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全面重启供销社”是下一盘大棋?合作经济

很显然,接下来各地还会继续出现大面积扩展恢复供销社的迹象。

这一连串的消息说明什么?说明国家正在下一盘大棋。

相信有不少年轻人对于“供销社”还是比较陌生的。

但对于40后、50后、60后甚至70后来说,却是印象深刻,毕竟他们几代人都经历过“供销社”时代。

供销社最开始成立于1950年。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全国粮食严重短缺,供需比较矛盾。

为了解决全国物资供应矛盾的问题,在1950年7月份,我国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主要是国家向农村分配生产资料(如化肥、镰刀)和生活资料(如柴米油盐)的一种商店。

这是一种对农民进行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其最基础的单元是农民,也就是社员。

到了1953年,“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70、80年代的供销社。

在当时,正值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包办一切经济生活,基本没有私营经济的空间。

供销社便成为了农村物资供应的主要渠道,农民要买东西只能去供销社买。

供销社也可以理解为农村地区的国营商店。

到了后期,为了促进城乡经济与物资的交流,供销社不但把城市工业产品卖到农村去,也把农民的农副产品收回来卖到城市去。

自此,供销社成为了农村、小城镇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

那个时候的供销社可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

▲90年代的供销社。

再后来,邓sir推动改革开放,打破计划经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

由于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特有的管理思维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很多供销社都存在运行效率低下、特权思想蔓延等现象。

,收购时压低价格,卖货时态度冷漠,结果导致大量商品库存积压。

随着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再加上外资进入,各种小商店、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市场物资的买卖门槛不断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供销社的优势荡然无存,其垄断地位随之被打破。

最后,优胜劣汰,供销社便慢慢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

到了近代,很多地方的供销社都只保留县一级,乡镇一级的供销社大部分都不存在了,或者出租给私人,改成超市、奶茶店、五金店、文旅客栈等等。

对于县一级的供销社来说,其实也是名存实亡,很多供销社都只保留几个人办公,但并没有实质性的业务。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虽然供销社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高层并没有放弃过供销社。

在1995年、1999年、2009年、2015年,高层先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深化和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文件。

同时,在2002年实行“四项改造”,在2006年实施“新网工程”,在2010成立集团公司,在2018年部署专项改革试点……

得益于我国对供销社的深化改革,目前,有不少地方供销社的实际经营情况还不错。

特别是2010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资成立的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使供销合作系统进入了现代企业化经营阶段。

截止目前,中国供销集团资产总额1500亿元,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1家,含3家控股上市公司。

你可能没有想到,2021年,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总销售额达到了6.26万亿元。

是的,万亿!

这是阿里巴巴2021年并表所有收入7173亿元的8.7倍。

注意,阿里巴巴并表的所有收入包括国内国际的淘宝、天猫、阿里云、饿了么、高德、菜鸟等等,这些全部捆在一起的收入还不到供销社的八分之一。

供销社的销售额可以等同于收入,就好比国家的自营店,类似天猫、京东自营店。

供销社到底在卖什么,收入竟然如此庞大?

根据公开资料,供销集团的业务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端、城乡居民消费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五大领域,在化肥、棉花、废旧家电拆解方面,均列行业第一。

供销集团销售排名第一的是农资,就是农业生产资料,如肥料、农药、种子、农膜、小型农机具等,2021年的销售额就超过8000亿元。

普通消费者“看不见”这些东西的交易是很正常的,但是它却又是每天都存在,而且交易额很大。

近年他们还有两个新业务蛮有意思的:土地全托管面积6707.4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2.7亿亩次,几乎是垄断性业务。

供销社如此高调地复出,大概是在现有大环境之下,让它具备了全面重启的条件。

如同邮政一般,商业不能完全覆盖的地方,供销社就上,同时借助线上平台,走出去,引进来。

那么,全面重启供销社又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一下: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疫情、战争的发生,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都会成为一个挑战。

如果农村的物资供销、收购体系只有市场行为,没有政府“有形的手”在把控,则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试想想,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爆发战争,市场行为偏离预期,农村的物资供应、安全稳定肯定保证不了,更何况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近几年,各地都发生过哄抬物价的事件,就是因为有部分企业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这些行为影响了大众的基本民生,甚至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

有国务院背书的供销社,可以大大稳定住粮食的收购线,稳住基本面。那些私企想要恶意哄抬物价的时代,则是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供销社是“自给自足”、“配给制”模式的标志。

但供销社的重建,更深的意义在于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而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在于“供”和“销”,流通顺畅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

因此,供销社要积极聚焦自己的主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功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尽快构建完成。

目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受到一些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注重公平优先,市场侧重效率优先,而供销合作社兼顾公平与效率,可以作为桥梁和纽带,把政府与市场有机链接起来的同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截至2020年末,全国供销社系统的连锁配送企业有6697家,拥有配送中心10802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83.2万个。

这83.2万个配送点覆盖的是五级体系:省←→市←→县←→乡←→村,完全破解了以往农产品流通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上下游高度分散等弊端。

可以想象,一旦全面重启供销社,全国的配送网点更是呈几何级上升。

再加上数字经济的赋能,将有力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提高了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甚至出现了各个领域的寡头。

事实上,经济上的垄断权力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寡头又总是与垄断相伴而生,形成所谓的寡头垄断,即某一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少数几家大企业所垄断。

可以说,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已经形成了影响公众生活的线上寡头经济体,而线下的则是沃尔玛、永辉、大润发、家乐福、盒马、华润万家等。

这些寡头经济体,掌握(甚至可以说“垄断”)了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渠道。

供销社的东山再起,除了配合以后的乡村振兴,其内在驱动也在于打击经济寡头,切断掌握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资本垄断。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为共同富裕做铺垫。

出手整治房地产、教育行业,约谈互联网巨头,打破壁垒,反垄断等。

社会上曾一度出现将共同富裕与“劫富济贫”联系起来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些民营企业主的恐慌。

但实际上,这是对中央的精神和当前形势有一些误解和误判。

从中央文件和高层的讲话中我们可以判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大多数人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基本途径之一。所谓共同富裕,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发展的成果人人有份,就是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共享”的格局,这有赖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致富搭建平台,如办企业、搞个体、灵活就业等等。

供销合作社是覆盖最广泛、体系最完整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深化改革有利于完善农村经济、家庭经济、合作经济、国有经济等组成的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体系。

供销合作社一头在农村、一头在城镇,深化改革有利于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和平等交换,形成城乡统筹联动。

一旦这样的关系网建成,不仅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服务。与此同时,广大农民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不用再担心自己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卖不出去了。

通过供销合作社,可以发挥“三农”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作用,大大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

THE END
1.小麦价格跌跌不休,现价几何引人关注!2025元旦能否迎来涨价曙光?随着年末的临近,面粉、麸皮等消费需求逐渐增加,但小麦价格却并未如预期般上涨,反而延续了弱势行情,引发了广泛的市场关注。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小麦价格跌势较快,多地加工企业纷纷下调收购价格,跌幅普遍在5厘到1分左右。这一现象不仅在国内市场出现,全球小麦价格也大多呈现下跌态势,其中芝加哥小麦期货更是跌至近四年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L9HVJF05148RGT.html
2.国家为什么要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现在有很多收粮食的朋友,都想更多的通过收粮食赚钱,但是因为国家设置的收粮食的最低价,所以如过收购粮食的价格过低,农民就会把粮食买给国家,而不是私人了。所以,很多朋友都不明白,为什么国家要设置粮食收购最低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在本人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最终发现,国家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具体体现https://www.wycfw.com/wangluozhuanqian/wangzhuanfangfa/1673.html?ivk_sa=1024320u
3.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三)那肯定会啊,无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哪条曲线移动变化,交点都会移动的对吧。那么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什么时候会上下(或者是左右)移动呢?《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一)》,《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二)》,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不过为了说明问题,还是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7c19d7e4f828
4.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农产品价格的抬头将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在不引起质变的前提下,房价作为商品也不例外。 这个引起质变的前提是出现饥荒的极端情况,这样的几率在现在社会很少。尽管干旱和洪涝使农产品大幅度减产,但是农产品还可以进口,国家还有粮食储备,保证全国人民填饱肚子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5.粮食为何不能大幅涨价辕锦15597565005》铁涨价煤涨价为什么农民生产的粮食不涨价 - 伏敬4770……》 涨价,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供求规律”问题.煤、铁,前两年价格跌的凶,是因为总体上“供过于求”了,于是更加严厉整治产能过剩问题,压缩产量,导致近来煤炭供不应求,所以价格持续上涨.而粮食,国家并没有强行压低产量,所以并不存在“供不应求https://www.da-quan.net/ti/%E7%B2%AE%E9%A3%9F%E4%B8%BA%E4%BD%95%E4%B8%8D%E8%83%BD%E5%A4%A7%E5%B9%85%E6%B6%A8%E4%BB%B7.html
6.美国粮食霸权的真相:如何形成和运转?如何从粮食危机中获利?跨国农业集团将业务向上延伸到种子、化肥、农药等领域,向下延伸到深加工、销售等领域,控制了种植的上游和下游。这给粮食集团扩大其利润边界,压低粮食价格并挤占补贴,打开方便之门。同时,垄断集团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并计划通过政治献金“捕获”在美国政府中的话语权,进而影响美国农业政策。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6664666&efid=Tklzi0EVJOk16ePOyQhftQ
7.中国粮食进出口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进出口对小麦期货价格的影响 我国粮食出口额对期货价格的解释能力很弱,不能作为期货价格变动的解释原因。进口额对期货价格有负面作用,即进口增加时会降低国内期货价格,这与我国国内粮食价格长期高于国外、外部廉价粮食作物进入国内参与价格竞争、压低国内粮食价格有明显关系。 https://finance.sina.cn/sa/2009-06-08/detail-ikftpnny1002335.d.html
8.粮食也要去库存玉米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9日报道,中国计划取消成本高昂的玉米收储政策,这一政策以高于市场价多达50%的最低价收购玉米。不过取消行动这使其面临进退两难境地,决策者担心去库存会压低玉米价格、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此前不久,国家粮食局表示,将取消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转为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6_03_31_355637.shtml
9.《微观经济学》单元习题集8、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9、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 10、假定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减少。 三、计算题 1、降价是市场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https://m.360docs.net/doc/771067871.html
10.为什么食物银行的门口挤满了美国人?美国粮食银行网络“供养美国”的一项分析显示,失去政府救济后,全美将会有5400万人陷入饥饿困境。 受疫情影响,美国粮食生产供应链受阻、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甚至出现了“恐慌性屯粮”的情况,全国各地的食物银行门口排满了等待救济的老百姓。 注:食物银行是为因经济困难而食物短缺的家庭提供暂时援助的慈善组织,食物来源主要由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288915
11.为什么玉米涨小麦跌,玉米和小麦价格哪个贵为什么玉米涨小麦跌 玉米出现新情况,大米难涨,小麦一反常态。最近国内粮价如何? 湖北小麦因为质量原因会跌,很多地方粮点不敢报。如果取出干麦,交易员要报价,说明市场容量不足,湖北小麦市场需要调价。 是批发商压低了粮食的收购价格。因为很多企业都表示面粉够用了,所以不需要囤货,也就是说,小麦、玉米等的收购商收http://www.e212.com/toutiao/2023/0421/41582.html
12.粮价波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它对我国农民利益有何影响在全球经济中,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资,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粮食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则存在一定的紧张性。因此,粮价波动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粮价波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变化。在一些年份,由于天气条件恶劣,https://www.qtleqzhor.cn/tu-pian-zi-xun/38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