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买个电动车,虽然有里程焦虑但是充电不贵啊,在欧洲可不是这样,德国特斯拉去年调价后,车主一算,百公司的能源成本和日本的汽油车差不多了。
开油车的更惨,用车成本也上涨了50%。
能源涨价,粮食涨价,欧洲的CPI居高不下,6%就算不错了,8%是均值,个别国家10%,通常来说,3%以下是比较健康的,所以欧洲人现在也在对高物价犯愁。
会是啥结果呢?
人性告诉我们,答案都是类似的:保住必须消费品,比如基本的吃喝住行,大力缩减可选消费品,可买可不买的,绝对不买。
所以,总需求是萎缩的,那咱们的订单能多吗?
欧洲通胀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主要就是俄乌战争,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炸,价格蹭蹭就上去了。
那咋控制通胀呢?这得看看美国。
美国通胀也很厉害,6%以上常态化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加息。
美国进入加息通道有些日子了,现在存款利率5.5%,但通胀还是控制不住,加息还没结束,利率破6也正常。
所以现在美国普通老百姓也在抗通胀,每天算账,美联储一调查,发现35%的人为财务状况焦虑。
美国一加息,很多国家本币贬值太快,只好跟着加息,更加恶化了一部分人的财务,比如房奴。
猫哥亲人在欧洲贷款买房,当时的贷款利率1.65%,一个月还1500欧觉得轻轻松松,但一看周围很多国家都推出零利率了,就想多薅点羊毛于是选择了浮动利率,结果呢,现在利率4%,每月还贷额从1500欧变成了3600欧,一个月凭空多了15000块人民币的支出,对哪国的老百姓都不轻松。
全球同此凉热。大家都在为基本生活支出更多,而收入端没有好转,需求不旺,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然也难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