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3100元,2880元就成交了?上个月小麦价格“崩了”,囤粮大户傻眼

“近期,公司采购小麦,底价每吨3100元,成交价预期会向下竞价几十元,谁知道竟然2880元就成交了。”业内人士李大壮(化名)称,当前粮食贸易商正着急出手库存粮食。

这背后原因是,今年一季度小麦现货价格经历了一波急速下跌的行情。持粮成本与日俱增,而小麦价格一路下行。由于没有炒作空间,于是出现价格塌方。

持续的下跌,早就击穿了囤粮成本,贸易商原本囤粮待涨,如今却普遍遭遇惨痛损失。2023年初,每吨小麦价格3200多元。3月底,已经跌至2800多元,每吨跌去400元。李大壮称,从持粮成本来看,去年收购夏粮至今,已经不低于每吨3200元。由于贸易商囤粮往往以“万吨”为单位,也就意味着,囤粮1万吨,损失400万元。

4月第一周,麦价开始止跌回涨,呈探底回升的走势。4月6日下午,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4月12日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公告”。在这则公告中,并未出现最低收购价小麦的信息。

业内解读称,在国内麦价近期出现罕见大幅下跌之后,国家暂停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投放,这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尽管今年以来最低收购价小麦市场投放量不多,对市场供应影响也较小,但市场将之视为一种政策倾向,特别是在3月份国内小麦塌方式下跌中,最低收购价小麦的较低成交价放大了其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从而引发市场诟病。

从粮食全局来看,小麦的价格波动,是今年一季度粮食市场购销价格下降趋势的一个缩影。业内认为,一季度粮价的整体回落,可以视为2022年粮食供需格局的再平衡,或者可以说,回归常态过程中的震荡式调整。

一季度小麦价格持续下跌

“3月底是大家最恐慌的时候。当时麦价暴跌,囤粮贸易商损失惨重,面粉企业被迫停产或半停产。”至今,李大壮仍心有余悸。

一般来说,小麦价格波动1%~2%,市场都能接受。但今年异乎寻常,市场跌幅超过10%,这给市场带来严重影响。面粉主副产品价格同步走低,尤其是副产品跌幅超过30%;面粉厂开工率也不断下调,中小型企业只有30%~40%,大型企业只有50%左右。

对于3月中下旬麦价塌方式下跌,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囤积需求”的过度释放。

她提到,贸易商等主体持粮成本高昂,对后市又暂未看到明显利好,认为即使有反弹预期也不太可能回升至去年的水平。与其寄望于麦价小幅反弹亦无法覆盖继续持粮所需的成本,倒不如及时止损。因此,市场抛售积极性高涨。

在粮食需求中,既有真正用于生产的“产业需求”,又有反映市场预期和各种心理的“囤积需求”。由这两种需求对整体供需格局及后期行情走势影响的差异,有必要区分清楚。

郑文慧称,2022年,小麦尽管“产业需求”收缩,但“囤粮需求”旺盛,从而导致麦价全年狂飙。

前者之所以收缩,在于小麦饲用量大幅减少,口粮消费和工业消费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产需形势总体呈产大于需的宽松格局;后者之所以旺盛,背后因素有多重。一是强预期。2021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在新小麦产量数据出来之前,整个市场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预期都不太乐观;二是俄乌冲突。国际局势动荡,引发全球麦价暴涨;三是国内不同时段疫情防控,导致物流受阻,生产要素出现阶段性短缺;四是全年饲料产量创新高,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对麦价有所支撑。

于是,在2022年涨价的整体氛围影响下,粮食贸易商、加工企业都加大了收购力度,收购量多于往年。

然而,进入2023年后,影响2022年全年麦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悉数消退。尤其是2月份以来,麦价连续阴跌,既是对供需格局偏宽松的真实供需形势的反映,也是对去年过热行情的调整。

行业基本面是当前“供需格局偏宽松”的基础。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去年全国小麦产量创历史新高,且当时价格较高,国家并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从而市场上当季小麦余粮较多。同时,累计进口小麦连续第二年超出进口关税配额。再加上春节后各级储备库轮换出库,密集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给市场造成较大供应压力。

其次是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张智先称,麦价持续下跌,引发恐慌情绪,全行业几乎全部处于阶段性亏损状态,制粉企业开工率明显下降,囤粮贸易企业亏损严重,市场交投清淡,有价无市特征明显,进而加剧了市场的情绪化。

当然,也包括国际影响。张智先还提到,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负面效应凸显,特别是美国个别银行出现问题,引发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忧。一些投资机构厌险情续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性回落,国际粮食价格也出现明显跌幅,从而刺激粮食进口,国内小麦市场信心再次受到冲击。从数据来看,2023年1~2月,小麦进口302万吨,同比增长38.2%。

谷物价格下跌与粮食进口大量增长

除了小麦,玉米价格在春节过后,也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只不过相对小麦而言,在跌幅上稍微温和一些。

张智先解释称,本轮玉米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小麦价格大幅下跌的拖累。由于小麦与玉米在饲用方面具有可替代性,麦价大幅回落,从替代性价比上讲,已经进入大量替代区间。山东、河南部分大型饲料企业,已经开始挂牌收购小麦用于饲料,冲击饲用玉米消费,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力。从后期来看,如果小麦价格稳了,玉米价格也就稳了。

郑文慧表示,从需求角度来看,玉米下游的养殖业压力不断,春节过后猪肉消费处于淡季,饲料需求相对低位运行,2023年一季度玉米饲用消费相比2022年四季度有所下降。各主体入市争夺粮源待涨的“囤粮需求”减少,意味着资本炒作对价格的推动也大为减弱。此外,今年一季度,进口玉米价格持续低于国产玉米,进口利润可观,春节过后玉米进口大幅增加。

郑文慧称,这背后原因是玉米、小麦的进口单价虽然仍同比增长,但相比去年下半年来说已大为下降。比如,玉米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价格在2520元/吨的水平,较前三月(2022年9~11月)的均值2920元/吨,足足下降了400元/吨,降幅13.7%。

再比如,小麦进口价格环比呈现持续回落态势。今年2月价格2655元/吨,较去年11月2913元/吨的高位,下跌8.9%。春节前,由于国内麦价仍然处于高位企稳态势,国际麦价不断回落,使得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增长明显,这一态势延续至今年。

春节后,国内麦价持续走弱,2~3月累计跌幅约200元/吨,尽管如此,但南方港口地区价格仍在3200元/吨左右。而进口麦价的回落,使进口优势再度凸显。当然,这也成为国内麦价跌跌不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郑文慧称,总结来说,由于进口小麦和玉米自去年12月开始价格回落明显,因此订货量增加,于今年1~2月集中到港,同比增幅较大。这也对国内谷物市场行情造成较大压制。

除了进口有利可图之外,李大壮也提到,考虑到近年来粮食库存有所下降,如果国外成本较低的话,我国也会进口粮食用于战略储备,这部分粮食直接进了粮库而非打压市场。至于进口配额,原则上每年尽量用满,否则影响来年分配。

客观看待国内外粮价倒挂

从全球粮价来看,近二十年来,我国粮食进口价格整体低于国内生产价格。尽管近五年国内外粮价倒挂有所改善,但仍然明显。持续的价格倒挂,给国内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郑文慧称,对比国际粮价,国内确实相对要高。前者是充分竞争之下形成的价格水平,而后者在粮食整体处于紧平衡的背景下,仍需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既要保障农民利益,继续采取最低粮食收购价政策托市,也不能完全放开进口配额。

要想提高我国粮食竞争力,郑文慧认为,应该从“性价比”切入,或质量提升,或价格下降。这需要从体系着手,比如经营方式规模化,运用科技提升单产水平,推动粮油市场高质量发展等。

张智先也提到,需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及物流成本。当前,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增加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国内玉米是非转基因品种,单产比美国的转基因品种低30%~40%。据业内报告研判,若中国广泛种植转基因玉米,将从当前的进口玉米逆转为出口玉米。郑文慧认为,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进程应该不会推进太快,而且如果玉米大量增产,大豆进口也会大幅减少,大部分增产还是会在国内消化,从而提振国内饲用粮自给率。

THE END
1.粮价大跌:悬在中国农民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老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如今粮食市场出现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影响到7亿农民、乃至13亿中国人的生活。 长期供需失衡 本次粮价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国内库存积压、国际粮价显著低于国内。这二者其实是一个本源的两种不同表现,都源于国内畸高的粮食价格。 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通常都https://m.gelonghui.com/p/38242
2.2024年,尿素价格要下跌!什么原因?南方+2024年,尿素价格要下跌!什么原因? 2024年尿素市场行情将如何发展? 尿素的上游生产原料是煤或天然气。中间过程是用制得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与合成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尿素。尿素的下游基本用于农业和工业。 其中农业需求占主要地位,占比在70%左右,大部分是作为氮肥直接施用于农作物,粮食,瓜果蔬菜都能用得上,小部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2/28/c8640689.html
3.菏泽市曹县9月4日央视网消息:据曹县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系统显示:9月4日-10日,曹县在监测的商品中,4种商品价格上涨,占9.76%,2种商品价格下跌,占4.88%,35种商品价格持平,占85.36%。曹县生活必需品商品供应充足,市场秩序稳定,运行平稳。具体分析如下: 一、粮食价格微幅上涨 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P5IRpfWPJybsgLchyIHD170913
4.剖析玉米价格下跌的四大原因行业新闻2、进口粮食、新季小麦,替代时代又来了?优质玉米在市场供应上出现明显缺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企业http://www.xumuren.com/thread-588387-1-1.html
5.粮价下跌背后的阴谋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探究粮价下跌背后的潜在阴谋,揭示可能存在的粮食市场操纵事件,解读粮价崩盘的原因和影响。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6652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