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总产量增长5.1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实增76倍……十组关键数字见证中国经济75年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题:十组关键数字见证中国经济75年

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中国经济来说却是沧桑巨变。记者梳理出十组关键数字,见证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飞跃。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新中国是在极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679亿元人民币,1978年增至3679亿元人民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2006年GDP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后,每一至两年便突破一个10万亿元关口,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中国GDP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

——占世界经济比重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很小,至1978年也仅为1.7%。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1979年至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首位。

——常年居全球货物贸易最大国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贸发展基础十分薄弱。195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3亿美元,到1978年仅增至206亿美元。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尤其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提速。2013年至202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0%,快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世界领先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引进外资十分有限。改革开放后外资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引资规模水涨船高。

202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3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76倍,规模连续多年世界领先。2023年,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全部吸收外资比重升至37.3%。

——城镇化进程提速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分割、差距很大。1949年末城镇化率仅为10.64%,1978年末也只有17.92%。

伴随户籍约束逐渐松绑,城乡间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提速。2023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3亿人,比1978年末增加7.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提高48.24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增长5.1倍

75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到2015年突破13000亿斤,此后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中国粮食产量达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制造业规模全球居首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工业经济艰难起步。经过75年发展,中国工业总量规模跨越式增长,从1952年的1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人民币。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为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欧盟

成立初期的新中国科技力量薄弱,研发经费投入十分有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研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自2013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33278亿元人民币,比1991年增长233倍,与GDP之比为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增76倍

194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人民币,不少民众挣扎在贫困线上。1978年,这个数字也只有171元人民币。

改革开放后,中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人民币,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年均增长6.0%。

——绝对贫困“清零”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2012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THE END
1.粮食联合国虽然当今的全球粮食产量足以供养全球人口,但是在世界某些地区,饥饿问题仍在加剧。尽管亚洲和拉丁美洲最近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世界上还是有许多地区面临着粮食危机,其中非洲的形势异常严峻。 负责保障粮食安全的联合国机构使用“饥饿”、“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等术语来描述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让我们看看这https://www.un.org/zh/global-issues/food
2.全球粮食危机财经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粮食消费量一直高于产量。据预测到2030年粮食需求将会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的到来似乎已无法避免。https://finance.ifeng.com/topic/news/liangshiweiji/
3.全球粮食作物和牲畜产品生产量数据全球每年产出粮食多少吨报告指出,谷物产量预测上调主要源于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等国的玉米产量预期向上调整,世界小麦产量预测上调则主要源于亚洲国家作物前景良好。但与此同时,地区冲突正在引发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在中东、非洲的部分冲突地区,很多民众面临着饥荒风险。 CnOpenData全球粮食作物和牲畜产品生产量数据收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https://blog.csdn.net/Sunny9qx/article/details/144054213
4.全球每年粮食总产量请问:每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粮食产量加在一起是不需要像网上那些报道又增长或下降了多少多少……我需要的是全世界每种粮食每年的总产量.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国家 耕地面积(亿公顷) 占世界耕地比例 粮食总产量(亿吨) 中国 1.21 8.06% 5.01 美国 1.97 13.15% 3.63 印度 1.7 11.32% 2.16 巴西 0.86(已耕)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b95614f027e52690c709833e5cc5a4c7.html
5.联合国发出最后警告!40年内全球人口必须转向植物性饮食!刻不容缓到2050年全世界需要增产70%的粮食 才能喂饱届时将达90亿的地球居民。 人口快速增长,土地面积和水源却无法增多。 尽管今天人类不断提高粮食产量, 但“无水之炊”仍将导致严峻的全球粮食危机, 因为地球上已经没有多余的可耕地 以及多余的淡水资源供人类种植粮食了。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57554008&efid=LQweSTx8P2MNisjvcq8Zog
6.世界各国人均粮食产量巴拉圭。粮食产量为1812万吨,人均2516公斤 印度尼西亚,粮食总产量1.0933亿吨。阿根廷,粮食总产量76397万 吨。孟加拉国,粮食总产量5333.2万吨。澳大利亚,粮食总产量5004.9万吨。越南,粮食总产量4787.7万吨。德国,粮食总产量4555.7万吨。巴基斯坦,粮食总产量44097万吨。.泰国,粮食总产量38717万吨。墨西哥, 粮食总产量3748.7https://www.360doc.cn/mip/1046185637.html
7.关于中国人的饭碗,这一点非常重要!《环球时报》调查发现,虽然外部挑战严峻,但由于进行了周密且长远的部署,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多人口不但能到点吃饭,而且越吃越好。各项数据都表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不仅“家底厚实”,还有宽阔的“护城河”。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7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