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被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为何现在又有人从国外花高价进口呢?

“它,是大自然的瑰宝,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长期食用延年益寿。”

国外的媒体和商家都极力的宣传它,甚至把它称为“谷物中的鱼子酱”。

而且经过层层包装和宣传,它的进口价格十分昂贵,一斤的售价都高达上百元。

国内有不少人争相追捧,不惜高价购买它。

它就是“野米”。

但其实,这被国人争相购买的“野米”不是“洋货”,而是“本地的”!

它是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都不吃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一起打破层层滤镜,看看为什么我们早就不吃的东西却受到国外极力的追捧?

其实大家都被“野米”这个名字所迷惑了。

野米其实并不是米。

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稻谷,而是一种水草的种子。

这种水草叫做野生菰,是一种禾本科菰属的浅水植物。

在北美地区中,最早将这种“野米”作为食物的是印第安人。

每到野米成熟的季节,他们都会撑着小舟在湖面上将米穗敲落然后收集起来。

甚至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原住民依然使用这种原始的方法采集野米。

而正如许多商家极力宣传的一样,野米确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野生菰对于生长水体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水质好,还要是碱性湖泊才能结出果实。

也正是因为生长的环境好,所以是绿色纯天然的食品,也被外国人称作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根据研究表明,野米中的营养成分远远高于普通的稻米。

野米富含稀有的微量元素,是加拿大的癌症中心向癌症患者特别推荐的食物。

不仅如此,野米不含胆固醇,是低脂肪低热量的,所以减肥人士食用完全没问题。

而且因为野米的外壳不用打磨,所以有较高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并能预防消化不良。

那么,看到这可能就有观众朋友们可能就会问了:

“既然这个野米这么厉害,为什么我们没有大规模种植呢?”

对啊,为什么野米的营养价值这么高,却在我国不常见呢?

按照我们“吃货”的优良传统,这种好东西我们显然是不会放过的。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食用这种“野米”了,只不过野米在我国的称呼是“菰米”。

其实,在古代因为张骞出塞以及郑和下西洋等各种形式的文明交流,都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每一次的文明交流都有新的物种引进我国,不管是蔬菜还水果,包括西瓜、玉米、番茄、土豆等等农作物都属于“外来物种”。

为什么当时没有引进“野米”?

因为,这种植物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完全属于“本地人”。

而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

野米,即菰米,古称“雕胡”、“苽”。

据悉,在当时的时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在进行采收和食用,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就是这样。

刚才也说过,菰米的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所以只有南方地区才有适合种植的环境以及野生的菰米。

其实,在古代至少在唐朝以前,菰米在食物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

典籍《周礼天官》中有记载:

“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

其中“鱼宜苽”说的就是,菰米更适合与鱼类搭配起来食用。

不仅如此,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也曾有诗直言菰米的美味。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当时住宿在五松山下的一个农家,农家妇人很贴心的为李白准备了雕胡饭(菰米饭)。

而李白也因此想到了接济韩信的漂母,所以再次感谢农家妇人。

这首诗不仅表明了菰米在唐朝已经走进了百姓家,而且还是当时的主食之一。

不只是李白,许多诗人也在诗中描绘过菰米:

“二升菰米晨炊饭,一碗松灯夜读书。”——陆游《题斋壁》

“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苏轼《薏苡》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杜牧《早雁》

……

由此可见,菰米在古代确实是经常食用的农作物之一。

其实,菰米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菰米,气甘、冷,无毒。主止咳,解烦热,可调理肠胃。”

不仅如此,中医也认为:

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

但是我们常说的“五谷杂粮”其中的“五谷”原本是“六谷”,其中淘汰掉的一谷就是它。

那为什么既美味又可以药用的菰米,会渐渐消失在我国的饮食史上呢?

其实,菰米我们不是不种植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茭白”,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

“茭白”,又称“蒿芭”、“高瓜”、“菰笋”、“菰手”等,想必大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字眼。

没错,就是“菰”。

茭白就是菰的根茎,我们不再食用菰的种子,而是改吃它的根茎了。

那为什么在我国,菰会从主食变成蔬菜呢?

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

菰相比较其他的农作物来说,生长周期很长,需要等到十月,十二月左右才能成熟。

菰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是硬性的,只要水质不好,环境不好,就算长大了也不会结米穗。

所以,在古代菰是难以人工培育出来的,所以人们更多的会选择野生菰。

因为菰要生长在碱性的湖泊中,所以人们采收菰米时需要乘船,而且米穗极易脱落。

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湖泊中无法食用,所以产量也很低。

一旦成熟需要及时采收,不然米穗也会落入水里。

这样一来,人工成本也会上升。

只要感染了黑穗病,菰就不会继续开花,不会结穗,也就是说没有菰米了。

然而黑穗病会使菰的根茎肿大,人们便意外发现了可口嫩滑的茭白。

而且茭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茭白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蛋白质和矿物质。

而且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

不仅如此,医用茭白清湿热,解毒,催乳汁。

其中的豆甾醇能清除体内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止黑色素生成,还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皮肤润滑细腻。

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美白,还可以美容养颜。

虽然,我国对于不再采收菰米而改收茭白,但是北美和加拿大等地区依旧对“野米”进行热烈的追捧。

并靠着“野生”、“纯天然”、“高营养”等宣传口号成功俘获了众多人的钱包,还冲进了国际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我国也出现了高价竞买的情况。

现在的商家就是盯准“风口”,看到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的涌进去。

“野米”也正是如此,看准了很多人追求“养生健康”,就大肆宣传这种纯天然的“野米”。

其实,什么“野米”“长寿米”吃个新鲜也无可厚非。

但是,几百块钱一斤的“野米”真的就比几块钱一斤的“茭白”营养价值高出很多吗?

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

所以,不必过分追捧国外进口过来的什么“北美野米”、“加拿大野米”,这都是老祖宗吃剩下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研究团队也在进行培育菰米大规模种植的研究,未来“菰米”可能会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THE END
1.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今年粮食价格下行是国内外粮食供求深刻变化的结果。从全球来看,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供应相对充裕,再加上全球增速放缓对粮食等大宗商品需求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剧粮食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从国内来看,预计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4万亿斤,粮食库存充足。进口量前高后低,但总体预计将维持高位。需求方面,加工消费和主体持仓意https://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490d2f609522.html
2.全球小麦玉米大米三种主要谷物现货美元价格326美元/吨,较上当前国内小麦、玉米和稻谷三种谷物综合价格指数为395美元/吨,较上周下降0.14%,较上月下降1.30%;为三年来同期最低水平,较长时间来看,国内谷物下降更为明显,导致的农民收入下降下降明显,中国农民前三季度连续两年负收入。较10年前,国内谷物价格下降18.61%。https://weibo.com/2046684743/P7BLgxaYE
3.陈谷:牧草是奶牛的“口粮”饲料转化率(饲料效率)的定义是每饲喂奶牛一公斤干物质采食量能转化为多少牛奶。在国外像意大利是1.57,而中国平均下来是1.2~1.3。国家奶牛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也对青贮做过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评语,原话是“在一般情况下青贮玉米的质量非常差,所以说我们研究粗饲料的时候,一直盯着青贮玉米不放研究了十几二十年,但我们所https://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45666.html
4.收购价涨超15%!这些粮食价格回暖贸易商还未出手比10月初刚上市时不足0.9元/斤的收购价上涨超15%,手中囤积的500吨玉米终于不亏钱了。”河南汝南县粮食贸易商吕小勇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进入11月以来,当地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均稳中有升,不但令种粮的老百姓高兴,众多小粮商、贸易商及小粮点的经营者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国内大宗粮食价格自2023年8月开启的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1053228794840.html
5.网易特别策划另一方面,随着粮食进口的猛增,中国政府则不断推动着进口的多元化,承担着中国粮食进口政策任务的的国内两大粮食贸易商中粮集团与中储粮集团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寻找着新的进口源。 2011年,中储粮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即从柬埔寨进口20万吨各类大米,一级大米价格为每吨800美元、二级大米为每吨500美元。同年,中粮集团与柬埔寨大米https://money.163.com/special/view306/
6.2023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玉米最多保护价多少?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2023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玉米最多保护价多少? 一、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2023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