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18种转基因农产品获我国进口许可

继6月批准进口16种转基因作物之后,7月,农业部再次批准进口两种转基因作物。根据中美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加快对生物技术产品申请的审批。

农业部官网显示,这两种作物是在7月16日批准的,有效期均为3年,用途皆为“加工原料”。两种作物分别为先正达公司的5307转基因抗虫玉米和孟山都的87427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

为什么要进口转基因农产品?

国内产量与需求之间差距大

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转基因粮油作物是大豆。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年产大豆在1400万吨左右,而近三年每年进口大豆量均超过8000万吨,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过去14年中,中国的转基因大豆进口量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1690万吨飙升到2016年的8391万吨,增长了近4倍。

为什么我国要进口如此多的转基因大豆呢?

“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产量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海说,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是用于榨油和生产豆粕,前者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后者作为饲料用于畜禽养殖。

“同时,中国的耕地资源不足。我国的口粮小麦、水稻要完全自给,谷物基本自给,大豆只能靠进口,因为土地有限,进口成为必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司伟说。

司伟对进口大豆的种植面积进行了换算,我国进口大豆是国产自产量的6—7倍,如不进口大豆,在国内种植需要7亿亩土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换一种角度,进口大豆相当于节约了中国的农业资源,保证中国口粮的自给自足。”他说。

“适度进口农产品是调剂和补充国内农产品余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而进口转基因农产品是这些农产品的一部分,在大豆方面,转基因大豆更为突出一些,甚至成为了刚性需求。”李新海解释。

“现在就是把全世界其他国家的非转基因大豆全卖给中国,也满足不了中国8391万吨的大豆进口数量。”司伟说。

库存积压,为什么非要买转基因玉米?

政策价格品种多种因素造成

大豆我国产量不够需要进口,而玉米情况恰恰相反,我国库存玉米数量巨大。根据智农通APP行情宝最新数据监测显示:截至本月中旬,玉米临储库存总量还有2亿吨左右。那么,为何还要进口转基因玉米?

“价格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进口玉米具有比价优势。”李新海说,同时,我国的玉米与国外转基因玉米相比,质量竞争力相对较弱。由于每年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在国际上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买方市场。有人就问:那么,我们是买方,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为什么我们不买非转基因产品?

专家分析,从政策上,我国难以实施针对转基因产品的非关税壁垒政策。

“根据WTO协议适用的最惠国待遇或国民待遇,只要我国对某些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审批通过,就不能以进口玉米是转基因产品而实施歧视性的进口政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仇焕广解释说。

那就是说,如果我们以一种产品是转基因为由拒绝进口,就实际上歧视了转基因产品,根据WTO规定,这是不允许的。

实际上,不买非转基因产品更根本的原因是价格、品质等原因。

“是否进口玉米包括转基因玉米,最终还是取决于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李新海说。

数据显示,自加入WTO以来,受玉米深加工和居民肉蛋奶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玉米种植成本不断提高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价格呈现大幅上涨趋势,2014年9月达到2714元/吨。而国际市场转基因玉米价格较低,相差在几百到一千元/吨,进口转基因玉米相对于国内玉米具有价格优势。与进口的转基因玉米相比,国产的东北玉米不仅价格高,而且品质差,不具有市场竞争力。非转基因玉米不抗虫,易被蛀食,蛀痕处很容易生出霉斑;而转基因玉米自带抗虫基因,果实饱满健康。

李新海进一步解释,美国等国家使用抗虫、抗除草剂等转基因玉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采用了规模化的玉米生产技术,生产的玉米品质高。我国玉米由于品种、生产、贮藏等因素影响,品质偏低,不能满足部分用粮企业对高标准玉米的需求。

司伟也以大豆为例进行计算,从单产上看,美国转基因大豆是176公斤/亩,而中国大豆主产省黑龙江的大豆亩产长期徘徊在130公斤/亩左右,美国大豆单产比中国生产水平最高的黑龙江高出33%,国产大豆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根据司伟估算,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成本约比美国转基因大豆成本高出1/3。

“从出油率看,转基因大豆是19%,而黑龙江省的非转基因大豆平均出油率只有16%。同样量的大豆进压榨厂,非转基因大豆出的油,压榨成本也要比进口转基因大豆贵18%。”司伟说。

这意味着,在价格和质量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的大豆油压榨企业不愿意买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如果只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同样条件下就意味着这些大豆压榨企业产品成本较高。

转基因农产品质量是否可靠?

已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安全有保证

我国每年进口如此数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公众会担心,转基因农产品质量是否可靠?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晓光说,学界统一的认识是,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这是定论。“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科学界公认的、可以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证据。”他说。

杨晓光从20年前开始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研究,他没有发现国内外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产品,在营养学安全性方面有明显差异。数据显示,转基因食品从1996年就在美国上市,迄今还未发现一例由转基因食品引起的过敏或中毒现象。

“同时,我国已经建立了严格的转基因审批制度,对允许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只能用于加工原料。”李新海说。

如何改变转基因进口现状?

推进中国转基因品种产业化

业内专家认为,改变这种现状的简单可行方案就是尽早推进中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品种产业化。

“目前,国内能达到产业化推广水平的转基因产品已经有水稻、玉米、大豆。这些产品的基因转化效率:水稻达80%、玉米20%、大豆2%-3%。其中,我国水稻的基因转化效率在排在全球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转基因重大专项总工程师万建民说。

据悉,基因转化效率是指外源基因成功转移到受体的比率或能力,是衡量转基因研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玉米方面,我国已创制出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抗虫、耐除草剂、抗旱节水和功能型转基因玉米。抗虫转基因玉米新品系双抗12-5、C003.3.5等已进入安全证书申报阶段,组配的杂交组合高抗玉米螟,品质、产量等农艺性状突出。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新品系CC-2等已完成生产性试验,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李新海说。

THE END
1.大豆报告中国大豆市场现状动态及前景方向预测报告2021一、2015年中国大豆亩产量 109 二、2016年中国大豆亩产量 110 三、2020年中国大豆亩产量 111 四、2021年中国大豆亩产量分析 112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价格指数及同比分析 114 第五章 中国大豆产业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115 第一节 中国大豆种植概况 115 一、中国大豆种植区域分布 115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47666.html
2.分析:豆类总产量470亿斤[图]2023年全国大豆亩产值每年豆类作物要实行轮作才能获得高产。豆类作物适宜的前茬为禾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棉花。2021年,全国豆类单位面积产量129.5公斤/亩,比2020年减少2.1公斤/亩,同比下降1.6%;2022年,全国豆类单位面积产量132公斤/亩,比2021年增加2.5公斤/亩,同比增长1.93%。 2019-2022年全国豆类单位面积产量及增速 https://blog.csdn.net/gyzlsc/article/details/132970280
3.播种面积降至1.26亿亩大豆振兴计划任重道远大豆种植面积不及1.4亿亩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稻谷、小麦、玉米分别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1.17%、20.06%、39.91%。其中,占比重接近40%的玉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粮食产量主力军,而大豆占比仅有2.4%。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是中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与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大宗农产品。改革开放以https://www.yicai.com/news/101251588.html
4.中国大豆,底气在哪里?黑豆也是大豆的一个品种,去年种黄豆的农户,改种黑豆能拿到企业给的保护价。 “企业保护价”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种子不需要付钱,到收获后一块算钱。为确保双方利益,农户和企业会签一份协议。 目前我国大豆平均亩产只有120公斤,世界上大豆亩产量最高的国家平均亩产可以达到200公斤左右。 http://www.gslshyxh.org.cn/newsinfo/1274895.html
5.中国的大豆,怎么样了?南方plus中国的“豆篮子”越来越有保障 如今,大豆振兴计划实施将近一年,国产大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统计,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1810万吨,增长13.3%;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40亿亩,比上年增加1382万亩,增长10.9%。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大豆面积增加量占全国增加量的九成以上,尤其是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增加1068万亩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1/23/c3014626.html
6.国内外大豆产业链成本及利润美豆种植的成本利润率自2010年起始终高于中国大豆的成本利润率。2021年年末,美国种植成本513.6美元/英亩(换算后约为552.12元/亩),中国810元/亩,由于美国的整体机械化水平高,大豆种植规模效应明显,所以整体大豆的种植成本比中国要低。 巴西大豆生产成本 巴西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经营成本和要素收入组成,经营成本包括可变成本http://ttagpm.com/schq/dd/info23011.html
7.焦点访谈丨盐碱地里种出高产大豆丰收的“密码”是什么?刘新华预估大豆亩产600斤,这个数字的意义非比寻常,2023年我国大豆的平均亩产是265斤左右,刘新华种的大豆产量高出一倍多,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豆子还是种在盐碱地的。 刘新华为什么能在盐碱地里种出高产的大豆呢?原来奥妙就是他使用的种子并不是普通品种,而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系——“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7955383989375969103
8.食用油之危中国将如何保障食用油的战略安全?花生产业可极大保障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主要依据是: 1、花生亩产量最高 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亩产250公斤左右,葵花亩产200公斤左右,菜籽亩产150公斤左右,大豆亩产120公斤左右。花生亩产值是大豆的一倍以上。适应大豆种植的土地大多也适应种植花生,如种花生可减少一半以上大豆进口。 http://www.ce.cn/cysc/sp/info/200805/13/t20080513_15441969_2.shtml
9.亩产超450公斤!专家讲述兵团大豆是如何创纪录的“目前,新疆大豆种植面积已下降至80万亩左右,但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可有效提升新疆大豆整体产量水平。”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丛花说,新疆南疆地区作物生产主要采用果粮间作模式,各地州迫切需求适宜林下间作的复播矮秆作物。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支持下,近年来南疆大豆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平http://www.bingtuannet.com/btrb_sp/btrb_btft/202011/t20201127_93018.html
10.中国十大产粮大县哪个县粮食产量最多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吉林省榆树市是全国著名农业大县(市),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天下第一粮仓”“松辽平原第一仓”之美誉,以盛产玉米和大豆而蜚声海内外,有耕地588万亩,粮食产量常年超过60亿斤,是吉林省第一产粮大县,先后被评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中国好玉米”生产基地等称号https://www.maigoo.com/top/432896.html
11.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但是大豆亩产量在不同温度带表现的差异不明显,从比较利益考虑,黑龙江大多数农户种植大豆(这也与大豆市场价格坚挺有关)。种子差别在亩产量中表现突出,一般说,优良品种的单位增产在10—20%左右。据调查,东北平原基本上都采用了优良品种,因种子导致的单位产量差异甚小。基于同样的原因,化肥、田间管理、农药及其他技术http://www.card.zju.edu.cn/2006/0718/c24475a917484/page.htm