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武:白酒涨价潮,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2024年以来,白酒行业的涨价潮成为开年白酒大戏,众多品牌纷纷开启涨价模式点燃2024白酒的涨价狂潮,其中包括五粮液、剑南春、郎酒、今世缘、牛栏山、汾酒、泸州老窖、国缘系列等众多品牌。

例如,茅台在2024年的经销合同中上调了酱香经典和金王子酒的出厂价,分别上调10元和20元,提价之后,酱香经典达到218元/瓶,金王子酒达到178元/瓶。

2024年2月1,顺鑫农业公告称,由于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公司牛栏山酒厂拟对四款牛栏山陈酿进行调价,每箱上涨6元。

2024年2月5日起,五粮液旗下的核心大单品——第八代五粮液(普五)的出厂价从此前的969元/瓶提升至1019元/瓶,出厂价正式迈入千元时代。

2024年3月1日,剑南春旗下的核心大单品——水晶剑,每瓶涨幅达到15元。这是剑南春继去年提价后,又一次对产品价格的调整,显示出剑南春紧跟整个白酒行业涨价趋势的决心。

今世缘酒业发布《关于调整国缘开系订单及价格体系通知》,五代国缘四开、对开、单开分别上调出厂价20元/瓶、10元/瓶、8元/瓶,并议建议区域市场同步上调终端供货价、产品零售价及团购价,同样于3月1日起执行。

2024年3月15日,山西汾酒旗下青花汾酒上调出厂价,每瓶上涨20元;

2024年4月1日,郎酒旗下核心产品红花郎10年、红花郎15年渠道供货价,分别提价20元/瓶和30元/瓶。

自2024年4月1日起,500ml窖龄20·沱牌特曲(红色)经销商出厂价上调10元/瓶;500ml窖龄30·沱牌特曲(蓝色)经销商出厂价上调15元/瓶。

……

众多品牌不约而同选择在2024年关口进行涨价,集中反映了白酒企业对新经济周期及行业新周期已初步形成共识,未来市场向上发展与前进的趋势不可逆转,2024年注定是中国白酒市场进入新周期的关键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制胜年,白酒企业在此关键期形成了涨价的共鸣与一致行动,充分反映白酒行业对未来预期充满信心。

回顾步入新世纪以来的白酒涨价潮,我们发现每次白酒涨价潮的出现都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到来之时,在新经济周期及货币政策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下,白酒行业迎来了自己的涨价潮和快速发展新周期。

四次典型的涨价潮

步入2000以来,白酒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典型的涨价潮,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时期:

1、2005年至2008年:出口经济高速发展期

2、2010年至2012年:房地产高速发展期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持续落地,中国房地产经济及大基建的推进,加快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表现为经济增长强劲、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政策环境有利以及国际贸易活跃等方面。因此,迎来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12月发布涨价公告,随后五粮液、剑南春等其他知名白酒品牌也相继涨价。这一时期的涨价除了与市场需求增大有关外,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也是重要因素,这一阶段贵州茅台开始崭露超高端白酒的消费潜力与金融属性。

3、2018年至2020年:平台经济高速发展期

2018年以来随着中国白酒走出了2012年以来的断崖式下滑后,以茅台为首的中国白酒头部企业开始走向快速发展期,尤其是飞天茅台顺价且溢价销售之后,白酒行业再次迎来了涨价潮。这次涨价的背景是消费升级和白酒市场结构的调整,而且众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迅速,使得消费集中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市场品牌集中度加强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4、2024年以来:内外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期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消费者对于优质品牌及优质产品的需求旺盛,产品的购买单价上升明显,且在疫情三年的跌宕起伏的摔打与稳步前景,行业发展向更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份飞天茅台开始提价,众多白酒其品牌纷纷跟进涨价,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青花郎、汾酒、牛栏山、剑南春、今世缘等纷纷提价,进一步强化之涨价潮趋势,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旺盛和白酒品牌价值的提升。

需指出的是,白酒涨价潮并非简单的价格上升,而是与市场需求、生产成本、政策调整、品牌价值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每次涨价潮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反映了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对于消费者来说,涨价潮也意味着白酒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品牌选择和消费体验将更加丰富多样。

涨价背后的四大底层逻辑

白酒涨价潮背后的底层逻辑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成本上升是推动白酒涨价。

这包括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如粮食、人工、包材、销售成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以及酿酒工艺的提升和环保要求的加强,带来的技术投入和环保成本的增加,使得白酒的综合成本进一步加大。这些成本的上升使得白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维持正常的利润水平。

其次,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需求的增加,白酒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对于主流品牌的主线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且增长预期和前景明确,因此企业纷纷选择主力单品涨价。

再者,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推动。

最后,品牌价值的提升。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品牌价值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对于主流品牌来说,涨价是维持品牌价值与品牌稀缺形象的重要手段。众多知名白酒品牌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宣传等手段,成功塑造了高端、奢华的品牌形象,这也使得这些品牌的产品价格得以不断提升。

涨价作为白酒行业推动市场发展的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涨价都会对企业有利,涨价作为一把双刃剑,企业在选择涨价的时候都是经过反复论证,才能做出的决定,如果没有涨价预期和基础,那么涨价就会反噬企业和品牌,造成市场价格倒挂和紊乱,品牌价值下降最终被消费着抛弃的后果。

白酒涨价潮,对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1、从酒企的角度看,涨价有助于增厚业绩。

2、从消费者角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涨价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预期,对于中高端产品名酒产品来说,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将白酒视为一种具有投资价值的商品,从而增加购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全新的消费方式,如买新酒喝老酒藏美酒,成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刺激社会库存向消费者库存转移,进一步提振白酒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扩大市场容量。

3、从竞争角度来说,影响市场发展的格局。

价格变动通常会引发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那些具有强大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涨价带来的挑战,甚至可能通过涨价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而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则可能因无法承受涨价带来的压力而面临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同时随着头部名企的涨价带动,也将为其他品牌留下更多的价格带空间,有利于跟随企业和品牌的市场发展。

4、从行业角度来说,加速行业的洗牌和整合。

回顾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涨价潮的到来都是一个行业全新周期的开始,强有力的品牌通过涨价不断奠定市场地位和引领行业发展,一些实力较弱、品牌力不强、劣质产能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涨价带来的压力而面临生存困境,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而那些具有强大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的企业,则可能通过涨价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巩固市场份额,使得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优质品牌的价格主导能力越来越全国化,品牌的全国化乃至全球化发展步伐越来越有力。

此外,白酒涨价潮还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适度的涨价可以被视为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价值的体现,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地位。然而,如果涨价幅度过大或过于频繁,可能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抵触情绪,进而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2025年国内粮食市场展望:粮食供给有保障价格波动或不大2024年新粮上市以后,政策暖风频吹,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央储备粮增储政策、各级粮源暂停投放等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断释放积极信号,避免因季节性卖压导致粮食价格持续大范围下跌,市场行情得到了有效提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售粮进度。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全国小麦收购均价2414元/吨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2-1/info/1045354
2.全球食品价格三年来首次反弹消费者负担恐“加码”谷物肉类乳制品尽管食品供应和价格经常受到不可预测的天气的影响,但随着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今年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更大。特朗普提议对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全面征收关税,而一个关键问题是贸易战将如何影响全球粮食商品的流动和价格。 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学家Monika Tothova表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未来的政策方向就是其中之一。”她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0N6R9R05198UNI.html
3.一瓶牛奶涨价背后的通胀逻辑涨价的不仅仅是三元牛奶,从2009年年底以来,从粮食到蔬菜、从猪肉到食用油等商品都出现了价格普涨现象。 而这些涨价的商品背后是共同的逻辑:原材料和资源价格改革等因素导致成本提升,推动了此轮物价的上涨。 牛奶的涨价逻辑 在三元牛奶涨价之前,光明乳业宣布部分产品提价1.8%~3%,拉开乳品涨价序幕。然后雀巢部分奶粉也提https://m.yicai.com/news/313374.html
4.粮食改革(精选十篇)然而,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让齐齐哈尔市的粮食流通市场真正做强做大, 表面上繁荣的背后是粮食流通企业之间的各自为战, 无序的恶性竞争、互相的恶意杀价,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宝贵的粮食资源白白地廉价外流, 而广大种粮农民辛苦了一年却依然挣不到钱, 粮食的利润都被外埠加工企业挣走了, 而齐齐哈尔市的粮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05m5yw.html
5.货币金融帝国——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逻辑“去美元化”系列关于美元体系的军事战略安排、科技战略安排、粮食战略安排、货币战略安排以及相对应的金融化和私有化战略安排以及对国际机构和贸易政策的影响,很多的市场机构关注度不高,理解相对有限,甚至很多时候将其妖魔化为“阴谋论”这其实更多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必须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8039260.html
6.GitHubWeakChickenZhuyilin/kkndme华北平原从河北到山东有大片的盐碱地,你都可以用于盖房,而且会非常便宜,也没有人跟你竞价。但是你在那里盖了房子并不能保证你天天按时在北京城区上班。 沈正方: 人人都有居住权不等于人人都拥有一套商品房,人人都有居住权等于人人都可以有房子住,这个房子可以是买商品房,也可以租政府建的公租房、廉租房。 https://github.com/WeakChickenZhuyilin/kkndme_tianya
7.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价格弹性中弧弹性和点弹性有和不同~粮食就要涨价,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我们怎么办? 我国家族企业较多,而且自古以来多是如此,但基本上富不过三代。现在的能富过2代就不错了。 除了古代社会环境变化影响外,主要原因是一代不如一代。问题出在哪里,首先要的说说家族企业特点,早期创业多是由一个人或者1代人完成,并且发展壮大,这一代人特点是能吃苦又能https://qsdsy.cn/syzs/202412-2600.html
8.CPI中果蔬,禽类上涨背后的逻辑,就是在持续恶劣的气候变化,俄乌$华绿生物(SZ300970)$CPI 中 果蔬,禽类上涨背后的逻辑,就是在持续恶劣的气候变化,俄乌战争,地缘政治限制出口导致的全球蔬菜种植物,粮食作物减产,全球各地在未来可能出现粮食危机。因此,未来粮食作物,蔬菜种植业可能还会持续涨价。7 月 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又上涨的 19%,创了 2011 年来的新高。最近我国各地的气候异常,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30807112400975616960
9.粮食涨价股票会涨吗理想股票技术论坛粮食涨价是否会影响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票价格,以及如何通过股票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来选择潜在的受益股。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4738206-1.html
10.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是永恒的 经济学是有政治目的和政治属性的 历史发展周期:人少,耕地多 -》 生产力提高,但是生产力回归到农业,人口增多,人均耕地少 -》 旱灾,蝗灾,缺粮食,农民起义,打仗死人 -》 新王朝,人少,耕地多 古代社会本质:土地是财富的来源;人多地少是农业社会永恒的矛盾 https://blog.csdn.net/devilhai/article/details/127291410
11.欧盟碳价飙升背后的逻辑与得失不堪忍受负面效应,不同国家都提出应当防范过高碳价的主张。例如,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希望为碳价设置天花板,波兰呼吁设立涨价限制、并打击碳市场的投机炒作。但是显然,相应的政策完善尚需时日。 对碳市场功能的再思考 实际交易中,碳价既是碳市场的风向标,也是把双刃剑,既可能起到促进减排的功效,也可能超出政策设计者的http://m.tanpaifang.com/article/95437.html
12.2022中国家居产业发展报告家居报告创意玩家等地板企业,莫干山家居、实德板材(SPC地板)、美格机械、福人集团(板材)、圣象家居、三棵树小森板等整体家居企业,丰林等板材企业,嘉宝莉等涂料企业,霍尔茨等木门企业,图森等家居定制企业以及神州北极木屋等木结构(木屋)企业展现出强大韧劲,立足当下、结合长远打造出独具亮点特色的业务逻辑,在所处分领域中再次发挥http://www.smile2012.com/html/2023/jiajubaogao_0314/14598.html
13.粮价谁决定:食品价格中的经济学2005~2008年,即使一些粮食产品价格翻倍,美国消费者食品价格在2007年也仅上涨了4个百分点,在2008年上涨了个百分点。事实上,消费者食品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并不能归因于农场一级食品价格的上涨,而更应该归因于能源价格的上涨,因为它推高了运输和加工食品的成本。在2008年的最后几个月,美国消费者食品价格通胀水平得到http://www.wyzxwk.com/Article/jingji/2012/01/281538.html
1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在工作重点上,《通知》明确,重点查找以下社会和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问题并进行清理整治:强制或变相强制入会并收取会费;只收取会费不提供服务,或者对会费所包含的基本服务项目重复收取费用;利用分支(代表)机构多头收取会费;采取"收费返成"等方式吸收会员、收取会费;利用法定职责或者行政机关委托、授权事项违规收费;通过评https://zzql.cc/?list_89/1300.html
15.望远镜:能说中国粮食是“绝对安全”吗?中国耕地收获物自给率只有72.3%。比媒体宣传98%的谷物自给率低25.7个百分点。可见中国食物极不安全; 3、由粮食自给率太低埋下的潜在危机迟早要爆发。(本文的推估逻辑详见附录1) 【目录】 一、口粮、粮食、食物的区别与联系 二、中国人均占有自产粮食真达470公斤吗?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43648
16.陈默部分统制还是全面统制:1940年国民政府内部关于粮食管理的讨论在粮食危机刺激下,全面统制的呼声日高,陈方呈交强制分期平抑米价的全面统制方案,遭到孔祥熙等人的强烈反对,但此方案在蒋介石的主导下仍得到通过。国民政府内部关于粮食管理的讨论,反映出不同人群对于国家治理逻辑、治理模式、政府行为、动员机制的不同理解。http://jds.cass.cn/xscg/xslw/202303/t20230303_5600982.shtml
17.黄奇帆:中国经济的数字逻辑牛奔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全部拿来投资造房,否则就无法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每年不应超过25%,即不应超过 GDP 的15%。这里有一个基本逻辑,房地产投资最好不超过 GDP 六分之一。 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用于租房的支出最好不要超过月收入的六分之一,超过了就会影响正常生活。买房也如此,不能https://www.cnblogs.com/niuben/articles/1478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