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接近6.9亿吨,粮价还会涨吗?

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情况:尽管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因素影响,今年中国粮食依然实现增产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亿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

分区域看,2022年,中国主要产粮大省排名依次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总产量分别为7763.1万吨、6789.4万吨、5543.8万吨、4100.1万吨、4080.8万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粮食已经实现连续19年的丰收。此前的1997年、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吨,2003年一度下滑至约4.3多亿吨,从2004年起,“三农问题”开始每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也是自2004年起,中国粮食生产逆转减产势头,实现19年连丰,每年都有一定幅度(有大有小)的增长。今年的增幅0.5%相对较小,但稳住了连丰态势。

程国强介绍,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粮食生产除受投资行为(种粮积极性),还受自然条件、气候灾害等影响,可能会因粮食生产受阻停滞、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长期以来,中国的粮食产量都表现为4年一周期,呈现“两增一减一平”的特点。然而,自从2004年以来,这一周期已经被打破。

程国强指出,6.5亿吨是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的临界点,意味着粮食总体供需平衡、比较稳定安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也对粮食总产量设定了6.5亿吨以上的约束性指标。目前,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牢牢站稳6.5亿吨的安全平台,正是处于历史上粮食安全性最好的时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也向《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粮食安全有三重保障:基础是自己生产,其次是适度进口,第三是储备。只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中国粮食生产基本能满足粮食安全需求。

粮食播种面积增长0.6%,粮食亩产下降0.1%

今年,中国的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增长,但粮食亩产略有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1.9万亩,增长0.6%。与此同时,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6.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0.2公斤,下降0.1%。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解读,粮食播种总面积的增长,是由于各地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退林还田、间套复种等等。四川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同时,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首先看粮食播种面积:2022年,全国的小麦面积基本稳定,较上年下降0.2%;玉米和稻谷面积稳中略降,分别较上年下降0.6%、1.6%。同时,豆类面积大幅增加,薯类面积有所下降。2022年,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22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8亿亩,较上年增长17.4%。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同比增长21.7%。全国薯类播种面积同比下降2.0%。

其次看粮食产量:小麦、玉米单产增加,稻谷单产略减。2022年,小麦单产390.4公斤/亩,较上年增长0.8%;玉米单产429.1公斤/亩,较上年增长2.3%;受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影响,稻谷单产472公斤/亩,较上年下降0.5%。豆类单产增加,薯类单产微降。2022年,全国豆类单产132公斤/亩,较上年增长1.9%。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较上年增长1.6%。全国薯类单产276.2公斤/亩,较上年下降0.2%。

单产为何下降?梅新育向记者分析,谷物类作物中,南方水稻主产区遭受罕见夏秋连旱,导致水稻单产下降;低产的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而高产的玉米、小麦、稻谷、薯类播种面积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显示为面积增加,亩产下降。王贵荣指出,夏季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今年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大豆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也影响粮食单产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大豆的进口依赖度已超过80%,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南美等地区。今年大豆扩种,豆类面积和单产实现“双增加”,未来是否有望降低进口依赖?

对此,程国强向《财经》记者介绍,大豆的国内产量在高峰期也没有超过2000万吨,但中国对豆类的需求量非常大。豆粕是重要的蛋白饲料原料,供给畜牧水产养殖业,保障居民的肉蛋等蛋白摄入。中国对蛋白饲料原料的需求量大约在9500万吨到1亿吨之间,而蛋白饲料的自给率不足20%。实际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稳粮扩油”,即稳住粮食,扩大油料生产。但是,扩大的油料生产实际上仍不足以解决国内缺口。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的依赖不可逆转,今后只能依靠技术创新,例如通过研发高蛋白玉米替代、优化饲料配方结构等方式进行缓解。同时,中国仍然需要继续有效、积极、安全、稳定地利用国际农业资源。

“囤粮”不应是贬义词,粮价会继续上涨吗?

2021年5月后,国际粮价迈入快速上涨的通道。12月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11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35.7,尽管同比仅上涨0.3%,但仍然是三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对比2019年11月,不超过100)。FAO发布的最新《谷物供求简报》,下调2022年谷物产量预测至27.56亿吨,较2021年下降2.0%。

全球粮食风险迄今没有解除。粮农组织全球粮食和农业信息及预警系统(GIEWS)的最新《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季度报告指出,由于冲突、极端天气事件和严重通货膨胀,全世界有45个国家需要外部粮食援助,东非和西非的粮食不安全情况尤其令人担忧。而5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不过,整体来看,2022年,中国的粮价走势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中的粮食、食用油、畜肉类和蛋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8%、5.7%、-5.6%、7%,明显低于欧美的食物价格涨幅。至10月底,欧元区食品年度涨幅为13.1%。

日常消费里,中国的粮价走势如何?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粳米(标准一等)超市零售价格5.83元/公斤,同比上涨1.04%;面粉(特级一等)零售价格5.99元/公斤,同比上涨3.63%;玉米粉(精制)零售价格6.99元/公斤,同比上涨2.34%。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粮食市场变数颇多,2023年中国粮食安全是否无虞?粮价会上涨吗?

程国强向记者分析,中国粮价缺乏继续上升的基础动力。尽管国内粮价会跟随国际粮价预期出现一定上升,但国内粮食供应充分,整个市场非常稳定,受国际粮食危机冲击不会很严重。2022年,国内新冠疫情此起彼伏,但是粮食有丰收基础、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都非常充足,所以那些希望谋取粮价上涨利益的投机者,也并没有在国内掀起波浪。

同时,程国强指出,囤粮现象是市场行为,不应该简单地视作贬义词。中国的粮食生产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宏观调控能够实现粮食保供稳价,局部地区或者个别品种出现投机行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会很突出。多元市场主体收购有利于适度拉高粮价、对农民种粮增收有利。例如今年,小麦市场价格上涨,对麦农产生正向影响,有利于小麦的售卖和提高麦农种植积极性。程国强强调,也不要对粮价上涨过于敏感,适度上涨有利于提高生产主体积极性,使农民增收,同时也能遏制浪费。谷贱伤农,粮价适度上涨恰好是积极信号。

程国强指出,应对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挑战必须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如耕地、种子、农业机械等等。对于耕地,不仅要保证数量,更要提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抗逆弹性,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单产的提高还要依靠良种良法,需要进一步提高种业的创新能力,由此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农机装备也是粮食生产的刚需,但中国现在农业机械主要依赖进口,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情的现代农机体系,这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很重要的一个任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2022五一水稻价格多少钱一斤?(10)篇3 . 2020年12月水稻价格多少钱一斤?水稻价格为何上涨? 水稻是现在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粮食来源,今年水稻上市,走势偏强,而且籼稻价格要比去年好,整体上呈现出稳中偏强的局面,很多的粮商比较关注水稻价格变化,水稻价格直接关系到了利润的高低,那么2020年12月水稻价格多少钱一斤?水稻价格为何上涨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https://www.nygq.net/sites/post/Zl8AXgoGm7
2.农村局关于公开征求《泸州市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指导方案(2022关于公开征求《泸州市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指导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https://nyncj.luzhou.gov.cn/tzgg/content_956478
3.预测2022年粮食价格变动趋势我国三大主粮是玉米、小麦、水稻,预计在2022年三大主粮的市场行情依旧会总体偏稳的,价格上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不过国家也是有明确表示的,在2022年要加大粮食奖补水平以及保险力度,这样有利于保证农民的收入,让粮价平稳运行。 预测2022年粮食走势分析 预计2022年国内粮价整体仍将高位运行,但明显上行面临的供需和政策阻力https://hr.gan-ren.com/hc/rsmctmnnxccsexceshs.htm
4.2022年水稻大涨hello大家好,今天来给您讲解有关2022年水稻大涨(水稻近期能涨价了吗)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水稻大涨(水稻近期能涨价了吗) 随着2022年的到来,关于水稻价格是否会大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水稻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http://www.ma-wang.com/article/5540.html
5.2022年稻谷保护价大概率将上调?水稻涨价了?……水稻涨价了?…… 目前托市收购范围进一步扩大 为满足春节前后农民售粮需要,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1月底,黑龙江粮食局公布黑龙江第四批、第五批***收购价稻谷收储资格库点,仓容总计92.2万吨,托市收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微信搜索:水稻种植交流网,获取更多水稻信息! 综合http://scdy777.com/index.php?p=news_show&id=1355&lanmu=99
6.2022年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形势分析及备春耕生产建议面对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水稻是我省单产水平最高,稳产性最好的主要粮食作物。省水稻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调查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产业发展条件,为广大生产者提供高效技术指导。 一、生产条件分析 1、水稻病虫害发生近于常年 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23743&moduleid=21
7.2024年3月十大粮农新闻回顾及点评自2003年以来,黑龙江水稻产量持续增长,从800多万吨增加至2017年2819万吨,首次超过湖南跃居全国第一,湖南则在近十年均保持2600-2700万吨的平稳水平,2023年重夺水稻产量第一省的称号。这或将预示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的又一次重要调整。 六、FAO:2月国际大米价格跌1.6%https://m.bjgrainmarket.com/lyxx-hy/042a1f30-f650-11ee-a09c-fd625b6e0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