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会的会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二、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须具备如下条件:
1.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2.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3.在本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4.有良好的诚信、契约与合作精神;
5.愿意为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并承担更多社会任。
三、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1.提交入会申请书;
2.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3.理事会闭会期间,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四、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3.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4.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5.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五、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本团体的决议;
2.维护本团体的合法权益;
3.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4.按规定交纳会费;
5.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七、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八、个人会员仅限本会邀请。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构建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稳住了基本盘,夯实了压舱石,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粮食逆境再夺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基础持续稳固。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87亿吨,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迎来“开门红”,大豆自给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百分点。棉花产量小幅增加,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果菜鱼供给充足,蔬菜面积产量稳中有增,水果量足质优。
中国农业稳步发展和持续增强,得益于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的政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不断加强,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种业振兴深入推进,供种保障率提高到75%。科技和装备支撑更加有力,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为2023年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稻米和小麦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报告显示,未来10年中,稻谷生产将维持稳定态势,播种面积稳中略降,单产水平稳步提高,产量稳定在21000万吨左右。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稻谷消费量先增后降,其中食用消费的绝对量和占比稳中有降,稻谷供求总体宽松的格局不变。未来10年,小麦播种面积呈稳中略降趋势,随着小麦单产提高,产量稳步增长,2032年将达14390万吨,年均增长0.5%。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伴随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加快推动农产品消费由粮菜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报告指出,未来10年,粮食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饲用消费较快增长,饲用消费将增长13.4%,人均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大豆食用消费将增长34.8%;蔬菜消费量保持平稳增加,年均增长0.6%;奶制品、水果、水产品消费呈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3.3%、1.9%、1.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也是贸易顺差农产品。当前,中国蔬菜产业处于稳定发展期,供给充足,消费活跃,品种结构趋优,质量安全可靠,长期保持净出口和贸易顺差。报告总体判断,未来10年,蔬菜生产有保障,产量高位稳定。随着产地预处理水平提高,营销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深化,蔬菜消费质量进一步提升。“树立大食物观”“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是大势所趋,也成为蔬菜生产转型升级的政策契机。通过改造老旧设施提性能、新建设施拓空间、依靠科技进步提效率、创新组织方式补短板等措施,重点通过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苗统育统供、肥料统配统施、病虫统防统治、采后高品化处理等社会化服务,是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水果生产和消费国。2022年我国水果供给充足,产量在3.01亿吨。报告指出,未来10年,我国水果产量稳中有增,消费持续增加,进出口规模扩大,价格波动上涨。水果品种种植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逐步优化,成熟期更加细化,鲜果上市期延长,品质类型更加丰富。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需求的增加,新奇特水果、适合采摘观赏和加工产品类型丰富的水果品种种植面积有望增加。品种改良、设施栽培等技术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水果生产中光、热等条件限制,有助于设施水果、北种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规模扩大。随着水果品种多元化、熟期结构优化以及冷链贮藏设施条件的改善,水果供应周期进一步拉长,苹果、梨等鲜果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和消费。
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趋势
报告显示,未来10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棉花目标价格等政策将继续实施并完善。随着人口进入负增长,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涨,加之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提升,展望期内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其中粮食价格运行相对平稳,棉油糖作物由于竞争力提升,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将有所减弱,果菜鱼价格波动幅度有所减小,肉蛋奶价格将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蔬菜价格波动上涨,成本高企。当前,中国已经跨过人口增长拐点,未来10年,是蔬菜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加速期。尤其是蔬菜生产的平均人工成本逐年增长,并持续高于其他作物生产的人工成本,给以未来一个时期蔬菜价格上涨刚性动力,很大比例集中在用工多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此外,蔬菜品牌化、绿色化、加工化发展,“互联网+”多业态并进,蔬菜价格在各类溢价水平上也将有一定上行空间。
报告指出,肉类价格波动幅度趋窄。长期来看,随着畜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的健全,畜牧业走向转型升级,逐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肉类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加之加工流通体系的逐渐完善,肉类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调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价格波动将进一步趋稳。
生鲜乳价格总体波动上行。未来10年,短期看,生产成本难以显著下降,全球奶制品供应链存在安全风险,推动国内生鲜乳价格震荡上行;中长期看,受土地、水等资源禀赋限制,国内供需缺口长期存在,对奶价形成刚性支撑。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南41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