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较好,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秋粮丰收在望,端稳中国饭碗

图①:9月19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阳产村的村民在土楼前晾晒农作物。施亚磊摄(人民视觉)

秋分近,秋收忙。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全国秋粮收获陆续展开,大江南北一派丰收景象。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面积超过13亿亩,全国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较好,特别是占秋粮产量一半以上的玉米长势总体好于上年。从收获情况看,目前秋粮收获超2亿亩,大面积收获近期即将开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2012年增产11.5%,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干旱灾害等困难,不误农时抓生产,亿万农民挥汗耕耘夺丰收。眼下,夏粮、早稻均已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的丰收,看来稳了!”

又到丰收季,稻田换“金装”。

在江西省抚州市,360万亩中晚稻陆续成熟,当地农户抢抓有利天气,驾驶农机收割水稻。“这茬种了240亩水稻,亩产大概能增加200斤左右,今年的丰收,看来稳了!”这两天,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龙港村种粮大户吴友平忙着抢收已经成熟的80亩中稻。

聊起今年水稻增产情况,吴友平表示超出预期。“今年天很干,水稻种植受到不小影响,很担心产量上不来。”吴友平说,好在政策不错、田管到位,稻田得到充足灌溉,水稻长势总体较好。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今年粮食生产不断闯关。“春耕时节农资价格高涨,5、6月份连续低温阴雨,7、8月份又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我们与广大农民一起,妥善应对各类灾情,奋力克服重重困难。”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早稻、夏粮喜获丰收,1830.2万亩早稻增产0.8亿斤,109.1万亩夏粮增产0.2亿斤。秋粮中的中稻生长虽受干旱天气影响,但通过落实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目前收割已进入尾声。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占全年产量75%。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9月20日,全国秋粮已收获2.36亿亩,完成18.1%,进度同比快0.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西南地区收获过半,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已经收两成半,西北地区已收一成半,黄淮海和东北地区零星收获。

在湖北省,中稻占全省粮食年产量一半以上。今年,当地加快推广本土研发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目前收获过四成。“亩产超过1300斤,往年每亩最高也就1100斤。这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还抗病、抗倒、抗高温,挺不错。”“老把式”王化林对今年收成很满意。

“这类抗旱品种生育期短,比较节水,对今年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湖北省荆门市漳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陈全智说,“目前,我们培育的类似抗旱节水品种有20多个,接下来将在荆门全面推广,确保来年还能增产。”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表示,今年全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夺取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种粮支持政策挺给力”

秋粮作物中,玉米产量占一半以上。走进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常兴铎的玉米地里,粗壮的秸秆上缀满果实。“平均亩有效穗数4195穗,穗粒数563粒,千粒重352克,亩产超1400斤。”常兴铎笑着细数最新的测产结果,“今年旱情比往年严重,但种粮支持政策挺给力,农技专家耐心指导,帮助我们实现了高产。”

“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收下来,还要卖得好。在贵州省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水稻刚收割完,田埂上的运粮车已做好准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村民早早签订了协议,每斤以高于市场价0.3到0.4元的价格收购稻子,老百姓不用担心稻子售卖的事。”十字村党总支书记付昌海说,“今年十字村种了1200亩水稻,平均亩产超1200斤。我们会进一步做好收购工作,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9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收购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制定收购工作方案和应对预案,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积极开展预约收购、订单收购,切实提升收购服务水平,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目前,秋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说,“8月份,我们提前对秋粮收购形势作了调度分析,预计旺季收购量1.85亿吨左右,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

——扩大市场化购销,稳住政策性收购。开镰!近日,在湖北省云梦县道桥镇,大型联合收割机奔走在2万余亩金色稻海里。“我们镇是县重要水稻生产基地,生产的特色珍珠糯稻在市场上很吃香,每斤收购价格比常规优质稻差不多能高出1元。”道桥镇党委副书记张学平说,从稻田到餐桌,道桥镇已形成集粮食种植、收购储备、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互联网销售等多环节为一体的产业链。

据介绍,今年秋粮市场化购销将进一步扩大,预计中晚稻旺季收购量6600万吨左右,部分地区可能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秦玉云表示,今年国家继续对主产区中晚稻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斤1.29元、1.31元。

——加强产后服务,促进减损增收。“收了后,村民直接把稻谷运到我们厂里烘干,避免出现霉变。”江西抚州昌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毛毛表示,“最近,随着中稻收割节奏加快,农民对稻谷烘干服务需求增加,厂里的烘干机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切实抓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认真落实节粮减损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提供粮食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促进农民减损增收;提早谋划有序开展粮食烘干服务,积极应对雨雪等极端天气,避免出现霉粮坏粮。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跟踪秋粮上市情况,认真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切实强化收购监督检查,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秦玉云说。

THE END
1.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295万亩,增长0.7% 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https://www.gznw.com/gznjw/kzx/xwrd/snxw/841130/index.html
2.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 分季节看,夏粮、早稻、秋粮均实现增产。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2857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1亿斤,增长3.9%http://news.hnr.cn/rmrtt/article/1/1351885046381940736
3.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公 斤,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A.400斤B.400磅C.400公斤D.400盎司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https://www.shuashuati.com/ti/74ff1af52de14aa79d1ae615a356b142.html?fm=bdcf41430d7de2fcb0fce02193cb37344d
4.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粮食生产"十七连丰"——中国青年网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相关人士指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仍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finance.youth.cn/finance_gdxw/202012/t20201211_12614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