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日期:2024-04-15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一、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

(一)全国市场价格行情:

一季度,豆油、大豆、豆粕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1、豆油市场:

单位:元/吨

年初

3月底

较年初

4月8日

较3月底

全国一级豆油均价

8165

8087

-0.96%

8182

1.17%

全国三级豆油均价

8176

8108

-0.83%

8184

0.94%

天津三级豆油价格

8020

7950

-0.87%

8070

1.51%

一季度,豆油市场跟随外盘走势呈箱体波动运行,价格稳中有跌。豆油价格走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至2月上旬)豆油价格波动下跌。价格下跌原因:一是美豆价格下跌,成本抑制豆油价格;二是国际油脂价格下跌,拖累国内豆油价格跟跌;三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从海运费及生物燃油方面抑制豆油价格;四是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需求对价格的支撑明显减弱。

第二阶段(2月上旬至3月中旬)豆油价格波动上涨。价格上涨原因:一是南美天气不佳,天气炒作拉动美豆价格上涨,成本拉动豆油价格走高;二是马棕榈油减产及斋月需求带动,马棕期价上涨,提振国际植物油价格,国内豆油价格跟涨;三是进口大豆到港量减少,油厂开机率下降,支撑豆油价格。

第三阶段(3月中旬至3月底)豆油价格波动下跌。价格下跌原因:一是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加快,季节性压力增大,美豆价格下跌,成本导致豆油价格跟跌;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抑制国内豆油价格;三是消费淡季,终端需求较为有限,豆油价格走低。

4月份以来,受马棕榈油价格上涨、美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豆油价格跟涨。

2、大豆市场:

全国大豆

4873

4392

-9.87%

4402

0.23%

进口大豆

4662

3843

-17.57%

3733

-2.86%

一季度,全国大豆均价大幅下跌。

影响一季度大豆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一是全球大豆供求宽松,美豆期指价格下跌,进口大豆价格跟跌;二是我国国产大豆增产,下游消费需求疲软,国内大豆价格下跌。

3、豆粕市场:

全国豆粕

3974

3501

-11.90%

3435

-1.89%

一季度,豆粕价格大幅下跌。

影响一季度豆粕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一是一季度美豆价格下跌,进口成本下降,豆粕价格跟跌;二是饲料产量减少,且配方中豆粕添加下降,豆粕需求减少,豆粕价格下跌;三是豆粕市场销较为清淡,价格承压下跌。

(二)期货市场行情:

一季度,CBOT大豆期指明显下跌。

影响一季度期货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一是全球大豆供求由紧转松,南美大豆丰产即将集中上市,抑制大豆期价;二是美豆出口销售缓慢,抑制大豆期价。我国豆二期指跟随外盘走势,价格下跌;受国际油脂偏强运行,国内豆油库存下降的影响,我国豆油期指价格小幅上涨。4月份以来,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基本稳定。

国内外大豆期货价格表

美大豆期指

(美分/蒲式耳)

1270.25

1195.25

-5.90%

1187.25

-0.67%

美豆油期指

(美分/磅)

48.38

48.42

0.08%

48.33

-0.19%

美豆粕

(美元/短吨)

378.4

340.5

-10.02%

338.2

-0.68%

大连豆二期指

(元/吨)

4145

3831

-7.58%

3811

-0.52%

大连豆油期指

7460

7742

3.78%

7708

-0.44%

大连豆粕期指

3292

3293

0.03%

3296

0.09%

二、2024年第二季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国内豆油价格易跌难涨。

(一)导致豆油价格易跌难涨的抑价因素

1、世界大豆供求宽松,抑制大豆价格

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23/24年度世界大豆的产量增加,消费量增加,全球大豆产大于需,期末库存上升,抑制大豆价格。

世界大豆平衡表

单位:万吨

期初库存

产量

消费量

产需结余

期末库存

22/23年度

9393

37806

36590

+1216

10215

23/24年度

39685

38190

+1495

11427

同比

8.75%

4.97%

4.37%

22.94%

11.86%

2、2023/24年度南美四国大豆总产量增加

3、美豆播种面积增加,天气条件利于播种

4、预计2023/2024年度我国豆油年度供求宽松,抑制豆油价格

我国豆油供需平衡表

2021/22

2022/23

(4月预测)

2023/24

供给量

生产量

1672

1762.8

1792.5

1.68%

进口量

29.2

40.9

50

22.25%

年度供给量

1701.2

1803.7

1842.5

2.15%

需求量

食用消费

1580

1605

1625

1.25%

工业消费

131

168

180

7.14%

出口量

11.4

11.6

10

-13.79%

年度需求总量

1722.4

1784.6

1815

1.70%

年度结余

-21.2

+19.1

+27.5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24年4月份供需报告预测,2023/24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1842.5万吨,同比增加38.8万吨,其中豆油产量1792.5万吨,豆油进口量50万吨。预计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1625万吨,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180万吨,国内豆油年度供需结余27.5万吨。

预测2023/24年度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3296万吨,同比增加67万吨;预计进口量1032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预计年度食用植物油用消费量3794万吨,同比增加116万吨,增幅3.2%;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440万吨,同比增加22万吨。预计年度食用植物油供需结余79万吨。

5、政策因素

二是饲用豆粕减量政策继续实施。根据农业农村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大豆饲用需求继续减少。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4437万吨,同比下降3.6%。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为12.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饲用豆粕减量政策将继续实施,减少大豆需求,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

6、流通因素——二季度进口大豆供给将转向宽松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大豆1303.7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1429.5万吨。随着巴西大豆集中收获上市,大豆压榨利润改善,进口大豆采购节奏有所加快。据国家粮食信息中心监测显示,4-6月大豆月均到港量在1100万吨左右,油厂周度压榨量将逐步回升至200万吨以上,后续国内豆油供给充裕,库存也将明显回升,对豆油在内的食用油价格形成抑制。

(二)导致豆油价格易跌难涨的涨价因素

1、我国大豆产需缺口继续增加,支撑豆油价格

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尽管2023/24年度我国大豆产量增加,但依然呈现保持产不足需的状况,产需缺口为996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了2.51%。

随着经济发展和压榨行业产能扩张,我国大豆消费量继续增长,2023/24年度国内大豆消费量1.205亿吨。从进口看,为满足国内大豆加工和消费需求,预计2023/24年度进口大豆数量为1.05亿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期初

库存

国内产需结余

期末

总消费量

2515

2028

10450

11750

9

-9722

3234

2084

10500

12050

-9966

3758

28.59%

2.76%

0.48%

2.55%

11.11%

2.51%

16.20%

2、国际因素和能源因素——减产加地缘冲突,二季度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

一是主要石油出口国宣布减产。4月3日,欧佩克+成员国在线会议上决定,把今年一季度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6月底,以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维持产量政策不变。俄罗斯也宣布,在今年二季度将自愿减少每天47.1万桶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

二是地缘冲突或将影响石油产量。3月底,俄乌冲突进入新的白热化阶段,两国开始互相袭击对方的能源装置及炼油厂,导致俄罗斯每日近100万桶的原油加工能力停产。4月1日,以色列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处发动袭击,伊以关系进一步紧张。俄罗斯、叙利亚和伊朗都是重要的产油国。其中,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为全球第二大产油国,而叙利亚和伊朗的原油产量也占到了全球原油产量的6%以上。地缘冲突持续升级或将影响石油产量。

无论是石油主产国减产,还是地缘冲突都讲对石油的供应产生影响,预计二季度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将从进口成本及生物燃油需求方面共同提振豆油价格。

3、2024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油菜籽种植面积预计均有下降

二是澳大利亚油菜籽种植面积将同比降低4%至20%。澳大利亚行业人士预计,2024年油菜籽播种面积可能比上年减少4%至20%,因为油菜籽种植利润下降,西部产区天气干燥。其中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预计2024/25年度油菜籽产量将下降约75万吨至500万吨,艾康商品公司认为油菜籽产量可能低至460万吨。作为对比,3月初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预计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将同比增长7%,达到610万吨,因为澳大利亚东部主产区的季节条件将更加有利。尽管我国2023年未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但澳大利亚油菜籽贸易量占全球1/4,如果种植面积减少幅度较大,或将推高国际油菜籽价格,进而对国内食用油价格形成支撑。

4、天气因素——拉尼娜天气回归

5、金融因素——美联储暂时不会降息

三、后市预测

大豆: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较强,二季度集中上市,国际国内大豆供求宽松,预计二季度国内大豆价格跟随外盘趋弱运行,期间伴随着波动。

豆粕:大豆价格趋弱运行,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豆粕供求宽松,均抑制豆粕价格,预计二季度豆粕格跟随美豆价格走势趋弱运行。

THE END
1.粮农组织2024年食品价格指数下降2.1%新华社罗马1月3日电(记者张馨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3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主要由于谷物和食糖价格下跌,2024年全年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均值为122点,较2023年下降2.1%。 报告指出,受乳制品、肉类及植物油价格推动,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2024年多数月份呈稳定增长趋势,但整体仍低于2023年水平。其中,2024http://www.xinhuanet.com/20250104/8a47c22f570649bb82a743ca6816d9cf/c.html
2.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会影响中国人的“饭碗”吗?因货源不足,日本东京市场上鸡蛋平均批发价已经比今年年初涨了五成左右。美国2月几乎所有肉类零售价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上涨,其中火腿肉和新鲜鸡肉涨幅最大超过了16%。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中国民众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国内的物价呢?中国人的“饭碗”是不是也会变贵? https://m.gmw.cn/2021-03/25/content_1302188088.htm
3.发改委官员称国内粮价不会大幅上涨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14日 16:07:38 中新网12月14日电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14日表示,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粮价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推荐0为您推荐算法反馈 乌副防长:乌军在巴赫穆特南部取得进展,俄军投入所有力量阻挡 天下事 俄媒:乌军改变反攻重点 天下事 60 风声|“房屋养老金”:让业https://news.ifeng.com/c/7fYVUCg0eLO
4.5年后我国会有1.3亿吨粮食缺口,要囤粮不?粮价会涨吗?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提到,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大概会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这一说法引发广泛关注,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意味着未来国家粮食安全会出现恶化。 唐珂回应称,报告提到的粮食缺口,应该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产需缺口,而不是实际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产需和供求是两个概念。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2895459
5.全球粮食安全危机或将到来,粮价会不会大幅上涨呢?如果这次全球病毒持续时间较长,对于全球粮食的生产影响如何?将是未知数。 一旦粮食减产30%,而粮价的上涨绝不是30%那么简单! 2018年猪瘟,我们只是扑杀了约200万头猪(中国每年宰杀了约7亿头生猪),占的比例很微小,但2019年中国生猪产量因为猪瘟减少了1.5亿至2亿头。猪肉价格破30,吃不起猪肉都快成了我们口头禅了https://www.nongxiaole.com/articles/101
6.全球疫情会导致粮食危机吗?—新闻—科学网全球食物价格应该不会上涨 《中国科学报》: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截至4月16日,至少已有14个国家实施农产品与食品出口限制。这是否会对全球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Swinnen:经济模型预测,基于当前相对较高的食物储备、食物丰收、油价低和需求下降等条件,全球食物价格应该不会上涨。收割和运输中的物流问题可能会给世界某些地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9003.shtm
7.国际粮价飙涨会否传导到国内?国家粮储局:全球粮食供求依旧宽松,年全球粮价暴涨,这让不少国民担忧,全球粮食上涨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的粮食价格。秦玉云指出,从生产、库存、流通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确保市场平稳运行,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一方面,我国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产量比重较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主要粮食有小麦、玉米和稻谷,分别占国内产量的6.24%、4.33%和1.39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4/03/c5058311.html
8.今年夏天我国粮食会涨价吗?别说那不现实,假如粮食价格真的失控后出现暴涨,对种田的农民来说也并不意味就是什么好事情。粮食价格一旦大涨,必定会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上游的工业产品以及下游的粮食制成品的价格同样会跟着暴涨,那也是农民的无法承受之重。 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截止2018年,全国共有http://www.tiandingtougu.com/77466.html
9.2022年粮价大涨马上就要来了2021年粮价会不会大涨2、这是很不好的,如果都这样做,以后的小麦肯定会越来越少,面的价格也会上涨。在这方面国家就对农业进行了补贴,各项补贴的发放时间是比较早的,这样就能让农民有钱去买化肥或者有钱去收割粮食。大豆是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的多少是会对中国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的。 https://www.rdnbq3552.cn/yang-zhi-zi-xun/178943.html
10.粮价是否会大幅上涨?北京市回应结合目前北京粮食储备的情况,后期北京市的粮食价格会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德奇介绍,我国粮食供需格局整体宽松,库存充足。北京市也是供大于需的格局。我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每年进口粮食数量不大,国际贸易对北京市粮食市场的https://mil.sina.cn/2020-04-06/detail-iimxyqwa5373641.d.html
11.聚焦全球粮价高涨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自去夏以来,环球粮价已上涨40%,而粮食短缺和油价飞涨。当前的粮价趋势可能激发并加剧粮食骚乱。 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城镇马哈拉,已因待遇问题发动工潮的民众,不满粮食价格在一年内加倍。 【详细】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目前的高粮价将不会是短期现象,很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他呼吁发达国家加大http://www.ce.cn/cysc/ztpd/08/ljgz/index.shtml
12.专访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司伟:极端天气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极端天气引起的干旱或洪涝,可能会造成粮食生产波动或局部地区粮食减产,但尚未对我国全局粮食产量造成明显影响,更不会造成整体缺粮或粮价暴涨而影响粮食安全。因为中国拥有发育良好的粮食统一大市场,通过粮食流通和区域调剂可以消化局部粮食生产波动。 就今年而言,夏粮和早稻已经丰收,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奠定了基础,从近期公开https://news.cau.edu.cn/mtndnew/883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