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延续震荡下跌走势。面粉消费“旺季不旺”,加工企业订单偏少而库存偏高,加之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弱、进口小麦再创新高,市场供需表现阶段性宽松,麦价承压偏弱运行。
小麦生产情况
11月份北方地区出现多次冷空气过程,气温波动下降,由前期持续明显偏高转为正常或阶段性偏低,利于抑制部分冬小麦旺长和大部冬小麦抗寒锻炼,但对部分晚弱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略有不利,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最新遥感监测显示,当前产区冬小麦长势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比例为56%,偏好比例为10%,偏差比例为34%,偏差小麦基本为晚播麦。
市场供需情况
国内小麦市场价格自10月初达到3100元/吨阶段性高点后行情震荡回落,至11月中旬均价跌破3000元/吨整数关口,部分持粮主体售粮心态积极,市场供应阶段性充足。同时,面粉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粉企开工负荷相对较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29日,监测面粉企业开机率46%,月环比持平。另外,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加剧市场看空情绪,本月小麦、玉米价差保持在300元/吨以上,小麦大规模饲用窗口关闭,仅靠制粉需求无法支撑麦价继续强势。另据监测,截至11月30日,河北石家庄普通小麦进厂均价为2960元/吨,较月初下跌50元/吨;山东济南为2960元/吨,下跌50元/吨;河南郑州为2960元/吨,下跌60元/吨;商丘为2950元/吨,下跌50元/吨;江苏徐州为2980元/吨,下跌40元/吨;安徽宿州为2970元/吨,下跌70元/吨。
从需求看,进入11月份,面粉市场虽已进入需求旺季,但消费市场旺季不旺,面粉经销商备货心态谨慎,多采用随用随采策略。监测显示,到11月30日,河北石家庄粉厂面粉出厂价为3420元/吨,较月初下跌40元/吨;山东济南为3420元/吨,下跌40元/吨;河南郑州为3510元/吨,上涨20元/吨;商丘为3310元/吨,下跌40元/吨;江苏徐州为3400元/吨,下跌40元/吨;安徽宿州为3420元/吨,下跌40元/吨。
后市预测
后期看,当前消费需求疲软或将持续到春节备货启动前,在此期间,粉企低负荷开机,原粮库存消耗缓慢,采购策略仍将保守。从供给端来看,当前市场余粮库存集中在中大型贸易商手中,加之多数贸易商年底前存在还贷压力,出售心态仍将积极,预计短期内小麦市场价格将保持稳中偏弱运行。
玉米
11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呈窄幅波动态势,现货收购价格先强后弱。主要是前期随着玉米价格下跌至低点,基层惜售情绪增强,加之东北大范围雨雪天气导致上量流通受阻,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支撑玉米现货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上涨;进入下旬,天气影响减弱、基层售粮特别是潮粮增加,市场购销加快,港口、部分企业到货增加,玉米价格随之下跌。监测显示,截至11月末,河南焦作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670元/吨,较上月末下跌10元/吨;山东寿光2642元/吨,上涨4元/吨;河北秦皇岛2590元/吨,上涨70元/吨。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550-2570元/吨,下跌10元/吨;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2670-2690元/吨,下跌20元/吨。
进入11月份,秋粮处于大范围集中上市期,但由于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增多,加之价格持续下跌使得农户惜售情绪浓厚,产区新粮上量节奏总体平缓;随着下旬天气利好、基层售粮意愿增强,部分企业到货增加。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月末主产区玉米收购进度约两成左右。从需求看,受阶段性供需宽松影响,11月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总体震荡下行,特别是由于猪病反复,部分养殖企业被动集中出栏,本月屠宰量比上月有所增加。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11月份第四周全国生猪平均出场价格15.12元/公斤,月环比下跌2.9%。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3.79元。后期随着腌腊需求、餐饮需求好转,加之今年第三轮生猪收储于11月29日启动提振,预计生猪价格或有所上涨,但由于供给端仍较为充足,猪价上涨幅度或将有限。深加工方面,因玉米价格持续回落,加工企业利润有所好转,带动企业开机率趋升,但受终端消费需求偏弱影响,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等深加工产品随着成本、周边品种等行情变化而稳中有跌。
后期看,现阶段正处于传统卖粮时期,12月上旬随着北方产区天气转好将出现阶段性售粮高峰,加之进口玉米拍卖力度加大,市场供应仍保持充足,市场看空情绪持续,叠加下游需求回暖带动作用有限,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总体仍将保持震荡偏弱运行。
稻谷
进入11月份,主产区新季中晚稻上市节奏加快,市场购销进入高峰期,供应压力增大,稻谷价格上涨势头受阻,局部地区承压小幅下跌。据监测,截至11月底,湖南长沙普通中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2880元/吨,与上月末持平;江西南昌2880元/吨,上涨60元/吨;河南信阳2660元/吨,下跌40元/吨。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格2720元/吨,较上月末下跌20元/吨;江苏南京普通粳稻收购价2930元/吨,下跌70元/吨。
11月份,我国出现强冷空气过程,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影响秋粮上市节奏,但总体天气以晴好为主,尤其南方地区雨水较少,新稻收购进度同比相对偏快。从需求看,收储企业轮入节奏逐渐放缓,收购心态趋于谨慎,加之大米消费仍没有明显改善,市场走货不畅,加工企业多以销定购。据监测,本月国内米价呈稳中互有涨跌态势,其中,截至11月末,江西南昌晚籼米出厂价410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80元/吨;河南信阳3900元/吨,上涨40元/吨。黑龙江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上涨20元/吨;江苏南京普通粳米出厂价3940元/吨,较上月下跌20元/吨。
后期看,国内稻米市场短期缺乏利好支撑,市场购销节奏趋缓,加之下游需求疲软,大米走货偏慢,预计短期内稻谷市场价格将保持稳中偏弱态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