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探秘·粮食粮食危机愈演愈烈产粮国欲联手抬升米价粮食概念掀起涨停潮

消息面上,泰国政府发言人日前表示,泰国与越南计划联合提高大米价格。上述两国分别是全球大米出口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国家。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越南和泰国约占全球糙米产量的10%,约占全球出口的26%。掌控超过四分之一的份额,两国的决策足以影响全球大米市场。不过,这将给已经高度紧张的全球粮食市场增加压力。

粮价上涨

当前全球的粮食危机愈演愈烈。3月以来,国际粮价持续冲高、尤其是玉米、大豆等。并且这种攀升还是建立在国际粮价在2020年已经大幅上涨之后的。

俄乌冲突、疫情冲击粮食市场

此轮粮价快速上涨的直接诱因是俄乌冲突。数据显示,往年,乌克兰、俄罗斯合计小麦出口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3。

而俄乌冲突的发生造成粮食出口受阻。根据联合国的消息,乌克兰方面有已经收获的近2500万吨粮食无法出口。

更深层次来看,全球粮食危机早有“苗头”,部分地区疫情反复、极端气候等,加大粮食供需缺口。粮价上涨早有伏笔,2020年下半年拉尼娜来袭后,美国、巴西等国先后遭遇严重干旱,主要粮食作物减产,其中,巴西2020/2021年度玉米产量大幅萎缩超9%。除极端天气外,疫情反复等,也使得部分粮食产量受损,巴西大豆较为典型。

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粮价大幅上涨下,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印度等经济体开始限制粮食作物出口。

IFPRI近日发布数据称,截至5月28日,包括阿根廷、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摩洛哥、土耳其、匈牙利在内,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的出口限制令,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西红柿、植物油、豆类等。

国金证券指出,供需失衡下,小麦等全球粮食供应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或进一步推升粮价。

警惕!能源价格上涨将或将给粮价再添一把火

同时需要引起警惕的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将或将给粮价再添一把火。

近期,在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能源价格一路飙升,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昨日,欧盟发布消息称,欧盟已就对俄实施石油禁运达成共识,“将立即覆盖三分之二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据汇通财经称,7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上涨2.24美元,结算价报121.67美元,为3月8日以来收盘最高水平;8月交割的合约上涨2.04美元,至117.60美元/桶。

而能源价格的上涨将通过两种途径拉动粮食上涨。据中信期货研报指出,以原油为例,第一种途径是替代效应。原油价格上涨,对其替代品如生物柴油,燃料乙醇,PTA和合成橡胶的需求上升,从而导致替代品的原料一菜籽油、豆油,棕桐油,玉米,甘蔗,棉花,橡胶一需求随之上升,拉动经济作物价格上涨,挤占粮食作物耕地,进而拉动粮价上涨。

第二种途径是成本效应。原油价格上涨促使以原油为原料的柴油、化肥、塑料薄膜、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推动粮食作物价格上涨。

将对国内多个方面产生影响

对国内价格体系而言,粮价上涨对于下游的传导机制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是针对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而言,我国自给率高,进口依存度处于个位数百分比的低位,叠加储备粮库存充裕,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主粮影响实则相对间接,主要体现为原油、化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抬升农作物综合种植成本。

其二是针对大豆、油脂类农产品而言,我国进口依存度相对较高,国内大豆等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体现为大豆及油脂类价格上行对我国影响更为直接。

其三是以玉米、豆粕为代表的饲用消费成本上行,或间接影响猪肉价格并向其他价格形成传递。

其四是伴随玉米深加工技术不断精进,工业消费比例整体亦呈逐步上行趋势,相应燃料乙醇等化工品价格或受成本抬升影响。

除谷物以外,本轮俄乌冲突及近期粮食保护主义或对植物油市场形成冲击。我国菜籽、葵花籽进口依存度达15%、8%,均高于三大口粮,其中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86%。因此受近期地缘政治、极端气候以及疫情背景下劳动力等农业基本生产要素短缺、供应链阻梗等因素影响,国内油脂油料及大豆价格与国际市场联动紧密。

我国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自给率很高,但大豆高度依赖进口。

进口大豆主要为转基因大豆,不是用于直接食用,而是主要用于加工豆粕,来制作动物饲料。“逆全球化”的暗涌之下,一旦大豆进口出问题,对中国食物造成的第一波冲击将是肉类价格上涨。

粮价上涨四条投资主线

(1)种业概念股:粮价普涨粮食安全重要性的日益突出

(2)转基因概念股:转基因技术有望加速落地

国金证券指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2022年3月中央《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保障,再次彰显政府大力支持种业发展的决心。在当前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多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环境下,转基因技术有望加速落地。

国金证券重点推荐:隆平高科: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登海种业:玉米种子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THE END
1.[新京报]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万亿斤。在1.4万亿斤的高位上,如何才能再次增加千亿斤产能?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发布的《中国粮食产能提升研究报告2024》中获悉,我国粮食产能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报告还提出了多项具体提升粮食产能的途径。 千亿斤增产,已经进入第四轮 https://www.caas.cn/xwzx/mtxw/6cd47f2335594a84af17af85fb2ddb2e.htm
2.世界粮食危机(精选十篇)摘要:粮食问题不仅影响国内稳定,更影响国家安全。2007-2008年间的全球粮食危机出现后,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的粮食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促成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原因包括全球市场上农业领域的分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革新;中层原因包括美元贬值和粮食投机;突发原因主要是频发的自然灾害及石油价格的上涨。面对新一轮可能来袭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z8nmbj.html
3.智利阿连德政权垮台的粮食因素对智利的粮食禁运加剧了智利国内粮食危机,导致政府动用大量外汇,增加财政困难,从而阻挠了智利的经济改革,动摇了阿连德执政的基础。[67]不可否认,终止粮食援助是美国将粮食作为一种战略武器的灵活运用,使智利的粮食供给雪上加霜,导致智利黑市横行,民生长期得不到改善,阿连德政府的支持率逐渐降低。从国际市场进口高价的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19190
4.全球粮食危机财经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粮食消费量一直高于产量。据预测到2030年粮食需求将会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的到来似乎已无法避免。https://finance.ifeng.com/topic/news/liangshiweiji/
5.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牢牢把住粮食进口主动权和稳定性第一,全球粮食危机将推高粮食进口价格。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状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粮食展望》报告,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上升至1.94万亿美元,其中“价格因素”导致的进口费用增加约1570亿美元。国内进口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相关性高,2022年3月份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陆续出台粮食出口http://www.zgxczx.cn/content_54831.html
6.全球粮食减产或导致粮食危机CCTV新闻台4年前,糟糕的收成、误入歧途的贸易政策,再加上管理不善,所有不利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了一场全球粮食危机,数百万人的生命和生计受到了威胁。http://news.cntv.cn/special/qqls/quanqiuliangshi/
7.中国粮食产需缺口=粮食危机?粮食产需缺口不等于粮食危机 中国粮食产需缺口扩大,是否就意味着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恶化呢? 不能简单地将粮食产需缺口与国家粮食安全状况等同起来。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满足国内粮食消费需求只能靠国内粮食生产,一旦出现产需缺口,一些人的部分粮食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状况恶化。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口http://www.chinaports.com/mobile/news/detail/5718
8.中国即将面临的粮食危机种粮不足市场紧张中国即将面临的粮食危机种粮不足市场紧张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粮食产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也无法幸免于此影响。随着国内外多地连续发生洪水、干旱和热浪等自然灾害,中国很快进入缺粮时代,这对于保障国民生活水平乃至社会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69176.html
9.日本爆发粮食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国需要担心吗?回想粮食危机与次贷危机,在2008年重叠。在次贷危机引爆之前,西方资本想通过一场粮食战争将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于是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粮食市场,拼命的买粮、囤粮,散布消息,哄抬粮价。——通过消耗掉粮食库存,抬高农资价格,恶意炒作粮价三步走。 https://36kr.com/p/2934525220494217
10.中国即将迎来严重缺粮时期粮食危机1.为什么会出现粮食危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导致中国很快进入缺粮时代的原因。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和热浪频发,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此外,全球食品市场的波动也使得原材料成本上涨,加剧了国内食品价格压力。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推高劳动力成本,使得农业产业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34299.html
11.粮食危机与中国的应对良策Foodaily每日食品专业人士认为,供需和粮食价格的未能最终彻底市场化是导致中国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观点上,专业人士的分歧并不太大。当“饭碗”出现问题的时候,政策又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急对危机,很多国家短期的政策便是限制粮食出口以保障国内供给,限制价格以保证弱势群体口粮,因为受粮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是那些贫穷的国家和最贫困https://www.foodaily.com/articles/816
12.粮食危机粮食危机(1) 粮食危机,读音liáng shi wēi jī,汉语词语。指全球性的粮食短缺、产量锐减、价格涨幅过快,以至造成了近40年来前所未有的粮食恐慌与危机[1][2]。 2014年,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不安全状况2014》报告指出,世界饥饿人口已达10.2亿,创历史最高水平。该组织甚至宣称,这还不包括那些正在遭受维生素缺乏、https://baike.sogou.com/v64656725.htm
13.世界粮食危机动因为何?作为应对粮食危机的有效措施,WTO应该鼓励各国建立合理有效的粮食安全公共储备机制,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确保在突发外在冲击时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避免全球性粮食危机不断上演。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gjhz/1593534496939376641.html
14.中国有没有潜伏的粮食危机?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教授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论文,认为中国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未来耕地的减少、人口的增加、膳食结构的改变,加上农业生产率下降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中国将形成粮食危机,并且会影响全世界的粮食供求。此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学术界、政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https://www.wydbw.com/info/3/1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