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的应对战略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征税,对160亿美元商品将从8月23日起实施征税。同日,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包括大豆产品在内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征税,其余160亿美元商品与美方同步实施加征关税。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探讨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应对战略与启示。

一、中国大豆进口的基本特征

1、中国是大豆第一大进口国

从大豆世界进口市场来看,中国目前是名副其实的大豆第一大进口国,在2012-2017年,无论从进口量还是进口额上看,中国进口都占据世界总进口的60%以上,与中国相比,虽然荷兰、墨西哥、日本、德国等国也进口大豆,但是,进口规模比较少。在2001-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进口金额、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例整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中国大豆进口数量从2001年的1394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9553万吨,中国大豆进口金额从2001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96亿美元,中国大豆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24%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64%左右(具体见表1)。

二、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分析

1、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将改变全球大豆贸易格局

2、大豆价格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

从短期现实来看,在2018年4-8月期间,巴西大豆对中国的出口价格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价格也整体变现为下降,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近20%左右。主要原因是:虽然中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转移到了巴西,造成巴西大豆升水上涨近120美分/蒲式耳(44美元/吨),但是,仍然无法弥补CBOT期货价格的下跌,实际大豆到港价仍然逐步走低。具体来看,CBOT期货价格下跌了大概175美分/蒲式耳(64美元/吨),升水上涨44(美元/吨),期货下跌64(美元/吨),总体还是下跌20(美元/吨)。

从中期来看,在2018年9月-2019年4月期间,如果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持续下降,恰逢美国大豆收获季节,在美国大豆没有找到其他销路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将持续下降。在需求下降的同时,世界大豆供给可能会增加。美国农业部预计,2018-2019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1.173亿吨,巴西大豆产量为1.205亿吨,由于生长条件良好,后期还可能会上调大豆产量预测数据[3]。

从长期来看,2019年5月以后,如果中国国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替代等方法,对大豆的需求彻底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在美国、巴西大豆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大豆价格将会继续下降。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中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真的能保持下降,中国对大豆进口征收关税将会有利于中国,美国政府在如何应对美国大豆种植者方面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如果中国对大豆进口需求的下降是由于政策抑制导致的短暂现象,从2018年末或者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恢复强劲的需求,被压抑的需求一旦释放,中国大豆进口的价格可能会全面提高,不仅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价格由于关税原因而提高,而且,从巴西等国家进口大豆的价格由于从美国转移的需求增加也会提高。大豆进口成本的增加将会最终转嫁到大豆压榨的下游产品(豆油和豆粕)上,从而导致食用油、饲料、豆制品等价格的提升,与此同时,猪肉、鸡蛋等消费品价格也会提升。也就是说,大豆进口价格的变化将对中国国内食品价格产生影响,如果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整体上涨,将会导致国内大豆制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从而引发我国国内食品价格的整体价格上涨,甚至会引发中国整体的通货膨胀。这是中国需要防范的风险。

三、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及其影响分析

2018年6月26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协定税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的进口货物适用协定税率。这就意味着,根据《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协定税率表,自从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上述五国的大豆下调关税,税率从3%降至0。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这将提高亚太五国大豆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也将对我国大豆进口产生一定的影响。

1、短期影响极其有限

2、长期影响意义重大

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并不能改变中国大豆进口高度集中的局面,存在巨大的进口风险,对国内经济和国内消费的影响也存在巨大的隐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的政策启示意义大于现实意义,降低或者全面取消国内消费需求巨大而国内供给不足商品的进口关税,将是中国降低关税的主要领域。

四、中国的应对战略

1、短期战略

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具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双重属性,是重要的日常消费品和养殖行业的饲料原料。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在目前中美经贸关系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大幅度降低从美国进口大豆是保证我国政府在后期进行中美贸易谈判赢得主动性的战略性条件,如果对美国的大豆需求转移到其他国家,由于中国的需求比较大,也会导致大豆进口价格的上升,因此,在短期内,半年或者一年之内,大幅度降低大豆进口规模是我国在特殊时期的战略选择。既要大幅度降低大豆进口规模,又不能影响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和饲养等产业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我国政府要鼓励饲养行业企业大幅度降低大豆类饲料的使用,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增加大豆替代产品及其下游产品的进口,即增加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的进口,增加菜籽、葵花籽等油料产品的进口,增加豆粕、菜粕、葵粕和鱼粉等商品的进口,增加猪肉等肉类产品的进口。这就需要我国政府调整相应产品的进口政策,特别是要降低大豆替代产品及其下游产品的进口关税。

2、长期战略

如果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是可以用其他产品来完全替代的,那么,我国政府将会一直处于十分主动的地位,否则,一旦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在短期之后凸显,我国政府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从长远规划来看,我国政府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国内农民增加大豆的种植,增加国内大豆的供给。实际上,自从2015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通过恰当的政策引导,适当的种植补贴,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产量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4)尽快着手做好大豆替代产品的长期性供给工作。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主要是对豆粕的需求,而不是豆油。如果国内豆油的供给不足的话,可以直接用其他类型的食用油替代,全球的食用油供给基本上是过剩的。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豆粕问题,对豆粕的需求在于饲料,其中,猪饲料占比最大。大豆的替代性产品主要包括葵花籽、菜籽、花生等,葵花籽粕、菜籽粕、花生粕是豆粕的主要替代品。因此,在积极拓展大豆供给的同时,也要尽快做好大豆替代产品的供给工作,重点在于增加替代性产品的供给规模。

*魏浩:教授,博导,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研究领域:国际贸易、世界经济。

第二作者:郭也,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第三作者:吕洋,高级研究员,路易达孚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课题: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进口增长及其对国内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研究”(71473020)的阶段性成果。

THE END
1.大豆进口成本不断提高,我国豆类上涨趋势已基本形成自2018年7月6日我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25%关税之后,伴随着节节下滑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我国进口大豆成本不断上升。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监测数据,7月5日时9月船期的美湾大豆到我国华东港口的进口完税成本价为2978元/吨,7月25日时该成本价为3694元/吨,20天时间内上涨716元,涨幅24.04%;同期,9月船期巴西大豆到华东港http://www.pigscience.com/index.php?a=show&c=index&catid=2&id=2621&m=content
2.豆粕价格大幅上涨!加征关税国内大豆进口成本或增长700元/吨据统计,随着巴西大豆大量上市,6月份我国进口大豆以巴西豆为主,5月船期、6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为3392元/吨,比5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上涨12元/吨,涨幅0.35%。 28日,中国对部分亚太贸易协定国家下调进口关税,部分国家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从3%调降至0%,增加了贸易战的预期。 http://pc.nfapp.southcn.com/3805/1280323.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3.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大豆和小麦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分别为148美元、407美元和198美元,环比分别涨2%、1%和1%,同比分别低26%、27%和26%。 附图1: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走势图(2016年2月至今) 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 https://www.agri.cn/sj/jcyj/202408/t20240801_8658067.htm
4.国际交易风向:全球谷物市场基差稳定至上涨,大豆玉米出口市场活跃汇通财经APP讯——全球谷物和油籽市场活跃,玉米、大豆和豆粕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美国农业部确认向中国销售大豆,同时市场对俄罗斯作物的担忧推高了小麦价格。美国作物评级良好,市场期待供需报告,现货市场稳定,种植者观望。豆粕供应紧张,现货报价坚挺。 全球谷物、油籽和食用油出口市场招标、采购概况(24年6月12日): http://forex.cnfol.com/jingjiyaowen/20240612/30775153.shtml
5.20242024-2030年中国大豆加工行业产销需求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目录一、行业概述 31、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3产能规模及产量趋势 3主要产品结构及市场占有率 5企业集中度及龙头企业分布情况 62、国内外大豆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8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及价格波动 8新兴技术对大豆加工的影响 10环保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11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2618480.html
6.全球粮价上涨加剧大豆玉米价格升至七年高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月18日讯 据中国驻新加坡使馆经济商务处消息,《联合早报》2月18日报道:有迹象显示,过去一年困扰全球的粮食价格上涨问题正在加剧。新冠疫情影响了食品供应链,导致运输瘫痪,工人生病,最终提高了全球粮食价格。如今,玉米和大豆价格已经上涨到七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使到尤其是饲养牛、猪和家禽的农民,https://m.gmw.cn/2021-02/18/content_1302117308.htm
7.2007年国产大豆现货期货价格上涨存较大空间::全景期货频道德国汉堡的油籽分析机构油世界2006年12月5日消息,预测06/07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并预测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将会达到创纪录的3,230万吨,高于上年度的2,830万吨。油世界还援引最新海关数据称,10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225万吨,年比增加18%。不过,预计11月份和12月份期间中国大https://www.p5w.net/futures/ncp/200612/t678627_1.htm
8.美国挑起贸易战中方强势反击美大豆两月跌18%新闻频道中国反制 美钢铁大豆率先受冲击 美国对华贸易关税以及中国的反制关税,冲击了美国多个行业。首先是钢铁。 美加征关税致国内钢价上涨40% 今年初,美国宣布将对产自中国的钢铁加征25%关税后,纽约大宗商品交易所的钢铁价格一路飙升,截止到7月3日已突破每吨900美元,年内涨幅40%,创下了十年以来的最高点。目前,美国的https://news.cctv.com/2018/07/07/ARTIHqEGZsFHbhhkRU0jREbs180707.shtml
9.中国需求刺激国际豆价大涨证券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总经理黄德钧认为,黑龙江干旱可能成为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进而进一步推高中国大豆进口成本。由于5月份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目前进口大豆理论港口完税价格已经超过4100元/吨,远远高于国内现货价格,美豆上涨及价格倒挂使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对后市看涨预期强烈,现货企业入市积极,国内https://www.chinatimes.net.cn/article/5352.html
10.2024中国大豆市场行情如何?大豆行业市场机遇深度分析中研普华国内大豆整体供应明显增加;在食用需求保持平稳、饲用需求有所回落的影响下,本年度国内大豆需求不旺,供需格局趋向宽松。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也同样转向宽松,2023/2024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将会同比上涨1273万吨,至1.15亿吨,库存消费比20.66%。受供需基本面影响,2023年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走势联动,呈现先涨后跌、重心大幅下移的https://www.chinairn.com/scfx/20240205/09350640.shtml
11.全球油籽市场:天气以及政策利好提振美豆创下两个月新高外媒9月29日消息:截至2024年9月27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上涨,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货连续第六周上涨,主要是天气担忧(巴西干旱和美湾飓风)促使基金空头回补;植物油价格上涨为油籽提供额外支撑;头号大豆进口国中国出台强力措施重振经济,可能刺激商品进口需求。不过美国新豆收获上市,全球供应前景充足,巴西下个月降雨有望增多,农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99040&module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