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粮食总产量613.6亿斤——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湖南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眼下正值传统的冬季农闲时期,广袤的三湘沃野上,却一片繁忙。

高标准农田,正在火热建设中。温室大棚里,辣椒、番茄等蔬果温暖过冬。现代化大米生产线上,粒粒稻谷变成精致包装的大米,全程由电脑控制。全自动智能筛选生产线上,柑橘经过清洗、分选、包装后,被运往粤港澳大湾区……

湖广熟,天下足。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湖南,历来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现代生产技术与经营模式“加持”下,鱼米之“湘”今胜昔。2023年,湖南粮食总产量613.6亿斤,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

良田粮用,农业基本盘越来越稳

保粮食丰产,湖南抓紧、抓稳、抓好良田、水利两大根基。

“原来的堆土场和搅拌站,现在种上了油菜,真好。”近日,邵阳市洞口县火车站新城区居民告诉记者,此前进行路网建设临时占用的150余亩耕地、林地,在有关部门推动下实现整改复垦。2023年,我省累计恢复耕地4536亩。

严守耕地红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从坚守耕地红线到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再到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不仅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标准也有提升。

“好田到手,大展身手。”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去年新建1400亩高标准农田,村民曾火平流转800亩种双季稻,建立现代化育秧工厂,购入几台插秧机、烘干机,让高标准农田产出高效益。

截至目前,湖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50万亩。高标准农田主要流向种粮大户手中,实现“良田+良种+良法”配套,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左右,每亩节本增产增效逾200元。

优质农田产优质粮食。全省从上到下、党政同责抓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2023年,全省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145.3万亩,超计划任务10.3万亩。

科技帮忙,农业生产越来越轻松

深冬时节,岳麓山实验室农大农科院片区项目施工现场,2300多名建设者正争分夺秒抢工期。

强农必须强种。湖南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省南繁科研育种园,岳麓山实验室已进入试运行。目前,我省杂交稻连续实现五轮高产跃升,杂交水稻种子产销量居全国首位。西北万亩连片耐盐碱水稻示范片亩产突破573.8公斤,育成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同时,全省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发挥科技力量,传统农业大省迸发新活力。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8%提升至2022年的64%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越来越多农民,从“靠天吃饭”走向“靠科技吃饭”,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多效益。

衡阳市石鼓区鹏盛现代农业公司建成12.5万平方米高标准连栋大棚,蔬菜种植从传统的一年2茬变为一年3茬到4茬。岳阳县丰瑞农机合作社建成全省最大旱地育秧工厂,一天的育秧量可供近1000亩地栽插。资阳区鱼类良种繁育场工作人员用一台手机即可操控1400平方米厂房;桃江县富立来科技有限公司将畜禽粪污变成绿色有机肥,既净化了环境又推进了化肥减量……

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发挥湖南智能农机创新研发中心作用,近3年湖南自主研发了41款适合南方丘陵山区的“小专巧智”特色机具。

近3年,湖南粮油生产主要环节机具获补贴资金21.13亿元,带动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动力居全国第6位。

市场导向,种粮效益越来越好

服务主体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开展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将新品种、技术、农机等服务送进村户,实现优质优价、增产增收。

目前,全省涌现出8.8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小农户545万户,承担了全省六成以上的粮食生产,亩均节本增收180元以上。

此外,湖南在农村进行探索创新,盘活闲置资源,鼓起农民腰包。

在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区15万亩耕地资源以村、以片为单位,被包装成可流转的项目产品,智能匹配农交中心全国市场端客户,在保证土地项目规范、高效流转的同时,提高农户承包地流转收益。

郴州市北湖区通过“唤醒老屋”行动,316栋老屋经过修缮后,用于餐饮、民宿、手工作坊、文化传承、乡村青年创业、农产品加工等。

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近年来,湖南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全省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73万个,省农业农村厅预计2023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达2.38亿、同比增长13%,实现经营性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8.5%。

目前,湖南累计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71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已接近1000家,全省农业上市企业22家、居中部第1位。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022年达到2.1万亿元,居全国前列。

THE END
1.2024年终经济观察丨迈上新台阶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迈上新台阶。这得益于增面积、增单产以及防灾减灾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的高效落实。 14130亿斤,这是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222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首次突破14000亿斤,创历史新高。 17.90亿亩,这是今年我国粮食总面积,增加了525.8万亩,对增产贡献近两成。https://yjgl.luohe.gov.cn/index.php?c=show&id=5192
2.粮食产量创新高彰显中国饭碗分量理论与实践政策法规资讯产量越高,表明国家粮食供应能力越强,安全水平越高;反之,产量越低,粮食供应不足,安全压力越大。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到今年有望突破1.4万亿斤,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历史性转变,又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型,粮食数量安全水平、质量安全和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3725
3.粮食产量13657亿斤!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1年,全国上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稳住了粮食这个“压舱石”,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重要作用。 行至年终,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657亿斤,夏粮增产62亿斤,早稻增产14亿斤,秋粮增产191亿斤,一年三https://m.gmw.cn/2021-12/26/content_1302737329.htm
4.2023年中国十大产粮大省哪个省粮食产量最高全国各省市粮食产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粮食播种面积118969千公顷(178453万亩),比2022年增加636千公顷(955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13908亿斤),比2022年增加888万吨(178亿斤),增长1.3%。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45公斤/公顷(390公斤/亩),比2022年增加43.6公斤/公顷(2.9公斤/亩)。其中,水稻20660.3万吨,小麦13659https://www.maigoo.com/top/438929.html
5.黑龙江河南山东2021年粮食产量位居TOP前三,粮食产量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今年,山东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1亿斤,较上年增加10.7亿斤,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是全国5个增产10亿斤以上的省份之一,居全国第三位。 817.52亿斤——安徽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4位 安徽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309.6千公顷,总产4087.6万吨(817.52亿斤),居全国第4位,再创历史新高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80838.html
6.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营业2023年13个粮食主产区[3]产量达到10834亿斤,比1949年增加9283亿斤,增长6倍,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为77.9%,比1949年提高9.4个百分点,为我国粮食实现稳产高产提供了主要支撑。特别是东北粮仓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东北四省区[4]粮食产量3699亿斤,比1949年增加3384亿斤,比1978年增加2917亿斤,比2012https://www.foodjx.com/news/detail/151404.html
7.粮食产量迈向新“万亿”台阶哪些省份将挑起大梁?一方面,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受气候变化、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等因素影响,粮食增产难度进一步加大。 早在2009年,我国就曾发布专项规划,提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过去十多年间,我国粮食产量跨上三个千亿斤台阶,其中,从1.1万亿斤到1.2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3112659109988.html
8.综合产能稳步提升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1.3万亿斤种业振兴也加快推进。今年,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粮食单产均实现增加,其中良种的贡献率达到45%。目前市场紧缺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提高1.5个百分点,优质早稻面积提高4个百分点,粮食品质持续优化。综合施策之下,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全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https://m.btime.com/item/f5aa9em3tkv8gtbs9ah41vifb6g
9.粮食产量迈向新“万亿”台阶,哪些省份将挑起大梁?一方面,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受气候变化、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等因素影响,粮食增产难度进一步加大。 早在2009年,我国就曾发布专项规划,提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过去十多年间,我国粮食产量跨上三个千亿斤台阶,其中,从1.1万亿斤到1.2https://36kr.com/p/2170639673602565
10.国常会强调确保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我国13个主产区总产占比增在系列政策支持下,主产区的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从近10年情况来看,从2013年到2022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总产量从48810万吨,增加到53718万吨,10年间产量增加10%。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王东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产区粮食产量提升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提高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24/c749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