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粮价走势如何?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问:今年粮食价格出现波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刘冬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恐慌心态导致国际粮价上涨,加之社会流动性资金充裕,国内粮食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2020年10月,国内主产区籼稻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0%左右,粳稻上涨6%左右,小麦上涨5%左右。原粮成本上升,米面等成品粮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涨幅相对较小。10月份国内主产区籼米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左右,粳米上涨1%左右,面粉基本持平。同期,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7%,美国小麦出口价格上涨14%,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10月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5%。总体看,国内口粮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处于正常波动区间。受去库存周期基本结束、玉米供需趋于紧平衡等因素叠加影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涨幅较大,达到30%左右,但没有超过2014年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玉米价格上涨,是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粮价多年低迷状况下的恢复性上涨,有其合理性,充分说明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市场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问:未来粮食价格会呈现怎样的走势?

刘冬竹: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夏粮实现增产,秋粮收获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也有效保障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军需民食。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满足全国一年以上消费需求,预计小麦和稻谷价格将保持在合理区间波动。11月份后,随着主产区玉米上市量的增加,临储玉米持续出库,以及进口玉米及替代品陆续到港,玉米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问:当前稻谷市场收购价高于同期,未来价格是如何变化?

刘冬竹:目前中晚稻集中上市,市场购销活跃,市场化收购占主导,优质优价特征明显。11月初,粳米全国平均出厂价2.09元/斤,比上年同期高3分钱;中晚籼稻收购价在1.4~1.45元/斤,比上年同期高1毛4到2毛钱。稻谷高开高走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灾情、舆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引发上涨预期积累发酵,持粮主体捂粮惜售心态较重。二是储备企业和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采购新粮积极,计划收购量大,提价收购意愿强烈。从后期看,随着稻价进入高位,继续上行的阻力大。近年来我国稻谷供给充裕,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在供需宽松的基本面下,目前稻价已超过国家拍卖稻谷出库价,由于稻谷库存充裕,供给压力后置,市场风险不断积聚。此外,在稻强米弱背景下,收购主体提价收购意愿普遍降低,稻价上行阻力加大。总体看,今年稻谷丰收已成定局,目前稻价处于合理区间,其恢复性上涨,有利于减少稻谷库存压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问:10月以来,国内新玉米上市价格高开高走,后期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刘冬竹:整体而言,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是主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玉米消费的结果,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正常合理的。后期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一是9月份东北发生的台风灾害对产量影响有限,台风前玉米产量基本形成,今年玉米仍是丰收年景,后期玉米上市量将集中增加。二是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倒挂,迫使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近期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量明显好转,正是由于饲料企业采购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玉米价格上涨。三是前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继续出库供应市场。四是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9月我国进口玉米和高粱、大麦等替代品已达1773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值得注意的是,11月初玉米期价明显回落,东北产区用粮企业玉米到货量明显增加,说明玉米上市量正在不断加大,价格基本达到预期,继续看涨预期减弱,农民和经纪人售粮积极性提高。在这里,我建议农民朋友卖粮时,尽量做到均衡有序售粮。既不能盲目捂粮惜售,也不能扎堆售粮,避免集中售粮价格下跌,未出售的粮食要离地通风,上楼子、上栈子,避免霉变坏粮、造成损失。

THE END
1.粮价上涨(精选十篇)粮食生产经营成本增长的环节 1、粮食种植外采成本大。现行粮食种植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外采成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种子价格已从五年前一般为相应粮价的三倍增长至五倍左右,化肥、农药的价格则随着石油、煤炭价格的攀升而水涨船高,五年中已达翻番的水平,而且其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农作物这几年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
2.粮价是2022年物价的黑天鹅吗?3. 粮油价格同涨风险 春节期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布油向上突破93美元/桶, 创7年以来新高,如果油价维持高位,将刺激粮食的能源替代需求, 并推动粮价上涨。 四、全球粮价上涨对我国CPI的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 CPI 粮食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背后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695
3.国际粮价暴涨,会影响中国人的“饭碗”吗?因货源不足,日本东京市场上鸡蛋平均批发价已经比今年年初涨了五成左右。美国2月几乎所有肉类零售价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上涨,其中火腿肉和新鲜鸡肉涨幅最大超过了16%。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中国民众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国内的物价呢?中国人的“饭碗”是不是也会变贵? https://m.jnnews.tv/guanzhu/p/2021-03/25/805872.html
4.中国粮食价格(粮价大涨马上就来了)尽管遭遇严重旱灾,但由于库存充足,未来一年供应能够满中国粮食价格足需求。 公司的外购蒸汽价格曾经在2007年4月经过调整,从21.69元/GJ上涨到33.33元/GJ,即65元/吨上涨到100元/吨,上涨幅度为53.95%。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的错误中国粮食价格”来证明该法案的合理性。 http://cms.fygsoft.com/repinfodetail_74888.html
5.中经评论:粮价稳不稳关键看生产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充足,调控手段丰富,粮价平稳运行有充足保障,但粮价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例如,粮食生产仍然面临着农资价格上涨、病虫害、自然灾害等诸多挑战,外部环境还面临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一定要牢牢守住“谷贱伤农”和“米贵伤民”两条底线,确保粮价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全年物价https://m.youth.cn/qwtx/xxl/202304/t20230427_14484267.htm
6.国际粮价飙涨会否传导到国内?国家粮储局:全球粮食供求依旧宽松,年近期全球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路上扬。 4月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秦玉云就此表示,2021年国际粮价出现上涨,是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东南亚旱灾、沙漠蝗虫等危机对粮食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从粮食供求角度分析,国际粮食供求在延续宽松格局,价格最终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4/03/c5058311.html
7.国家发改委:粮食价格不会因河南暴雨灾害出现大幅上涨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7日讯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天表示,河南省农作物受灾总体上对全国粮食生产影响有限。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市场供给有保障,粮食价格不会因此次暴雨灾害出现大幅上涨。 孟玮表示,关于农作物受灾和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情况,有关部门和地方已经发布了相关信息,并作出了回应。数据显示,河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https://m.gmw.cn/baijia/2021-08/17/35087398.html
8.多国发出口禁令粮食危机来了吗?这只大米股六天四个涨停目前文华农产品指数在145点附近,还要上涨55%才能追及2011年2月份创下的历史高点225点;此外,谷物价格近期涨势突出,但也在历史价格区间之内,距离历史最高点还有10%的上涨空间。 浙商期货农产品研究负责人吴凌表示,最近市场资金对农产品板块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主要还是由于对疫情背景下全球粮食安全的担忧。疫情的快速扩散影https://wap.eastmoney.com/a/202003311438337742.html
9.1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行业关注城区粮食、鸡蛋价格受供求、政策等因素影响涨跌幅较大,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肉类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玉米价格大起大落 鸡蛋价格画“波浪” 玉米价格在2014年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的行情走势。玉米市场因收储量大导致市场流通环节紧张,价格在2014年9月之前一直呈现上涨趋势,最高涨至1.36元/斤。在新玉米上市后,价格https://www.jbzyw.com/view/219593
10.《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发布会暨研讨会2012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粮食消费价格上涨4%,涨幅回落8.2个百分点;油脂消费价格上涨5.1%,涨幅回落8.3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消费价格上涨2.1%,涨幅回落20.5个百分点。 2012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气候条件整体有利、农产品供求关系由紧张转为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3-04/10/content_28466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