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稻米市场备货潮能否带动价格回暖?

中晚稻进入上市高峰后,价格持续低迷。河南等四个稻谷主产省陆续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后,随着托市稻谷收购同比大增,稻米市场也止跌企稳。当前,稻谷托市收购量已大幅高于今年稻谷增产量,市场供应压力同比明显减轻。

由于稻谷托市收购同比大增,加上晚稻收获质量较好,市场信心逐步提升,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加上春节临近,商家备货积极性有所提升,新稻市场逐步企稳。当前大米需求仍不理想,米企开工不足,而农户销售意愿提升,市场供应压力仍较大。东北地区普通稻因有最低收购价支撑,价格保持平稳,优质稻走势相对较弱。

我国稻谷生产实现“三增”

2024年中央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中有涨,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多措并举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加上今年全国大部农区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稻谷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2024年,我国稻谷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24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2900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7.8千公顷,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实现恢复性增长;稻谷单产7154.7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17.9公斤/公顷;稻谷产量20753.5万吨,比上年增加93.2万吨。根据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早稻产量为2817.4万吨,比上年减少16.3万吨,下降0.6%。据此推算,2024年我国中晚稻产量为1.79亿吨,比上年增加109.5万吨。

稻谷托市收购数量大增

12月18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晚稻收购7000万吨,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其中,黑龙江、河南、安徽和江苏四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超400万吨,同比大增300多万吨。截至12月20日,河南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113.6万吨,安徽6.7万吨,黑龙江300多万吨。

国际大米价格继续走弱

随着印度大米出口限制措施全面取消,国际大米市场供应增加,竞争激烈,国际米价继续走弱。

12月20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报价523美元/吨,周环比回落6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FOB报价510美元/吨,周环比回落1美元/吨;印度大米出口FOB报价451美元/吨,周环比回落1美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报价456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美元/吨。

随着国际大米价格小幅走弱,国内外大米价差小幅拉大。12月20日,广东晚籼米批发价438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率)到港完税成本4335元/吨,国内外价差45元/吨,周环比增加44元/吨。广东早籼米批发价4020元/吨;越南大米到港理论完税成本4177元/吨,价差-157元/吨,周环比增加10元/吨;印度大米到港完税成本3987元/吨,价差33元/吨,周环比增加6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到港完税成本3757元/吨,价差263元/吨,周环比缩小9元/吨。

大米月度进口环比增加

随着国际大米价格回落,在国内的竞争力也逐步提升,我国大米月度进口从低位开始有所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我国进口大米17万吨,环比增加41.7%;同比增加35.2%,2024年以来同比变化首次转降为增。11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等国大米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提升。

1~11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28万吨,同比减少113万吨,减幅46.8%。其中,从缅甸进口46万吨,占比37%;从泰国进口31.2万吨,占比25.4%;从越南进口26.2万吨,占比20.1%;从巴基斯坦进口9.2万吨,占比7.3%。

2024年11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1万吨,环比减少4万吨,减幅26.7%;同比减少6万吨,减幅34%。1~11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106万吨,同比减少35万吨,减幅25%。其中,向韩国出口14.8万吨,占比13.6%;向喀麦隆出口8.4万吨,占比7.7%。

1~11月我国累计净进口大米22万吨,同比大减99万吨,折合稻谷进口同比减少约140万吨。

稻米市场价格小幅波动

12月23日,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2600元/吨,周环比持平。绥化圆粒粳稻2620元/吨,周环比持平;长粒粳稻286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

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63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6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长粒粳稻收购价2800元/吨,周环比回落40元/吨;长粒粳米出厂价4160元/吨,周环比持平。龙江圆粒粳稻收购价2620元/吨,周环比持平;长粒粳稻280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鹤岗圆粒粳稻收购价2620元/吨,周环比持平。

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收购价2920元/吨,周环比回落2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360元/吨,周环比持平。

河南中晚籼稻收购价2470元/吨,周环比持平。

湖北“丰两优”中晚籼稻收购价271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720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02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4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江西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59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4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3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湖南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62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8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2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浙江杭州市场黑龙江产优质晚粳米批发均价576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江苏产优质粳米4640元/吨,江西产晚籼米4760元/吨,安徽产晚粳米43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稻谷供应压力小于上年

虽然今年稻谷产量小幅增加,中晚稻产量同比增加约110万吨,而1~11月大米净进口同比下降超过140万吨,已高于年内稻谷增产水平。同时,当前托市收购的稻谷同比已高出300多万吨(截至12月24日预计已高出400万吨),当前稻谷的供应压力同比明显下降。预计后期压力还将随着稻谷托市收购数量的增加而继续下降。

不过,国内稻米市场并没有因为稻谷供应压力快速下降而出现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当前无论是国际稻米市场,还是国内粮食市场,整体均处于弱市氛围,加上稻米需求同比持续下降,大米进口月环比有所增加,市场主体做多信心总体不足。

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认为,国内稻米市场短期仍难有好的表现,但随着托市收购量持续增加和供应压力不断下降,加之春节将临,大米需求或转旺,预计稻米市场后期仍有走强机会。

THE END
1.水稻价格小麦价格,水稻价格小麦价格今日价格行情走势最新报价从生产来看,夏粮再获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良好,大豆油料扩种任务落地,能繁母猪存栏处于合理区间,肉蛋奶产能稳定,蔬菜在田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从库存来看,稻谷、小麦全社会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玉米库存也有所增加;从进口看,1月至6月累计进口粮食7978万吨,同比小幅下降,随着国际粮价下跌,预计粮食进口https://www.mysteel.com/hot/1253296.html
2.今年水稻价格行情怎样?(10)篇2021年1月水稻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在元旦期间,低迷很久的稻谷行情,如今也迎来了利好上涨,此次的上涨,说到底是受玉米暴涨所影响的。除此之外,此次稻价反弹,一方面是东北的临储托市收购力度加大,第二轮收购库点增加,带动了价格的反弹;另一方面是玉米的报价持续上涨,已和东北稻价追平,而陈稻谷的价格相比要便宜很多,很多企https://www.nygq.net/sites/post/Z48KAND3Yo
3.2022年全区粮价行情回顾及2023年粮价走势展望2022年国内粮食供给总量较为充足,但品种间及品质间存在差异,市场化氛围浓厚,叠加疫情多发、频发,粮价重心整体上移。2023年双循环格局下的农产品贸易也将更为活跃,综合产需、政策、成本及国际市场的影响,预计2023年粮价整体仍运行平稳,品种之间走势分化。 https://www.nmg.gov.cn/tjsj/sjfb/scjgyx/jgjc/202301/t20230119_2217867.html
4.2020年(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是涨是跌?还需要参考吗?粮价必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指,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最低收购价的设立,本质上是为了保护的农民种粮的利益。 每年国家都会根据情况对最低收购价进行调整,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变化,也关系到农民朋友种粮的积极性。2020年,粮食最https://www.meipian.cn/2vr7bzgz
5.预测2022年粮食价格变动趋势我国三大主粮是玉米、小麦、水稻,预计在2022年三大主粮的市场行情依旧会总体偏稳的,价格上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不过国家也是有明确表示的,在2022年要加大粮食奖补水平以及保险力度,这样有利于保证农民的收入,让粮价平稳运行。 预测2022年粮食走势分析 预计2022年国内粮价整体仍将高位运行,但明显上行面临的供需和政策阻力https://hr.gan-ren.com/hc/rsmctmnnxccsexceshs.htm
6.警报拉响!国际粮价暴涨全球3400多万人离饥荒仅一步之遥!中国会受影响“国际粮价预计会继续上涨” 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粮食和食品价格是否会继续保持强劲的上涨态势? 对此,胡冰川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粮价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美国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继续货币放水,全球农产品价格必然继续走高。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4011869365266.html
7.“禾下乘凉梦”,2021年中国水稻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图」年2020国家新增36.7亿元支持南方地区恢复双季稻生产,并提高早籼稻及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以提振市场预期。2022年,我国再次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早籼稻、中晚籼稻与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上调0.02元/斤、0.01元/斤与0.01元/斤。在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下,国家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水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5/11/34265476_1039940209.shtml
8.五问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一席谈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玉米下游需求向好。同时,随着临储玉米拍卖接近尾声,资本炒作和非理性囤粮加剧,共同拉动玉米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低于市场价历史高点,仍属于恢复性上涨。粮价适当上涨,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农民来年种植玉米的积极性。https://jingji.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QOY38dUG7MlHwUzNPTcv200827
9.清乾隆朝初期(1736: 乾隆朝初期长江流域粮价一方面由于受政府仓储政策和采买的影响而形成长期向上的趋势;另一方面,粮食收成、气候、灾荒、第一次金川之战也造成了粮价的短期剧烈波动。每当粮价剧烈波动时,各级政府均采取多种宏观调控手段以冀平抑粮价,地方民众也采取各种措施力图将对自身的损害降至最低。由米价的联动变化可知,乾隆朝http://qks.cqu.edu.cn/html/cqdxskcn/2020/1/20200118.htm
10.2020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行业动态2020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kg121元、127元和130元,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每50kg最低收购价格均比2019年提高1元,粳稻保持不变,对提振农户售粮预期具有积极意义https://www.zcqtz.com/news/25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