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至此,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连续21年实现丰产丰收。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作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第一大省,黑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种粮、种好粮,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龙江优质粮。
稳根基:守好耕地生命线
大雪节气刚过,黑龙江省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根据今年收成,着手谋划明年的种植计划。
“今年1.2万亩水稻大丰收,平均亩产超1200斤。”他感慨道,这主要得益于合作社连续3年格田改造,不仅增加有效种植面积,还方便使用大型农机,耕种管收一气呵成。
2024年10月13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村民驾驶收割机进行卸粮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2.579亿亩,在严守耕地红线“保数量”的同时,还广泛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质量”。
2024年10月11日,农机在黑龙江省佳木斯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进行收获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今年种了8000多亩地,玉米亩产最高2200多斤,比去年提高20%。”宾县树君谷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树君说,“秋整地”是增产的秘诀之一,通过深翻作业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让土壤更疏松透气,为明年丰产蓄能。
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同步推进,黑龙江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高标准农田从2020年底的8000余万亩增长到如今的逾1.2亿亩。
黑土地被称作“耕地中的大熊猫”。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典型黑土耕地面积占全国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56.1%。
黑土地保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2020年,我国出台《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
2024年9月22日,农业机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的稻田中进行收获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监测耕地质量、增施有机肥、推行秸秆还田……黑龙江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利用黑土地,守好大粮仓的“命脉”。
12月中旬,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内,研究员刘焕军正通过电脑仔细查看今年在三江平原地区采集的实验数据。
“我们的工作就是给黑土地做‘CT’,通过多波段、多频次扫描形成米级影像,以全面了解黑土地的健康状况。”刘焕军说,通过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摸清“家底儿”,针对性开展土壤改良和治理。
这是2024年8月16日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拍摄的自动灌溉设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全省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措施加强黑土地保护,耕地质量稳步提升,为粮食总产连续15年全国第一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添动能: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
黑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紧紧抓住今年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机遇,谋划实施全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向科技要生产力。
2024年3月13日,工作人员在黑龙江省众为农机有限公司后院测试一款高速气吹电驱播种机控制系统。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在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的仓库内,停放着多台大马力拖拉机。“春耕播种时,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可实现无人驾驶,牵引播种机高效完成播种作业,不仅节省人工,还提高了作业效率。”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指着车上装载的北斗导航模块说。
黑龙江抢抓创建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机遇,加强农机装备研发,电驱气力式播种机等一批高端智能机型填补国产空白。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99.07%,居全国首位。
2024年11月13日,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一处秋粮晾晒场,海城双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驾驶农机堆放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今年6月,在友谊县现代农业嘉年华科技示范基地,数百个作物新品种引来周边种植户观摩。
“去年我在示范基地看到‘黑农87’大豆品种的田间表现不错,就决定今年种,每公顷产量达8000斤,比以前种的品种单产提升不少。”友谊县庆丰乡农民刘鹤说。
“省财政每年安排种业创新发展资金3亿元,持续支持种业振兴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副处长孟令辉介绍,2021年以来全省审定推广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710个,建成全国最大的寒地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库,为粮食连续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4月2日,工作人员在国家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中期库(哈尔滨)查看大豆种质情况。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黑龙江开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在适宜区域重点推广水稻优质高效栽培等70余项农业增产技术。从专家实地测产情况看,今年全省玉米、水稻、大豆单产水平均有提升。
2024年3月29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工作人员筛选用于育种的大豆。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十多年前,大垄密植技术在我们村很少有人使用,近几年很多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增产效果后,纷纷开始应用。”肇源县和平乡华原村党支部书记刘宏伟说,今年遭遇了低温多雨寡照天气,玉米依然取得丰收,就是因为采用了先进农技,亩产2000斤以上。
2024年3月29日,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机械臂在车间内码放包装好的大豆种子。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黑龙江粮食产量持续丰收的‘上扬曲线’背后,靠的是科技的力量。我们将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不断壮大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生物肥药等农业新兴产业,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杕说。
增底气: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减少粮食因灾损失,是黑龙江省粮食连续稳产的关键举措。
2024年10月11日,在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的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整地。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自然灾害是导致粮食损耗的重要原因。2024年春播之时,海伦市低温多雨,出现部分地块种子不发芽情况,不及时补种可能面临“无苗之地”。黑龙江省紧急启动成熟期相对较短的应急救灾用种,及时向当地调拨,满足了补种、改种需要。
夏管之际,黑龙江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全省发挥水利工程蓄洪调峰作用,89座大中型水库累计拦蓄洪水22.3亿立方米,减淹耕地85.35万亩。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实施“一喷多促”等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化减少因灾损失。
“今年种了4万多亩玉米和大豆,发生农田内涝后,我们及时抢排田间积水,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促进作物生长。”勃利县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庆东说,精细化田间管理保住了大部分产量。
2024年8月16日,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工作人员查看植物病菌捕捉分析设备。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在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内,站长宋显东和病虫测报首席专家王春荣通过全省智慧植保服务管理平台回顾今年作物病虫害情况。
2024年9月24日,黑龙江省宝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艺师在宝清县青原镇一片玉米地中测产。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作物病虫疫情在线监测防控体系日臻完备,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逐年增加,目前全省监测点和村级植保员总数已达1万个,实现“一村一点”全覆盖,有效提升重大病虫害早期发现和应急防控能力。
随着农业标准化程度逐步提升,以及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实施,黑龙江省不断打赢“龙口夺粮”“虫口夺粮”硬仗,有力支撑粮食生产多年来保持高位。
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遭遇历史罕见洪涝灾害、出现低温多雨寡照天气……专家表示,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眼下,广袤的黑土地被皑皑白雪覆盖,默默积蓄能量,等待明年春耕被“唤醒”。
2024年10月11日,在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的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进行收割作业。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庞海涛表示,未来,黑龙江省将通过提升黑土耕地质量、推进现代种业创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等,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力争单产再上新台阶,确保“压舱石”分量更足、“大粮仓”根基更牢。
文字记者:顾钱江、管建涛、孙晓宇
视频记者:何山
海报设计:刘澈
统筹:刘羊旸、戚文娟、李逾男、王文源、王宇轩
12月27日,广州市举办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4年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情况和成效。
来到天河公园站,一出地铁口便可以抵达市中心的开放式公园——天河公园。
12月28日,广州轨道交通版图迎来新飞跃——全长约44.2公里的环形地铁线路11号线正式开通。
下一站,棣园站。棣园位于海珠区南石西路棣园里南石头,又名大园。建宅开村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
12月28日,广州首条环线——十一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今天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清城站至飞霞站)也同步开通,标志着广州地铁运营的大湾区“地铁+城际”里程突破1000公里,其中地铁705.1公里、城际铁路338.3公里。这是广州轨道交通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时刻,为大湾区交通深度融合、经济协同发展贡献广州智慧、广州力量。
备受瞩目的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十一号线将于今日(28日)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开通首日,十一号线全线29个车站(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2个站因配合国铁改造“飞站”)同步运行,由于是环线线路,列车没有传统“首趟车”概念,28日14时起,乘客可前往该线路任意一个车站进站搭乘列车。
载初心如磐,扬鞭策马;四十载风华正茂,壮丽辉煌。
正值观鸟最佳季节,大湾区观鸟胜地南沙湿地迎来数以万计的候鸟。“又见到它了!”近日,资深摄影爱好者刘文华在南沙湿地第三次拍摄到戴脚环“E66”的“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位于白云新城片区南北走向中轴线上的白云艺术广场(中央绿地音乐公园)已经建成,今日对外开放。
昨日,广州市越秀区社区艺术嘉年华颁奖暨“广府味·幸福年”2025越秀新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拉开了一年一度新春文化文艺活动的序幕。
元旦、春节假期将至,为加强警示教育,省纪委监委对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1198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年发电量约359亿千瓦时,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1198万千瓦海上风电每年发电量可等效节省标煤约10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72万吨。
记者现场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共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1800万户,其中广州开户数超过500万户,居全国前列。
2024年12月27日,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樊维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于当日宣判,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樊维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
南沙深圳机场快线(南沙蕉门公交总站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自2024年10月开通以来,为市民的出行提供出行便利。
记者从广州地铁集团广东城际运营公司获悉,经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同意,自12月28日运营开始,广清城际北延线(清城站至飞霞站)正式开通运营。
就在明天,广州首条环线地铁11号线将正式开通运营。
桥见未来,迎来了阳江新地标。历时4年多,海上“巨龙”呈现,广东又一跨海通道来了。
12月26日,随着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15号集电路线4台风电机组陆续并网,广东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9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哈尔滨警方打击冰雪大世界“黄牛”破案21起抓获23人。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带回月壤样品,月球样品科研工作随之展开。今天(12月28日)下午,“问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将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层展厅拉开帷幕。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多地警方披露,网约车司机通过使用一种能够“甩位”的外挂软件,可以实现筛选订单、将小单变成大单、提前进场排队占位等功能。
2024年5月28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填补了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标准的空白,延伸出一个新型职业——职业退费人。
中央气象台12月28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12月28日8时至29日8时,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阵风7~9级的大风;东海北部和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北部湾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通信工具,也是存储个人信息、处理工作事务、进行金融交易的重要平台。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先去南京路吃一顿烤肉,再去新天地看旧址,喝一杯特色奶茶,再去外滩感受一下上海的繁华……近日,打“飞的”到上海过周末的韩国人越来越多。随着“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韩国年轻群体的新潮流,上海的“韩流”浓度越来越高。
近日,按照公安部指挥部署,河北、四川、内蒙古、河南等多地公安机关开展集中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打掉一个以吕某、李某行、张某为首,通过非法安装“偷拍摄像头”、自导自演炒作偷拍现象“泛滥”、渲染制造恐慌情绪,最终达到吸粉引流、销售伪劣“防偷拍检测仪器”非法牟利目的的违法犯罪团伙。
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7月30日18时35分,2024年暑期档(6月-8月)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5亿!《抓娃娃》《默杀》《云边有个小卖部》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
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总体平稳,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人员流动量等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
暑运期间,民航市场火热。记者了解到,这个暑期西北、西南等地区干支线增班最多。
近日有消息称,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再度“降档”。其中,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或将从3%下调至2.5%,这距离预定利率3.5%下调至3.0%还不足1年。
伴随着一系列降息和房贷新政落地,当前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利率均降至“3时代”,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利率差距加大,部分差距已高达100BP,同样是200万元房贷,总利息相差27万元左右。
7月2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且涨势盘中进一步扩大,均升破7.21关口,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涨超68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涨超580个基点,创下5月初以来的新高。
今年首轮存款降息开启!昨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六大国有银行集体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今天(25日),财政部率先披露2023年度部门决算,随后各中央部门将陆续公开2023年度决算情况,这是中央部门连续第14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
日本共同社12月2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根据日本防卫省特别防卫监察中期报告概要,自2018年起的6年中,日本川崎重工涉嫌虚假交易,总额约17亿日元(约合7882万元人民币)。
据多家美国媒体12月26日报道,近日美国西北天成公司宣布,召回一批2磅装生冷冻火鸡配方宠物食品,原因是该产品被检出含有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27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1月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超过77万,增幅超过18%。
即便是反对派武装当中的很多人,在2024年初都没有预料到他们能够在年末占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据美国媒体27日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当天预测,墨西哥湾的一个风暴系统可能会给美国南部部分地区带来强风、冰雹和龙卷风。
昨天,2025年联合杯网球混合团体赛开打,中国队在珀斯赛区E组迎战巴西队,顶替郑钦文出战的世界排名第175位的高馨妤以2比1(15比7、6比4、7比5)逆转世界排名第17的名将玛雅,为中国队赢得宝贵的第1分。
2025年为全运会年,全运会将举办篮球和三人篮球多个组别比赛,从3月开始至11月结束。职业联赛方面,2024—2025赛季CBA联赛最迟将于2025年5月26日结束,2025—2026赛季CBA联赛将于2025年12月开赛。2024—2025赛季WCBA联赛最迟将于4月16日结束,2025—2026赛季WCBA联赛将于2025年11月开赛。
第43届省港杯足球赛将于2025年1月中旬打响。目前,广东队大名单中的部分球员正在广东省足协竹料基地进行第一阶段集训。日前,第二次入选省港杯广东队大名单的广州队队长侯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在巴黎奥运会上成就大满贯的中国乒乓球名将樊振东,昨天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退出世界排名。樊振东强调,自己不会退役并将参加2025年全运会。
12月27日,2025网球联合杯在澳大利亚开赛。在E组首场小组赛中,中国队以3-0战胜巴西队,取得开门红。
新华社体育部评出2024年国际十佳运动员。
新华社体育部评出2024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
12月27日,樊振东宣布退出WTT世界排名。几个小时后,陈梦也通过微博宣布退出。
在巴黎奥运会上成就大满贯的中国男乒主力樊振东,12月27日上午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宣布退出世界排名,这是由WTT世界乒联颁发的新规造成的。樊振东强调,自己不会退役,不过,除了确定参加2025年全运会之外,他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还没有展开具体的规划。
这场和广州龙狮的比赛结束后,辽宁男篮主帅杨鸣在赛后感谢了球队能够拿下比赛,度过困难的时期。但对于一位记者的提问,他有些面露不悦地表示,不要管球队的内部事务。
付费上班本是互联网上的段子,如今却被一些实习中介搬进了现实生活。求职竞争日益激烈,不少“黑中介”打出“大厂实习”“内推直达”的招牌,吸引了众多怀揣梦想、渴望踏入职场的大学生的目光。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殷殷嘱托,铭记于心;绵绵厚望,催人奋进。
在广州区庄,已有38年历史的老旧物业环东广场蝶变后焕发勃勃生机,全国首个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落地于此。这是越秀区大抓产业发展、提速“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
人才是第一资源。回望广州40多年的改革开放路,人才是推动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力量。
12月25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已出台五批117条惠企利民措施的基础上再发力,提出第六批共29条措施。
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明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近日,2024广州会展沙龙活动在广州举行。记者获悉,据初步统计,全市10个重点专业展览场馆举办经贸类展览数量与去年持平,展览面积合计超过1150万平方米,展会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截至目前,本年度参展观展人数累计达1500万人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第一条便是坚决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一年多过去,“网络厕所”躲进了更深的阴影之中。
近日,广州市医保局、卫生健康委、财政局联合印发《广州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专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自2024年12月30日起,广州将对24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其中13个项目价格下调,11个项目价格上调。该方案覆盖广州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
27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行业服务规范的通知》发布。
近日,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医保局、卫生健康委、财政局等3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专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
12月27日上午,记者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小马站一流水井古城遗址”现场举行的媒体通报会上获悉,该遗址考古挖掘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