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进口的泰国大米到岸价为3927元/t,比黑龙江市场批发价高33%,比广东批发价高6.3%。

1.2中国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到岸价格比较。

通过比较粮食出口到岸价可以看出,除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价高幅攀升阶段外,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出口至进口国的到岸价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出口到岸价相差不大,目前美国、泰国粮食出口重新取得一定价格优势。

玉米:近年来,中国与美国玉米出口优势交替,到岸价相差不大。以玉米进口地韩国为例,长期以来,中国玉米出口到韩国到岸价基本与美国玉米出口到韩国接近。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美国玉米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其出口至韩国到岸价已经低于中国。2009年3月,国内玉米出口至韩国到岸价为1474元/t,高于美国出口至韩国65元/t(4.6%)。

小麦:近年来,除2007年中期至2008年9月美国小麦出口到岸价迅速提高外,中美两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相差无几。目前,美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降至1846元/t,低于中国242元/t(11%),而最高时(2008年3月)美国小麦出口韩国到岸价达到3731元/t,高出中国出口到岸价一倍。

大米:通过比较黑龙江、广东和泰国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的到岸价可看出,2008年前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到岸价比泰国大米高20%以上,在2008年泰国大米价格大幅上扬时期,中国大米出口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如2008年5月,我国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到岸价分别约为3559元/t、4569元/t,比泰国大米出口到岸价分别低50.3%、36.2%。最近,泰国大米价格迅速回落,出口至非洲到岸价为3453元/t,比广东出口到岸价低13%,比黑龙江大米出口到岸价高7%。

2.粮食价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目前,各国粮食进出口关税在0%~8%,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粮食批发价格孰高孰低,直接原因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及中间成本特别是海运费的变化。而更深入分析,美国、泰国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种植成本具有比较优势,高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使其粮食单产高于中国,加上补贴政策的不同,决定着两个市场粮食价格存在差距。

2.1海运费是影响粮食进出口到岸价的直接因素。

近年来海运费价格剧烈波动,但总体来看其始终占粮食贸易成本较大比重,2007年底巴拿马型船美国到中国海运费达到77美元/t,占当时小麦、玉米价格的22.5%和47.5%。2005年以来美国到中国(巴拿马型船)海运费平均为42.3美元/t,占美国小麦、玉米出口离岸价的19%、30%;泰国至中国海运费为29美元/t,是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的10%。

除去海运费因素,2005-2006年,郑州小麦批发价比美国小麦出口离岸价平均高15.3%,2008年9月至今高18.8%;2005年至今,国内玉米批发价比美国玉米出口离岸价平均高25%;2005-2008年,黑龙江、广东大米批发价分别比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高20.8%、34.9%。由此判断,国际主要市场粮食价格虽然波动剧烈,但是其粮食价格偏低,而海运成本直接导致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

2005年以来,美国到韩国海运费平均为41.3美元/t,比中国到韩国运费高25.4美元/t;泰国出口至非洲海运成本平均为44.6美元/t,比中国高0.9美元/t,海运成本的差距也成为粮食出口地选择的直接因素。

2.2美国、泰国等在粮食种植成本上具有优势,决定着其价格的比较优势。

中国粮食种植成本偏高是导致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高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离岸价的重要原因。以小麦为例,2007、2008年国内小麦生产成本分别为5545.95元/hm2、5466.68元/hm2,比美国分别高163%、129%;2007年总成本6579.15元/hm2,比美国高114%(表1)。具体分析,除2007年农药成本支出低于美国外,近两年中国种子、化肥、农具投人、灌溉成本等均大幅高于美国。其中2007、2008年,中国小麦种子成本分别比美国高166%、186%;化肥投入比美国高131%、211%;农具投入比美国高64%、135%;2007年灌溉成本为72.2元/hm2,而美国仅为6.2元/hm2;由于用工量较多,2007年中国小麦家庭劳动力及雇佣工人成本分别比美国高328%、15.8%。美国小麦生产成本较低,主要是由于美国自然条件优越,同时也缘于其发达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但美国在土地租金、保险费用方面支出较大。2007年中国玉米种植总成本约8203.35元/hm2,是美国成本443.97美元/hm2的2.43倍。根据统计,1997-1999年中国中籼稻平均生产成本为0.74元/kg,高出泰国20%;籼稻种植的劳动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为52%,比泰国高15%,而美国仅为9%。

2.3高科技推广使美国单产高于中国。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等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美国粮食单产大幅高于中国。1996-2007年美国玉米单产为8933kg/hm2,比中国高79%。而转基因尚未推广的中国小麦,单产优势明显。2007年中国小麦单产为4607kg/hm2,比美国高83.3%。

2.4美国巨额粮食补贴政策巩固其粮食主导地位。

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建立了数额大、范围广的补贴政策,每年补贴200亿美元以上,涵盖全部粮食品种,直接拉低了其粮食价格。此外,近年来美元汇率逐步走低,2009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84左右,比2005年贬值了16.5%,也是导致其粮食价格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是由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也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而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1)继续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进一步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降低粮食种植成本。粮食种植成本既有自然禀赋的原因,也受后期生产可控成本的影响,目前中国粮食种植成本还有一定的降低潜力。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粮食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继续调控化肥、种子成本,并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和范围,创新补贴方式。

(2)加强粮食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完善粮食贸易政策。在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粮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东盟和中日韩大米政策的对话,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小麦、玉米、大豆出口国政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完善粮食贸易,实现合作共赢。

(3)重视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制、引进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品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世界各国均具有消费优质粮食的能力。在确保不与民争粮的基础上,可逐步开发粮食产后的精深加工研究。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参考文献:

[1]朱险峰。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J].农业展望,2007(9):3-7.

[2]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摘要(2008)。

[3]曹慧,等。关于小麦主产区农户生产及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J].农业展望,2009(1):22-24

上海香料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THE END
1.中国价格信息网整体上看,国内大米价格保持平稳运行主线,国际大米市场竞争加剧,大米价格再度下跌。 国内大米方面,10月下旬以来,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四省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提振市场信心、筑牢市场底部效果明显,中晚稻收购价基本平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中晚稻收购约7000万吨,收购进度快https://www.chinaprice.cn/slkjzsjcqkbg/54988.jhtml
2.全球小麦玉米大米三种主要谷物现货美元来自北京farmer面对当前的价格持续下滑,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价格,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单位产品的土地成本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推动科技进步,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推动农村劳动就业更多向非农产业转移才是解决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解决问题根本在于是否给予中国农民平等的公民权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决定中国的https://weibo.com/2046684743/P7BLgxaYE
3.全省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周报(监测日期:2025年1月1日)-10 玉米 1970-2160 1980 -10 周口 小麦 2280-2420 2340 -10 玉米 1880-2160 2060 -20 南阳 小麦 2260-2400 2320 0 玉米 2000-2230 2070 0 信阳 小麦 2340-2380 2380 0 中晚籼稻 2460-2500 2480 0 洛阳 小麦 2320-2440 2330 -30 玉米 2000-2120 2010 -10 制表单位:河南省粮食监测预警委员会版权https://lswz.henan.gov.cn/2025/01-02/3107493.html
4.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今年粮食价格下行是国内外粮食供求深刻变化的结果。从全球来看,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供应相对充裕,再加上全球增速放缓对粮食等大宗商品需求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剧粮食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从国内来看,预计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4万亿斤,粮食库存充足。进口量前高后低,但总体预计将维持高位。需求方面,加工消费和主体持仓意https://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490d2f609522.html
5.往年12月27日粮价指数实时掌握攻略案例展示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对粮价指数的关注点不同,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分析,种植户可能更关注不同种类的粮食价格变化,而食品加工厂可能更关注原材料成本的变化。 2、对比历史数据 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可以了解粮价指数的波动范围、季节性变化等特点,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走势。 http://www.nsh10.com/post/972.html
6.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精选十篇)供求模型是关于价格和产量变动关系的模型。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均衡模型是通过粮食的价格和进出口量反映出来的。当国际粮食供给充足时, 国际粮食价格低于国内粮食价格, 这样有利于通过进口来调节国内的需求;国内粮食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出口来影响国际粮食价格, 进而影响到国际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粮食供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olv1rh.html
7.全球进入高粮价时代对比两年前那场粮食危机的这些特点,眼下全球的处境要好过得多。其一,在两个大丰收年之后,各国农场主们的仓库里囤积了大量谷物。而在2007年至2008年,由于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的一批国家广泛歉收,谷物存货几乎耗尽。其二,目前石油价格低于2007年至2008年时的水平,当时的石油价格已经接近每桶150美元。因此现在对生物燃料的https://m.10jqka.com.cn/20100823/c63146261.shtml
8.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9篇(全文)4.影响粮食安全的其他因素 (1)外贸依存度。当我国的粮食供不应求时,必须依赖进口解决,而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从而对粮食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 (2)粮食储备能力。受粮食生产和粮食进口限制的影响,我国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备不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59n9ya5.html
9.“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新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做哪些重大布局?分析农民收入变化及粮食价格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提出综合性政策措施建议。 【体制改革综合司】 1.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 深入研究传统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及新型要素的培育,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2.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循环机制 研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https://www.twzxjt.com/5514.html
10.我国粮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农村观察1995年03期我国粮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冀名峰一、分析方法和假设条件比较优势是指贸易两国产品的理论价格结构之间的对比关系。所谓理论价格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两国闭关自守时在各自市场上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指的是贸易两国同产品的实际价格差别(外币价格按官方汇率折算 [https://wap.cnki.net/qikan-ZNCG50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