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上涨农民并未获利-乌有之乡

粮价价格自去年11月开始上涨以来,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被认为是粮价上涨的祸首,涉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且,记者调查了解到,粮食流通各个环节皆是既得利益获得者,而农民,却被排除在了获益链之外。

有报道称,农民能获得粮价上涨总利润中的15%~20%。然而,由于以河南、山东等为主的产粮大省在去年10月下旬即已完成夏粮收购任务,粮价上涨则发生在11月之后,说农民此后获得回报很牵强。

粮食卖早了

“俺家今年的麦子6月份就卖了,村子里大部分人的麦子也卖了。”马宜军告诉《新世纪》周刊。马宜军是山东济宁市鱼台县姜庄村村民,马去年从6亩的麦田里收获了3000斤麦子,留下1000斤自己吃,其余全部卖给了来村子收购粮食的小贩。

马宜军的麦子卖的价钱是0.65元/斤,而当时国家最低收购价在0.69~0.72元/斤之间。据马宜军介绍,由于马家的粮食达不到国家收购粮食的级别,这几年给国家上缴的粮食都是付的现金,而麦子主要卖给小贩,县城也有很多面粉厂。

马宜军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点后悔,因为此时村子附近麦子收购价已达0.8元/斤。而村子大多数人的麦子因为卖得早,也没有几个人卖到了这个价钱。

按照国家去年托市收购小麦的政策,农民每向国家出售1斤小麦,将会得到2.5分的补贴。以一亩地最高出产600斤小麦计算,农民能得到15元的额外收入。不过由于化肥等都在上涨,这些补贴作用不大。

中储粮的对与错

山东粮食局官员告诉《新世纪》周刊,山东省10月底就完成了夏粮收购业务。河南省粮食局储运处人员也证实,河南省已于去年10月底结束了夏粮收购。

“不排除中储粮在涨价中借行政命令谋商业利益的可能性”,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粮食专家说。这位专家表示,虽然中国已经实行了粮食市场化改革,但是改革还需要继续跟进,市场化还未完成,国有粮企的腿还是有点太“粗”。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厉为民说,判断中储粮的做法是否合理,要分开看。如果是企业行为,竞价销售无可厚非;如果是政府行为,这样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因为政府的职责在于粮食安全,而非在粮价上涨中谋取利益。

获益的中间商们

“那些做食用油的大直销商,前阵子涨价的时候,他们有的一天都能赚十几万呢。”在新发地已做过两年的一位面粉交易商说。

谁来保障农民利益

在中储粮、中粮为代表的国有超大型粮企之外,根据2004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在保证国家粮食收购的前提下,粮食收购市场已向私人放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院徐柏园说,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粮食法规,粮食开始自由流通。

由此,在粮食市场中也出现了收购粮食的商人、以及国营和私有的面粉厂等。它们构成了粮食交易链中的第二梯队。第二梯队的交易者或者向中储粮、中粮购买粮食,或者通过粮贩和农民直接交易,并开始对粮食进行加工。

在粮价上涨成为既定事实之后,由于第二梯队粮企采购粮食成本增加,因此它们的产品价格也随之增加。粮食价格的链式反应也由此凸显,此时的粮食交易完全成为市场化行为。逐利是任何商人的本性,粮价进一步推高。

在整个蜿蜒曲折的粮食链条中,当企业以沉默来欢庆这场涨价,消费者从腰包中多掏三五块之时,中国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已被遗忘到角落。徐柏园曾多次出国考察,他向《新世纪》周刊记者介绍,国外有专门保护农民利益的团体,比如澳大利亚小麦局是一个大型农民自发组织,相当于专业合作社。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二次分配机制,使得农民种粮抗风险能力增强。

所以,更让徐柏园担心的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继续降低。“此次粮价上涨,还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而如果因为没有激励,哪天农民都不种粮食了,粮价上涨才可怕。”

THE END
1.小麦玉米还没卖的农户,春节前赶快卖掉!11月19号拍卖粮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最后把小麦拍到沙滩上。玉米网传停止拍卖,和小麦一样,到这个月底农户要集中扎堆卖粮。马上过年了,农民工外地打工回来集中卖小麦、卖玉米。 春节前小麦和玉米价格的大涨或大跌可能性都不大。农户们需要在年前卖掉粮食,市场需求相对平稳。老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认为价https://kan.china.com/article/5157892_all.html
2.粮食大事: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让农民种粮不亏本。20年来,每年小麦和稻谷播种前,有关部门都会发布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预期,为我国粮食实现“二十连丰”提供重要政策支持。 充实政策工具箱,发挥储备粮吞吐调节供求的作用,稳定市场预期。储备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CQ/2-3/info/1037120
3.GitHubWeakChickenZhuyilin/kkndme这位兄弟,您比那些希望钱钱去炒大米的还不靠谱。 石油影响的不仅仅是开车的人花费多了。疯狂上涨的运输成本会导致民不聊生的。 假设一斤蔬菜从广西的农民地里收购是0.5元一斤,但是由于油价的像你说的上百倍的涨,运到北京,这斤蔬菜要卖300块一斤。 社会就瘫痪了 https://github.com/WeakChickenZhuyilin/kkndme_tianya
4.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第二卷?陈云文选?党和国家领导人选基本理由是,我们的需要量一天一天地增加,但是粮食来源不足,需要与来源之间有矛盾。前几年,我们搞城乡交流,收购土产,农民增加了收入,生活改善了,没有粮食的要多买一点粮食,有粮食的要多吃一点,少卖一点。结果我们越是需要粮食,他们越不卖。有的同志提出,去掉商人,我们可以多买一点粮食。我看去掉商人并不等于农民的http://www.71.cn/2009/0108/547924.shtml
5.粮价上涨(精选十篇)大家关注到, 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增产的同时, 粮食价格保持了持续多年地上涨, 与2003年相比, 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 (即农民销售粮食价格) 累计上涨了81.1%, 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了76.8%。今年我国粮食已连续第8年增产, 但是粮食价格仍呈上升趋势。为什么会出现粮食多年增产而粮价持续上涨的现象呢?我国的粮食产量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
6.多省份粮食银行陷“三无”境地跑路冒进风险凸显像存钱一样存粮食,存粮有息,通存通兑……《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安徽、黑龙江、湖南、江西等地调查发现,一种名曰“粮食银行”的新型粮食流通业态在各地涌现,即企业代农户存储粮食,农民可按约定提取商品或折现,不仅破解了农民储粮卖粮难题,同时减轻运营主体资金和原粮供应压力。 https://yuqing.dbw.cn/system/2016/11/07/001146014.shtml
7.小麦价格涨幅明显农民需适时出售保收益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 申洪源:今年的小麦在收购过程中价格涨幅比较明显,从现在我们观测到的价格变化情况来看,很多地方从1.2元的开秤价格目前已经涨到了1.25元到1.27元。 专家表示,由于前期粮食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也使得农民对于今年的粮食价格有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因此农民惜售心理普遍增强。从目前来看,市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mRoVPmt2EuduIse4RFCz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