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解读(上)

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圆满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2023年,我国GDP为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四季度,我国GDP为3478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2%,较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经季节因素调整后,四季度GDP环比增长1.0%。环比增速连续六个季度增长,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二、生产形势总体较好,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

2023年,农林牧渔业生产形势较好,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生产恢复加快,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恢复较快,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2%、8.0%和1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保持较好势头,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9%和9.3%。

三、内需稳步扩大,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消费持续恢复向好。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其中,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0%。

投资呈现较强韧性。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9%。

净出口持续承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增长放缓,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收窄,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扩大,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2023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

四、创新发展动能增强,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新动能领域增长较快。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1.4%,持续推动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

消费新业态持续活跃,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2023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1月份至11月份,重点领域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7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

农业形势总体良好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贵荣

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有力有效应对不利天气影响,农业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增长1.3%,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增长0.5%,连续四年保持增长。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增长0.8%。

分品种看,玉米、大豆、薯类产量增加,小麦、稻谷产量下降。2023年,玉米产量5776.8亿斤,增长4.2%;大豆产量416.8亿斤,增长2.8%;薯类产量602.8亿斤,增长1.2%。受播种面积下降影响,稻谷产量4132.1亿斤,下降0.9%;小麦产量2731.8亿斤,下降0.8%。

二、生猪出栏保持增长,牛羊禽生产稳定发展

2023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蛋奶产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生猪出栏保持增长,存栏有所下降。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分季度看,生猪出栏分别为19899万头、17649万头、16175万头、1893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7%、3.7%、4.7%、5.4%,增幅逐季扩大。2023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142万头,下降5.7%,基础产能合理调减。

牛羊生产稳定发展,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肉牛出栏5023万头,比上年增长3.8%;牛肉产量753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4197万吨,增长6.7%。2023年末,全国牛存栏1050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2.9%。2023年,全国羊出栏33864万只,增长0.7%;羊肉产量531万吨,增长1.3%。2023年末,全国羊存栏32233万只,下降1.2%。

家禽生产加快发展,禽肉禽蛋产量增加。2023年,家禽出栏168.2亿只,比上年增长4.2%;禽肉产量2563万吨,增长4.9%;禽蛋产量3563万吨,增长3.1%。2023年末,全国家禽存栏67.8亿只,比上年末增长0.2%。

三、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2023年,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3%。其中,一季度上涨1.2%,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下降0.4%、3.8%、6.0%。

分类别看,农林牧渔四大类产品价格比上年分别下降0.8%、2.7%、8.3%和0.6%。分品种看,稻谷、玉米价格分别上涨1.7%、1.6%,小麦、大豆价格分别下降2.7%、1.9%,蔬菜价格下降4.1%,水果价格上涨2.3%。202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生猪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14.0%。

工业新动能成长壮大

工业统计司司长汤魏巍

2023年,工业生产稳步加快,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年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一、工业生产回升向好

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长加快。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增速较2022年加快1.0个百分点。

超六成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2023年,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在统计的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73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主要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凸显。2023年12月份,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5%、9.5%、8.2%、7.3%。从全年看,四地区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四成。

二、新动能成长壮大

制造业稳步推进“高端化”。2023年,装备制造业生产保持良好态势,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五成,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带动制造业高端化进程。2023年,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飞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5%、23.5%、10.8%。

科技创新助力“智能化”。2023年,制造业“智能化”持续推进,其中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29.8%、10.3%;智能设备制造有关行业生产保持高速,其中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60.0%、20.5%。

三、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

企业营收连续回升,资金周转状况改善。工业生产向好推动企业营业收入连续回升,2023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库存和资金周转状况改善,2023年11月末,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较10月末减少0.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较10月末减少0.2天。

利润恢复明显加快,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11月份,在营收恢复带动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回升,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从结构看,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拉动作用增强。

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2023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1%。分行业看,2023年四季度,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其中,电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6%、76.9%;化工、医药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7%、75.4%。

能源保供能力提升

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

2023年,能源领域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多措并举增加油气供给,强化电力安全保障,能源供应总体稳定。

一、能源生产稳步增长

2023年,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煤油气电产量均保持增长,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煤炭先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兜底保障作用充分发挥。2023年,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9%。

原油连续两年稳产2亿吨以上,天然气连续七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油气增储上产深入推进,稳产增产势头良好,油气自主供给能力稳步提高。2023年,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09亿吨,比上年增长2.0%;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29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8%。

电力生产平稳,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新突破。统筹各类电源应发尽发,切实提升电力安全供应能力,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要。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其中,火力发电量6.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1%;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2.7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全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超过14亿千瓦,占比过半。

二、能源进口较快增长

2023年,煤炭、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大幅增长,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煤炭进口4.7亿吨,比上年增长61.8%;进口原油5.6亿吨,增长11.0%;进口天然气1.2亿吨,增长9.9%。

三、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

初步测算,2023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5.7%。随着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进程的加快,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煤炭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石油上升0.4个百分点,天然气上升0.1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

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李锁强

2023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服务业持续恢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

服务业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初步核算,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68823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2%。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6%,高出上年1.2个百分点。四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80762亿元,同比增长5.3%。

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稳中向好。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

二、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1.9%、9.3%和6.8%。

服务业新兴领域发展壮大。2023年,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4%。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1.2%;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0.0%。

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进一步融合。2023年,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年均值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供应链管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4%和22.0%;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2%。

三、消费模式持续创新,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消费结构优化推动消费市场稳中向好。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4.5%和6.2%。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商品消费规模扩大。2023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8%。

新技术新业态促进新消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应用,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推动新型消费蓬勃发展。2023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4%,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预计超1300亿件,比上年增长19.5%,实现“月均百亿”的跨越。

新供给激发新潜力。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趋势明显。1月份至11月份,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9%。

THE END
1.[新京报]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全球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粮食产量事关国计民生,增产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尹昌斌介绍,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万亿斤以上,2010年达到1.1万亿斤以上。2012年超过了1.2万亿斤,2015年首次突破1.3万亿斤,此后在1.3万亿斤的水平保持了9年,2024年达到1.4万亿斤https://www.caas.cn/xwzx/mtxw/6cd47f2335594a84af17af85fb2ddb2e.htm
2.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据统计,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生产基础牢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图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种植基地。(普佳勇/文图(影像中国))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1日 01 版)https://m.haiwainet.cn/mip/3541581/2019/0211/content_31494061_1.html
3.政府工作报告: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获得“十八连丰”,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并将其作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3月5日,唐仁健在“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粮食生产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去年冀鲁豫陕晋五省受罕见秋汛影响,1.1亿亩冬小麦较往年正常情况晚播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3072298434597.html
4.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12月6日公布2021年全国粮食生产情况,今年全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http://news.lanzhou.cn/system/2021/12/06/012227777.shtml
5.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12月6日公布2021年全国粮食生产情况,今年全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http://news.ts.cn/system/2021/12/06/036743915.shtml
6.中国人口和粮食安全报告近几十年来,中国粮食单产显著提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1978年中国粮食单产只有2527公斤/公顷,2021年上升到5805公斤/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1.3倍。 2023年5月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https://www.iyiou.com/news/202310181053941
7.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全国稻谷、小麦库存水平大体相当于城乡居民一年的消费量。除粮食之外,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在百姓餐桌上已司空见惯。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人们的绝大部分收入已经不是花在吃上了() https://www.shangxueba.com/ask/32747070.html
8.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295万亩,增长0.7% 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https://www.gznw.com/gznjw/kzx/xwrd/snxw/841130/index.html
9.热点2时政——农业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斤以上,成为热点2时政——农业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斤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夯实了根基。A.6千亿B.8千亿C.1.2万亿D.1.8万亿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https://www.shuashuati.com/ti/6a580872983546c28109a03df79fb78e.html
10.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粮食产量保持在()以上。A.1.2万亿斤 B.1.3万亿斤 C.1.4万亿斤 D.1.5万亿斤 单选题,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ABCD 提交 查看参考答案https://www.shangxueba.cn/daxue/11BF9BE2.html
11.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预期保持在()A.1万亿斤以上 B.1.1万亿斤以上 C.1.2万亿斤以上 D.1.3万亿斤以上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07-06 更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预期保持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增长()。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6cvgeyeb.html
12.四川三农新闻网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彭州种植在地里的蔬菜约有30万亩,日均产量约4000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1-17 预计2022年全国粮食收购入库8000亿斤 今年全力做好保供稳价保持粮食市场平稳 (记者 高文 见习记者 郭诗瑀)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以来,各地统筹抓好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13.html?page=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