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2024年,面对自然灾害、动荡的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压力,我国粮食生产再次获得丰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14130亿斤,比2023年增加222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且首次突破14000亿斤,创历史新高。

产量继续保持高位粮安根基必将夯实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两个确保”,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补贴力度,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种植品种继续优化,2024年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为5208万亩,占麦播总面积的66.5%,比2023年增加308万亩。到2025年,山东省计划将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万亩,其中强筋小麦1200万亩。

随着政策支撑发力显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专家表示,我国粮食单产仍有较大提升潜力。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2025年,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下,预计我国粮食总产量将继续保持高位,粮食安全根基必将进一步夯实。

多措并举稳定粮市托市政策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14.5万家、联合社达1.5万家,搭建了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24年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2024年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公布2025-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升至1.19元/斤,同比提高0.01元/斤,连续五年提升。同时,将最低收购价的确定机制由一年一定调整为两年一定。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调整,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证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实现2024年冬季小麦种植和未来面积的平衡,并且对市场心态也有一定利好影响。

2024年新粮上市以后,政策暖风频吹,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央储备粮增储政策、各级粮源暂停投放等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断释放积极信号,避免因季节性卖压导致粮食价格持续大范围下跌,市场行情得到了有效提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售粮进度。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全国小麦收购均价2414元/吨,早籼稻收购均价2701元/吨,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36元/吨,粳稻收购均价2656元/吨,玉米收购均价2007元/吨。

预计2025年国内粮食价格将持续相对低位运行,小麦市场重新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增大,而稻谷、玉米品质分化也给2025年粮食行情埋下了伏笔,区域间、品种间出现阶段性行情的概率提升。

供需主导市场行情粮价下行空间缩窄

2024年国内粮价整体高位回落,受供应宽松、下游需求疲弱、品种间性价比转换、市场情绪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主要谷物品种市场价格重心出现不同程度下移。结合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及粮食生产、消费形势判断,预计在粮食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小麦、稻谷、玉米等主粮品种需求将维持区间运行为主,政策“托底”或使价格进一步下探的空间受限。

小麦市场:价格或先抑后扬。

2024年国内小麦市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上半年中储、地储等各级储备小麦批量投放市场,供需宽松导致麦价高位大幅下跌;6月份开始,主产区小麦价格围绕储备企业收储价格小幅波动,价格运行上有压力、下有支撑,震荡调整并呈相持状态。

预计2025年我国小麦市场价格或先抑后扬,

其二,预计小麦终端需求单一,小麦替代优势能否恢复还需观察玉米价格走势;面粉加工企业产能过剩,库存规模或持续处于低位,很大程度上将限制小麦市场流通。

其四,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增大,主产区新季小麦价格或围绕最低收购价运行。

稻谷市场:优质优价占主导。

2024年国内普通稻谷市场以稳为主,中晚稻上市后品质分化,供应增加,价格下跌。在四省先后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的支撑下,市场信心逐步开始恢复,加上晚稻收获质量较好,中晚稻价格逐渐企稳。由于7~8月份优质稻谷有价无市,青黄不接,当年新粮上市后市场主体收购囤粮积极性较高,优质稻收购价格亦逐步上涨。

预计2025年稻谷市场优质优价特征将继续主导行情,尤其部分出米较高、质量较好的稻谷价格波动相对较小。优质稻谷相较于普通稻谷具有较强的抗跌性,但综合考虑渠道库存、稻谷品质、下游需求增长幅度等因素,大涨的概率较2024年降低,需求偏弱或制约其上行空间。预计在产量稳中有增、需求稳定的供需环境下,稻谷市场供大于需的格局难有实质性改观。

玉米市场:消费量有望增加。

2024年国内玉米市场持续呈现供强需弱的格局。整体来看,2024年玉米市场需求有所反弹,但是在2023年渠道库存流入市场、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充足、中储粮持续投放等因素的影响下,玉米市场持续承压。

尤其新玉米上市后,价格低开低走、屡创新低,现货市场中弥漫着悲观的情绪。中储粮增储等措施抑制了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但供强需弱影响仍在,国内玉米价格重心已经明显下移,性价比优势逐渐显现。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41.8%,环比增长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9个百分点。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4/2025年度玉米饲用需求量1.99亿吨,同比增长7%。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预计,2025年国内玉米消费量有望增加,将进一步挤压替代品的使用空间,支撑玉米市场行情。建议中间渠道商增加购销频率,盘活库存,降低心理预期,见好就收。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预计,未来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将不断提升。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但增速放缓,工业消费增加是拉动粮食消费增加的主要动力。饲料工业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饲料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

全球谷物供需宽松进口格局不断优化

受主产国天气导致出口政策变化,叠加宏观经济疲弱、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2024年全球粮价波动明显,整体回落。2024年5月中旬,全球小麦价格创出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截至2024年12月23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软红冬小麦3月期约报收540.5美分/蒲式耳,较2023年同期下跌75.75美分/蒲式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3月期约报收447.75美分/蒲式耳,较2023年同期下跌25.25美分/蒲式耳。

从国内粮食生产形势、粮食产量、需求量及进口量对比来看,我国主粮品种对外依存度较小。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4731万吨,同比增长3.1%;进口总金额4583.9亿元,同比减少10.9%。

2024年11月份,除了稻谷、高粱进口量增长之外,其他谷物进口量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小麦、玉米进口均下跌九成左右,大麦进口跌幅超四成;粗粮进口合计175万吨,环比减少11.1%,创2020年5月以来月度进口新低,同比下降67.3%。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2025年季末世界谷物库存量的最新预报数较期初水平下调0.7%,至8.74亿吨。根据最新预测,2024/2025年度全球谷物库存量与消费量之比将从2023/2024年度的30.8%下调至30.1%,供需形势依然较为宽松;2024/2025年度全球粗粮库存量最新预报数较期初水平下降1.2%,至3.6亿吨。

与历史水平相比,2024年11月的谷物价格指数比2023年同期增长5.7%,但仍比2022年3月的峰值低20.4%。这表明全球谷物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还未恢复到前两年高位水平,预计2025年国际谷物价格主基调仍将偏弱运行。

主粮消费稳中有降口粮需求趋向多元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中,首位就是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但因人口连年下降、老龄化加重,以及因经济转型、重体力劳动人数大幅减少,口粮需求进一步多元化,主粮消费或稳中有降。

THE END
1.国内粮食价格走势及分析最新动态报告揭秘粮食市场趋势未来走势预测 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关参考文献)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其价格走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价格呈现波动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国内最新粮食价格走势,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http://m.hsyfcm.com/post/1604.html
2.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今年粮食价格下行是国内外粮食供求深刻变化的结果。从全球来看,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供应相对充裕,再加上全球增速放缓对粮食等大宗商品需求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剧粮食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从国内来看,预计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4万亿斤,粮食库存充足。进口量前高后低,但总体预计将维持高位。需求方面,加工消费和主体持仓意https://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490d2f609522.html
3.金谷粮食网全国粮食价格行情走势预测www.jingu.net.cn网站标题: 金谷粮食网 全国粮食价格行情走势预测,玉米价格,小麦价格,豆粕价格,粮油价格,杂粮价格行情以及走势预测 网站网址: http://www.jingu.net.cn 发布者IP:未记录发布者IP 网站标签: 金谷粮食网,全国粮食价格行情,玉米价格,小麦价格,豆粕价格 网站内容描述(仅供参考):金谷粮食网,粮食网提供全国粮食价格行情,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515392&ivk_sa=1023345p
4.年初预言“变现”:稻米市场运行于合理区间当前,国内稻米市场供应相对宽松,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下跌,但无需对国内稻米市场过于悲观。随着多地启动托市预案,国内稻米市场的底部已基本明朗,已基本处于合理区间,继续下行空间有限,短期将以小幅波动为主。 2024年初国内中晚稻价格较高,全国中晚籼稻平均收购价达2893元/吨,粳稻为2805元/吨,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稻米供求形势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CQ/2-3/info/1043768
5.官方预测国内粮价将基本保持稳定今年继续增产记者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获悉,该中心副主任杨卫路日前在中国(齐齐哈尔)第八届绿色食品博览会期间召开的全国粮油市场信息报告会上表示,今年在世界粮食危机、国际粮价飞涨的情况下,中国粮食有望继续实现增产,总产量将达到5.1亿吨以上,国内粮食价格将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状况。 https://www.rosineb.com/ReadNews.aspx?RID=TojRCW6cULc=
6.2021清明节前后全国小麦价格行情及走势预测(10)篇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很多地区都有种植,现在距离清明节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了,粮食价格会受节日影响,那么清明节前后全国小麦价格行情如何?下面一起来了解2021清明节前后全国小麦价格行情及走势预测。 现在小麦*新价格多少钱一斤? 小麦价格各个地区不一样,目前辽宁朝阳市北票市小麦批发价格1.6元/斤,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https://www.nygq.net/sites/post/W5mDPKQpm0
7.国际粮食价格疯涨国内粮价承受走高压力宏观数据安邦分析师认为,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外市场已经基本统一的前提下,中国农产品价格基本和国际统一,加上国内不断扩大的城镇化进程造成的农田面积减少,导致农产品供需缺口更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因此,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在今年不大可能会有所缓和。 有专家指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将会通过进出口贸易流抬高相应价格,从http://data.cnfol.com/070122/104,1299,2642874,00.shtml
8.预测2022年粮食价格变动趋势我国三大主粮是玉米、小麦、水稻,预计在2022年三大主粮的市场行情依旧会总体偏稳的,价格上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不过国家也是有明确表示的,在2022年要加大粮食奖补水平以及保险力度,这样有利于保证农民的收入,让粮价平稳运行。 预测2022年粮食走势分析 预计2022年国内粮价整体仍将高位运行,但明显上行面临的供需和政策阻力https://hr.gan-ren.com/hc/rsmctmnnxccsexceshs.htm
9.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投资展望:把握消费与成长,关注周期景气变化我国粮食价格稳中有降,玉米价格或触底回升。24 年我国主粮价格回调明显。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 2024 年 12 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我国玉米产量预测略有下调,年度结余降低,大豆产量预期小幅上调, 年度结余略有上涨。大豆方面,国内上市期供应充足,25 年仍需关注海外天气变化和中美贸易政策变动;玉 米供应有所收紧,https://www.vzkoo.com/read/20250102d41171efbc006c0c0ba6cf56.html
10.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第二季度分析报告(20240624)二季度国内粮食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玉米、小麦、稻米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5月粮食价格指数113.06点,较3月下跌0.9%。二季度粮食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场呈现较为一致的“供强需弱”状态。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先跌后涨趋势。4月气温回升增加储存难度,华北产区存粮贸易商出库变现意图增加,同时大量进口玉米到港,国内玉米市http://rdi.cass.cn/ggl/202409/t20240920_5778964.shtml
11.玉米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全部价格报告统计期货国际分析政策资讯标准 按级别浏览: 综合公益付费 【独家】政策加持 豆价或能迎来涨势?(置顶)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4 09:54:34 2025年1月3日进口玉米市场动态(置顶)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3 16:56:56 2025年1月3日美国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置顶) https://www.chinagrain.cn/yumi/
12.外贸依存度(精雅篇)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以农促工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由国家掌握粮食的生产、购销和进出口贸易。生产的粮食除用来满足国内基本的消费需求外还组织大量粮食出口,换取外汇、国外先进技术及先进机器设备,以推进工业化建设。此外,由于国内粮食价格被人为地压低,国家不仅要对进口粮食花费有限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rif5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