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4-15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一、2024年第一季度小麦市场回顾
2024年一季度,我国小麦市场在供求宽松、市场为主的格局下震荡下行。
下跌期(一月初至一月底)本阶段小麦市场供求持续宽松,麦价下跌。主要原因:从供应方面来看,一是中央储备及地方储备持续轮换且投放量较高,市场潜在粮源供应充足;二是贸易商及农户惜售心理减弱,出售意愿增加。从需求方面来看,一是小麦价格持续下跌,市场看空预期较强,加之春节临近,备货进入尾声,面粉购销积极性不及预期,企业无意建立过高库存,多按需采购小麦;二是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且跌幅较大,小麦饲用优势持续下降,饲用需求减少。
反弹期(二月初至二月底)本阶段小麦市场在流通领域供应偏紧、制粉企业需求偏强等多空因素交织下,小麦价格止跌回涨。主要原因:一是基层持粮主体卖粮变现意愿降低,售粮积极性下降,加之中储粮节后仅限小麦加工企业参拍,市场阶段性流通粮源不足,拉动小麦价格上涨;二是节后国内部分地区迎来雨雪天气,物流运输恢复缓慢,部分制粉厂前到车量减少,继续对小麦价格形成支撑;三是企业有一定补库需求,适当提价补货,带动小麦价格有涨。
下跌期(三月初至三月底)本阶段小麦市场在供应强劲、需求疲软的因素影响下,重新下跌,价格基本回归到一月底水平。主要原因:一是各级储备大量轮换展开,市场供应进一步充足;二是随着天气转暖,终端面粉消费逐渐进入传统性淡季,加之养殖端行情低迷亦抑制了副产品需求,面粉和副产品市场需求疲软、行情走低,企业建立高库存意愿下降。市场阶段性供求宽松,持续打压小麦价格。
4月初下游经销商集中补货,制粉企业开机率回升,但随着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市场购销节奏变慢,小麦价格短暂反弹后下跌。
2024年初
3月底
较年初
4月8日
较3月底
全国小麦现货价格
2842
2757
-2.99%
2763
0.22%
小麦价格指数
118.61
115.07
115.32
(注:价格指数以2020年初的2396元/吨为基期指数)
2024年第一季度产区小麦、面粉、副产品价格对比表
单位:元/吨
品种
产地
普麦
河北石家庄
2800
2720
-2.86%
0.00%
山东德州
2830
2700
-4.59%
0.74%
河南新乡
2840
2730
-3.87%
优麦
3180
3150
-0.94%
山东潍坊
3100
3020
-2.58%
3000
-0.66%
3260
3200
-1.84%
-0.63%
面粉
3340
3320
-0.60%
3280
-1.20%
山东济南
3300
-1.21%
河南郑州
-0.61%
3240
-1.22%
次粉
2240
2300
2.68%
2280
-0.87%
2260
2330
3.10%
2310
-0.86%
2220
4.05%
-0.43%
麸皮
1700
1460
-14.12%
1400
-4.11%
1780
1480
-16.85%
1410
-4.73%
1540
-13.48%
1450
-5.84%
二、后市走势研判
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小麦市场将窄幅振荡弱势运行。原因分析如下:
1、基本面——2023/24年度小麦供求格局外紧内松
(1)世界小麦库存连续第五年减少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4年3月供需报告预测显示,受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主产国减产影响,2023/24年度全球小麦产不足需,期末库存小幅减少,库存消费比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安全水平。
世界小麦产需平衡表
单位:万吨
产量
消费量
期末库存
库存消费比
2021/22
78005
78832
27275
34.60%
2022/23
78914
78191
27110
34.67%
2023/24
78670
79805
25883
32.43%
较上年
-0.31%
2.06%
-4.53%
--
(2)2023/24年度我国小麦产大于需,年度结余977万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24年4月供需报告显示,2023/24年度我国小麦产量略减,消费量因饲用消费量增加而有所增加(2023年4-8月小麦玉米价格出现倒挂,饲料企业相继启用小麦替代玉米),但仍产大于需,年度结余977万吨。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023/24年度小麦库存消费比为85.5%。
国内小麦产需平衡表
进口量
国内消费量
出口量
年度余缺
13694
956
14644
2
4.2
13772
1273
12775
2268
13659
930
13610
977
-0.82%
-26.94%
6.54%
-56.92%
(3)北方冬麦区光热充足,墒情为近十年次好,小麦丰产预期较强
目前,北京市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进入拔节期,是科学肥水管理,保蘖成穗、促进小花分化增加粒数的关键时期。总体看来,返青以来气候条件总体利于小麦生长发育。与返青期相比,拔节期一类苗有所增加,二、三类苗有所减少。
2、政策面——国家理智保供稳市
一是上调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20元/吨。
2024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20元/吨至2360元/吨,是连续第四年上调,但最低收购价较当前全国小麦市场均价仍偏低300-340元/吨,该政策在新麦播种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收益,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但对当前市场行情没有形成实质的影响。
二是临储小麦持续投放。
2024年1月3日开始,国家临储小麦每周在新疆投放约2万吨小麦,对主流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据统计,目前最低收购价小麦结余3300余万吨,占全年国内消费总量的24%左右,单此部分小麦库存就能保障全国3个月的消费量。一旦此批小麦投放市场,将对市场价格形成抑制。
3、流通领域——潜在供给充裕,需求疲软
农户售粮进度偏慢,贸易商持粮惜售。截至2023年4月上旬,农户售粮进度达86%,较去年同期偏低一个百分点,后期仍有一定粮源流入市场;贸易商等持粮主体受前期囤粮成本牵制,仍有惜售挺价心理。
各级地方储备集中轮出。各级储备轮换为市场主要粮源供应渠道,每年三到五月份都是各级储备轮换高峰期,各级储备(尤其是中央储备)存在轮出压力,未来一两个月里将持续放量,从供给端继续抑制市场价格。
制粉企业主导市场,采购意愿降低。当前小麦价格处于下行空间,市场多看空后市,且终端面粉需求持续疲软,企业无建立高库存意愿,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受调查面粉企业开机率40%,后续随粮油进入消费淡季,开机率或将进一步下降;随着天气转暖,企业储存难度增加,且后期各级储备将持续轮出,企业随时可入市参与竞拍,多随用随采。
4、国际领域——我国进口数量将下降,地缘政治冲突对进口影响较小
一是全球麦价承压下行,近期我国进口小麦节奏放缓。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份,2024年1-2月我国小麦进口总量248.45万吨,同比减少16.98%,其中2023年2月小麦进口量181.18万吨,环比增加113.3万吨,同比增加29.3万吨,创历史新高。随着国际粮食市场逐渐恢复以及全球通胀见顶的预期回落,国际小麦价格一路下跌,由于前期订购小麦价格较高,3月份我国也陆续取消或推迟进口美国和澳大利亚小麦,在全球麦价承压下行的背景下,预计近期我国进口小麦节奏将有所放缓。
二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对我国影响有限。
俄乌两国作为农产品大国,其小麦出口份额在全球小麦贸易中占据较高比例。根据美国农业部2024年3月供需报告预测显示,俄乌两国出口量约占全球小麦贸易的1/3,后续若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将拉动国际小麦市场价格。
俄乌两国全球贸易占比表
俄罗斯
乌克兰
俄乌总量
全球总量
占比
俄乌两国占比
9150
2340
11490
11.63%
2.97%
14.61%
5100
1600
6700
21536
23.68%
7.43%
31.11%
出口比例
55.74%
68.38%
58.31%
27.38%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2月我国进口俄罗斯小麦4.32万吨(未进口乌克兰小麦),较去年同期增加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74%。按市场年度来看,2023/24年度(6-2月)我国共进口俄罗斯小麦17万吨,较俄乌冲突前的2021/22年度(6-2月)进口量增加14.9万吨,但仍仅占我国进口总量的2.35%,占比较小。近期俄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加剧国际市场对俄罗斯小麦出口延迟的担忧,但整体对我国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