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涨粮价”并非上策

解决所谓“三农”问题,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并借助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让农民变为专业农户。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日提出,“政府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这样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3月3日新华网)

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办法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笔者以为这种意见值得商榷。农产品价格当然对农民收入有影响,但农民收入增长需要靠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要靠农业现代化。

从长期的专业化发展趋势看,农民收入将只计算以农业为主业的真正农户的收入。考虑农民收入增长这样一个长期问题,就主要应分析农户的家庭经营收入,而且是与农业有关的家庭经营收入。

如果做一般性调查,就会发现农民的单个工作日报酬其实并不低,但因为大部分农户每年的实际工作日很少,他们每年的总收入也就很少。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如果一户农民种8亩大田作物,实际工作日大约是60个,按这几年的各种条件,大约会得到纯收入6000元,折算成日工资是100元。如果家里有4口人,每年人均收入1500元,自然是很穷的。

但如果农户不是种8亩大田,而是100亩,情况就不同了。通过城市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专业农户手里,专业农户通过采用现代化手段,形成规模经营,这个目标就可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就要靠这个办法。

仅靠农产品涨价来提高农民收入很有局限性。第一,农产品价格受国际竞争影响很大,我们的价格涨起来了,国际上别人的成本低、价格低,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不采购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价格也涨不了。

第二,财政受不了。现在的支农资金如果算大口径,已经占到农业增加值约25%以上了。

第三,从国民福利水平提高来说,一个国家国民的吃饭综合成本应该不断地有所降低才好;价格下不来,吃饭成本就高,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就是空话。创新通常发生在吃饭成本低的国家。

第四,换个思路,由政府高价购粮,低价补贴消费者行不行?当然更不行。这样做意味着国家要大规模介入农产品流通,甚至要恢复计划经济体制,后果将不仅导致效率降低,还会带来不公平,因为穷人和富人一起补,穷人相对吃亏。

第五,如果一味涨价,农民在其有效工作日低于城里人有效工作日的情况下就富裕起来,其实也是另一种不公平。

THE END
1.“三农”这个压舱石如何稳?来看一组数据去年,乡村旅游火热出圈,“奔县”“乡游”“村字头”IP吸粉无数。乡村游的火爆,除了得益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还要归功于对乡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利用。田园风光、传统村落、非遗民俗这些乡村特色资源与露营、康养、研学、民宿等新业态有机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层出不穷,吸引大量城市居民打卡。 https://m.12371.gov.cn/content/2025-01/04/content_481307.html
2.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悲惨性增长:为什么中国经济在发展,农民国内粮价常年低于国际价格的状况是对农民的伤害,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大片耕地吞噬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降低和投机者不劳而获、不劳而暴利的畸形分配机制,一方面导致了财富分配机制的扭曲,一方面导致了粮食生产动力的萎靡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在一些地方,土地撂荒比例甚至在20%以上。 https://www.meipian.cn/1y5710ma
3.全球粮价上涨——中国广播网·联合国:遏粮价高涨 穷国富国都须努力04-21 ·受全球粮价上涨刺激 泰农民开种三季稻04-21 ·粮油涨价影响生活 珠海市民理性对待04-21 ·欧盟贸易专员反对限制粮食出口04-18 ·全球粮价上涨 土豆成为"潜在宝贝"04-16 ·香港与内地携手严控供港粮食“再转口”04-16 https://www.cnr.cn/2008tf/ljsz/gffy/
4.经济学原理粮价托底制度 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粮票)–》 之后计划经济中的各种商品不断转为市场经济(从小商品,茶叶蛋等到建厂,服装厂,电器厂等,到房子,从分房到房地产)–》 托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保障农民利益控制产生更多粮食,从而削峰填谷,缺粮的时候开粮仓稳定价格;避免暴涨暴跌 https://blog.csdn.net/devilhai/article/details/127291410
5.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精选6篇)仅此一项就可以将中央的扶贫政策抵消。广大农民对此不理解,对政府极为不满,认为是“这里减了那里找”,同时种田也就极为困难了,其它农资亦是如此。再加上青菜价格高,导致农民的粮价上涨幅度不如农资,消费品上涨幅度,农民收入或有下降。农资为什么涨价,我没有统计资料,不能准确知道,因此不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jres9xp.html
6.“世界粮仓”,能补上全球供应缺口吗?部分行业专家指出,南共市国家的粮食生产成本攀升,国内粮价高涨、需求增强,或最终影响这些国家的粮食出口政策和出口价格,继而搅动国际粮食市场,给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增添不确定风险,并将波及大量进口拉美粮食产品的亚洲。 目前,疫情对巴西和阿根廷粮食生产的影响已得到控制。据业内人士介绍,2020年上半年疫情刚暴发时,两国一https://www.huxiu.com/article/629694.html
7.当前贫富差距范文11篇(全文)统计资料显示, 东、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 上海市民平均收入是贵州农民的十倍, 收入不足以温饱、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绝对贫困人口”, 仍有七、八千万以上。况且这种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有进一步扩大的速度, 已从原来的“龟兔赛跑”变成了“双马背弛”, 迅速扩大, 越来越远。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fes8fxr.html
8.粮食安全设想中国投资吃饭是人类的基本人权。若是富国有得吃,穷国没得吃,穷国必会乱,富国也不会好过 粮价上涨原因 粮价涨是事实,中国储粮也是事实。但是,说粮价上升是因为中国囤积就是片面之词,说中国把粮食化为外交武器更不是事实。西方的典型调子可以从今年4月9日的《经济学人》一篇叫“一个大胃口”(A big appetite)的文章https://www.tzzzs.com/type_rdts/45669.html
9.全球疫情会导致粮食危机吗?—新闻—科学网樊胜根:根据上周预测,全世界经济将出现3%的负增长,相对于此前3%的增长预期而言,有6个百分点的差距。据此推算,全球贫困人口会增加8400万~1.38亿人。所以报告得出饥饿人口增加1.3亿的数字,我不感到惊讶。 造成饥饿的主要原因不是库存不足、产量下降或者粮价上涨,而是收入下降。尤其是那些没有土地不能给自己提供食物的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9003.shtm
10.绑架中国房价的十三个祸首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和低工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购买力就低,加之社会保障不足,他们更不敢消费,由此导致中国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和产业利润低(除房地产外),继而导致富人不想投资实业;富人不想投资实业,股票、期货风险太大,城市化发展的机缘让房子具有很大的投资或投机价值,于是他们就集群的投资或者说投机房地产,https://www.yicai.com/news/91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