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迎来了粮食生产的大丰收。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跨越1.4万亿斤大关,达到了14130亿斤,相较于上一年度增加了222亿斤。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10年稳定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而此次突破14000亿斤,更是创造了历史新纪录。这一数字,着实令人振奋不已。按照我国人口计算,人均每年拥有1000斤粮食。想象一下,这意味着一个人即便敞开肚皮吃,一天也能有三斤粮食可供支配。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吃不了这么多。如今,副食种类极为丰富,人们一顿饭吃上二两三两米饭,便足够满足需求。由此可见,我国的粮食安全已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一个大国而言,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它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石。一旦失去粮食安全的保障,就很容易在国际事务中受制于人。
以我们的邻邦俄罗斯为例,为何说俄罗斯的经济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这是因为它拥有储量极为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这些资源犹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同时,它还继承了前苏联时期留下的庞大武器库,具备强大的军事威慑力。而更为关键的是,俄罗斯在粮食生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人均年产粮食达到一吨,是我国人均产量的两倍之多。如此充裕的粮食产量,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有大量剩余可供出口到海外市场。对于这样一个在能源、军事和粮食等多方面都具备强大实力的经济体,外界的制裁很难真正将其压制。俄罗斯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深刻吸取了前苏联的惨痛教训。前苏联时期,尽管拥有乌克兰这片被誉为“欧洲大粮仓”的肥沃土地,但由于过度侧重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产业,忽视了农业的均衡发展,导致在粮食问题上无法实现自给自足。
这一弱点被美国敏锐地捕捉到,美国联合沙特阿拉伯,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大幅打压能源价格,使得前苏联的能源出口收入锐减,经济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美国又联合几大国际粮商,哄抬国际粮食价格,迫使前苏联不得不花费大量宝贵的外汇去进口粮食。最终,这一系列因素叠加,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全面崩溃。反观如今的俄罗斯,在粮食问题上可谓应对得当、游刃有余。甚至在国际局势中,如果某些国家限制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阻碍俄罗斯的粮食出口,那么受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俄罗斯自身,还会导致非洲一大批低收入国家陷入严重的饥荒危机。这充分印证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