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我国粮食产量和变化、我国大豆消费结构、我国粮食作物对外依存率
我国大豆存在较大的消费缺口
我国是全球粮食生产大国,2020年粮食产量约占全世界粮食产量的24%,粮食供给较为充足。2020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则达到66949.20万吨,同比增长0.85%。从我国粮食生产结构来看,2020年我国主要以玉米、稻谷和小麦等基础粮食作物为主,三类谷物粮食作物产量合计占2020年全年粮食产量的90%以上。而豆类产品的产量占比仅占3.42%,约2287万吨。
而从消费情况来看,三大类粮食作物人均消费变化情况呈现出较大差异,虽然谷物类粮食作物仍然是我国最主要消费的粮食作物,但人均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反而豆类粮食作物则呈现上升趋势,薯类粮食作物则是呈现小幅波动增加。
而大豆的食用消费仅占12.5%,压榨消费才是大豆的主要用途,2019年压榨消费占到了我国大豆消费总量的84%以上,是我国大豆消费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粗略计算我国每年对大豆的需求超过一亿吨。
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较高
我国大豆产量远小于我国大豆的消费量,而我国每年如此庞大的大豆消费缺口主要是依靠进口来弥补。根据我国粮食作物对外依存度来看,我国除大豆以外的粮食作物基本均能保证自给自足,大部分的进口只是为了丰富消费品种,增加消费者可供选择的余地。而我国大豆存在较高的对外依存率,2019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率高达83.09%。这意味着我国消费的大豆80%以上来自于进口。
从近几年我国的大豆净进口数量来看,也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全年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达10033万吨。可见我国在大豆产品上仍面临较为严峻的供给安全风险。
从全球大豆产量区域结构来看,2020年全球大豆主要产自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印度五个国家,五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合计占比接近全球产量的90%。其中巴西和美国的大豆产量占比均超30%。
我国大豆进口量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我国大豆进口也主要源自巴西和美国以及阿根廷,其中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占我国2020年全年进口数量的60.59%,从美国的进口数量占比也达到了22.08%。
贸易摩擦对大豆进出口影响大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美国对我国增加关税,作为第一轮的反制措施,我国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也增加了关税,其中就包括大豆。这直接对美国大豆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017年,美国大豆近60%都出口到了中国,但到了2018年,这一比例大幅下降至20%以下,这两年随着贸易摩擦的有所缓和,美国向我国的大豆出口才有所回暖。
但相应的,贸易摩擦最终导致的结果总是相互的,我国在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后,不得不寻求以更高的成本从巴西进口更多的大豆。
转基因大豆迎来发展机遇
由于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我国大豆单产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仅约1.95吨每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7吨每公顷,远低于美国的3.19吨每公顷。
随着问题的逐渐突出,我国也意识到了大豆安全的问题,2021我国已批准了首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安全证书,国产转基因大豆将迎来发展机遇。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的生产与发展;大豆加工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大豆加工行业的市场需求特征;大豆加工行业的进出口市场;大豆加工行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