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消息,粮食收储一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
2021年度中纪委的反腐热词之一就是“粮仓硕鼠”。自2021年8月以来,全国各地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不断开展专项治理,多地开展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工作。
2022年7月4日,据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监察委员会消息: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监督检查专项巡查组巡查专员任金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山西省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就在半个多月前,6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粮食系统的反腐工作正在不断加强。
在大力反腐之下,粮食储备这一道屏障,未来如何继续保障粮食安全?
彻查涉粮问题,退休也不算“安全着陆”
5月3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辽宁9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自2021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起,截至今年7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经集中公布73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典型案例。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显示,自2019年至2022年7月5日,被查处的出自粮食购销领域的干部中,有中管干部3人,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9人,省管干部8人。
落马干部中,有多人已退休。例如,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鸣已于2018年3月退休,在退休3年后于2021年7月被查处。同样于2018年退休的还有原山西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随亭,也在退休3年后于2021年11月被查。
一位河南叶县粮食系统干部对此的看法是:“没有什么‘安全着陆’。”
其中,被查的3名中管干部分别为上文已经提到的张务锋和徐鸣,还有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张务锋与徐宝义均为在职期间于2022年被查。
上述地方粮食系统干部透露,粮食购销系统的反腐并非是“一阵风”式整改,实际上每5年左右就会来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反腐行动。
江西九江市虞家河乡中谷九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人将收购的中稻新粮及时入库,确保颗粒归仓。
何为粮食收购“托市价”?
粮食购销系统为何会出现贪腐,并且还是结伙式贪腐?这可能与粮食收储过程部分环节不严谨有关。
6月的许昌麦浪滚滚,这个时候正是夏粮丰收的时节。近几天已经基本完成收麦的河南许昌农户四喜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家里主要种植的作物是小麦,这几年主要种植品种是新麦26与新麦45,这两种都是粮站常收品种。目前夏粮基本上已经收完,但由于今年运输费用、化肥等成本上涨,目前为止将夏粮卖去粮站的情况比较少。“粮站给的价格并不高,目前市价可能更高,周围的农户也都是差不多情况。”四喜叔说。
粮食收储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四喜叔说,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就是把收获的粮食运到粮站去,然后由粮站的工作人员对运来的粮食进行称重化验,然后给出收购价格,如果觉得价格可以决定卖,就将粮食运到指定的粮库就行了。有时候也会有专人来家里收麦,但是情况不多。
就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存在隐患。
虚报0.1%就有数十吨粮食进入个人口袋
但随着监管趋严,这种情况近几年已经大为减少。更大的“窟窿”出现在粮仓那一端。
他还透露,贪腐分子还有可能从建粮库上中饱私囊。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我国粮库需求旺盛,在收夏粮过程中,由于国有粮库数量无法满足需求,时常会有租赁其他企业粮库的情况出现。而2010年河南中储粮粮库腐败案就源发于此。
中纪委集中清查,往前查5到10年
面对手段多样的“粮耗子”们,该如何守好粮食安全的大门?上述业内人士建议,加强多方监管,防止监守自盗。
实际上目前粮食购销系统已经建立相应机制。
上述河南叶县粮食系统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从收储过程来说,目前资金的流向是被监管起来的,收粮时农民会在粮站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与惠农一卡通,粮站会给农户开出单据,将粮食的等级、重量等信息写在上面,这个过程叫作码单。接着会将单据内容上传至农发行系统,农发行将根据惠农一卡通内的信息进行放款。
“在临储粮收购过程中,现今情况是农发行出钱,中储粮总公司进行政策执行,各级地方粮储部门进行共同配合。在实际操作中,中储粮话语权最大。在县级收粮点覆盖不多的情况下,中储粮会委托地方粮食企业进行收储。整个收储过程能中饱私囊的环节被规范起来了,收粮的款项为农发行批下来的贷款,贷款主体为中储粮总公司,也就是说钱由农发行贷出,委托各级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收购,钱最后直接到达卖粮食的农民惠农一卡通账户。”
他说,监管也比外界想象的要严格许多。据他透露,纪委这两年开始的集中调查,将往前查5年到10年。除了中纪委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之外,在日常工作中各级粮食行政部门、中储粮总公司以及农发行三方都会互相进行监督。“粮食管理部门一直在加强管理,而中储粮由于是直接责任,会持续自查。还有农发行,众所周知,银行内部的管理严格,对于这方面款项的划拨流程,农发行内部管理也更加严谨。除了中央的清查,省市一级的政府也会不间断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这位负责人兴奋地说,这些技术在粮库的大面积应用将有效减少“转圈粮”“以旧抵新”等问题的出现。“现在粮库有了摄像头与传感器监控,基本不会再出现因虚报而空仓以及用粮仓失火来逃避责任的事故了。”
原标题:“粮耗子”每虚报0.1%就有数十吨粮食进入个人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