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供大于求掉价洗牌 药房为啥仍在高买高卖凤凰网甘肃

原标题:新华健康|中药材价格“狂飙”过后良药何时不再“苦口”

历经三年猛涨的中药材价格近期开始回落,一些大宗药材逐步回归合理价格区间。但由于不少医馆、中医诊所还在销售上一轮高价采购的存量,药房内药价尚待进一步传导。

过去三年,国内中药材价格普遍呈上涨态势,部分药材价格成倍翻番,一些药材价格超出患者承受范围,出现了“药厂不敢拿货、中医不敢开方、患者吃不起药”的现象。受访者表示,中药材价格一路“狂飙”,除了资本炒作因素,还暴露出中草药在生产链存在的诸多弊端,亟待有效推动种植端转型升级,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让良药不再“苦口”。

地头价开始“刹车”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处中药材合作社种植基地,300亩当归丰收。药农们用镰刀割断已有些干枯的秧苗,微紫色的秧头显露,再换上三齿铁耙,围着根茎耙下去,松动的土壤中一块乳白色根茎若隐若现。

岷县是当归的道地产区,被誉为“千年药乡”。这里因当归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上乘而闻名于世,全国外销的当归90%以上是“岷归”。

“当归从播种到采挖需要整整三年:一年萃取种子,一年育苗,成苗遴选后种回地里,又是一年。”岷县药材大户陈鹏明刚刚采挖的当归正在一片开阔地上晾晒。他说,从新鲜当归的晾晒、挑选分级、扎把、干燥,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工艺流程,保证质量。

陈鹏明介绍,前年当归价格最高时达到每公斤240元左右,目前已降至70元左右,自己的预期收购价在100元以上。“最近价格降低了,好在当归可以贮藏,希望等价格好了再出手。”

甘肃定西是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是著名的“西部药都”,这里不仅盛产当归、党参、黄芪等药材,而且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

位于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药香四溢。色泽鲜亮的中药材被打包码成一排,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客商穿梭往来,忙着和药农讨价还价。

“9月开始中药材价格松动,部分药材已经回落到合理区间。”甘肃佛慈中药材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建军说,除了当归,酸枣仁从每公斤1000元跌回到涨价前的330元,白术从每公斤300元左右掉到95元,且价格还在下降中。

他说,一些社会资金向中药材领域流通,加上部分商人囤货等综合原因,造成了中药材在流通领域价格暴涨。

在崔建军看来,眼下中药材价格回归合理价格区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投资者将手头闲置资金主要用于还贷,低价出售囤货;二是由于年初药材价高,农民陆续扩种,产量有所增加;三是相对疫情期间社会对中药和中成药需求收缩,药厂生产的成药滞销,原料用量不断减少。

“另外,市场观望情绪上升,导致药材采购量减少。所以,药材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加入掉价洗牌周期。”他说。

药房价仍在“高买高卖”

虽然地头价已下跌,但从销售终端来看,医患双方对药价下降的直观感受并不明显,药材降价效应传递到药房窗口尚需时日。

兰州市一名医馆负责人说,去年当归进货价是每公斤260元,医馆对市场前端的降价感受还不明显。目前尚处高位的药材价格,仍让一些老病号直言“吃不消”,导致中药的药用和食用消耗缓慢,形成相对过剩的局面。

“医馆、药房还在消耗此前一轮高价采购的存量,中药材价格回落还有待向治疗末端传导。”崔建军说。

兰州市患者刘蓉说,过去找西医看感冒一次花近千元,而开中药200多元就能搞定,但现在开中药的费用赶上甚至超过西药了。“我们家人长期服用中药治病,同样的方子,现在一周7副药需要六七百元,涨了三倍还多,真的是良药‘苦口’。”另一名患者谈斐说。

面对一些价格“既高又稳”的药材,中医只能硬着头皮开方。“蝉蜕之前每公斤五六百元,现在超过1600元,可能还会涨,连中医都不敢开了。”兰州市尚方堂经营者刘敬阁说,川贝母价格一直比较高,以品质最好的松贝为例,最初每公斤3000元至4000元,现在是6000元,现在不仅没降价,后期可能还会上涨。

甘肃省医保局价格采购处处长肖彬表示,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显著上涨,导致医疗机构购进的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价格同步上涨,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增加。一名基层中医医师说,日常接诊中会有不少患者反映药价太贵,他只能回避贵重、涨价过猛的药材,转而选择平价替代品,“面对没有平替的药材,只能硬着头皮开方”。

鉴于原材料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曾决定于今年3月对主营中成药产品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提价幅度为9%。该企业物资采购部部长蔡秀荣介绍,由于稀缺或者生长年限较长,天然牛黄、牡丹皮、白芍、白术等药材价格,一度长期在高位运行。

“这些是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等常用中成药的主要用料,因为价格上升,企业决定暂时停止采购原料,先使用库存品种。”蔡秀荣说。

针对价格“狂飙”需“对症下药”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资本炒作因素,盲目无序种植、种植成本攀升、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差等因素叠加,推动了此轮中药材价格暴涨。生产端“沉疴”若不“对症下药”,药材价格“狂飙”还会卷土重来。

中药材产业曾被作为脱贫的“支柱产业”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广泛推广种植。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引权介绍,前些年,部分地方盲目鼓励农民种植药材,造成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导致中药材供过于求,价格屡现周期性下跌。在此过程中不少药农被迫退出种植,随着各地后期开始重视粮食安全,一些地区出现“退药还粮”,大幅压缩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供需出现失衡,最终造成近几年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王引权说。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龙熹认为,避免盲目引种和无序扩种,是保持中药材价格稳定的关键一招。

调研中,一些药农和业内人士认为,机械化程度低导致种植成本持续攀升,是药材价格暴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特别是针对根系较长的药材,机械化采收技术尚待进一步成熟,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提高了种植成本。”甘肃农业大学教授陈恒说,当前中西部中药材主产区主要还是以小农种植为主,缺乏先进种植和采收设备。

记者在定西市漳县等地采访得知,党参收获季雇佣一个成年劳动力每人每天需300元左右,一亩地采挖成本近千元,有时还雇不到人。

加上药农资金有限,难以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种植条件应对自然灾害,一旦遇到天灾,中药材减产不可避免。2023年4月,甘肃药材产区当归开花期遭遇冰雹,大量当归苗折断,继而又出现当归苗减产,为后期价格暴涨埋下“伏笔”。

在崔建军看来,应该鼓励中药材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快中药材种收机械设备研发、采购,进行采收和加工,提高药材生产效率。高效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种植”模式,这样既能减少药材中间流通环节,防止囤积炒作行为,又可借助合作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记者姜伟超梁军兰州报道)

THE END
1.吉林地区农村大部分种植玉米,今年从收粮开始就一直在掉价【本文来自《再创历史新高,我国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粮食不值钱,吉林地区农村大部分种植玉米,今年从收粮开始就一直在掉价,如果是租的地,自己是大户,因为去年玉米一块二毛多一斤的价格,玉米租地的价格被炒起来,今年突然降到一块,并且一直在下降,租地大户除了种子化肥、人工机械、农药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171342
2.2015的玉米价格为什么一直下跌,2016年会是什么样的趋势呢2016年玉米为什么掉价了 玉米掉价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供需变化、气候变化、生产成本和政策影响等因素。一、市场供需关系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当玉米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往往会下跌。这可能是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或者消费量减少导致的。二、气候变化也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例如,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条件会https://www.chuang-fan.com/news/cai-annkawndnbccdwzzzbw.htm
3.二十九突然涨价的粮食粮食足,天下乱。 易安在灿星学院学到过,天下大乱的原因是百姓得不到足够的粮食,灾荒和大丰收都会产生这样的事情发生。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粮食大丰收还会导致百姓得不到足够的粮食。是因为有人为了巩固市场,不让粮食掉价,快速的筹集,市面上粮食减少,价格开始增加,用手里的低价买的,高价卖出,从此获得庞大的利益。 https://m.xs8.cn/chapter/3876181703969403/4014037404980000
4.猪价下跌开始了,以后猪价还能涨吗?猪价粮价最新走势分析!不过连涨连跌并不代表生猪价格会保持现在的水平,在密集性涨跌调整之后,基层生猪主流收购价很有可能会跌落至9~11元的行情区间;特别是生猪的调出区,生猪价格跌破十元的可能性很大。 趋势2:进入到12月份之后,玉米、豆粕价格或将再次呈现上涨变化,毕竟目前国内的主粮收购市场形势格外显著,很多粮食加工企业也在纷纷加大粮食https://www.da-quan.net/wa/ayde3ynedh7c77cyae.html
5.银监会彻查吉林农发行3.7亿元粮贷资金脱轨银行首页所谓“轮库”,是为了避免粮食长期囤积变成陈化粮掉价,对于即将到保质期的粮食,粮库可以向农发行申请现金,购买新粮食然后卖出相应的旧粮食,或是卖出旧粮食买回等量的新粮食。这个过程中,资金流动必须在企业的农发行基本账户上———体现。由于轮库有“轮出”和“轮进”之分,其间允许有四个月的空当。有些粮库便有时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hydt/20050825/09101915776.shtml
6.首页多年来,动物及其肠道菌群的协同进化研究一直集中在两个热点科学问题:(1) 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组成及其与食性等因素的协同进化关系[2-3];(2) 动物肠道微生物发挥的作用、对宿主的影响以及与疾病等的联系[4-6]。 以人为例,其肠道菌群的研究经历了从组成到功能上的揭示。在2005年发表于Science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http://www.gzcno.com/instance-detail.php?CaseId=26
7.“手中有粮心也慌”产粮大省卖粮难深度报道——经济参考网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玉米市场行情一直较好,多数农民都缺少流通手段,手中的粮食都是通过粮贩子卖出去的。粮贩子突然不收粮,急坏了要卖粮的农民。由于大部分农民家中只有农用机械,没有运输车,他们只能雇车将粮食拉到收粮点出售。 “一亩挣不到200元,卖粮咋这么难” http://www.jjckb.cn/2013-04/01/content_436872.htm
8.前三季度济宁CPI高于全国平均食品价格普涨“牌子”服装不掉价,房屋租赁有市场 前三季度,除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大外,衣着类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也促使济宁CPI 在高位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济宁衣着类价格上涨3.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0.4个百分点,其中,服装上涨4.2%、衣着材料上涨3.6%,服装加工中缝纫上涨3.2%。另外,居住类价格同期上涨2.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http://3g.sdchina.com/show/3116370.html
9.粮食掉价的背后原因,值得所有农民深思#三农#土地流转#农民粮食掉价的背后原因,值得所有农民深思 #三农 #土地流转 #农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30/19/33306100_1135442181.shtml
10.你们发现没有,粮食不断的掉价,很有可能是来自百味讲堂你们发现没有,粮食不断的掉价,很有可能是在为以后土地流转在做铺垫,如果粮食金贵,我们农民也就基本上不可能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去种了,那么要让土地顺利的流转出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粮食掉价,让农民种地赔钱。所以说我们农民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就是再难也不要把我们的土地卖给资本家,假设你卖给了资本家,卖给他30https://weibo.com/5866487236/OB5T9xK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