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上半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涉粮和物资领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会议精神,坚持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为统领,以集成性政策、关键性载体、牵引性项目求突破,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增效做法得到国家粮食物资局肯定推广,智慧粮库项目纳入全省“未来粮仓”综合性示范试点,优化粮食收购体系做法在浙江信息刊发、现代化收购服务体系试点纳入省级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承办“振兴浙粮”暨全省粮食科技周主会场活动打响“浙南好山水、上品瓯味稻”,推进企务(库务)监督和创新研发数字化监管系统打造温州样板“勤廉粮仓”,粮食物资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落实

市粮安办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对2022年度市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进行复盘总结,分析短板和原因,制定相应的攻坚目标和主要举措。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紧盯省对市考核细则,同步制定市对县考核细则,分解任务目标和个性化指标,确保“省考”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位。压实各级党政主体责任,签订“市对县”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书,督促县市分解下达到乡镇(街道),以考绩促落实。梳理形成全市粮情“一本账”,制定市级党政班子及其成员职责、四季工作和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实行市对县月督查、双月预评通报,及时跟踪进度,确保“党政同责”真正落地见效。

(三)集成性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2.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做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全程服务,产前发布优质品种目录,召开收购工作宣讲会,发放收购政策“明白卡”;产中引导浙农集团统一保障农药、化肥、农机(无人机)等农资,统一开展集中育苗、农技服务、田间管理等工作,全程开展标准化管理和监督;加大产后服务资金扶持,引导打造9家现代化收购服务体系试点单位,推荐1家纳入省级试点,稳妥推进标准化烘干、前置质检、免检入库等措施,为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增效开辟新路径,该做法得到国家粮食物资局肯定推广。

3.粮食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大粮食龙头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推出“省级粮食主渠道企业”、新建粮食加工线建设、粮食品牌建设等产业奖励政策,积极培育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承办“振兴浙粮”系列活动之“瓯味稻”推介活动暨2023年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活动,集中展示了“振兴浙粮”名优产品和“科技兴粮”技术装备,签约一批粮食产业、科技和产品供应合作项目。积极支持“瓯味稻”品牌宣传推广,举行了“瓯味稻”区域公共品牌进机关、进学校签约仪式,助力打响“浙南好山水、上品瓯味稻”,推动由“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

(四)关键性载体强化安全生产和储备监管

1.强化“护航亚运”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省、市安委会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粮库、物资库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重点检查消防安全、防汛防台、化学药剂管理、熏蒸作业等情况,发现各类安全风险隐患31处,已完成整改27处。召开全市粮食物资系统“护航亚运”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督促各县(市、区)粮食物资局压实责任、改进作风,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根据“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应急”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开展“服务亚运行动有我”粮食物资应急保障演练,加强应急逃生、消防安全、粮食应急调运、质量扦样、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防汛防台等方面的应急处置水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安全宣传咨询日、动火作业我知道、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个个争当吹哨人”的良好氛围。

2.推进监管检查标准化。健全执法督查机制,制定市级储备月度检查、季度巡查、专项检查工作制度,完善粮食购销领域监管检查工作体系。编制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检查并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和“掌上执法”平台,上半年开展“对出库粮食质量的行政检查”、“对粮食经营台账及粮食数据报送情况的行政检查”等4项执法督查。根据全省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统一部署,细化方案、加强培训、落实保障,全面完成企业自查、省级交叉检查各阶段任务。增加市级督查环节,抽调力量对所有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

3.推进储备监管数字化。全力推进“浙江粮仓”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周统计、月调度。深度利用当前信息化管理数据资源,自主研发“勤廉粮仓”监管系统,针对政策性粮食购销、计划轮换、出入库管理等重点监管事项,通过自动比对数据、实时算法分析、异常情况预警报警等数字化手段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全面落实“穿透式监管”,做深做实库务监督,为创新粮食购销领域监管提供温州做法。

(五)牵引性项目提升粮食物资保供能力

1.创新“未来粮仓”建设。组织申报省“未来粮仓”建设示范化试点项目10个,3个列入第一批示范试点项目。其中瑞安智慧粮仓作为综合性示范试点,紧紧围绕我省“未来粮仓”建设指引,按照“系统重塑、引领仓储革命,数字赋能、打造未来粮仓,走在前列、助力两个先行”的原则,根据“节地节能减人减损智慧绿色高效安全”的要求,积极探索实践,依靠省局的支持指导、省公司的指导帮助,研究全天候无动力全自流工艺、无立柱小廒间结构,经专家论证,在工艺先进性、设计创新型、仓房气密性、建设经济性等方面有突破。

2.狠抓“千项万亿”工程。市县两级粮食物资部门主要领导、属地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千项万亿”工程推进,建立项目联系制度亲自督办。有效解决瑞安项目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开发边界等问题;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粮食应急加工厂顺利验收,纳入七张问题清单的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建设推进较慢问题完成销号;其他县(市、区)项目顺利推进,永嘉项目待验收、洞头项目已开工。

3.提升救灾物资储备保供能力。2023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救灾物资库1个合计达35个,仓库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新增采购救灾物资17068件,争取省级物资16643件,目前在库物资达到71万余件。全市救灾物资进入浙江省战略与应急物资在线平台,实现市县数据互联互通,完善救灾物资应急指挥“一张图”、物资库存量“一张表”,大大提高物资储备管理效率、统一调配和应急保障能力。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下半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粮食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

(一)推进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地见效

紧盯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求,充分发挥粮安办牵头抓总职能,强化部门协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粮食安全的良好格局。针对今年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两考合一”的新变化,及时对接调整考核牵头部门,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市资规局等部门日常考核工作职责,做好考核整合工作,理顺考核机制,加强考核督查,及时跟踪进度,督促指导各县抓好滞后项目整改,全力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争取2023年粮安考核优秀等次。

(二)加强粮食物资收储工作

1.扎实开展早晚稻收购。贯彻落实浙江省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订单粮食收购政策、规定,配齐配强收购库点设备、人员,拓展粮食收购全程服务。全面使用“浙江粮仓”收购系统,深化矛盾调处机制,全面推广市级面向各收购粮库的“售粮农民服务投诉专线”,畅通农民利益保障诉求反映渠道,规范内部处理流程,联合组织开展收购监督检查,努力减少农民排长队售粮现象,降低12325投诉率。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院地合作,落实暑期实习生来温到各县粮食收购一线实操锻炼,破解当前收购环节质检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

2.落实物资储备任务。全市新增救灾物资储备4万套(件),达到73万套(件),有效保障夏季12万人、冬季3万人应急需求。联合发改、商务、农业农村、市监、财政等6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机制,完善猪肉保障机制,督促县级完成政府储备猪肉投放网络建设,有效保障肉类应急供应。

3.推进储备管理规范化。印发市级储备保管费用、政策性粮食收购费用考核拨付细则,修订市级储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完善空仓、平仓验收细则,制定储备管理负面清单,健全科学长效的市级储备管理机制。修订市级储备粮质量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市级储备粮质量安全管理。积极参与我省政策性粮食收购精准质检工作规范制定,编写扦样、检验等内容,进一步规范政策性粮食收购环节检验工作。

(三)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2.推进县级质检机构建设。积极推进乐清、瑞安、平阳、苍南等4个县(市、区)专业粮油质检机构建设,指导县级质检机构体系建设和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承担起区域稻谷、大米基本检测任务。

3.推进粮食净粮(烘干)中心建设。按照市级净粮(烘干)中心补助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及时组织现场评价,督促指导各县(市、区)落实县级净粮(烘干)中心奖励政策,鼓励全市建成10个以上市级示范净粮(烘干)中心。

(四)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1.着力推进市场化“五优联动”。出台市场化“五优联动”指导方案,强化“产购储加销”全链条优质的指导监管,统筹推进“五优联动”储备订单合作和全链条市场化双模式。全市实施“五优联动”7.5万亩,引导优质中晚稻种植50万亩以上,分品种分仓储存比例达到100%,市场化收购量不低于20%。

2.强化粮食供应链保障。促进粮油产业发展,研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兑现细则,开展产业政策考评、兑现,全年落实产业扶持资金400万以上,培育粮油骨干企业40家、重点粮油骨干企业10家。持续推进社会化储粮,全面推广“浙江粮仓-社会化储粮”系统应用,落实社会责任储备和必要库存量。结合世界粮食日宣传等活动,开展社会化储粮宣传,普及社会化储粮理念。

3.深化产销合作。遵循“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创新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持续探索委托收储、包干轮换、产销区双储备机制等合作形式,巩固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进企业与粮食主产区深化储备粮源、加工贸易粮源合作,建设省外粮源基地40万亩。组织本土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招引投资项目,促进产销合作签约。

(五)提高应急保供能力

1.持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消除系统隐患。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规范各类作业流程。指导督促全市5万吨以上粮食库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争取年内通过安全生产三级评定。

2.优化应急供应布局网络。强化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日常库存量检查,将粮食提前库存至供应网络终端末梢,调整优化应急供应网点350个以上。优化粮食应急保障中心、粮食应急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形成城镇15分钟应急保供圈,提高粮食应急配送能力。

3.继续完善粮情监测机制。做好全省“浙里米袋子”试点推广工作,指导温州市粮食产业联合会开展粮情监测工作,每周公布粮食价格信息,每季公布温州粮油批发市场交易价格情况分析报告,年度分析全年粮食市场价格走势。

THE END
1.2023年9月份小麦大涨可能性,10月份小麦会涨价吗?二、2023年10月份小麦会涨价吗? 2023年10月份小麦可能会涨价。 首先,气候异常天气引起了小麦的减产,这使得市场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其次,市场需求量增加,对于各种面食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得小麦的价格更加高涨。此外,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在上涨,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小麦进口量也在持续增加。最后,粮食市场的供应链受到灾情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39582.html
2.2023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下半年工作重点来了!8月2日上午,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半年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对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精心组织粮油收购,持续抓好保供稳价,不断强化执法监管,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二是要加大储备设施建设力度,认真落实收储轮换任务,重视科技和人才支撑,不断增强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8954799493738430048
3.呼声简报(2023年2月27日》《反映衡南县泉湖镇小江村石湾组垃圾桶问题》《关于衡南县车江天然气的问题》《衡南县双林中学开设重点班》《反映衡南退休教师职业年金问题》《衡南县恒佳康康复医院医疗事故纠纷》《举报衡南大唐华银电力有限公司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毁坏农田占用林地》《衡南县相市联合学校绩效工资未发放》《衡南县松江镇拖欠2022年普调https://people.rednet.cn/front/messages/articleDetail?id=51350
4.2023年03月湖南长沙天心区机关食堂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常2023年03月湖南长沙天心区机关食堂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甄选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单选题(共385题) 1、衡量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往往不在于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更要看弱势群体有多大程度的尊严,生活能否得到基本保障。平时如此,疫情防控期间同样如此。防控任务艰巨,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兼顾每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10/60421130110052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