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下运输难、供应链不稳定等难题,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上海大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推出陆改水、海铁联运等方式打通供应链堵点,全力保障上海民生物资运输、畅通供应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远海运力量。
保民生
守护上海市民“米袋子”“奶瓶子”
以“陆改水”支援上海地区粮食物资运输
4月16日,上海大区直属上海中远海运物流集装箱物流部接到了双穗粮油的紧急求助,受疫情影响原汽运路径无法调货,希望协助调拨一批泰州的粮食运送至上海某食品加工厂。
集装箱物流部防疫应急小组连夜设计门到门“陆改水”运输方案:由江苏泰州客户工厂装箱直拖至泰州港,装驳船水路运往上海外港码头,直至送货到食品加工厂。
基于此次成功操作,客户随即将后续山东日照发往上海的4个大柜玉米淀粉交由中远海运物流操作。中远海运物流将承载客户的每一份信任之托,持续以优质高效服务回馈客户,回馈社会。
以“陆改水”支援上海地区牛奶运输
4月23日,上海大区直属上海中远海运物流顺利完成从山东东营到上海的765箱牛奶门到门紧急运输任务,全力做好上海民生物资运输的保通保畅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上海市民的“奶瓶子”。
4月10日接到委托
上海中远海运物流集装箱物流部获悉,上海福迈食品有限公司有一批常温牛奶需从山东东营运送至上海,疫情导致高速公路管控,客户原定汽运计划无法送达上海。目前,跨省陆路运输价格飞涨、人工耗时较长,于是集装箱物流部向客户推荐了更经济的“陆改水”模式,并立即制定了门到门运输方案:由山东东营客户工厂装箱直拖至广利港,装海船水路运往上海外港码头,直至送货至客户仓库。
4月12日如期出运
4月23日抵达仓库
由于上海本地疫情严峻,现阶段上海外港码头作业异常困难,所有船舶的靠泊计划一再延后,海船于18日到达外港后,迟迟未靠。部门领导卜雨果与上海中远海运集运、上海港多次沟通协商、落实靠泊计划,海船最终于23日凌晨优先靠泊。为了让上海市民早日收到牛奶,集装箱物流部疫情应急小组一刻不歇,22日连夜安排车辆至港区等提。
▲最终,整柜常温牛奶在23日10点半抵达仓库,并于次日转至各配送点,送到居民手中。
上海中远海运物流专业的服务得到了客户高度认可并将后续近2万箱的牛奶出运任务委托上海中远海运物流操作。上海中远海运物流坚持以真诚优质的服务完成客户的每一份委托,履行央企责任,彰显社会担当。
助力科考
全力保障“雪龙2”号顺利靠泊
4月20日16时,“雪龙2”号完成南极科考任务并返回上海,顺利靠泊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这也是上海大区直属上海中远海运船务自2012年起连续十年,第35次顺利完成极地科考船进口代理业务。
核酸采样现场
新通道建设
“南京-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班列顺利首发
4月25日,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50节满载着白色家电、光伏产品的海铁联运班列从南京尧化门驶出,发往上海芦潮港,货物随后将从上海洋山港出口海外。这是上海大区直属上海外代与江苏班列公司携手打造的一条全新海铁联运线路,将有效助力疫情期间货物的顺利出运,为南京当地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保障。
此前,客户南京-上海芦潮港的货物运输多采用公路或水路运输模式,受上海疫情影响,运力缺乏且时效性难以保证。为保障客户货物出运顺利,上海外代与江苏班列公司组建海铁协同小组,为客户设计了“南京-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明确分工,合力击破疫情管控升级、通行证审核、驾驶员紧缺等各项难题,顺利完成了从上海提箱到口岸装箱再到重箱发运的整套流程。
▲在多方的努力下,首批货物顺利发运。较传统运输方式相比,此模式可为客户降低30%左右的成本。
下一步,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上海大区将不断推出并完善海铁联运产品,持续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海铁联运全程服务,保障物流通道畅通,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