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全年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20亿斤

金黄的稻穗、缤纷的五谷、丰盈的粮仓,搭起了丰收的舞台;农民的笑脸、农业的发展、农村的振兴,勾勒出白城美好的未来!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知消息,我市农业生产交出高分答卷——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20亿斤,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既定目标。

粮食丰收,靠土地、靠科技,也靠市委市政府和各地各部门毫不放松抓粮食生产的战略决策和有力推动。今年以来,我市纵深实施“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把粮食增产作为头等大事,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大力推广实施科技增粮行动,坚持良田、良种、良技、良机深度融合,聚力挖掘生产潜力和粮油单产攻关,促进全市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粮食安全根基不断稳固。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想要增加粮食产量,就要扩大耕地面积。2024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784.95万亩,比上年增加44.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65.2万亩,超省任务16.2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粮食面积增加,尤其是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主粮增幅较大,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增产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秋粮已全部收获。

提高耕地保护能力保障粮食稳步增产

初冬时节,走进镇赉县建平乡丽华家庭农场,工作人员正忙着装袋、打包、运送稻谷。“我们农场今年粮食产量达到240万斤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农场负责人毛印华自豪地说。该农场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指导下,通过引进耐盐碱水稻品种、优化种植密度、实施稻蟹综合种养模式等措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今年,我市继续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落实省“百千万”引领示范行动。6月份,在镇赉县、大安市组织召开示范技术现场观摩会,建设“百千万”技术示范引领乡镇18个,示范面积达到150万亩。持续深化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进镇赉县万亩级核心示范基地和各县(市、区)5个千亩辐射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国有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农民+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高标准农田建设“五位一体”白城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2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597万亩,占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1%。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落实,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776万亩,超过省下达任务81万亩,位居全省第三。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3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9.7万台,大中型拖拉机达到7.3万台,配套机具48.9万台(套)。全市拥有稻麦联合收获机1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0.74万台。开展机械深松整地,实施深松整地面积177.2万亩,其中苗期深松面积124.2万亩、秋季深松面积53万亩,为保障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不断强化科技推广提高土地产出能力

近年来,洮北区青山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14个村全部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以辣椒为主的庭院经济,积极发动村民加入合作社,运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确保了辣椒苗的水分充足,为辣椒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我市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印发了《白城市2024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要点》《白城市2024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面积,鼓励各地实施“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全市落实水肥一体化面积461万亩,位居全省第一。

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拓展渔业养殖空间,大力实施稻渔产业,生产需求的水产苗种,与大水面接力,发展生态养殖。充分发挥生产基地等典型带动作用,以渔治碱,促进水稻种植业的提质增效。2024年,全市落实稻渔综合种养(含泡塘)96.7万亩,占全省计划面积近一半。

积极推动种业创新,充分发挥白城资源优势,重点开展特色农作物育种,向日葵、燕麦、食用豆育种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先后育成各类特色农作物新品种60个,并在育种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今年,我市不断加大监测防治力度,进一步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监测到位,防治及时,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抗灾减灾能力。开展农田沟渠整治,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整治任务,极大增强了农田排水泄水能力。实施“一喷多促”作业面积361.63万亩,占省指标任务的100.6%,通过混合喷施药肥,全面提高作物的促早熟能力和抗逆性,为今年粮食生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实开展秋收工作,加强秋收技术指导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农技人员成立秋收技术指导服务队,在秋收期间持续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后期田管促成熟、防霜冻,组织指导农民分区、分类、分品种开展秋粮收获,努力确保颗粒归仓、应收尽收。加强农机检修和应急服务,全市对近1万台稻麦联合收获机、0.74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近20万台拖拉机等进行养护检修、抢修和安装调试,以确保收获机械在秋收期间正常作业。开展农机安全集中整治,坚持“应贴尽贴”原则,持续推进“亮尾工程”,通过田检、路查补粘反光标识2600余条。各县(市、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积极与当地公安交警、乡镇派出所组成农机道路交通联合执法组,对农村人员密集场所、农机行驶集中路段开展联合执法工作82次。

政策聚焦发力,专家把脉会诊,农民全力以赴,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我市正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中装入更多“白城粮”。

THE END
1.全国粮食总产量站上1.4万亿斤新台阶建设更高水从今年一年看,1.4万亿斤,是季季稳产。一年的粮食生产,由夏粮、早稻、秋粮三季构成。2024年,这三季的粮食生产成绩单都表现不俗。看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是近9年增产最多的一次;看早稻,产量563.5亿斤,已连续4年稳定在560亿斤以上;看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https://www.cet.com.cn/cjpd/hg/gn/10154545.shtml
2.云南曲靖市粮食产量有望“十三连增”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1031万亩,预计产粮344万吨,将再创历史新高,有望实现“十三连增”。 曲靖是全省的粮食主产区,素有“滇东粮仓”的美誉,常年种植粮食作物1000余万亩,产粮300余万吨,分别占全省的1/7、1/6,是西南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我市抓住国家力推马铃薯主粮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346379&moduleid=21
3.到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增”A十二B十一C十D十三到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增”A十二B十一C十D十三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www.12tiku.com/newtiku/221624/12972952.html
4.“十三连增”!今年白城市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20亿斤近日,记者从白城市农业农村局获知消息,白城市农业生产交出高分答卷——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20亿斤,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既定目标。 粮食丰收,靠土地、靠科技,更源于市委市政府、各地各部门毫不放松抓粮食生产的战略决策和有力推动。今年以来,白城市纵深实施“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把粮食增产作为头https://www.agri.cn/zx/xxlb/jl/202412/t20241206_8696564.htm
5.武定县夏粮生产实现“十三连增”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 乔丽华) 近年来,武定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不断夯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技术服务,多措并举助力粮食增收。自2009年以来,夏粮产量逐年稳定增长,实现了“十三连增”的喜人局面。 为确保夏粮稳产增收,该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督促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省、州粮食生产工作https://www.chuxiong.cn/wap/content/2022-08/24/content_96276.htm
6.山东小麦单产每亩增加8公斤夏粮总产十三连丰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半壁江山。山东通过实施高产田创建和中低产田改造等措施,今年小麦单产创出新高,以平均亩产增加8公斤,带动夏粮总产突破469亿斤,实现十三连丰。 济宁汶上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刚刚通过验收,至此,济宁市有300万亩耕地实现了从中低产田到高标准农田的改造。 济宁市汶上县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http://3g.sdchina.com/show/3419100.html
7.2022年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2022年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实现粮食生产()。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735b1792aeff43e9a594a74341226628
8.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地实现(),为稳定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增添了亮色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地实现(),为稳定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增添了亮色。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和谷物产量都保持了增长的势头。A.“十连增”B.“十一连增”C.“十二连增”D.“十三连增”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https://www.shuashuati.com/ti/843352e1b11b4f6fb64ad14892845c5d.html
9.中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进入“量质效”结合时期“稳量”就是我们不要再搞“十三连增”;“提质”就是要提高质量,我们一些粮食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了市场需求,所以品牌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增效”,主要是指要使农民得到好的收益,如果粮食丰收,可是农民的收入却不能连年增加的话,那么粮食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 https://m.haiwainet.cn/mip/3541581/2015/1016/content_29260396_1.html
10.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124287亿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12428.7亿斤),比2014年粮食产量增加1440.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历史性地实现( )A、十三连增 B、十四连增 C、十一连增 D、十二连增 试题涉及知识点收录过本试题的试卷山东省临沭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试题举一反三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2695247.shtml
11.第一省之争,人口多4140万的广东,被江苏全面反超上海山东广东省而广东除了广深外,似乎再无城建特别出众的城市,尤其是东莞、中山这类主流城市,甚至连市辖区都没有,依旧处于乡镇发展模式。反观江苏,凭借曲高和寡的城建硬实力,不仅造就了13座百强市,而且1.77倍的领先优势,更是让广东也只能望尘莫及。这一反差似乎再次应证了一个道理,独木难支。https://m.163.com/dy/article/I4ADH52U05403S5K.html
12.基层农技站工作总结(通用17篇)(一)狠抓科技增粮措施推广,努力提高粮食产量 1、良种推广。共推广“两杂”良种48万公斤,其中:推广杂交玉米良种40.5万公斤,推广面积28万亩;推广水稻良种7.5万公斤,推广面积7万亩。 2、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全县共建设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1片,其中:玉米高产创建5片,建设面积5.55万亩,分布在中和镇、豆沙镇、牛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576377.html
13.陕西省粮食十三连丰连续6年保持1200万吨左右粮食综合产能越来越稳定。陕西的粮食总产在全国比重不大,但稳定产能这个主基调一直没有变。陕西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三连丰”,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最高的时候接近1250万吨。 农业特色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果、畜、菜、茶”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世界上每7个苹果、每3个猕猴桃就有1个产自陕西,关中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XxZVNxbzfuCMqqZRUBp5171026
14.大同市粮食生产有望“十三连丰”本报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大同市把稳粮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抓出了成效。来自大同市农业农村局的消息,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42.58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22.28万亩,粮食增产已成定局,有望实现“十三连丰”。 http://epaper.sxrb.com/wap/sxnmb/20221108/814700.shtml
15.对浪费粮食的建议范文我国现有产粮地18亿亩,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连增”,2013年粮食产量突破1.2万亿斤,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在计算自给时忽略了一个问题,没有将国外进口的牛肉、大豆、猪肉、奶粉、玉米等农副产品计算在内,以上农副产品若折算成土地,尚需7亿亩地。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自给需要25亿https://www.gwyoo.com/haowen/251195.html
16.红河日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24年,云南粮食总产量1993.5万吨,比上年增加19.5万吨,增长1.0%,粮食再获丰收。粮食十三连增也成为云南对“仓廪实,天下安”的最好注解。 近期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都对今年粮食生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24年,我省始终把稳粮食发展、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作为“三农”工作https://epaper.hh.cn/h5/html5/2024-12/29/content_47098_1693902.htm
17.巴彦县志(三)民国13年(1924年)5月吴俊升任黑龙江督军期间,将游击队按陆军编制改为省防军,共7路,本县为第1路,驻骑兵第4营4个连,官佐12人,兵夫195人,第5营4个连,官佐16人,兵夫195名。民国14年(1925年)1月将省防军又改为保卫团,一年后又改为骑兵游击队,绥兰道尹常荫槐兼任绥兰道游击队统领。本县编为骑兵5队共https://www.hrbswszyjs.org.cn/news/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