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粮农组织最新评估显示,尽管2006年谷物获得创纪录产量或丰产,许多通常面临粮食不安全威胁的国家粮食供应形势得到改善,但全世界仍有33个国家依然存在粮食紧急情况,其中的18个国家,粮食危机完全或部分是由于当前或刚刚结束内乱或冲突所致,另外一些国家,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则是主要成因。
在西部非洲和中部非洲,据报若干国家出现局部的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主要原因是政局动荡和缺乏粮食获取渠道等问题。在中非共和国,持续动荡继续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粮食安全状况,估计该国内部流离失所者的总人数增至约22万。世界粮食计划署考察团建议向约19万人发放紧急粮食援助。在乍得,该国东部地区令人担忧的安全形势破坏了农业生产和销售活动。在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部分地区的人口在原本已受到近年连年歉收的情况下,恶劣天气又造成2006年收成依然不佳,他们的粮食安全形势仍然岌岌可危。在科特迪瓦、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里昂,由于内乱为患,有大批内部流离失所者和难民继续需要紧急粮食援助。
在南部非洲,1月至3月期间的过量降雨造成严重洪涝,使赞比亚、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的基础设施和数千公顷田间作物遭到破坏。联合国已经为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发出了援助灾民和恢复农业生产的联合倡议,针对赞比亚的联合倡议也在筹划之中。在津巴布韦,农业部长正式宣布该国处于旱灾状况,预计有数百万在不断加剧的经济危机中挣扎的脆弱人口面临口粮短缺。在莱索托和斯威士兰,预计2007年谷物收成仍然不佳,使该两国粮食安全局面好转的希望落空。在马达加斯加,由于上一季节干旱而本季节部分地区天气干燥和严重洪涝,该国南部粮食安全局势恶化。在大湖区域,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持续内乱对大量人口造成影响,他们需要粮食援助。由于2006年粮食总收成减产加之返乡者和内部流离失所者的安置负担,布隆迪也需要粮食援助。
在亚洲远东,在东帝汶,当前作物受到不利天气条件和蝗虫的严重影响,估计有10万内部流离失所者需要粮食援助。在尼泊尔,由于2006年主要作物产量大幅下降,粮食供应形势紧张。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尽管对2006年谷物产量的官方估算数字上调,但该国政府宣布谷物缺口仍达100万吨,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形势令人十分担忧。在斯里兰卡,冲突、流离失所和局部洪涝继续影响着大量人口。在近东,在伊拉克,冲突和动荡继续影响着大量人口的生活,背井离乡者甚众。在亚洲独联体,由于去年干旱导致减产,亚美尼亚大批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境地。
在中美洲,由于时局动荡和经济危机等长期问题,海地仍需要援助。在南美洲,恶劣天气(低地洪涝,高地干旱和霜冻)对玻利维亚的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影响,多数脆弱社区面临粮食不安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