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粮上市前小麦市场或整体震荡弱势运行

2024年一季度小麦价格的演绎较好诠释了近些年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特征,伴随着小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过往小麦市场阶段性特征已不太明显,取而代之的是价格的“大幅度”频繁波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需要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认识当前小麦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研判价格走势,进而规避风险,把握机遇。

一、总体上来说,国内小麦市场的安全系数较高

虽然近些年小麦市场价格“大幅度”频繁波动,但是这里说的“大幅度”是相对于过往政策市下价格变动而言的,其实所经历的价格波动都处于政府认可的合理区间,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有利于保障国内小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在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背景下,小麦价格不具备暴涨暴跌的基础,一方面小麦价格向下有国家托市政策支撑;另一方面若小麦价格涨幅超过合理区间,政府能够用于调控的国内国际资源较多,国内生产稳定、储备充裕且目前国际上小麦供给较多,按需进口。

因此,从事当前国内小麦经营总体上安全系数较高,但相比于过往,在小麦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背景下,价格波动将成为常态,这对于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形势变化研究,避免投机、从众和经验主义思想,理性务实操作。

二、影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长期特征

1.国内小麦市场供给预期稳定

2.国内小麦市场的需求预期趋弱

国内小麦主要用于口粮和饲用消费,是基本的民生刚性消费品,需求总量受人口因素的影响比居民收入还大。2022年我国的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这是近几十年来的首次下降,2023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2%,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2年上升至14.9%。根据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指出,一方面若我国保持现在的生育率不变,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降为13.74亿,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降为12.30亿;另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6.8%。

因此,若人口基数下降和老龄化加剧的预期不能逆转,将直接导致小麦口粮和饲用消费总需求的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预期供给的稳定和需求趋弱虽然会使得小麦市场价格逐步步入下降调整通道,但可能并不必然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因当持续的供强需弱出现之际,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机制都会引导小麦供给结构调整,进而促进价格保持在合理的区间波动。

三、影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短期特征

受长期供需形势的影响,若需求侧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在新的供需平衡出现之前,小麦价格将大概率的步入下降调整通道,但这种趋势性价格调整不会是直线的,而是波动的过程,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都会带来阶段性上涨机会。哪些因素具备推动价格上涨的特征?

1.社会库存的结构分布影响价格波动节奏

2.节日等短期刺激因素对价格影响放大

在用粮主体普遍保持低库存的背景下,一旦遇到节假日带来短期消费需求上升或者恶劣天气导致用粮企业收粮受阻,都会带来市场收购价格的接连上涨,但针对这种上涨我们要理性看待,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3.小麦生产等因素影响着市场主体的情绪

关于小麦进口数量的问题,其实我国小麦自给率很高,目前配额管理下的小麦进口数量对国内小麦市场供需面的影响有限。2023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达1210万吨,但并不说明国内小麦存在短缺,更多的是考虑进口小麦的性价比高或是地缘政治需要等因素;2024年一季度我国接连取消或延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进口小麦超百万吨的订单,但这也并不能完全说明国内小麦市场供给充裕,更多的考虑可能是这阶段国际粮价下跌幅度较大,取消后再重新签订合同更划算。

对于极端天气造成小麦减产确实会影响国内的小麦供给,但是多大程度的减产会导致国内小麦供需基本面逆转仍是个未知数。以2023年的“烂场雨”来说,导致当季小麦生产受损严重,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小麦供应还未出现明显缺口的迹象,需要继续观察评估。

不管上述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基本面,但是对小麦市场经营主体情绪的调动是真实存在的,会给大家一致看多的理由,进而带动短期价格的走高。

四、对2024年新麦上市前小麦价格的走势研判

1.3月底小麦市场出现翘尾,小幅上涨至清明节

到了3月末,小麦市场收购价格跌到已经低于陈麦拍卖到厂价格,虽然中储及各级储备粮轮出量依旧很大,但是渠道库存惜售情绪提升,同时小麦市场利多因素叠加出现,共同推动小麦市场行情触底反弹。一是节日拉动:临近清明节,下游经销商阶段性补库需求复苏,加上面粉企业低库存且门前到货量减少,刺激部分企业提价收购小麦;二是政策带动:3月底,广东、重庆等地陆续发布储备增储采购2023年小麦公告且单次采购数量较大,增加小麦结构需求的同时带动市场看多情绪;三是国际形势影响:随着莫斯科音乐厅恐袭的发生,国际市场普遍担忧会加剧俄乌紧张形势,进而影响到黑海小麦出口,美国、欧洲等国际小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影响着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情绪。

总的来说,在小麦市场渠道库存惜售和面粉企业低库存的背景下,短期需求放大并叠加市场情绪共同推动此次翘尾上涨。至清明节前,市场主流价格冲击1.4元/斤左右,节中后,小麦市场出现回调迹象。

2.新麦上市前价格走势,预计整体上震荡弱势运行为主,存在阶段性反弹机会

2023年小麦市场价格在清明节期间也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节日过后又继续掉头向下,同时还值得注意的一个点是2023年3月中下旬开始小麦便具备了玉米饲用替代优势,而2024年小麦饲用替代的窗口期没有出现。对于接下来价格走势的利多因素是2023年产小麦受灾严重的事实,加上2023年3月10月小麦有近7个月的饲用替代消耗,后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青黄不接的窗口期。

综上所述,在小麦需求端没有改观的情况下,考虑到储备持续投放和用粮主体低库存的现状,预计新麦上市前价格走势整体上震荡弱势运行为主,在五一节假日拉动或者当青黄不接供应缺口出现时(如果有的话),存在着阶段性反弹机会。

(责任编辑:福州粮批)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216号TEL:0591-22627298FAX:0591-22613463E-mail:fzgrain@163.com

THE END
1.中华粮网:2024年粮食市场分析与预测期货频道中华粮网报道,由于全球粮食价格波动,粮食期货市场需求增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价格将保持上涨态势。 快讯正文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粮食价格下降】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和国内产量增加。根据中华粮网的数据,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稻谷的平均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5%https://futures.hexun.com/2024-04-28/212703199.html
2.粮食形势六问:耕地减少对粮食安全影响几何?答:国际市场粮价是否会大幅上涨当待观察,即便出现大幅上涨,也不会对国内粮食市场造成明显冲击。一方面国内外粮食市场关联度较小。我国除大豆外,小麦、玉米、大米等品种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产量的1%。由于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粮食连续6年丰收,库存充裕,可以妥https://www.antpedia.com/news/97/n-98897.html
3.预测2022年粮食价格变动趋势某种程度上,这也将加大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主产区新季粮食产量和质量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供需格局以及市场主体购销心理。 2022年粮食价格变动趋势 玉米 2021年的玉米行情总体偏低迷。除了10月中旬到11月份山东价格涨至1.4元以上,其他时候行情相比去年偏低。 https://hr.gan-ren.com/hc/rsmctmnnxccsexceshs.htm
4.解析我国粮食价格在未来十年的变化走势这些流动性在未来若缺乏有效机制进行回收,必将对全球粮食价格起到助推作用。此外,成本提高和农业生产增长放缓等因素也将推动粮价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1~2020年间全球谷物实际均价将较2001~2010年期间上涨20%。 十年来我国粮食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 在200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我国国内粮食价格整体呈趋势性上涨http://wap.cuncunle.com/content/1011427710033974
5.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精选八篇)1978年开始, 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 但粮食价格调控仍是“统购统销”政策, 即粮食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与销售完全由国家统一调节, 粮食的价格也由国家统一计划制定。 这一时期, 我国粮食总指数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978-1984年粮食价格环比指数分别为100.7、131.1、107.9、103.8、110.2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4vw60b.html
6.粮价走势对我国通胀的影响(下):食品价格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目前来看未来10年我国食品价格仍将保持长期上涨的趋势,主要原因包括: 1.随着我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整体食品价格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 未来十年我国粮食供需将处于紧平衡,除稻米外对进口粮食的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从长期来看,美国推出QE3货币政策,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造成冲击,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压力巨大,粮食作https://www.yicai.com/news/2403596.html
7.国际粮价大跌!国内料价仍在疯涨!最高又涨300元/吨国内料价仍在疯涨!最高又涨300元/吨 虽然俄乌冲突仍在继续,但国际粮食价格自6月中旬以来,就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华粮网数据显示,近一段时间,国际粮价大幅下降,美小麦价格领跌18%,玉米等粮食价格纷纷从前期高点大幅回落,甚至一度回到俄乌冲突发生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饲料价格仍在上涨……https://m.jbzyw.com/view/328335
8.国内小麦价格走势分析展望2024年的小麦走势过去五年,虽然从2019年开始,世界的经济情势普遍不容乐观,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肆虐等影响,但是这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CPI保持在合理区间,温和通胀,同时伴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小麦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政策更多是在兜底和调控方面发挥作用,对市场价格直接干预很小。因此,小麦价格大幅波动的https://nblssc.com/news_show.aspx?id=47991
9.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五大农产品领域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也因此,继续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米的生产及市场价格引导,优化稳定粮食供应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仍是全年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方面。 探索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 农资价格是粮食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卓创资讯最新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粮食种植成本中,玉米种植的农资成本占比超22%,稻米占比也达到了https://info.caaa.cn/html/info_rd/info_hydt/2024/0207/239.html
10.国际粮价飙涨形势下的我国应对之策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出发,国内粮价适度上涨有其积极性,具有促进价格结构趋向合理化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日益交融的条件下,国内粮价走势与国际粮价具有联动性。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粮价的变动,必然会对国内粮食市场带来示范效应和传导作用,影响国内粮价一定程度上涨。面对这种趋势,我国决不可http://cgrs.szlib.com/Qw/Paper/394483
11.生意社:2023年国内小麦价格宽幅震荡前行分析评论进入四季度国内小麦可流通粮源整体渐少,小麦市场价格将受进口小麦到港,政策小麦出库以及存量贸易主体挺价心态变化影响为主。 综合来看,受国内粮食价格全面走低压制,2024年国内小麦市场价格难以回到2022年高位,整体将位于相对合理区间整体宽幅震荡前行。http://goodsfu.10jqka.com.cn/20240116/c654128101.shtml
12.猪肉蔬菜粮食价格走势如何?国家发改委最新回应从鲜菜看,去年冬季,受运输物流一度不畅影响,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导致基数较高;今年同期国内物流配送畅通,鲜菜供给充足,10-11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 从粮食看,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去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国内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价格不同程度上升;今年输入性影响明显减弱,粮食、食用油价格总体平稳,https://m.gmw.cn/2023-12/19/content_1303605450.htm
13.玉米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分析国内外供需影响因素玉米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分析国内外供需影响因素 玉米产量预测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 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历史数据和气候条件,科学家们能够对未来一季度的玉米产量做出大致预测。当预测到产量将会增加时,玉米现货市场上的供应充足,自然会导致价格下降;反之,如果预测到产量将会减https://www.topnu.cn/ka-fei-dou/242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