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消费10亿吨,加工产品3000多种!营养价值最高的主粮竟然是它?

玉米是人们的口粮和“饲料之王”,也是重要工业原料。

全球每年玉米总产量接近10亿吨,约占全球粮食总量的30%-35%,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这四国的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左右。玉米占世界粗粮产量的65%以上,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

全球玉米消费也在10亿吨左右,大部分用于饲料、工业加工等方面,其中60%以上被用作饲料消费,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种以上。

美国和中国是消费玉米的主要国家,美国每年消费30%左右,而中国每年消费22%-23%左右。美国的玉米消费主要是饲料和燃料乙醇,各占1/3多一点。深加工产品虽然比例比较小,但是附加值比较高。而中国的玉米消费以饲料用途占大部分,占2/3以上,原淀粉直接作为商品出售的比例较高,深加工产品虽然较多,但是附加值比较低。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特别是在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

研究表明,在包括以白面和大米为原料的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麦的5-10倍。玉米还含有7种“抗衰剂”:钙、谷胱甘肽、维A、镁、硒、维E和脂肪酸。

据现代营养学研究,每100克干玉米含蛋白质8.7克、脂肪4.3克、热能364千卡、磷2.93毫克、钙10毫克、铁3.1毫克,还含有镁、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

不同类别的玉米,营养价值也有区别。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爱,更有一种“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这种甜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糯玉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等,支链淀粉含量非常高。

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玉米不仅清香甘甜,含有多种特殊的营养素,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抗衰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玉米所含脂肪中50%以上是亚油酸,还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b6等,故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

玉米中含有的纤维素比大米、面粉高6-8倍,因而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

玉米含有赖氨酸、微量元素硒,有预防肿瘤的作用。其含有的丰富的B族维生素、烟酸等,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是有效的。玉米的胚芽和花粉里含有大量维生素e,可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中老年人常吃玉米面和花粉食品可延缓衰老。

玉米须还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不同颜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的色素品种不一样。与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黄色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好处。

玉米是饲料之王。世界上大约65%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

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

在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张,预计2018年可拉动玉米1000万吨需求增量。

玉米籽粒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玉米秸秆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研究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就食草动物而言,2kg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kg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

玉米湿磨、干磨、淀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加工成的工业产品达3000多种。

美国玉米深加工排名世界第一,1.63亿吨,占世界的62%;中国6000万吨,占世界的23%。国内仅能生产100多种工业产品,发展空间很大。近年来我国玉米工业加工迅速发展,消费的玉米大幅度增加。

玉米深加工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产品极为丰富,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数千个品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

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

目前淀粉工业发展很快,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纺织、造纸及石油勘探等工业。在医药工业中,玉米淀粉是制作葡萄糖、生产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菌素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也是一些片状药物的添加剂;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作上浆剂和产品表面的涂料;在化工工业中,玉米淀粉用于生产醋酸、丙酮等化工产品。

我国玉米淀粉用途广泛,淀粉糖是玉米淀粉最主要的消费去向,2016年消费占比60%,其次是造纸、化工占11%,医药占8%,啤酒占8%,食品加工占6%,变性淀粉占4%。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可以任意比例与汽油混合,使燃烧完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从2000年到2010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从1370万吨增长到了近7000万吨,2015年则达到7673万吨。

我国燃料乙醇加工行业规模较小,据统计,中国燃料乙醇占工业消费比例仅为8%,美国玉米燃料乙醇占整体比例已达44%。

目前,我国的燃料乙醇产能约260万吨,其中150万吨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我国燃料乙醇深加工需求的提升,预计2018可拉动1200万吨玉米需求增量、并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3000万吨。

玉米化工醇的地位相当于石油化工中的乙烯。有了玉米化工醇,就能衍生出石油化工醇所能生产的一切产品,比如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特种树脂、聚氨酯,几乎无所不能。

生产1吨化工醇,需要消耗石油8吨,如用玉米取代石油,仅消耗玉米1.76吨。用石油生产的吨成本是7000元左右,而用玉米生产的吨成本是4200元左右。玉米产业的资源和成本优势由此可见。

玉米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食用保健植物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以上,主要有油酸和亚油酸,其中亚油酸约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另外,玉米胚芽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植物甾醇,且其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都要高,两者均是良好的抗氧化物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物排行榜中,玉米胚芽油被位列其中。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所含维生素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除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核黄素等。

营养学家一致公认,在人类所有的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价值不断提升,未来需求前景看好。

THE END
1.极目新闻: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增至10.75亿亩,为粮食丰收贡献“水力量”12月30日从水利部获悉,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农业灌溉事业快速发展,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10.75亿亩的耕地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为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贡献了重要力量。 http://mwr.gov.cn/xw/mtzs/qtmt/202412/t20241231_1725730.html
2.全球环境基金批准6800万美元用于农业粮食体系解决方案2024年12月24日,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已帮助 22 个国家从全球环境基金 (GEF) 获得 6800 万美元的资金,以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地下水管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污染问题。 这些项目已获得全球环境基金秘书处和全球环境基金信托基金、最不发达国家基金 (LDCF) 和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 (GBFF) 理https://www.las.ac.cn/front/product/detail?id=18b72f6dde676e03f5b9af557e17452d
3.[新京报]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全球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粮食产量事关国计民生,增产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尹昌斌介绍,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万亿斤以上,2010年达到1.1万亿斤以上。2012年超过了1.2万亿斤,2015年首次突破1.3万亿斤,此后在1.3万亿斤的水平保持了9年,2024年达到1.4万亿斤https://www.caas.cn/xwzx/mtxw/6cd47f2335594a84af17af85fb2ddb2e.htm
4.全球面临粮食危机3亿吨粮食变燃料!印尼政策又变马来西亚:能满足全球需最近,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宣布,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这些破坏正在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几年,世界粮食产量连年增产,预计2021/2022年度全球粮食产量近28亿吨,全球人均可支配粮食约710斤,这还不包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4272360130572.html
5.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将与各方共建高水平农业经贸合作关系11月5日,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经贸合作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分论坛在上海举办。受访者供图 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 马有祥称,两周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大https://news.hexun.com/2022-11-05/207048590.html
6.艰难奠基,新中国前三十年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工业史(中)1961年中国种植粮食的耕地总面积13亿亩减去受灾的耕地面积(3+2)亿亩,与种植粮食耕地总面积13亿亩的利率,(13亿亩-5亿亩)/13亿亩,与1961年受灾后粮食产量1.37亿吨和1958年未受灾时粮食总产量1.97亿吨的比率1.37(亿吨)/1.97(亿吨)之间,数字基本相同。 https://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2&id=113093
7.联合国报告:全球多地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持续恶化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零饥饿”倡议,要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生存的保障。但在全球粮食产量30亿吨、人均谷物产量近400公斤的大背景下,仍有很多人处于饥荒和营养不良的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资源配置出现了问题。 联合国官网截图 胡冰川认为,恢复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是减少“饥饿热点”最直接的途径。从长期https://news.cri.cn/2024-11-01/e643c191-bcc8-db03-e79e-26ece95f4c62.html
8.全球粮食安全长期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及战略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国,2015年中国谷物产量在全球所占比重为22.8%。未来,中国粮食产量会保持增长,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但在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下,面对越来越高的生态环保要求,粮食增产的空间有限, 根据FAO、美国农业部、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到2035年, 中国谷物产量可能达到5.8亿吨, 占全球比例约http://www.chinado.cn/?p=6525
9.美国退休教授:论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2018年全球粮食产量25.87亿吨,中国占了6.58亿吨,占比24%。美国2017年的谷物类粮食产量高达4.4亿吨,全球排第二名,约为同期中国粮食产量的71.2%。美国耕地面积接近1.523亿公顷,排第二名。印度粮食产量全球第三,耕地面积第一接近1.565亿公顷。2017年,俄罗斯粮食产量约为1.31亿吨,全球第四名;巴西排第五名=1.17亿吨;印尼http://www.wyzxwk.com/Article/sannong/2019/11/410430.html
10.转:2021年全球粮食产量前十大国家排行:一中国6.57亿吨人口14.1亿十、加拿大 0.59亿吨 人口0.38亿 人均1.55吨 以股证道858 人均粮食这个问题我一直疑惑,但因为完全外行,一直不能确定。 现在能确定的是,第一这个产量包含的薯类和豆类必须要去掉。第二包含的玉米必须要去掉——这样才基本与我们通常认为的“粮食”概念比较符合。 https://xueqiu.com/6410129477/235043657
11.深度惊心动魄,美帝的全球粮食战争!美国生产出世界总量1/5的粮食,是全球第一大农作物产品出口国,每年出口粮食超过1.5亿吨。 其中大豆出口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37%,玉米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47%,小麦出口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22%。 2019年,美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吨、中国粮食总产量6.6亿吨。可是美国只有不到我国1/4的人口。 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558382&s=fwzxfbbt
12.频频禁止出口,印度搅动全球粮食市场从全球大米产量来看,印度位居中国之后排在全球第二位,但出口量占全球大米贸易的近40%。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1/2022年度,中国以1.49亿吨的大米产量排名全球各国产量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同期大米产量为1.30亿吨。两个国家合计大米产量占到全球的54%左右。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EH9IzMXT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