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学生这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学校一般会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来检测,那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
1、五百零三万七千写作(),729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2、1小时15分=()小时5.05公顷=()平方米
3、在1.66,1.6,1.7%和3/4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4、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3.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
5、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甲乙两数的差是()。
6、一个两位小数,若去掉它的小数点,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47.52。这个两位小数是()。
7、A、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元。
9、在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10、一种铁丝1/2米重1/3千克,这种铁丝1米重()千克,1千克长()米。
1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
12、已知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5/6,另一个内项是()。
二、判断。
1、小数都比整数小。()
2、把一根长为1米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长1/5米。()
3、甲数的1/4等于乙数的1/6,则甲乙两数之比为2:3。()
4、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必定是合数。()
5、半径为2厘米的加,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三、选择。
1、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A、第一季度多一天B、天数相等C、第二季度多1天
2、一个三角形最小的锐角是5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钝角B、直角C、锐角
3、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则()
A、现价比原价低B、现价比原价高C、现价和原价一样
4、把12.5%后的%去掉,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缩小原来的1/100C、大小不变
5、孙爷爷今年a岁,张伯伯今年(a-20)岁,过X年后,他们相差()岁。
A、20B、X+20C、X-20
6、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条线段。
A、21B、28C、36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五、综合运用。
1、甲乙两个商场出售洗衣机,一月份甲商场共售出980台,比乙商场多售出1/6,甲商场比乙商场多售出多少台
2、农机厂计划生产800台,平均每天生产44台,生产了10天,余下的任务要求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3、一间教室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方砖,需要96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4、一个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比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少3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5、六年级三个班植树,任务分配是:甲班要植三个班植树总棵树的40%,乙、丙两班植树的棵树的比是4:3,当甲班植树200棵时,正好完成三个班植树总棵树的2/7。丙班植树多少棵
6、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⑵
⑶
⑷
⑸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万元。全年实际收入()万元。平均每月支出()万元。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一、填空(每一空1分,共20分)。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1、×2、×3、√4、×5、×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
1、C2、C3、A4、A5、A6、C
四、计算(9+8+12+3+2)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9分)。
2、求X的值(每小题4分,每一步1分,共8分)。
3、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
6×6÷2
=36÷2
=18(平方厘米)
五、综合运用(5+5+5+5+5+6,共31分)
1、解:设乙商场售出X台
6、(1)(4)
(2)(30)
(3)(740)
(4)(30)
(5)略,可多种方法解答。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发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3、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4、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书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大于5还是等于5。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把尾数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⑵进一法:在实际问题中,有时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位数最高位商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如:把400千克粮食装进麻袋,如果每条麻袋只能装75千克,至少需要几条麻袋因为400÷75=5.33就是说,400千克粮食装5条麻袋还余25千克,这25千克还需要用一条麻袋来装,所以一共需要6条麻袋。即:400÷75=5.33≈6(条)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7、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05
8、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9、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0、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1、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1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1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14、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15、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16、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1、全面系统地对所学知识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正确辨析乘、除法应用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5、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成立互帮小组。结对子,一帮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帮助下,使后进学生争取在期末达到合格。
9、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
10、重视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以口头表扬和发奖状(优秀奖和进步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进一步沟通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能在横轴、纵轴图里画出统计图的折线,表示出数据;能正确对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分析。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学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加深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及其计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