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成就看发展|端牢饭碗底气足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眼下,秋粮收获已近尾声,多个主产区长势较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产量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国粮仓基础更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全国秋粮已收获12.58亿亩,进度完成96.3%。南方晚稻收获也进入尾声。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两万余亩大豆,有的地块亩产达到了500多斤,平均亩产也在400斤以上,是产量最高的一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眼下,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全省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看,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这是10月5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金黄色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今年我国多个秋粮主产区长势较好,特别是东北、黄淮海、西北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为近几年最好,南方高温干旱影响总体有限。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季。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极端天气、疫情影响等多重考验。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丰收在望,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有把握。

粮食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今年我国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粮豆轮作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夏收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呈稳产态势。

连续7年超1.3万亿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

从粮食产量看,我国粮食产量自2015年起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

从人均占有量看,自2012年起,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线,中国饭碗不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

从粮食库存看,十年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我国粮食库存不断增加,尤其是稻谷和小麦等口粮作物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据测算,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稻谷和小麦库存量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库存消费比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充裕的粮食库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使得我国粮食稳产高产,粮食库存充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处长、研究员姜楠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部署。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一系列具体举措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明前进方向。

事实上,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据统计,2021年全国新建成1亿多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已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比2012年提高了7.0个百分点,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

“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注重生产环节,强调国家和区域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投入等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贯穿粮食全产业链。”姜楠说。

姜楠表示,面向新征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是要从全产业链角度保障粮食安全,除保障粮食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更要保障粮食流通、加工、收储、贸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保护,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秋粮丰收之际,我国秋冬种也已接近尾声。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牢、成色更足。(记者汪子旭孙晓宇)

THE END
1.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五大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413万亿斤,首次突破1.4万亿斤。在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同时,近年来粮食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供给增加,玉米产需缺口收窄,大豆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自给率有所提升。成就来之不易,离不开政策好、人努力、基础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501/t20250102_14040072.html
2.国常会强调确保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我国13个主产区总产占比增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任务工作方案》。会议提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扛起责任,落实落细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主产区粮食产量占比增加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划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24/c7491806.html
3.2022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还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教你一三农视频:2022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还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教你一招抓住机遇 三农 农业种植 农资人 新农人 种植 农业技术 三农笔记 涨知识 新农人计划20版本过低,升级后可展示全部信息https://m.tv.sohu.com/v/dXMvMzMwNzYwNTQxLzM1MjkxMDAyNi5zaHRtbA==.html
4.综合产能稳步提升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1.3万亿斤种业振兴也加快推进。今年,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粮食单产均实现增加,其中良种的贡献率达到45%。目前市场紧缺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提高1.5个百分点,优质早稻面积提高4个百分点,粮食品质持续优化。综合施策之下,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全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https://m.btime.com/item/f5aa9em3tkv8gtbs9ah41vifb6g
5.粮食产量13657亿斤!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1年,全国上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稳住了粮食这个“压舱石”,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重要作用。 行至年终,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657亿斤,夏粮增产62亿斤,早稻增产14亿斤,秋粮增产191亿斤,一年三https://m.gmw.cn/2021-12/26/content_1302737329.htm
6.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52704万头,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粮食单产有所提高,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https://www.yangzhu360.com/toutiao/20210119/19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