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的应对战略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征税,对160亿美元商品将从8月23日起实施征税。同日,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包括大豆产品在内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征税,其余160亿美元商品与美方同步实施加征关税。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探讨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应对战略与启示。

一、中国大豆进口的基本特征

1、中国是大豆第一大进口国

从大豆世界进口市场来看,中国目前是名副其实的大豆第一大进口国,在2012-2017年,无论从进口量还是进口额上看,中国进口都占据世界总进口的60%以上,与中国相比,虽然荷兰、墨西哥、日本、德国等国也进口大豆,但是,进口规模比较少。在2001-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进口金额、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例整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中国大豆进口数量从2001年的1394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9553万吨,中国大豆进口金额从2001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96亿美元,中国大豆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24%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64%左右(具体见表1)。

二、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分析

1、中国反制美国大豆进口将改变全球大豆贸易格局

2、大豆价格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

从短期现实来看,在2018年4-8月期间,巴西大豆对中国的出口价格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价格也整体变现为下降,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近20%左右。主要原因是:虽然中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转移到了巴西,造成巴西大豆升水上涨近120美分/蒲式耳(44美元/吨),但是,仍然无法弥补CBOT期货价格的下跌,实际大豆到港价仍然逐步走低。具体来看,CBOT期货价格下跌了大概175美分/蒲式耳(64美元/吨),升水上涨44(美元/吨),期货下跌64(美元/吨),总体还是下跌20(美元/吨)。

从中期来看,在2018年9月-2019年4月期间,如果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持续下降,恰逢美国大豆收获季节,在美国大豆没有找到其他销路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将持续下降。在需求下降的同时,世界大豆供给可能会增加。美国农业部预计,2018-2019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1.173亿吨,巴西大豆产量为1.205亿吨,由于生长条件良好,后期还可能会上调大豆产量预测数据[3]。

从长期来看,2019年5月以后,如果中国国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替代等方法,对大豆的需求彻底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在美国、巴西大豆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大豆价格将会继续下降。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中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真的能保持下降,中国对大豆进口征收关税将会有利于中国,美国政府在如何应对美国大豆种植者方面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如果中国对大豆进口需求的下降是由于政策抑制导致的短暂现象,从2018年末或者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恢复强劲的需求,被压抑的需求一旦释放,中国大豆进口的价格可能会全面提高,不仅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价格由于关税原因而提高,而且,从巴西等国家进口大豆的价格由于从美国转移的需求增加也会提高。大豆进口成本的增加将会最终转嫁到大豆压榨的下游产品(豆油和豆粕)上,从而导致食用油、饲料、豆制品等价格的提升,与此同时,猪肉、鸡蛋等消费品价格也会提升。也就是说,大豆进口价格的变化将对中国国内食品价格产生影响,如果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整体上涨,将会导致国内大豆制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从而引发我国国内食品价格的整体价格上涨,甚至会引发中国整体的通货膨胀。这是中国需要防范的风险。

三、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及其影响分析

2018年6月26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协定税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的进口货物适用协定税率。这就意味着,根据《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协定税率表,自从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上述五国的大豆下调关税,税率从3%降至0。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这将提高亚太五国大豆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也将对我国大豆进口产生一定的影响。

1、短期影响极其有限

2、长期影响意义重大

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并不能改变中国大豆进口高度集中的局面,存在巨大的进口风险,对国内经济和国内消费的影响也存在巨大的隐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对亚太五国取消大豆进口关税的政策启示意义大于现实意义,降低或者全面取消国内消费需求巨大而国内供给不足商品的进口关税,将是中国降低关税的主要领域。

四、中国的应对战略

1、短期战略

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具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双重属性,是重要的日常消费品和养殖行业的饲料原料。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在目前中美经贸关系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大幅度降低从美国进口大豆是保证我国政府在后期进行中美贸易谈判赢得主动性的战略性条件,如果对美国的大豆需求转移到其他国家,由于中国的需求比较大,也会导致大豆进口价格的上升,因此,在短期内,半年或者一年之内,大幅度降低大豆进口规模是我国在特殊时期的战略选择。既要大幅度降低大豆进口规模,又不能影响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和饲养等产业的发展。因此,一方面,我国政府要鼓励饲养行业企业大幅度降低大豆类饲料的使用,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增加大豆替代产品及其下游产品的进口,即增加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的进口,增加菜籽、葵花籽等油料产品的进口,增加豆粕、菜粕、葵粕和鱼粉等商品的进口,增加猪肉等肉类产品的进口。这就需要我国政府调整相应产品的进口政策,特别是要降低大豆替代产品及其下游产品的进口关税。

2、长期战略

如果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是可以用其他产品来完全替代的,那么,我国政府将会一直处于十分主动的地位,否则,一旦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在短期之后凸显,我国政府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从长远规划来看,我国政府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国内农民增加大豆的种植,增加国内大豆的供给。实际上,自从2015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通过恰当的政策引导,适当的种植补贴,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产量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4)尽快着手做好大豆替代产品的长期性供给工作。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主要是对豆粕的需求,而不是豆油。如果国内豆油的供给不足的话,可以直接用其他类型的食用油替代,全球的食用油供给基本上是过剩的。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豆粕问题,对豆粕的需求在于饲料,其中,猪饲料占比最大。大豆的替代性产品主要包括葵花籽、菜籽、花生等,葵花籽粕、菜籽粕、花生粕是豆粕的主要替代品。因此,在积极拓展大豆供给的同时,也要尽快做好大豆替代产品的供给工作,重点在于增加替代性产品的供给规模。

*魏浩:教授,博导,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研究领域:国际贸易、世界经济。

第二作者:郭也,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第三作者:吕洋,高级研究员,路易达孚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课题: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进口增长及其对国内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研究”(71473020)的阶段性成果。

THE END
1.中国签下年度首笔美国大豆订单,比去年晚了约七个月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农业部周三宣布,中国购买了13.2万吨的2024-25季大豆,为该营销年度内中国对美大豆的首笔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远晚于中国通常开始订购美国大豆的时间。就2023-24年而言,中国从2022年12月便开始购买美国大豆,相较于本年度的首笔订单提前了大约7个月。 https://price.mofcom.gov.cn/article/yjzx/hyzx/nyls/202407/61815.html
2.美国大豆价格上涨,中国进口成本激增,如何影响市场未来走势?上周,随着美国大豆期货价格表现出震荡偏强的态势,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完税成本也小幅提升。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2月27日,美湾大豆2月船期CNF报价达到了44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了12美元/吨。而在此背景下,CNF的升贴水报价则与CBOT1月合约持平,保持在215美分/蒲式耳的水平。这一系列变动背后,意味着https://m.sohu.com/a/843376105_122066678
3.大豆价格大豆信息美国大豆现货市场述评:大豆价格上涨(12【大豆信息】美国大豆现货市场述评:大豆价格上涨(12-31) 本文是关于【大豆信息】美国大豆现货市场述评:大豆价格上涨(12-31)的文章,本文的内容为: 【有帐号或注册一个请点击】https://www.chinajci.com/article/a2646193X.html
4.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上涨中畜网外媒12月30日消息:周一,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上涨。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57万吨,较一周前减少12%,但是比去年同期提高62%。其中对中国装运75万吨,高于一周前的68万吨。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在上周五将2024/25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调低到1840万公顷,低于之前预期的1860万公顷。 http://www.chinafarming.com/farmNewsDetails.htm?newsid=5586157&pageNo=1&flag=2
5.美国挑起贸易战中方强势反击美大豆两月跌18%新闻频道这个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关税让从中国进口的钢材变贵,一些美国企业决定不再从中国进口,而去墨西哥、加拿大等价格更高的地区进口。这都抬升了价格。 中国反制 美国大豆两月跌18% 数据显示,利益受损的或许还有美国农民,尤其是大豆农民。2017年,美国产大豆超过60%销往中国。中国对美国大豆出口的反制措施,在相当程度使得美https://news.cctv.com/2018/07/07/ARTIHqEGZsFHbhhkRU0jREbs180707.shtml
6.美国花25年蚕食中国大豆产业,惨烈厮杀内幕让人震惊!从开始大豆完全自主到现在80%进口,大豆压榨环节90%被美国垄断。 美国是用什么手段将我国大豆产业一点一点蚕食殆尽。 今天我将重现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祭奠中美大豆之战的惨烈。 采购美国高价大豆被坑 2003年12月,中国大豆采购团来美国已经3天了,这次要采购的大豆数量是250万吨,而合同迟迟没有签就是因为价格,美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2/16/c285425.html
7.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行业动态大豆具有蛋白质食物原料和油料双重属性,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在我国食品行业和食品加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豆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优势地位发生了转变,从大豆出口国变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2017年大豆进口量高达9500多万t。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以来,对美大豆进口加征关税成https://www.zcqtz.com/news/207069.html
8.美国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厂家供应商soybeans进出口网为美国大豆厂家,美国大豆供应商,美国大豆经销商等提供营销推广,产品供应发布平台。 Chinainout provides marketing platform for the USA soybeans factories, the USA soybeans suppliers, the USA soybeans distributors. 进口大豆,美国进口大豆,进口美国大豆,原产地美国大豆 http://www.chinainout.com/importation/309/27440.html
9.2024美国农业部农业展望报告:未来十年大豆供需趋势国际食品预计到2033/34年度,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2.4%。其它中上收入国家及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将占全球豆粕进口量的56%。尽管在展望期内进口量有所下降,但欧盟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进口市场。 到2033年,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国仍将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及大豆产品出口国。 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3/682850.html
10.为什么美国大豆运过来比国内还便宜?假如当年风调雨顺,或者自然灾害影响很小,没有减产,那么,在满足本国的大豆供应之后,多生产出来的30%,就以很低的价格向海外倾销,所以就有了就算加上运费,美国的大豆依然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大豆。 众所周知,我们是美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人为了配合其大豆产业,美国人在中国的食用油上也费尽了心思,而且可谓入侵地https://www.jianshu.com/p/651c28c585c3
11.国内外大豆产业链成本及利润大豆价格近两年来连续攀升的主要原因:1)受干旱、拉尼娜天气持续影响,南美大豆的产量存在较大波动;2)受美国通货膨胀影响,种植大豆成本上升,美农惜售大豆;3)俄乌冲突,带来一定粮食短缺恐慌,推动大豆价格上涨。 FOB价格主要决定因素是CBOT盘面价格,从FOB价格可以看出其走势和CBOT美豆价格走势基本一致。2014年起进口大豆的http://ttagpm.com/schq/dd/info23011.html
12.美国海运进口清关美国LDP上海玛润国际货物官网美国到中国的LDP代表着什么 美国到国内的LDP复杂吗?今天有一则消息分享给大家: 这可能是美国农民有史以来比较艰难的一年。随着国内买家停止购买,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美国大豆价格继续下跌,跌幅达20%。特 2021-01-27 美国清关流程对老干妈怎么开放的? http://www.marine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