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来到了6月1日,这几天,河南中部漯河、周口、许昌等小麦主产区陆续迎来收割季。笔者老家在河南漯河,家里还有几亩地也种着小麦,忙活了两天,终于把几亩地的麦子收割完了。
其实,几亩地本来用收割机割起来很快,但由于地块分散,村外东南西北4个方向,都有一小块地,多则三四亩,少则一亩多。地块小,收割机不愿意单独去,只能趁着临近地块收割时,让收割机师傅割掉,因此用了两天才割完。
收割机刚割完,家里就打算把麦子直接拉去卖掉,但粮贩说湿度大,不收,于是就拉回家在村里的小广场上晒。还好这几天气温高、太阳大,今天晒干了卖,一问价格,完全干透了的小麦,每斤只给1块8分钱。每斤1.08元的价格,实在有点低,这不仅比往年低,比起之前几天,也跌了一些,之前小麦没有大规模收割的时候,个别割得早的农民,还能卖到每斤一块一毛多点。
不光是笔者老家这,在河南南阳、周口等地,农民也发现小麦价格比往年低了。有南阳的朋友反映,这几天他们那小麦晒干后的收购价,为每斤1.05元,比笔者老家的还低。
对于今年的小麦收购价一再降低,很多农民都有了疑问,为啥这么便宜?要知道,农民为了多打粮食,种地非常勤劳、辛苦。笔者老家这,以及河南许昌、周口部分地区,小麦的亩产一直比较高,往年大丰收时能达到亩产1200斤,今年也在1000斤多点。但是,亩产高意味着投入也多,一季小麦浇水要四五次,化肥和尿素要施两三次,除草剂、防治病虫害的农药要打,机耕机种、机器收割都是成本,还有种子等。算下来一亩小麦的成本在六七百块钱以上。
成本多,收入却只有一项,那就是卖小麦的收入。但小麦价格不涨反跌,让农民增产不增收。村子里一些农民议论,说明明小麦有最低收购价,为啥农民的小麦还卖这么便宜呢?
村民说的不假,小麦这些年来一直都有最低收购价的,农民也称之为保护价。2020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早已确定,每斤1.12元。当市场上小麦收购价格低于1.12元每斤时,最低收购价就会启动,农民可以按这个价格向国家出售小麦。
那么,为啥现在河南小麦主产区的农民,卖的小麦依然低于最低收购价呢?对此,笔者经过查询,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运费的问题。执行最低收购价的,都是国家的粮库,中央储备粮下属的地方粮库。这种粮库一般都在市里,离农村远。农民想要把粮食卖到这种粮库,需要自己运到地方,这就涉及到运费的问题。
一家一户几千斤粮食,自己找车运输,装车后再跑几十乃至上百公里去粮库卖,非常不划算。粮库最低收购价每斤1.12元,农民在家里卖每斤1.08元,一斤贵了4分钱,1000斤才贵40块钱,不够费的油费,更别说耽误事了。
因此,农民卖粮,很少会跑到粮库去,都是在村子里就近卖了。至于说价格,农民自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粮贩说多少就是多少。
笔者老家附近小麦产量较高,但其他很多地方亩产六七百斤就不错了。一亩600斤小麦,每斤1.08元,才卖到648元,除去成本,很可能就是赔钱了。而这还没有计算农民自己投入的劳动成本,要算的话,亏得更多了。
你们村里,现在小麦多少钱一斤?亩产又能达到多少呢?对于现在的小麦价格,你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