shtml
9.全球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危机与转机行业动态粮食和粮食安全是关乎社会持续稳定、国家健康发展和人类基本生存的底线问题。2020年4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底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人数将增至2.65亿,比2019年的1.35亿增加近一倍。 可见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此次全球疫情冲击导致的重大衍生风险之一,给https://www.zcqtz.com/news/254471.html
10.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东南亚面临粮食不安全的风险(人民报)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对东南亚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供应链中断。不仅如此,通货膨胀的加剧导致食品价格上涨,也影响了各户家庭的购买力。这引发了东南亚粮食不安全的担忧。目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核心因素之一的粮食安全被视为东南亚,特别是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19933&module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