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3年国内粮食市场:粮价重心有望下降比价关系或将重塑

2022年国内粮食供给总量较为充足,但品种间以及品质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加之粮食市场化氛围浓厚,叠加疫情多发、频发等因素影响,阶段性供需错位频现,粮价重心整体上移。预计2023年国内粮价重心有望下降,小麦、稻谷、玉米三者之间将重塑合理的比价关系,市场化氛围仍将凸显,价格影响流通市场购销格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上年增长0.6%;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创下新高,这也是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2年国内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进口量虽同比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2022年国内粮食品种间及品质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加之粮食市场化氛围浓厚,叠加疫情多发、频发等因素影响,阶段性供需错位频现,粮价重心整体上移。其中,小麦市场表现强势,稻谷市场表现相对较弱。

2022年国内麦价涨幅较为明显,且价格波动幅度加大,疫情、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使得市场主体购销心理博弈激烈;2022年主产区未启动小麦托市收购,这也是自2006年主产区执行小麦托市收购政策以来的第三次。

2022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整体呈现“M”型,阶段性行情频现,超期稻谷大量替代以及进口等因素制约涨幅,但饲用需求旺盛提振其市场行情走势。

2022年国内稻谷市场行情走势整体承压于供需宽松格局,优质优价特征较为明显,国家临储稻谷成交较为低迷,疫情阶段性暴发影响稻谷市场购销格局,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黑龙江相继启动托市收购。

展望2023年国内粮食市场,预计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增强

粮食面积预计稳中有增

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业农村部编制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内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稳定在8亿亩以上;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

2022年12月15日~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预计,未来10年,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将得到切实保障,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提高,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够完全确保,粮食自给率将提高到88%左右;受益于农业政策的持续发力,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有望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5亿亩左右,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

惜售与囤粮现象将持续

比价与替代关系相制衡

2022年9月30日,发改委等部门公布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7元/斤,较上年提高0.02元/斤。

预计2023年国内主产区稻谷最低收购价仍将以上调为主,进一步夯实稻谷市场的价格底部空间。2023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不大,但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概率较高,最低收购价收购量仍将处于近年来低位,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最低收购价收购为辅的收购格局仍将持续,惜售与囤粮仍将存在。

2023年国内粮食品种间的比价效应、替代效应将使得其互相之间形成制约,2023年国内玉米与稻麦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饲用替代力度,国内小麦及稻谷政策性库存数量仍将趋于下降。

农产品贸易或保持活跃

进出口将发生显著变化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国内粮食进口量为13316.9万吨,同比下降11.8%;进口金额达4912.8亿元,同比上涨12%。其中,小麦进口量888万吨,同比增长0.6%;单价2538元/吨,同比上涨25.56%。玉米进口量1975万吨,同比下降26.9%;单价2255元/吨,同比上涨23.97%。稻谷及大米进口量578万吨,同比增长31.8%;单价2784元/吨,同比下降4.26%。高粱进口量1004万吨,同比增长15.2%;单价2428元/吨,同比上涨17.38%。大麦进口量528万吨,同比下降53.9%;单价2301元/吨,同比上涨25.35%。

2022年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3年国内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小麦(包括其粉、粒)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963.6万吨,其中90%为国营贸易配额;玉米(包括其粉、粒)720万吨,其中60%为国营贸易配额;大米(包括其粉、粒)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50%为国营贸易配额。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预计,未来10年,国内农产品贸易继续保持活跃,进出口数量将发生显著变化;大米、小麦进口仍以品种调剂为主,玉米进口将从历史高位大幅下降。

上游高成本下游弱需求

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经济不景气以及产业调整加剧国内加工企业生存难度,加速行业整合进程,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三年疫情已深刻改变国内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餐饮收入39784亿元,同比下降5.4%。

预计2023年国内稻麦加工业因口粮消费需求疲软以及产能严重过剩,面临的竞争仍将较为激烈;饲企因终端需求相对旺盛,经营格局相对较好,但上游成本控制以及下游市场竞争面临的挑战加大。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指出,未来10年,收入持续增长和畜牧业生产扩大带动居民消费升级明显,口粮需求呈下降趋势,饲料需求大于国内生产能力,玉米消费量年均增长1.5%。

国内粮价重心或将下降

不同品种行情走势分化

当前国内粮食供给总量较为充足,但品种间以及品质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阶段性供需错位频现。国内粮食由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由管控价格和粗略调控向管控预期和精细调控转型。

由于口粮消费需求整体平稳或有所下降,小麦和稻谷产量连年处于历史高位,这使得供需格局趋于宽松,其中稻谷供需处于过剩格局,小麦因连续几年饲用替代,政策性库存数量下降。由于饲料粮需求增长迅猛,虽国内饲料粮近年来进口量大幅增加,且小麦以及超期稻谷大量替代,玉米年度供需无缺口,但处于紧平衡格局,小麦、稻谷替代不具备长期性,且产量及进口量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从国内粮食比较效应来看,小麦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稻谷市场处于价值洼地,当前麦价明显运行于政策价之上。

THE END
1.粮价波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它对我国农民利益有何影响在全球经济中,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资,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粮食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则存在一定的紧张性。因此,粮价波动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粮价波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变化。在一些年份,由于天气条件恶劣,https://www.qtleqzhor.cn/tu-pian-zi-xun/383501.html
2.全国最新粮食价格概览及市场动态分析大型活动全国最新粮食价格概览:根据最新数据,全国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略有波动。具体价格因地区、品种、市场供需等因素而异。总体趋势显示,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和流通渠道的畅通,粮食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http://www.cyzl6666.com/post/1755.html
3.粮食安全与粮食价格(精选十篇)很多人担心,如果粮食价格再这样涨下去,会带动其他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同步上涨,继而带动CPI的上涨,甚至会引发通货膨胀。 目前,针对粮食价格调控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办法层出不穷。王文斌等实证研究了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与产量、消费和库存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粮食库存是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关键要素,其影响力还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96uu30.html
4.2024今日玉米价格表查询备注:以上价格均来自于惠农网产地行情报价大厅,并非零售价格,仅供参考。 二、玉米价格和什么有关? 1、市场供需关系 玉米价格主要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当玉米产量不足,需求却持续上升时,价格往往会上涨。相反,如果玉米产量丰富,供应充足,价格则可能下跌。种植成本、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市场供需平衡,https://news.cnhnb.com/mzixun/detail/463117/
5.羊日增重/料肉比/换肉成本/时间成本及他们之间关系和注意事项那这个辅助是干什么的 就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 从3:1降到2.2:1这个效益也可观 当然这里面也有许多变数的问题 千变万化你只要掌握好粪便 就是看只要粪便是黑色光亮成型小颗粒散开看不见有粮食 一般就是玉米粒 那就是没有白吃这个钱就花的值得 饲料利用率就提高了 https://www.meipian.cn/27jzvtlm
6.我国粮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引导关系实证分析鉴于粮食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以及期货市场具有的价格发现作用有助于减缓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市场供求等因素,本文选取了大豆、小麦、玉米三种粮食作物,对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价格引导关系以及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即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货的价格和现货的价格是一个完整https://wap.cnki.net/lunwen-1012305849.nh.html
7.GitHubWeakChickenZhuyilin/kkndme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剥离掉商品房(注意:只是商品房,而不是房屋)的社会属性,先把它看做商品。是商品就有他的内在规律。 什么决定商品的价格,价值?对不起,我只能说你上学上傻了。 是供求关系,只有供求关系。 我们判断一个核心城市市区内的商品房是具备足够稀缺性的。 https://github.com/WeakChickenZhuyilin/kkndme_tianya
8.2023年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知识问答节能减排18.粮食生产与哪项因素关系最密切?(A) A.土地 B.肥料 C.种子 D.劳动力 19.粮食生产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产量的因素?(D) A.土地肥力 B.种子质量 C.天气条件 D.粮食价格 20.我国《粮食安全法》于哪一年颁布实施?(C) A.1995 年 B.2000 年 https://www.jxdx.gov.cn/hzhq/jnjp/content_44126
9.散装白酒的纯酿之谜:价格与品质的关系本文探讨了“纯酿”在白酒中的含义,即纯粮酿造,指出白酒作为蒸馏酒的本质。散酒的价格并不能唯一决定其是否纯酿,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工艺、粮食品质、贮藏时间以及当地的经济和消费水平。购买纯酿白酒不应过分关注价格,而应注重品质和来源。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fuli911/article/details/113814111
10.所谓猪粮比,指的是生猪收购价格与粮食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所谓猪粮比,指的是生猪收购价格与粮食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数值越高,意味着生猪企业收入越高,利润越丰厚,反之数值越低,则是企业收入越少,利润越少其至陷入亏损。 猪粮比6:1为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低于这个数值,养殖户就会亏损。 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改委发布三级预警;连续3周处于5:1~6:1时,属https://xueqiu.com/1549427950/242695402
11.江涌: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此次世界粮食危机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从战略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储备,从而使未来的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尽管国际多边体制与机构面临危机,但是区域与双边合作在粮食危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必然会加速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新陈代谢,新兴大国将获得新的生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6&cpage=0&id=38803
12.力求真知灼见,唯有躬身求索(八次危机)书评只有超脱研究者身处其中的利益结构约束,才能做到“在历史经验过程的起点上构建与之起点一致的逻辑解释”,才能做到“去价值判断”的客观研究——对已经发生的经验过程作范畴归纳,对各种范畴之间的相关关系作证伪比较,渐进发现其中的本质关系”,精准是精准,也挺拗口,只要有价值输出,就不可能完全去价值判断,只能对比谁价值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2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